三、二十年前?辨是非
掛滿了白布的堂屋內,一位鬼師正在舞蹈。
鬼師,納語中又叫“巴隊雄”、“固相西”、“篤能”、“迷拉”等,自古傳說,是能夠與鬼神溝通的人。
納人雖然信奉巫蠱,但巫是尊貴的人,蠱是神秘的人。就仿佛大夏土地上,儒、道、佛三教各有一套神明,但普通民眾信奉的,卻是一套混雜了三教的東西,最大的神仙是玉帝,最和藹的神仙是觀音,最可愛的神仙是孫悟空,最尊敬的神仙是關二爺。既然巫蠱都離普通人有點遠,所以普通納人常常說道的,反而是所謂的“鬼”。
納人所說的鬼,相當於夏人所說的鬼神。鬼是惡鬼,神是善鬼,萬物莫不有鬼。祖先是鬼,司職有鬼,如送子鬼、土地鬼,萬象有鬼,如火鬼、老虎鬼,惡事為鬼,如吊死鬼、痛肚鬼。在夏人那裏,自然也有另一種叫法,而納人,便通稱他們為“鬼”。
既然有鬼,便有專門與鬼溝通的人,就叫做鬼師。鬼師通常不是專職的人,而是主業為歌師或醫生,生來或者後天具有鬼魂溝通的能力,可以幫人們親近善鬼,送避惡鬼,或者送葬、祭祖的時候與死者交流,有人得了小災、惡病,也可以請他們和相關的“鬼”打交道。
這位鬼師,肩扛大刀,頭戴鬥笠,口~含銀幣,腳踏犁鋤,肅然而立,口中念念有詞。兩壁廂,鼓聲、蘆笙齊鳴,最前排,跪著幾位白衣白冠的人,麵容悲淒。
堂屋正中央,停著一口杉木大棺,頭南腳北。納族古言,其先祖並非居於此地,而是從北方而來。最最古老的時候,納族的領袖,叫做赤尤,曾經同大正王朝的帝軒轅角逐天下,後來被陰謀所害,舉族南遷。而棺木這樣擺放,就是表示死者的魂靈要回到北方故鄉。
大正王朝的官修史書《大夏全史》中《岐裏書》名下的《軒轅本紀第一》記載,在第一戰國時期,有無數強者湧現,各逞風雲。其時,歧裏姬家的家主姬軒轅,以一身強橫的業藝,以有史以來第一位突破到第十級頂峰的力量,幾乎躋身神域之列,其不僅掌握了姬家的“問天五擊”和渾天經,更是史上第一位擁有“禦龍之力”的人。除了個人的力量無比強大,他更在統治部族上展現了極強的能力。而這驚才絕豔的一代天驕,便也得到了數家有誌於結束戰亂恢複一統的世家支持,在以丘、敖為首的世家支持下,他終將八百年的亂世結束,以傳說中的正帝為號,建立了綿延至今的大正王朝。
但,後世有一位用兵如神的統帥曾這樣說,“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又說“上兵伐謀”,一位遠超儕輩的強者永遠迸射不出讓後人無限仰望的光芒。傳說中,第一戰國時期曾經有一代天下五強,他們曾經自愧不如的一代大劍師,因為世無抗者而被世俗所低。帝軒轅身上的光環,倒有一大半是因為他在當時如林的強者中衝殺而出得來。隻是他既得天下,便沒有頌揚對手的道理。有些真實,便也隻能在對手的古話,以及某些歌謠裏麵留傳下來。
而這些歌謠裏麵,都少不了一個人,他的名字便是,赤尤。
赤尤的強大,便是《歧裏書》也不能掩蓋。帝軒轅平定天下的最後一戰,便是與這個來自南疆的強者之間的爭鬥。
“……有赤尤兄弟八十一人,並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誅殺無道,不慈仁……帝軒轅以仁義不能禁止赤尤,乃仰天而歎。天遣神人下授帝兵信神符,製伏赤尤,帝因使之主兵,以製八方……”
雖然短短幾十個字,但真正讀史的人便能發覺,此戰前後帝軒轅地位的變化,從一方強者一躍而成天下霸主,而有些精研力量的人更能覺察到,帝軒轅即以此戰,突破至十級頂峰那個地方,戰中出現又言之不詳的種種術法,又讓他們潛心鑽研。那這些人便更要問一聲,這個銅頭鐵臂、八十弟兄的赤尤,正史中卻寥寥數語的赤尤,何許人也?
在歌謠裏,赤尤更是與帝軒轅大戰數場,隻是到了最後,因為極度討厭外族的敖家從中牽引,當時幾個不明顯出手的勢力也站在了帝軒轅一方,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所謂的鬼穀,這也是傳說中唯一的一次四靈齊聚,在他們的謀劃之下,不光其他神秘的勢力介入,據說四大仙都的人都有助力。
於是,便有了那一戰。
戰了之後呢?
戰勝者留名青史,戰敗者呢?幾乎所有的正史中,都沒有了他的蹤跡。直到兩千年後,鳳翔朱家治世,才有一位商賈子弟,以行遍天下為誌,隨行隨記,留下一部傳世甚廣的遊記,裏麵寫道:“百納之人,自謂赤尤之苗裔。”
當年雄族,淪為夷狄,逆天強者,而今安在?
歲月換,老了英雄!
雖然不知道納人就是赤尤的後代,但大正王朝建立之後,經過幾代休養生息,又有雄才大略的君主出世,自此,征夷四方,便成為雖帝姓更替而不易的大計,而納人被征討尤甚。遠的不說,開京趙家治世以來,在開辟疆土上最大的功績,第一便是攻打下納人經營了百年之久的邵陵,將鬆州地域擴大近半,以至於當時的帝者居然親至蜀龍山封禪,實為趙家入主帝姓以來第一盛事,直到最近開拓西域的功績,才差可仿佛,但開拓西域也不夠封禪的資格。
要知道自英峰陳家始有封禪以來,親身往至“封禪”的帝者,數千年以來,不過寥寥二十人。並非他們不想歌功頌德、自高自大,實是因為封禪乃是至高無上的榮譽,沒有天下平安的文治或是拓疆千裏的武功,誰也不敢討巧天意。而相反的例子也不是沒有,曾有帝者,以強勢手腕鎮壓國中反對的聲音,窮兵黷武,以裏通外國為由,將一些邊遠世家一一抹煞,以此為蓋世之功,悍然於所謂的“秋狩”南返之後,登蜀龍山封禪,不料當日冬雷大震,竟將這自詡天下最強的九級強者當場轟殺,唯餘焚成灰的冠冕。是故無論世家還是百姓,都視封禪為神聖不可侵犯的舉動。
對於封禪的趙家,自然是濃墨重彩,青史大書,而所謂的邵陵談家也以此役之功,得以躋身世家之列。但對於再次退歸莽蒼的納族,卻是沉重的打擊。據說北方項人曾有一首歌謠:“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亡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納人亦有歌謠描述遷退的艱難:
不安揪斷代熊代螢肚腸
憂慮撕裂代穌代穆心肝
大家一起商量計議
決定離開向南方移遷
陸路,我們沿著河岸行走
水路,我們隨著流水下灘……
沿著驢跡下去
循著馬跡下去
從務穹稀下去
從務穹薩下去
從務濃下去
從務釀下去
從堵臘下去
從堵網下去
從堵泡下去
從堵皂下去……
有過這樣的苦痛災難,自然也不難理解納人這喪葬的習俗。雖然不再視北方的花花世界為“故鄉”,但自己的根,畢竟在那裏,祖先的足跡,祖先的骨骸,祖先的鬼魂,都在那裏。
那鬼師誦畢一段,揮舞大刀開始舞蹈,麵具之後的長發飛揚,尖細的嗓音悲淒嘹亮,兩旁的死者親友一陣號啕。
堂屋之後,一個小廳之中,卻沒有多少悲傷的氣氛。
一個臉正口方、頭戴白冠、身穿白衣的小夥子歪坐在當中的竹椅上,兩邊共四把椅子,卻是左一右三。左邊的,是一位老者,也是白衣白冠,手裏拄著一支竹杖,其長近丈,上端卻係了一個紅色的繩結,臉上看,約莫五十歲,雙眉粗散,背後站著一位盛裝的少女,隻是沒戴納族女子常戴的銀冠,而是一頂白帽。右邊最上首,也是一位老者,從額至眼有一道醒目的刀疤,連左眉也被斷開,從露出的腕踝看,甚是粗壯,隻用白布纏頭,後麵站著一個驃悍的青年男子。再往下,是一個白冠老者和光頭白衣的巨漢,身後也有人侍立。
那巨漢正在說話,聲音響亮,幾乎要把前麵的哀樂也壓了下去,被刀疤老者橫了一眼,忙把聲音低下去,道:“族長大人遇害,我們心中自然也悲痛。大人他英雄蓋世,又抗擊夏狗,全族沒人不尊敬的。但規矩就是規矩,橫死之人必須火葬,那是咱們納家老輩子就傳下來的……”
“是啊,風行兄。夜行大人是我族的英雄,但橫死之人必成猛鬼,何況是夜行大人……”巨漢旁邊的老者也搭腔道。
竹杖老者背後的少女卻打斷了他:“你瞎說!伯伯才不會變成猛鬼!伯伯一定會變成善鬼保護大家的!”
少女話才說了幾句,便見刀疤老者望向自己,臉色一沉,前麵的竹杖老者也扭過頭來,一臉不悅之色,方想起這四位都是寨老,實在沒自己說話的份兒,也隻好低聲承了句錯,不免斜眼盯著居中而坐的男子,心中一陣氣苦。
他們正在談論的,便是堂屋中的喪事。
死者,叫鬼夜行。
百納之地,有三大納族,鬼納、花納、古納。其餘還有一些較小的部族,有些是納人苗裔,有些卻不是,但夏人無知,統名為納,而有些也確實弱小,以前多依附納族,故納人也多稱其為納,如水納、洞納、高山納、仡佬納等等。
但這所謂的三大納族,多年以前,本都是叫做古納,還未分彼此。而那時候,納族也曾像夏人一般,有城有鎮,在平原上生息。類似夏族的官府,納族也有一定的政治組織,叫做議榔,是由一些德高望重的寨老們推薦的榔頭主持,表決、組織族中大事的機構。納族大議榔所在的城,便叫做邵陵。
經過百年的蕃息,以及夏、納關係相對的緩和,邵陵成為一座繁華的城市,甚至有些不入流的夏族世家也遷來此地,比如後來在邵陵一戰中崛起的談家。
升平日久,便誰也沒想到,戰爭突然爆發了。
夏人的年輕皇帝,清理了幾個位高權重的老臣,便立刻對百納用兵。奇怪的是,這些兵似是準備了許久似的,在納人還沒收到大正王朝殿堂上發生的動亂消息之際,一舉衝進了邵陵。
這是一群日後以“平南九道”聞名天下的軍隊。
一方洶洶而來,一方措不及防,縱使是赤尤的後人,彪悍無比的納人,也不得不潰敗。而當他們想重整旗鼓,更發現原來自己內部就有夏人安插的暗子,等到談家等世家明確表態支持夏人,納人已經反攻乏力。有些有識之士更覺察到談家隻不過是明麵上的力量,納人內部也早被百年的時光衝刷得有些不一樣了……
大議榔的內部出現了不同聲音。
掌握軍權的榔頭們決意抵抗夏人,奪回被侵占的土地;但另一派榔頭卻說夏人這次善者不來,還是暫避其鋒,放棄土地,退歸山林,其中更有一部分說應該主動請和,讓出山林外的土地;而一派負責祭祀的鬼師、巫師出身的榔頭,持無可無不可的態度,在兩派之間調和,勸雙方不要意氣用事,慢慢商量。
就這樣,直到退出平原,退入山林,三派還是沒有吵出結果。但此時,納族的結果卻不由自己決定了。猶豫不決中,遷移的人群被九道兵馬數次追殺,無數納兵為了掩護族人慷慨赴死,納族丁口銳減大半……
當終於跨入百納莽蒼之地,回望邵陵的方向,無論老幼,不分男女,不約而同跪地痛哭,聲動天地。
多麽美麗的故鄉,淪落敵手;
多少鐵骨的男兒,亡命刀槍;
納人再次流離失所……
而號哭聲中,鬼納族的先人,挺身而起,慷慨長言,自誓與夏人不兩立,與軟弱者斷絕關係。無數熱血男兒雷動影從,一起轉身,逝入密林。這便是“三納之裂”。
退歸山林之後,巫師榔頭們心灰意懶,帶領自己的族眾向密林深處走去,回到傳說中赤尤埋骨的納族秘境,深居簡出。是為古納。
而聲言妥協退讓的一派榔頭,跟隨古納,居近秘境。但因見解的不同,認為夏人仍可接觸,便逐漸向外遷移。在與夏人再一次的緩和接觸後,人口再次增長起來,於是自稱花納。
三大派係既然分裂,其他一些小族、附庸也或多或少地獨立起來,納族中興百年的榮光,忽焉曇花一現。
遠方某座深宮裏有人陰陰一笑。
三納雖然分裂,夏納之間的戰爭卻並未結束。
平南九道駐守新打下的領土,不但綏靖邵陵,而且主動出擊。以鬼納族為首的反抗勢力,也不甘眼睜睜丟失土地,雖然不敵,仍是屢敗屢戰。
本來深山老林是納族人的天下,但那平南九道兵馬卻早有準備。他們不但有瞬息千裏的鐵騎,而且有翻山越嶺的奇兵,甚至舟船可渡汪洋,鋤鍬可開山嶽。自以為地裏鬼的納族人竟然頗受了好幾次奇襲,而當他們明白崇山峻嶺並不是十分可靠的屏障時,九道兵馬的紀律嚴明、裝備精良又讓他們明白自己全方位被壓製。
當花納的人以此為據,大呼應當順從,古納的人因此心驚膽戰,甚至想放棄秘境,當年離開的一些其他部族竟在鬼納族的聯合下,忽然殺了出來。
瘴氣、毒蟲、陷阱,騷擾、刺殺、投毒,當地頭蛇無所不用其極地進行抵抗,便是訓練了十幾年的精兵,也不能輕鬆如意。
而戰局既然不能勢如破竹,雙方便不約而同地采用了和緩的辦法。夏人除了在邵陵建立了森嚴的統治,更開始在邊遠的一些地方設置流官。花納族開始同夏人溝通交流,互換有無;鬼納族仍時不時對某些薄弱地區進行小規模騷擾。
暴風雨在和風細雨中憋了幾十年。
不是夏人不想打,除了平原和城市,他們真的也沒掌握什麽,既然鼓吹的“王道教化”已經開始,沒有大的事由,也不好大動刀兵。納人也不是不想,隻是經過分裂以及戰亂,本身的實力也隻能攢夠一擊,沒有十成把握,又怎好出手?
但機會,終於來了。
最表麵的原因是邵陵治下坪壟地方的流官過於苛暴,納民嘯變。但事件一觸即發,如火燎原,納族方麵也少有地出現了三族聯合,而大正王朝則剛剛經曆了一場不大不小的動蕩:
太平餘孽逆襲,天海汪家家主汪晶遇刺!
這內亂紛擾之際,平南九道兵馬有一多半力量放在了搜捕、鎮壓太平道上,其餘一些散落待命,鎮守邵陵的,竟然隻有赤騎尺郭軍和越騎泥丸軍。
隻知納人越聚越多,卻不知道三族已經部分聯合,為將火災撲滅於萌芽,平南九道兵馬副帥之一,赤騎尺郭軍的統帥,南海赤家的赤食邪,便決定帶領善越山路的兵馬,直撲坪壟,將所謂的“叛民”一鼓而滅。
赤食邪此舉,倒也稱不上托大。他本人是當代赤家家主之弟,一直在軍中曆練,擁有著八級初階的力量,曾立下無數戰功。手下的赤騎尺郭軍,因為擅長山林奔襲,更是承擔過無數與納族作戰的軍令。九道兵馬總帥帝散吉正統兵在外,即使他還在邵陵,赤騎也是與納族拚鬥的首選,這也是赤騎仍然留在邵陵的原因。
而當赤食邪意態昂揚地跟同袍道別,與三千盔明刀亮的子弟跨出城門,便沒想到,自己這一去,隻是成為一個注腳。
《開京書?帝光統第十八》:“三年,太平餘孽起,數刺守節。有匪首陳國三者,終與守節偕亡。同年冬,百納鬼夜行叛。”
《開京集解》在“百納鬼夜行叛”條下,則加了一句話:“赤騎赤食邪為其所斬。”
深宮裏的人又隻是一聲冷哼。
納族的記載,卻不是這麽簡略。
因為這是納族自邵陵之失後的揚眉一戰。
尺郭軍在路上就碰到了幾隊納兵,從他們的服飾上可以看出大多是坪壟當地的納民,但也有一兩隊遠處其他納族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居然有一隊鬼納族兵。
與鬼納族交戰無數次,赤食邪便覺得事態有些不妙,通過敵方的動向、言談,他更覺得坪壟之亂的背後,有鬼納族的影子。而綜合了斥候和臨戰的情報,赤食邪發現,坪壟之亂可能會被臥薪嚐膽的鬼納族利用來做一個大局,而這個計劃正在進行當中。
赤食邪便決定,搶在鬼納族之前,平定坪壟,然後給鬼納族設一個大的圈套。他一方麵命令士卒加緊前進,一方麵派人回邵陵請援——有時候,功勞也是要分享的,這道理,赤食邪自然懂得。
趕到坪壟的時候,果然是月黑風高。
赤食邪看看寨門旗杆上懸掛的幹屍,又看看寨內通明的燈火,嘿嘿一笑。
幹屍,自然是被暴民擊斃的流官;燈火,自然是迎接鬼納的大宴……而赤食邪笑的,自然是伏波將軍之位。
起因、經過、結果,一點不缺。
但是當赤食邪懷著尋找龍騎士的念頭追尋著足跡過去時,他並沒有發現騎士,隻迎麵碰見轟隆奔跑而來的恐龍……所以後世史家曾慨歎道:猜到了開頭,卻沒猜到結局。
赤食邪發現的,是嚴陣以待的鬼納族兵,以及寨門上多出的一個人。
那人在火把環擁下,明暗交替的臉色,狀若魔神:“我叫鬼夜行,老族長之仇,今日不死不休!”
“不死不休”,就為了這個詞,赤食邪在接下來的三天裏食不安席睡不安寢。當夜,本是困獸猶鬥,赤食邪尤幻想著一舉將敵酋擊斃,趁敵混亂殺出險地,稍穩陣腳,再直搗敵巢。憑著赤家傳承千年的“烽火烈無量”,以及自己的八級力量,赤食邪奮勇前衝,卻隻看到鬼夜行冷冷的眼神,以及肩頭蔓延開的兩片血霧。
水係絕學,化血神刀!
鬼納族鎮族武學出手,赤食邪立刻中招,雖然隻是被血霧化作的巨大刀形淺淺切入右胸、左臂,但全身的力氣卻仿佛被一刀抽空。驚駭之下,他更發現後方左右各出現了火光,一方是狂奔而來的狼蟲虎豹,一方卻是綠光繚繞、身燃赤焰、獸皮纏身的納鬼形象。
三納聯兵!
赤食邪發一聲喊,鼓起餘勇,將前衝的勢頭往左一側,帶領正被鬼納族毒箭、法術迎頭痛擊的殘餘,向外衝去。因為他便相信,花納族,不會把事情做死,而自己前兩天所請的“援兵”,也真正成了援兵。
於是九道兵馬開始了創始以來第一次潰逃,那個揮舞血霧之刀的男人,也成了赤食邪的夢魘。
所以當終於被援軍接應,赤食邪方覺得仿佛落水之人終於掙脫了鱷口。
赤食邪驚魂初定,正暗自發誓日後要將那個鬼夜行千刀萬剮,趕來救援的副帥卻一聲驚呼——因為逃出來的實在太過容易,而三天不即不離的追殺,更仿佛貓撲老鼠一般。納人的野心,恐怕是想抓住這個好機會,一舉打敗赤食邪和援軍,並進而攻打空虛的邵陵!
二人急忙發令撤兵。
晚了。
如緊盯著獵物的雄鷹疾撲而下,那個揮舞血霧之刀的鬼夜行和他背後的幾百精兵,直插夏營。血霧所到之處,如風偃草,死者的屍骨也爆炸開來,化作血霧的一部分,這血霧所撕裂開的道路,便仿佛是被利刀劈開的一般。
這才是化血神刀的奧義,這才是神刀名稱的由來。
赤食邪終焉授首,尺郭軍無一幸存。
鬼夜行的名字,也響遍百納之地。
如果不是帝散吉及時回兵邵陵,鬼納族此舉大計,說不定便能實現。但無論怎麽說,九道兵馬從未有此之敗,怎麽看,也將是個雷動於九天之上的局勢。不在於納族是否拿下了邵陵,即使拿下,若夏人來攻,也未見得能守住,而夏人既然敗陣,掃了臉麵,必然要興兵來打。
然而深宮之中,很久沒有動靜。
之後,帝散吉被免帥位,仍督導九道兵馬;劉家、孫家、董家等世家被分派剿滅太平餘孽之任。再不久,傳來花納族歸降的消息,並有九重旨意,多任花納族人為土司,統禦百納之地。
再後來的事,任一個大夏人也都知道了。西域項樓逆軍作亂,攻伐西域各國,不守法紀,不尊上國。帝光統使趙統、趙廣西出玉門,七年乃還。而西征軍中就有一員將,把赤食邪念念不忘的伏波將軍之封得到。但不久,二趙獲罪,這又是後話了。
納族人,就這樣鬼使神差地躲過一劫。
唯其如此,鬼夜行的名號在百納一時之間響亮無比,不但超越了兵敗身亡的上任族主,更連古納族那些年老德高的大巫師、大榔頭們,也齊被蓋過,幾年之內,竟隱隱有成為納族第一人的態勢。
這樣一個人,竟然死了。
外出途中,被人伏擊,力戰不敵而死。這便是久候族長無果,外出尋找的鬼納人最後的結論。
隻因他們最終找到的屍體殘缺不全,多處重傷,不僅全身骨骼斷裂,連內髒也都被震碎。
隻是,這樣一個在坪壟之戰就打敗過八級強者,近年更把力量推至八級上階的人,又有誰能將他敗下了?
百納之地,沒有這樣的人。夏人麽,有這樣的實力便得是名門大族的家主之流,他們又哪有閑心來暗殺呢?
找不到凶手,死者仍需入土為安。但這時候,族中有不同的聲音出現。
以大巫師鬼夜星為首,另外兩位榔頭,巫師鬼風吹和戰士鬼大牙也附和,他們便稱,按古時成例,橫死之人須要火化,散骨灰於山川,免得變成凶鬼害人。
另一派的巫師鬼風行,則以鬼夜行的功績為論,建議風光大葬。
但雖然有不少熱血男兒讚同鬼風行的說法,鬼夜星他們便擁有更多的支持者,因為幾千年的傳統便這麽根深蒂固。
兩派爭論不休,直到為死者舉辦的祭祀儀式快結束的今天,仍然沒有結果。
而最應該出頭說話的人,鬼夜行的獨子,竟然事不關己地坐在當中走神。
竹杖老者鬼風行心中叫苦,他背後的女兒紅蛛見這青梅竹馬的混蛋居然在這種場合也如此瘋癲,更是老實不客氣地瞪著他。
鬼夜星見眾人無語,咧嘴一笑,臉上的刀疤也扯動了一下,向當中的人說道:“踏溪……少主,不知你怎麽看呢?”
鬼踏溪麵無表情,隻看著指尖,良久,“啪”的一亮,一隻小蟲飛了起來,卻立刻炸開——也不知是什麽召喚之術——方道:“我還小,能有什麽意見,但憑各位叔伯便是。”
“好。”鬼夜星道,“那麽,明日,火葬。”
(嘿,老爹,你都曉得了吧?他們明天就要燒掉你呢!)
(你常說,好男兒就應該死在戰場上。誰知道,最後不但是被人暗算橫死,而且要被燒掉啊……)
(嘿,我知道老爹你不介意怎麽個葬法,不過,鬼夜星那家夥的居心,也實在太明顯了,就算我是個浪蕩子,他也不能拿我當白癡看啊……把族長之位讓給這麽一個自大的手下,到底好不好呢?)
堂屋之後,半山腰上,參天樹下,鬼踏溪便一個人坐著,對已經死去的父親“說話”。
並不怎麽傷悲,也不怎麽高興,鬼踏溪的表現,就是這麽淡漠。不僅對父親的死亡如是,對鬼夜星那不怎麽掩飾的用心亦如是。
為什麽呢?
“紅蛛,你想知道是嗎?”
麵對這眼前的少女,兒時的玩伴,鬼踏溪便直接把對方的心思說了出來。
“是,你是覺得夜星叔叔他們人多勢眾嗎?隻要你說,我爹一定會站在你一邊啊。”
站在鬼踏溪麵前幾步,而不是像平時一樣坐在旁邊,鬼紅蛛便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並不介意,鬼踏溪隻是沉默了一下,道:“老爹常說,族難當頭,應一力對外。他也常說,好男兒應戰死沙場。用夏人的話說,就是死得其所吧!”
不但用鬼夜行自己的說話解釋,而鬼踏溪更進一步說,自己的性格並不適合做一族之主,既然手下有人想代勞,也很想樂得清閑。
聽了這樣的解釋,鬼紅蛛也隻能無語。隻因她就知道,眼前的人,還有他的父親,是如何的頑固。她就仿佛看到,那個壯碩如山的族長伯伯,在每次血戰之後慶功宴上飲酒的模樣,說著豪氣幹雲的話,飲著特意從夏人處搶來的烈酒。
“大丈夫就該當轟轟烈烈——轟轟烈烈地生,轟轟烈烈地死。如果讓我老死在床上,兒子啊,不如你一刀把我殺了啊!”
而鬼踏溪每次都冷冷地答應,然後有樣學樣地搬起一壇酒,往口中一灌,倒有一小半是直接衝到衣服上,再往地上一摔——一壇美酒也隻有小一半進肚而已。鬼夜行便很肉疼地怪道他,卻又不忍心說嚴厲的話。
這是一對古怪的父子。
次日淩晨,族中選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手執火把開道,鬼師手提公雞、口念喪詞隨後,鬼踏溪等人各燃一炷香尾隨,繞堂屋三匝。鬼師一棒將公雞敲死,又提刀斫炕沿及門楣,並用刀將屋簷戳一洞,唱道:“屋簷戳個洞,惡鬼你快走,回到山裏去,莫要害子孫。”於是又
掛滿了白布的堂屋內,一位鬼師正在舞蹈。
鬼師,納語中又叫“巴隊雄”、“固相西”、“篤能”、“迷拉”等,自古傳說,是能夠與鬼神溝通的人。
納人雖然信奉巫蠱,但巫是尊貴的人,蠱是神秘的人。就仿佛大夏土地上,儒、道、佛三教各有一套神明,但普通民眾信奉的,卻是一套混雜了三教的東西,最大的神仙是玉帝,最和藹的神仙是觀音,最可愛的神仙是孫悟空,最尊敬的神仙是關二爺。既然巫蠱都離普通人有點遠,所以普通納人常常說道的,反而是所謂的“鬼”。
納人所說的鬼,相當於夏人所說的鬼神。鬼是惡鬼,神是善鬼,萬物莫不有鬼。祖先是鬼,司職有鬼,如送子鬼、土地鬼,萬象有鬼,如火鬼、老虎鬼,惡事為鬼,如吊死鬼、痛肚鬼。在夏人那裏,自然也有另一種叫法,而納人,便通稱他們為“鬼”。
既然有鬼,便有專門與鬼溝通的人,就叫做鬼師。鬼師通常不是專職的人,而是主業為歌師或醫生,生來或者後天具有鬼魂溝通的能力,可以幫人們親近善鬼,送避惡鬼,或者送葬、祭祖的時候與死者交流,有人得了小災、惡病,也可以請他們和相關的“鬼”打交道。
這位鬼師,肩扛大刀,頭戴鬥笠,口~含銀幣,腳踏犁鋤,肅然而立,口中念念有詞。兩壁廂,鼓聲、蘆笙齊鳴,最前排,跪著幾位白衣白冠的人,麵容悲淒。
堂屋正中央,停著一口杉木大棺,頭南腳北。納族古言,其先祖並非居於此地,而是從北方而來。最最古老的時候,納族的領袖,叫做赤尤,曾經同大正王朝的帝軒轅角逐天下,後來被陰謀所害,舉族南遷。而棺木這樣擺放,就是表示死者的魂靈要回到北方故鄉。
大正王朝的官修史書《大夏全史》中《岐裏書》名下的《軒轅本紀第一》記載,在第一戰國時期,有無數強者湧現,各逞風雲。其時,歧裏姬家的家主姬軒轅,以一身強橫的業藝,以有史以來第一位突破到第十級頂峰的力量,幾乎躋身神域之列,其不僅掌握了姬家的“問天五擊”和渾天經,更是史上第一位擁有“禦龍之力”的人。除了個人的力量無比強大,他更在統治部族上展現了極強的能力。而這驚才絕豔的一代天驕,便也得到了數家有誌於結束戰亂恢複一統的世家支持,在以丘、敖為首的世家支持下,他終將八百年的亂世結束,以傳說中的正帝為號,建立了綿延至今的大正王朝。
但,後世有一位用兵如神的統帥曾這樣說,“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又說“上兵伐謀”,一位遠超儕輩的強者永遠迸射不出讓後人無限仰望的光芒。傳說中,第一戰國時期曾經有一代天下五強,他們曾經自愧不如的一代大劍師,因為世無抗者而被世俗所低。帝軒轅身上的光環,倒有一大半是因為他在當時如林的強者中衝殺而出得來。隻是他既得天下,便沒有頌揚對手的道理。有些真實,便也隻能在對手的古話,以及某些歌謠裏麵留傳下來。
而這些歌謠裏麵,都少不了一個人,他的名字便是,赤尤。
赤尤的強大,便是《歧裏書》也不能掩蓋。帝軒轅平定天下的最後一戰,便是與這個來自南疆的強者之間的爭鬥。
“……有赤尤兄弟八十一人,並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誅殺無道,不慈仁……帝軒轅以仁義不能禁止赤尤,乃仰天而歎。天遣神人下授帝兵信神符,製伏赤尤,帝因使之主兵,以製八方……”
雖然短短幾十個字,但真正讀史的人便能發覺,此戰前後帝軒轅地位的變化,從一方強者一躍而成天下霸主,而有些精研力量的人更能覺察到,帝軒轅即以此戰,突破至十級頂峰那個地方,戰中出現又言之不詳的種種術法,又讓他們潛心鑽研。那這些人便更要問一聲,這個銅頭鐵臂、八十弟兄的赤尤,正史中卻寥寥數語的赤尤,何許人也?
在歌謠裏,赤尤更是與帝軒轅大戰數場,隻是到了最後,因為極度討厭外族的敖家從中牽引,當時幾個不明顯出手的勢力也站在了帝軒轅一方,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所謂的鬼穀,這也是傳說中唯一的一次四靈齊聚,在他們的謀劃之下,不光其他神秘的勢力介入,據說四大仙都的人都有助力。
於是,便有了那一戰。
戰了之後呢?
戰勝者留名青史,戰敗者呢?幾乎所有的正史中,都沒有了他的蹤跡。直到兩千年後,鳳翔朱家治世,才有一位商賈子弟,以行遍天下為誌,隨行隨記,留下一部傳世甚廣的遊記,裏麵寫道:“百納之人,自謂赤尤之苗裔。”
當年雄族,淪為夷狄,逆天強者,而今安在?
歲月換,老了英雄!
雖然不知道納人就是赤尤的後代,但大正王朝建立之後,經過幾代休養生息,又有雄才大略的君主出世,自此,征夷四方,便成為雖帝姓更替而不易的大計,而納人被征討尤甚。遠的不說,開京趙家治世以來,在開辟疆土上最大的功績,第一便是攻打下納人經營了百年之久的邵陵,將鬆州地域擴大近半,以至於當時的帝者居然親至蜀龍山封禪,實為趙家入主帝姓以來第一盛事,直到最近開拓西域的功績,才差可仿佛,但開拓西域也不夠封禪的資格。
要知道自英峰陳家始有封禪以來,親身往至“封禪”的帝者,數千年以來,不過寥寥二十人。並非他們不想歌功頌德、自高自大,實是因為封禪乃是至高無上的榮譽,沒有天下平安的文治或是拓疆千裏的武功,誰也不敢討巧天意。而相反的例子也不是沒有,曾有帝者,以強勢手腕鎮壓國中反對的聲音,窮兵黷武,以裏通外國為由,將一些邊遠世家一一抹煞,以此為蓋世之功,悍然於所謂的“秋狩”南返之後,登蜀龍山封禪,不料當日冬雷大震,竟將這自詡天下最強的九級強者當場轟殺,唯餘焚成灰的冠冕。是故無論世家還是百姓,都視封禪為神聖不可侵犯的舉動。
對於封禪的趙家,自然是濃墨重彩,青史大書,而所謂的邵陵談家也以此役之功,得以躋身世家之列。但對於再次退歸莽蒼的納族,卻是沉重的打擊。據說北方項人曾有一首歌謠:“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亡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納人亦有歌謠描述遷退的艱難:
不安揪斷代熊代螢肚腸
憂慮撕裂代穌代穆心肝
大家一起商量計議
決定離開向南方移遷
陸路,我們沿著河岸行走
水路,我們隨著流水下灘……
沿著驢跡下去
循著馬跡下去
從務穹稀下去
從務穹薩下去
從務濃下去
從務釀下去
從堵臘下去
從堵網下去
從堵泡下去
從堵皂下去……
有過這樣的苦痛災難,自然也不難理解納人這喪葬的習俗。雖然不再視北方的花花世界為“故鄉”,但自己的根,畢竟在那裏,祖先的足跡,祖先的骨骸,祖先的鬼魂,都在那裏。
那鬼師誦畢一段,揮舞大刀開始舞蹈,麵具之後的長發飛揚,尖細的嗓音悲淒嘹亮,兩旁的死者親友一陣號啕。
堂屋之後,一個小廳之中,卻沒有多少悲傷的氣氛。
一個臉正口方、頭戴白冠、身穿白衣的小夥子歪坐在當中的竹椅上,兩邊共四把椅子,卻是左一右三。左邊的,是一位老者,也是白衣白冠,手裏拄著一支竹杖,其長近丈,上端卻係了一個紅色的繩結,臉上看,約莫五十歲,雙眉粗散,背後站著一位盛裝的少女,隻是沒戴納族女子常戴的銀冠,而是一頂白帽。右邊最上首,也是一位老者,從額至眼有一道醒目的刀疤,連左眉也被斷開,從露出的腕踝看,甚是粗壯,隻用白布纏頭,後麵站著一個驃悍的青年男子。再往下,是一個白冠老者和光頭白衣的巨漢,身後也有人侍立。
那巨漢正在說話,聲音響亮,幾乎要把前麵的哀樂也壓了下去,被刀疤老者橫了一眼,忙把聲音低下去,道:“族長大人遇害,我們心中自然也悲痛。大人他英雄蓋世,又抗擊夏狗,全族沒人不尊敬的。但規矩就是規矩,橫死之人必須火葬,那是咱們納家老輩子就傳下來的……”
“是啊,風行兄。夜行大人是我族的英雄,但橫死之人必成猛鬼,何況是夜行大人……”巨漢旁邊的老者也搭腔道。
竹杖老者背後的少女卻打斷了他:“你瞎說!伯伯才不會變成猛鬼!伯伯一定會變成善鬼保護大家的!”
少女話才說了幾句,便見刀疤老者望向自己,臉色一沉,前麵的竹杖老者也扭過頭來,一臉不悅之色,方想起這四位都是寨老,實在沒自己說話的份兒,也隻好低聲承了句錯,不免斜眼盯著居中而坐的男子,心中一陣氣苦。
他們正在談論的,便是堂屋中的喪事。
死者,叫鬼夜行。
百納之地,有三大納族,鬼納、花納、古納。其餘還有一些較小的部族,有些是納人苗裔,有些卻不是,但夏人無知,統名為納,而有些也確實弱小,以前多依附納族,故納人也多稱其為納,如水納、洞納、高山納、仡佬納等等。
但這所謂的三大納族,多年以前,本都是叫做古納,還未分彼此。而那時候,納族也曾像夏人一般,有城有鎮,在平原上生息。類似夏族的官府,納族也有一定的政治組織,叫做議榔,是由一些德高望重的寨老們推薦的榔頭主持,表決、組織族中大事的機構。納族大議榔所在的城,便叫做邵陵。
經過百年的蕃息,以及夏、納關係相對的緩和,邵陵成為一座繁華的城市,甚至有些不入流的夏族世家也遷來此地,比如後來在邵陵一戰中崛起的談家。
升平日久,便誰也沒想到,戰爭突然爆發了。
夏人的年輕皇帝,清理了幾個位高權重的老臣,便立刻對百納用兵。奇怪的是,這些兵似是準備了許久似的,在納人還沒收到大正王朝殿堂上發生的動亂消息之際,一舉衝進了邵陵。
這是一群日後以“平南九道”聞名天下的軍隊。
一方洶洶而來,一方措不及防,縱使是赤尤的後人,彪悍無比的納人,也不得不潰敗。而當他們想重整旗鼓,更發現原來自己內部就有夏人安插的暗子,等到談家等世家明確表態支持夏人,納人已經反攻乏力。有些有識之士更覺察到談家隻不過是明麵上的力量,納人內部也早被百年的時光衝刷得有些不一樣了……
大議榔的內部出現了不同聲音。
掌握軍權的榔頭們決意抵抗夏人,奪回被侵占的土地;但另一派榔頭卻說夏人這次善者不來,還是暫避其鋒,放棄土地,退歸山林,其中更有一部分說應該主動請和,讓出山林外的土地;而一派負責祭祀的鬼師、巫師出身的榔頭,持無可無不可的態度,在兩派之間調和,勸雙方不要意氣用事,慢慢商量。
就這樣,直到退出平原,退入山林,三派還是沒有吵出結果。但此時,納族的結果卻不由自己決定了。猶豫不決中,遷移的人群被九道兵馬數次追殺,無數納兵為了掩護族人慷慨赴死,納族丁口銳減大半……
當終於跨入百納莽蒼之地,回望邵陵的方向,無論老幼,不分男女,不約而同跪地痛哭,聲動天地。
多麽美麗的故鄉,淪落敵手;
多少鐵骨的男兒,亡命刀槍;
納人再次流離失所……
而號哭聲中,鬼納族的先人,挺身而起,慷慨長言,自誓與夏人不兩立,與軟弱者斷絕關係。無數熱血男兒雷動影從,一起轉身,逝入密林。這便是“三納之裂”。
退歸山林之後,巫師榔頭們心灰意懶,帶領自己的族眾向密林深處走去,回到傳說中赤尤埋骨的納族秘境,深居簡出。是為古納。
而聲言妥協退讓的一派榔頭,跟隨古納,居近秘境。但因見解的不同,認為夏人仍可接觸,便逐漸向外遷移。在與夏人再一次的緩和接觸後,人口再次增長起來,於是自稱花納。
三大派係既然分裂,其他一些小族、附庸也或多或少地獨立起來,納族中興百年的榮光,忽焉曇花一現。
遠方某座深宮裏有人陰陰一笑。
三納雖然分裂,夏納之間的戰爭卻並未結束。
平南九道駐守新打下的領土,不但綏靖邵陵,而且主動出擊。以鬼納族為首的反抗勢力,也不甘眼睜睜丟失土地,雖然不敵,仍是屢敗屢戰。
本來深山老林是納族人的天下,但那平南九道兵馬卻早有準備。他們不但有瞬息千裏的鐵騎,而且有翻山越嶺的奇兵,甚至舟船可渡汪洋,鋤鍬可開山嶽。自以為地裏鬼的納族人竟然頗受了好幾次奇襲,而當他們明白崇山峻嶺並不是十分可靠的屏障時,九道兵馬的紀律嚴明、裝備精良又讓他們明白自己全方位被壓製。
當花納的人以此為據,大呼應當順從,古納的人因此心驚膽戰,甚至想放棄秘境,當年離開的一些其他部族竟在鬼納族的聯合下,忽然殺了出來。
瘴氣、毒蟲、陷阱,騷擾、刺殺、投毒,當地頭蛇無所不用其極地進行抵抗,便是訓練了十幾年的精兵,也不能輕鬆如意。
而戰局既然不能勢如破竹,雙方便不約而同地采用了和緩的辦法。夏人除了在邵陵建立了森嚴的統治,更開始在邊遠的一些地方設置流官。花納族開始同夏人溝通交流,互換有無;鬼納族仍時不時對某些薄弱地區進行小規模騷擾。
暴風雨在和風細雨中憋了幾十年。
不是夏人不想打,除了平原和城市,他們真的也沒掌握什麽,既然鼓吹的“王道教化”已經開始,沒有大的事由,也不好大動刀兵。納人也不是不想,隻是經過分裂以及戰亂,本身的實力也隻能攢夠一擊,沒有十成把握,又怎好出手?
但機會,終於來了。
最表麵的原因是邵陵治下坪壟地方的流官過於苛暴,納民嘯變。但事件一觸即發,如火燎原,納族方麵也少有地出現了三族聯合,而大正王朝則剛剛經曆了一場不大不小的動蕩:
太平餘孽逆襲,天海汪家家主汪晶遇刺!
這內亂紛擾之際,平南九道兵馬有一多半力量放在了搜捕、鎮壓太平道上,其餘一些散落待命,鎮守邵陵的,竟然隻有赤騎尺郭軍和越騎泥丸軍。
隻知納人越聚越多,卻不知道三族已經部分聯合,為將火災撲滅於萌芽,平南九道兵馬副帥之一,赤騎尺郭軍的統帥,南海赤家的赤食邪,便決定帶領善越山路的兵馬,直撲坪壟,將所謂的“叛民”一鼓而滅。
赤食邪此舉,倒也稱不上托大。他本人是當代赤家家主之弟,一直在軍中曆練,擁有著八級初階的力量,曾立下無數戰功。手下的赤騎尺郭軍,因為擅長山林奔襲,更是承擔過無數與納族作戰的軍令。九道兵馬總帥帝散吉正統兵在外,即使他還在邵陵,赤騎也是與納族拚鬥的首選,這也是赤騎仍然留在邵陵的原因。
而當赤食邪意態昂揚地跟同袍道別,與三千盔明刀亮的子弟跨出城門,便沒想到,自己這一去,隻是成為一個注腳。
《開京書?帝光統第十八》:“三年,太平餘孽起,數刺守節。有匪首陳國三者,終與守節偕亡。同年冬,百納鬼夜行叛。”
《開京集解》在“百納鬼夜行叛”條下,則加了一句話:“赤騎赤食邪為其所斬。”
深宮裏的人又隻是一聲冷哼。
納族的記載,卻不是這麽簡略。
因為這是納族自邵陵之失後的揚眉一戰。
尺郭軍在路上就碰到了幾隊納兵,從他們的服飾上可以看出大多是坪壟當地的納民,但也有一兩隊遠處其他納族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居然有一隊鬼納族兵。
與鬼納族交戰無數次,赤食邪便覺得事態有些不妙,通過敵方的動向、言談,他更覺得坪壟之亂的背後,有鬼納族的影子。而綜合了斥候和臨戰的情報,赤食邪發現,坪壟之亂可能會被臥薪嚐膽的鬼納族利用來做一個大局,而這個計劃正在進行當中。
赤食邪便決定,搶在鬼納族之前,平定坪壟,然後給鬼納族設一個大的圈套。他一方麵命令士卒加緊前進,一方麵派人回邵陵請援——有時候,功勞也是要分享的,這道理,赤食邪自然懂得。
趕到坪壟的時候,果然是月黑風高。
赤食邪看看寨門旗杆上懸掛的幹屍,又看看寨內通明的燈火,嘿嘿一笑。
幹屍,自然是被暴民擊斃的流官;燈火,自然是迎接鬼納的大宴……而赤食邪笑的,自然是伏波將軍之位。
起因、經過、結果,一點不缺。
但是當赤食邪懷著尋找龍騎士的念頭追尋著足跡過去時,他並沒有發現騎士,隻迎麵碰見轟隆奔跑而來的恐龍……所以後世史家曾慨歎道:猜到了開頭,卻沒猜到結局。
赤食邪發現的,是嚴陣以待的鬼納族兵,以及寨門上多出的一個人。
那人在火把環擁下,明暗交替的臉色,狀若魔神:“我叫鬼夜行,老族長之仇,今日不死不休!”
“不死不休”,就為了這個詞,赤食邪在接下來的三天裏食不安席睡不安寢。當夜,本是困獸猶鬥,赤食邪尤幻想著一舉將敵酋擊斃,趁敵混亂殺出險地,稍穩陣腳,再直搗敵巢。憑著赤家傳承千年的“烽火烈無量”,以及自己的八級力量,赤食邪奮勇前衝,卻隻看到鬼夜行冷冷的眼神,以及肩頭蔓延開的兩片血霧。
水係絕學,化血神刀!
鬼納族鎮族武學出手,赤食邪立刻中招,雖然隻是被血霧化作的巨大刀形淺淺切入右胸、左臂,但全身的力氣卻仿佛被一刀抽空。驚駭之下,他更發現後方左右各出現了火光,一方是狂奔而來的狼蟲虎豹,一方卻是綠光繚繞、身燃赤焰、獸皮纏身的納鬼形象。
三納聯兵!
赤食邪發一聲喊,鼓起餘勇,將前衝的勢頭往左一側,帶領正被鬼納族毒箭、法術迎頭痛擊的殘餘,向外衝去。因為他便相信,花納族,不會把事情做死,而自己前兩天所請的“援兵”,也真正成了援兵。
於是九道兵馬開始了創始以來第一次潰逃,那個揮舞血霧之刀的男人,也成了赤食邪的夢魘。
所以當終於被援軍接應,赤食邪方覺得仿佛落水之人終於掙脫了鱷口。
赤食邪驚魂初定,正暗自發誓日後要將那個鬼夜行千刀萬剮,趕來救援的副帥卻一聲驚呼——因為逃出來的實在太過容易,而三天不即不離的追殺,更仿佛貓撲老鼠一般。納人的野心,恐怕是想抓住這個好機會,一舉打敗赤食邪和援軍,並進而攻打空虛的邵陵!
二人急忙發令撤兵。
晚了。
如緊盯著獵物的雄鷹疾撲而下,那個揮舞血霧之刀的鬼夜行和他背後的幾百精兵,直插夏營。血霧所到之處,如風偃草,死者的屍骨也爆炸開來,化作血霧的一部分,這血霧所撕裂開的道路,便仿佛是被利刀劈開的一般。
這才是化血神刀的奧義,這才是神刀名稱的由來。
赤食邪終焉授首,尺郭軍無一幸存。
鬼夜行的名字,也響遍百納之地。
如果不是帝散吉及時回兵邵陵,鬼納族此舉大計,說不定便能實現。但無論怎麽說,九道兵馬從未有此之敗,怎麽看,也將是個雷動於九天之上的局勢。不在於納族是否拿下了邵陵,即使拿下,若夏人來攻,也未見得能守住,而夏人既然敗陣,掃了臉麵,必然要興兵來打。
然而深宮之中,很久沒有動靜。
之後,帝散吉被免帥位,仍督導九道兵馬;劉家、孫家、董家等世家被分派剿滅太平餘孽之任。再不久,傳來花納族歸降的消息,並有九重旨意,多任花納族人為土司,統禦百納之地。
再後來的事,任一個大夏人也都知道了。西域項樓逆軍作亂,攻伐西域各國,不守法紀,不尊上國。帝光統使趙統、趙廣西出玉門,七年乃還。而西征軍中就有一員將,把赤食邪念念不忘的伏波將軍之封得到。但不久,二趙獲罪,這又是後話了。
納族人,就這樣鬼使神差地躲過一劫。
唯其如此,鬼夜行的名號在百納一時之間響亮無比,不但超越了兵敗身亡的上任族主,更連古納族那些年老德高的大巫師、大榔頭們,也齊被蓋過,幾年之內,竟隱隱有成為納族第一人的態勢。
這樣一個人,竟然死了。
外出途中,被人伏擊,力戰不敵而死。這便是久候族長無果,外出尋找的鬼納人最後的結論。
隻因他們最終找到的屍體殘缺不全,多處重傷,不僅全身骨骼斷裂,連內髒也都被震碎。
隻是,這樣一個在坪壟之戰就打敗過八級強者,近年更把力量推至八級上階的人,又有誰能將他敗下了?
百納之地,沒有這樣的人。夏人麽,有這樣的實力便得是名門大族的家主之流,他們又哪有閑心來暗殺呢?
找不到凶手,死者仍需入土為安。但這時候,族中有不同的聲音出現。
以大巫師鬼夜星為首,另外兩位榔頭,巫師鬼風吹和戰士鬼大牙也附和,他們便稱,按古時成例,橫死之人須要火化,散骨灰於山川,免得變成凶鬼害人。
另一派的巫師鬼風行,則以鬼夜行的功績為論,建議風光大葬。
但雖然有不少熱血男兒讚同鬼風行的說法,鬼夜星他們便擁有更多的支持者,因為幾千年的傳統便這麽根深蒂固。
兩派爭論不休,直到為死者舉辦的祭祀儀式快結束的今天,仍然沒有結果。
而最應該出頭說話的人,鬼夜行的獨子,竟然事不關己地坐在當中走神。
竹杖老者鬼風行心中叫苦,他背後的女兒紅蛛見這青梅竹馬的混蛋居然在這種場合也如此瘋癲,更是老實不客氣地瞪著他。
鬼夜星見眾人無語,咧嘴一笑,臉上的刀疤也扯動了一下,向當中的人說道:“踏溪……少主,不知你怎麽看呢?”
鬼踏溪麵無表情,隻看著指尖,良久,“啪”的一亮,一隻小蟲飛了起來,卻立刻炸開——也不知是什麽召喚之術——方道:“我還小,能有什麽意見,但憑各位叔伯便是。”
“好。”鬼夜星道,“那麽,明日,火葬。”
(嘿,老爹,你都曉得了吧?他們明天就要燒掉你呢!)
(你常說,好男兒就應該死在戰場上。誰知道,最後不但是被人暗算橫死,而且要被燒掉啊……)
(嘿,我知道老爹你不介意怎麽個葬法,不過,鬼夜星那家夥的居心,也實在太明顯了,就算我是個浪蕩子,他也不能拿我當白癡看啊……把族長之位讓給這麽一個自大的手下,到底好不好呢?)
堂屋之後,半山腰上,參天樹下,鬼踏溪便一個人坐著,對已經死去的父親“說話”。
並不怎麽傷悲,也不怎麽高興,鬼踏溪的表現,就是這麽淡漠。不僅對父親的死亡如是,對鬼夜星那不怎麽掩飾的用心亦如是。
為什麽呢?
“紅蛛,你想知道是嗎?”
麵對這眼前的少女,兒時的玩伴,鬼踏溪便直接把對方的心思說了出來。
“是,你是覺得夜星叔叔他們人多勢眾嗎?隻要你說,我爹一定會站在你一邊啊。”
站在鬼踏溪麵前幾步,而不是像平時一樣坐在旁邊,鬼紅蛛便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並不介意,鬼踏溪隻是沉默了一下,道:“老爹常說,族難當頭,應一力對外。他也常說,好男兒應戰死沙場。用夏人的話說,就是死得其所吧!”
不但用鬼夜行自己的說話解釋,而鬼踏溪更進一步說,自己的性格並不適合做一族之主,既然手下有人想代勞,也很想樂得清閑。
聽了這樣的解釋,鬼紅蛛也隻能無語。隻因她就知道,眼前的人,還有他的父親,是如何的頑固。她就仿佛看到,那個壯碩如山的族長伯伯,在每次血戰之後慶功宴上飲酒的模樣,說著豪氣幹雲的話,飲著特意從夏人處搶來的烈酒。
“大丈夫就該當轟轟烈烈——轟轟烈烈地生,轟轟烈烈地死。如果讓我老死在床上,兒子啊,不如你一刀把我殺了啊!”
而鬼踏溪每次都冷冷地答應,然後有樣學樣地搬起一壇酒,往口中一灌,倒有一小半是直接衝到衣服上,再往地上一摔——一壇美酒也隻有小一半進肚而已。鬼夜行便很肉疼地怪道他,卻又不忍心說嚴厲的話。
這是一對古怪的父子。
次日淩晨,族中選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手執火把開道,鬼師手提公雞、口念喪詞隨後,鬼踏溪等人各燃一炷香尾隨,繞堂屋三匝。鬼師一棒將公雞敲死,又提刀斫炕沿及門楣,並用刀將屋簷戳一洞,唱道:“屋簷戳個洞,惡鬼你快走,回到山裏去,莫要害子孫。”於是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