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蕭髯今年剛至而立,十三年前秉著為國效力的心思投身軍中,卻沒想到本來如火如荼的戰爭驀然平息,在先帝昭武帝最後一次東征結束後,秦吳兩國便沒有再發生大規模的征伐,其後關係一度緩和,以至於將軍解甲戰士歸田,一派祥和氣氛。
國無戰事,軍中升遷便格外艱難,蕭髯自覺一身本事,蹉跎十餘年也隻混到一個隊正,手底下隻有百五十兄弟,而且駐守的是秦國最北疆看似毫無用處的兵站,心中之愁苦自然無法排解。
原本以為這一生便要碌碌無為地混過去,卻沒想到陡然一場大火,將他燒得立刻清醒過來。
北鄉村離他的兵站格外近,而且上任之初,他的頂頭上司曾經提過幾句,這個小村子要稍稍看顧一下,不要被北方來的獸潮吞沒了,畢竟這是秦國的子民,秦國的軍人自然有保護的責任。
然而等他急急忙忙地率軍趕到北鄉村時,這裏已經燒成一片廢墟,焦土之中屍首遍野,死狀十分淒慘。太平年間發生這樣的屠村大禍,即便是蕭髯這樣粗獷的軍人也不禁惶然,他一邊命人快馬趕赴雍川府城通報消息,一邊派出幾個得力手下四處搜尋凶手的蹤跡,自己則帶著其他人守在村口,不敢擅離。
兩日後,他沒有等到雍川府鎮守使派來的人,卻等來了單人單騎的裴城。
這個年輕人很小心,蕭髯布下的暗哨竟然沒有察覺他的到來,反而是他自己確認安全之後才現出身形。蕭髯是識貨之人,看見裴城胯下的良駒便眼放神彩,由此推想開來,他暗忖裴城應該幫助安寧完成了任務,所以才被贈予這等駿馬。
重逢之時卻不是敘話之日,裴城也沒有心情跟他暢談,在村子裏搜尋一番後,在李海濤家裏地窖中找到以二蛋為首的一幫孩子,裴城的臉色愈發陰沉似水。
一直以來,裴城擁有很多種表情,而且善變,讓人難以察覺出他的真實心態。隻是此時他一臉沉痛,絕非是為了掩飾什麽,連蕭髯這樣的粗人也看得出來,這個年輕人對這個小村子的感情實在很深。
在他們檢查村子裏的屍體查看是否還有活口時,一隊人馬帶起無數煙塵飛奔過來。
令蕭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來的人居然是雍川府鎮守使李中川。
鎮守使掌一府軍事,實權極大,雖說這東三府由楚國公王安之統管,但是一府鎮守使相較於蕭髯這個小小的隊正來說,依然是雲端上的人物。李中川身材魁梧,麵色黝黑,宛如鍋底,一雙小眼睛裏透出冷冰冰的光。
他年約四十,正是各方麵能力漸趨頂峰的時候,兼之在那雄壯如山的身軀映襯下,一股勃然而發的氣勢噴湧而出。他一眼掃過眼前淪為廢土的村落,催動著身下駿馬來到蕭髯身前,居高臨下地說道:“為何沒有救下村民?”
他的語調冰冷之極,其中蘊含的憤怒宛如實質,蕭髯額頭滴下汗珠,躬身道:“卑下無能,請大人責罰!”
他並沒有等來料想中的痛斥,李中川的目光越過他的身體,望向眼前這一片廢墟,聲音仿若飄在雲端:“你可知道,我為何會在這極北之地設立一個兵站?”
蕭髯心中納悶,其實這也是他一直弄不明白的問題。
李中川悠悠一歎,道:“我給你一百多個人,卻連這樣一個小村子都照護不周全,要你何用?蕭髯,我原本對你很看重,但是你太讓我失望了。”
蕭髯被他說的一頭霧水,難道說自己這個兵站的作用是為了保護這個小村子?這事兒怎麽都透著一股離奇的味道。而且他說看重自己,雖然尊卑有別蕭髯不敢駁斥,卻也很想冷冷問一句,十三年戎馬生涯,自己隻混了一個隊正,這也叫看重?!
似乎猜到他心中在想什麽,李中川冷聲斥道:“看看你身邊的這些人,哪一個不是我府軍精銳?如果我真的要放逐你,會讓你帶著這些精銳嗎?蠢貨!”
這又是一個蕭髯長久以來想不明白的問題,他這個小隊雖然隻有百五十人,卻是從府軍各營中抽調出來的好手,騎射功夫都是一流,而且基本都讀書識字,絕非是那種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大頭兵。此時聽到李中川的前後話語,蕭髯心中逐漸勾勒出事實的真相。他又不是真的粗笨之人,此時回過神來,才發現鎮守使的話語說明一件事實。
這個最北的兵站集百五十名府軍精銳,真的是為了照應北鄉村這個小村落的安全!
他心中駭然,終於明白自己這次犯大錯了。
李中川心中惱怒,這次的事情他也有責任,當時上麵的人遞來消息,說得語焉不詳,所以他也沒特別認真地對待此事,覺得憑著蕭髯這一百多人,照看一個小村子綽綽有餘。然而此時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他知道自己也犯錯了,所以原本極其憤怒的心情裏多了一絲惶恐,對處罰蕭髯也就提不起太多的興趣,沉聲道:“這事終究是你的責任,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你收拾一下行裝,即刻去嶗山營報備吧。”
蕭髯神情大變,化為一片恐慌,在兵站裏雖然隻是個小小的隊正,好歹還有一份希望,可要是去了嶗山營那個鬼地方,那可真的比流放還要淒慘!他正鼓起勇氣求饒時,旁邊驀然響起一個清冷的聲音:“將軍,此事與蕭隊正無關。”
李中川側首望去,見是一個年輕人領著一幫孩子,朝自己走了過來。
李中川冷冷道:“你是何人?”
裴城道:“我是這個村子裏的人,這群孩子跟我一樣。”
聽到還有人活了下來,李中川的表情稍稍舒緩了些,他看著裴城英俊的眉眼,忽然想起一件事情,試探地問道:“你是裴城?”
裴城納悶道:“正是,想不到將軍竟然知道我的名字。”
李中川嗬嗬一笑,沒有過多地解釋,語調倒是變得平和不少:“你知道這件事是誰做的嗎?”
裴城搖頭道:“查不出來,對方的手腳很幹淨。但是,這個村子裏獵人不少,我很清楚他們的武藝,既然毫無抵抗之力,那說明對方的實力很強大,或許不弱於我秦國鐵騎。”
這個判斷很重要,尤其是這些人一出手就是屠戮全村,無論是心機還是手段都毒辣之極,秦國治內極少發生這樣惡劣的事情,所以李中川心中壓力也不小,他凝望著裴城,像是在做出一番承諾道:“你放心,這件事會給你一個交代。”
裴城心下愈發迷茫,他不知道自己有什麽能力,值得這位封疆大吏如此看重。
但是李中川顯然沒有解釋的打算,他問道:“今後有什麽打算?”
裴城躊躇半晌,方道:“我想先給這些孩子們找個容身之處。”
李中川狀若無意地說道:“不如跟我回府城,我會幫你安排。”
裴城搖搖頭,這種平白無故掉下來的便宜他不想占,一直以來他都秉著這樣的想法,太輕易的便宜不要占,否則自己日後終究要吃虧,而且關於這件事他已經有了打算,便十分誠懇地婉拒道:“多謝將軍美意,在下不方便叨擾麻煩將軍,所以打算帶他們去博羅府城。”
他甚至在想,這個鎮守使不會別有目的吧,如果事有不諧,隻能抬出王安之這尊大佛了。
不過李中川並沒有極力挽留,他黝黑的臉龐上閃過一抹怪異的笑容,然後說道:“去博羅也不錯,有楚國公在那裏坐鎮,你想做事的話總要方便一些。”
裴城心中恍然,暗歎這官場上的消息傳得也太快了些,不過十來天的功夫,原本毫無關係的雍川鎮守使也摸清了自己的底細,隻是看這人的態度,難道僅僅是因為自己跟王安之有了一層並不算深厚的關係就如此客氣?
恐怕,這裏麵還有自己不清楚的事情。
緊接著,李中川又做出一個讓他十分驚詫的決定,這個大人物一指蕭髯,道:“你帶著手下的兄弟,護送裴城和這些孩子們去博羅,凡事聽他調遣,千萬不要再出什麽差錯。這事兒若辦得好,之前的罪責一筆勾銷,若是依舊沒有辦好,你也不用回來見我了,找個風水不錯的地兒自行了結吧。”
蕭髯早前被嶗山營三個字驚出一身冷汗,此刻峰回路轉,也沒有去細想這個決定隱藏的深意,連忙恭敬應下,又拍著胸脯擔保說絕對不會出差錯,末了看著裴城,投去一抹十分感激的眼神。
今天受到的震撼太多,裴城已經快要麻木了,此時腦袋裏一片混亂,也懶得去分析什麽內涵,隻是十分平靜地跟李中川道謝。
李中川見事情處理的差不多了,便沒有再多話,叮囑了蕭髯幾句,然後對裴城說道:“小兄弟,有緣再見。”
一句小兄弟,便將兩人之間的距離拉近了不少,這個看似粗魯不堪長相可怖的鎮守使,顯然也是個粗中有細的人物。
直到他領著一隊騎兵離去,裴城還有些出神。
在蕭髯和他手下兄弟的幫助下,村子裏死去的人終究入土為安。
裴城凝望著一處處新起的墳塋,心中的感覺十分惘然,自從安寧來到這個村子之後,自己原本平和且平凡的生活被徹底打破,一路走來,跟在他身邊的滿是殺戮和血光,白骨與屍首,令人無比心驚。
此間事了,裴城帶著眾人上路,朝博羅府城行去。
這個隊伍的組成很是怪異,一個極英俊又極沉默的年輕人,一幫麵色悲傷的孩子,一隊精悍的軍士,偶有路人遇見,便會駐足圍觀,像是發現了什麽新奇的談資一般。
隻是這一切,遠遠沒有裴城心中的怪異來得那麽真切,那麽濃烈。
蕭髯今年剛至而立,十三年前秉著為國效力的心思投身軍中,卻沒想到本來如火如荼的戰爭驀然平息,在先帝昭武帝最後一次東征結束後,秦吳兩國便沒有再發生大規模的征伐,其後關係一度緩和,以至於將軍解甲戰士歸田,一派祥和氣氛。
國無戰事,軍中升遷便格外艱難,蕭髯自覺一身本事,蹉跎十餘年也隻混到一個隊正,手底下隻有百五十兄弟,而且駐守的是秦國最北疆看似毫無用處的兵站,心中之愁苦自然無法排解。
原本以為這一生便要碌碌無為地混過去,卻沒想到陡然一場大火,將他燒得立刻清醒過來。
北鄉村離他的兵站格外近,而且上任之初,他的頂頭上司曾經提過幾句,這個小村子要稍稍看顧一下,不要被北方來的獸潮吞沒了,畢竟這是秦國的子民,秦國的軍人自然有保護的責任。
然而等他急急忙忙地率軍趕到北鄉村時,這裏已經燒成一片廢墟,焦土之中屍首遍野,死狀十分淒慘。太平年間發生這樣的屠村大禍,即便是蕭髯這樣粗獷的軍人也不禁惶然,他一邊命人快馬趕赴雍川府城通報消息,一邊派出幾個得力手下四處搜尋凶手的蹤跡,自己則帶著其他人守在村口,不敢擅離。
兩日後,他沒有等到雍川府鎮守使派來的人,卻等來了單人單騎的裴城。
這個年輕人很小心,蕭髯布下的暗哨竟然沒有察覺他的到來,反而是他自己確認安全之後才現出身形。蕭髯是識貨之人,看見裴城胯下的良駒便眼放神彩,由此推想開來,他暗忖裴城應該幫助安寧完成了任務,所以才被贈予這等駿馬。
重逢之時卻不是敘話之日,裴城也沒有心情跟他暢談,在村子裏搜尋一番後,在李海濤家裏地窖中找到以二蛋為首的一幫孩子,裴城的臉色愈發陰沉似水。
一直以來,裴城擁有很多種表情,而且善變,讓人難以察覺出他的真實心態。隻是此時他一臉沉痛,絕非是為了掩飾什麽,連蕭髯這樣的粗人也看得出來,這個年輕人對這個小村子的感情實在很深。
在他們檢查村子裏的屍體查看是否還有活口時,一隊人馬帶起無數煙塵飛奔過來。
令蕭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來的人居然是雍川府鎮守使李中川。
鎮守使掌一府軍事,實權極大,雖說這東三府由楚國公王安之統管,但是一府鎮守使相較於蕭髯這個小小的隊正來說,依然是雲端上的人物。李中川身材魁梧,麵色黝黑,宛如鍋底,一雙小眼睛裏透出冷冰冰的光。
他年約四十,正是各方麵能力漸趨頂峰的時候,兼之在那雄壯如山的身軀映襯下,一股勃然而發的氣勢噴湧而出。他一眼掃過眼前淪為廢土的村落,催動著身下駿馬來到蕭髯身前,居高臨下地說道:“為何沒有救下村民?”
他的語調冰冷之極,其中蘊含的憤怒宛如實質,蕭髯額頭滴下汗珠,躬身道:“卑下無能,請大人責罰!”
他並沒有等來料想中的痛斥,李中川的目光越過他的身體,望向眼前這一片廢墟,聲音仿若飄在雲端:“你可知道,我為何會在這極北之地設立一個兵站?”
蕭髯心中納悶,其實這也是他一直弄不明白的問題。
李中川悠悠一歎,道:“我給你一百多個人,卻連這樣一個小村子都照護不周全,要你何用?蕭髯,我原本對你很看重,但是你太讓我失望了。”
蕭髯被他說的一頭霧水,難道說自己這個兵站的作用是為了保護這個小村子?這事兒怎麽都透著一股離奇的味道。而且他說看重自己,雖然尊卑有別蕭髯不敢駁斥,卻也很想冷冷問一句,十三年戎馬生涯,自己隻混了一個隊正,這也叫看重?!
似乎猜到他心中在想什麽,李中川冷聲斥道:“看看你身邊的這些人,哪一個不是我府軍精銳?如果我真的要放逐你,會讓你帶著這些精銳嗎?蠢貨!”
這又是一個蕭髯長久以來想不明白的問題,他這個小隊雖然隻有百五十人,卻是從府軍各營中抽調出來的好手,騎射功夫都是一流,而且基本都讀書識字,絕非是那種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大頭兵。此時聽到李中川的前後話語,蕭髯心中逐漸勾勒出事實的真相。他又不是真的粗笨之人,此時回過神來,才發現鎮守使的話語說明一件事實。
這個最北的兵站集百五十名府軍精銳,真的是為了照應北鄉村這個小村落的安全!
他心中駭然,終於明白自己這次犯大錯了。
李中川心中惱怒,這次的事情他也有責任,當時上麵的人遞來消息,說得語焉不詳,所以他也沒特別認真地對待此事,覺得憑著蕭髯這一百多人,照看一個小村子綽綽有餘。然而此時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他知道自己也犯錯了,所以原本極其憤怒的心情裏多了一絲惶恐,對處罰蕭髯也就提不起太多的興趣,沉聲道:“這事終究是你的責任,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你收拾一下行裝,即刻去嶗山營報備吧。”
蕭髯神情大變,化為一片恐慌,在兵站裏雖然隻是個小小的隊正,好歹還有一份希望,可要是去了嶗山營那個鬼地方,那可真的比流放還要淒慘!他正鼓起勇氣求饒時,旁邊驀然響起一個清冷的聲音:“將軍,此事與蕭隊正無關。”
李中川側首望去,見是一個年輕人領著一幫孩子,朝自己走了過來。
李中川冷冷道:“你是何人?”
裴城道:“我是這個村子裏的人,這群孩子跟我一樣。”
聽到還有人活了下來,李中川的表情稍稍舒緩了些,他看著裴城英俊的眉眼,忽然想起一件事情,試探地問道:“你是裴城?”
裴城納悶道:“正是,想不到將軍竟然知道我的名字。”
李中川嗬嗬一笑,沒有過多地解釋,語調倒是變得平和不少:“你知道這件事是誰做的嗎?”
裴城搖頭道:“查不出來,對方的手腳很幹淨。但是,這個村子裏獵人不少,我很清楚他們的武藝,既然毫無抵抗之力,那說明對方的實力很強大,或許不弱於我秦國鐵騎。”
這個判斷很重要,尤其是這些人一出手就是屠戮全村,無論是心機還是手段都毒辣之極,秦國治內極少發生這樣惡劣的事情,所以李中川心中壓力也不小,他凝望著裴城,像是在做出一番承諾道:“你放心,這件事會給你一個交代。”
裴城心下愈發迷茫,他不知道自己有什麽能力,值得這位封疆大吏如此看重。
但是李中川顯然沒有解釋的打算,他問道:“今後有什麽打算?”
裴城躊躇半晌,方道:“我想先給這些孩子們找個容身之處。”
李中川狀若無意地說道:“不如跟我回府城,我會幫你安排。”
裴城搖搖頭,這種平白無故掉下來的便宜他不想占,一直以來他都秉著這樣的想法,太輕易的便宜不要占,否則自己日後終究要吃虧,而且關於這件事他已經有了打算,便十分誠懇地婉拒道:“多謝將軍美意,在下不方便叨擾麻煩將軍,所以打算帶他們去博羅府城。”
他甚至在想,這個鎮守使不會別有目的吧,如果事有不諧,隻能抬出王安之這尊大佛了。
不過李中川並沒有極力挽留,他黝黑的臉龐上閃過一抹怪異的笑容,然後說道:“去博羅也不錯,有楚國公在那裏坐鎮,你想做事的話總要方便一些。”
裴城心中恍然,暗歎這官場上的消息傳得也太快了些,不過十來天的功夫,原本毫無關係的雍川鎮守使也摸清了自己的底細,隻是看這人的態度,難道僅僅是因為自己跟王安之有了一層並不算深厚的關係就如此客氣?
恐怕,這裏麵還有自己不清楚的事情。
緊接著,李中川又做出一個讓他十分驚詫的決定,這個大人物一指蕭髯,道:“你帶著手下的兄弟,護送裴城和這些孩子們去博羅,凡事聽他調遣,千萬不要再出什麽差錯。這事兒若辦得好,之前的罪責一筆勾銷,若是依舊沒有辦好,你也不用回來見我了,找個風水不錯的地兒自行了結吧。”
蕭髯早前被嶗山營三個字驚出一身冷汗,此刻峰回路轉,也沒有去細想這個決定隱藏的深意,連忙恭敬應下,又拍著胸脯擔保說絕對不會出差錯,末了看著裴城,投去一抹十分感激的眼神。
今天受到的震撼太多,裴城已經快要麻木了,此時腦袋裏一片混亂,也懶得去分析什麽內涵,隻是十分平靜地跟李中川道謝。
李中川見事情處理的差不多了,便沒有再多話,叮囑了蕭髯幾句,然後對裴城說道:“小兄弟,有緣再見。”
一句小兄弟,便將兩人之間的距離拉近了不少,這個看似粗魯不堪長相可怖的鎮守使,顯然也是個粗中有細的人物。
直到他領著一隊騎兵離去,裴城還有些出神。
在蕭髯和他手下兄弟的幫助下,村子裏死去的人終究入土為安。
裴城凝望著一處處新起的墳塋,心中的感覺十分惘然,自從安寧來到這個村子之後,自己原本平和且平凡的生活被徹底打破,一路走來,跟在他身邊的滿是殺戮和血光,白骨與屍首,令人無比心驚。
此間事了,裴城帶著眾人上路,朝博羅府城行去。
這個隊伍的組成很是怪異,一個極英俊又極沉默的年輕人,一幫麵色悲傷的孩子,一隊精悍的軍士,偶有路人遇見,便會駐足圍觀,像是發現了什麽新奇的談資一般。
隻是這一切,遠遠沒有裴城心中的怪異來得那麽真切,那麽濃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