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科舉之弊


    周夢臣略略用一些手段。


    唐伯虎的舊事,就重新回到了所有人視野之中。


    一時間議論紛紛。在周夢臣的引導之下,科舉的熱度一直不減。當然了,這也是大明秋闈在即。


    春闈自然是考進士,秋闈是考舉人。也是三年一度,在春闈之前,其實禮部的事情已經開始,要選派官員到各地當主考官。


    也就是說三年一度的科舉已經開始預熱了。


    這個時候關於科舉的話題自然熱度不減。


    周夢臣甚至換了筆名寫了一些諷刺小說,登在一些小報上麵。就好像什麽範進中舉什麽的。用以嘲諷科舉製度,然後就不用周夢臣出手了。


    剩下的事情,別人就已經代周夢臣完成了。


    畢竟意識到科舉弊端的不隻是周夢臣一個人。


    一時間,很多人出麵在報紙上議論科舉之事,就好像是集體吐槽一般。不過,事情發展到這裏,一切還很尋常。畢竟,這僅僅是民間的吐槽。影響到不到官方。


    甚至說這些話的人,自己都沒有想過影響到科舉。


    畢竟科舉實在太重要了。大明統治者雖然是皇帝,但是誰都知道,這是以文官集團為核心的。而文官集團的核心,就是科舉製度。


    科舉製度,乃是大明官製的核心。


    科舉製度即便有種種問題。正因為太重要了。重要到了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地步。


    誰都想動,但是誰都不敢動。其中影響太大了。


    但是周夢臣將這一件事情給升級了。


    對,周夢臣直接以自己的名義在官報上發表了文章,表明了自己對科舉的看法,列舉了科舉的種種弊端。


    第一,不通實務。


    雖然說真正科舉考試的經營,但是很厲害的。這一點誰也不能否認。但是相當一部分人為了科舉。根本什麽都不學習,一些實用技能,比如水利,兵法之類不學習一就罷了,連理學都不學習。程朱理學的大塊頭都扔在一邊,僅僅學習一些從程朱理學之中摘抄出來的段落。更有甚者,直接背題。


    反正八股文就這麽多題目。全部背會了,就能通過了。


    如此一來,這些人學習的東西,支離破碎,根本沒有一個整體。不要說,通過學習儒學修養身心,乃至是通過儒學建立自己的價值觀之類。根本不可能的。


    而更讓人無語的是,這樣的學習行為,還真有可能中式。


    不說別人。周夢臣的中進士


    。就有這種成分。


    第二,考核主觀。


    文章與文章之間,是要高下,但是這個高下,很容易受到主觀情緒的影響,以至於換一個做主考官,取中的人就會不一樣,這不公平。


    這種情況,讓很多能打聽到主考官是誰的學子占便宜。


    甚至隻要傳出誰要出任主考官,這個人的文集就能在很短的時間之內賣脫銷。


    第三,偶然性太強了。


    科舉雖然考很多科,但其實是一篇八股定高下。決定取與不取的僅僅是一篇八股文。如果有一失誤一次,則蹉跎三年。雖然他失誤是他自己的事情。但是國家取才的本意,盡可能不埋沒人才。所以,考試要有盡可能大表現出這個人的能力,消除這種偶然性。


    <a id="wzsy" href="https://m.yawenba.net">雅文吧</a>


    周夢臣在這三條上濃墨重彩。


    卻不是說科舉就沒有其他弊端了。


    隻是畫出來的靶子,是要打的。


    周夢臣提出這些,自然是要對這些弊端動手。


    周夢臣這一篇文章一出,一時間天下震動。徐階如果再不明白周夢臣的意圖,他就是傻子了。


    “啪。”老好人徐階難得發怒了。說道:“周飛熊想做什麽?”


    “老師,這還想做什麽?這是要刨我們的根啊。”李春芳臉色通紅,說道;“他周某人,自己濫竽充數,位列孫山。而今卻怪起科舉不行了。老師,而今您不能不說話了,天下人都等著您說話的。”


    李春芳是狀元,算是科舉考試的既得利益者。他之所以能有今日的地位,固然是因為有一個好老師,但同時也是因為有一個狀元的名頭。


    大明的狀元郎,不管什麽地方都高看一眼。除非境遇奇葩到如秦鳴雷。否則一般都會很有地位的。但是即便如秦鳴雷,混得如此不得知,也是一個禮部侍郎。


    這個禮部侍郎的官職也不小了。


    甚至可以是偶,翰林院地位就是建立在科舉考試的好名次上麵。他們因為科舉名次高,進入翰林院,然後一路到內閣暢通無阻,甚至一般來說,連出任主考官,都優先讓科舉考試之中名次好的人擔任了。


    也就是說,科舉考試名次好的話,是可以吃上一輩子的。


    什麽樣的政治資源都向他們傾斜。


    什麽樣的好處都是他們先來。


    這即便是有滅國之功,也比不上東華門唱命第一。


    這一切的一切都來自於科舉。周夢臣動科舉,就是動他們的根。這也是徐階為什麽如此憤怒的原因。


    徐階是一


    個明白人。


    如果說徐階不知道科舉的弊端的話,那是假的。


    任何鬥爭最根本的要素,就是知己知彼。


    但是徐階很清楚,他背後的支持都是科舉的受益者。甚至所謂之士林也是與科舉綁在一起的。畢竟沒有功名在身,談什麽士林中人?


    徐階的根基就在於此。


    所以科舉有再多的弊端,徐階也不可能動科舉,因為那是在動自己的根基。任何一個有理智的人都不會去動的。同樣也不允許別人來動。


    徐階之憤怒就在於此。


    徐階問張居正說道:“叔大,這一件事情,你怎麽看?”


    李春芳說了半天都是表明態度,但實際上,徐階而今失態,這態度已經表明了,還需要李春芳強調,徐階需要的是解決辦法。


    張居正心中歎了一口氣,對周夢臣勇氣有幾分佩服。張居正是知道科舉製度弊端多多,但是從來沒有想過要動的人。因為樹敵太多了。


    張居正知道,周夢臣如果真在科舉上動刀子,將來周夢臣不知道被多少讀書人暗中咒罵。而這些讀書人中,就有很多人未來可能身居高位。


    當然了,如張居正這般的人,都很自信。自信自己在位的時候,什麽問題都不會有的。但是奈何,人不可一輩子在位,等自己退下去之後,自己的身後命,就難說得很了。


    周夢臣這是為自己的將來埋下一個炸彈。


    周夢臣做了他想做而不可能做的事情。不過,此刻的張居正不能為周夢臣叫好,必須想辦法對付周夢臣。無他,很明顯的。徐階在很多事情上,已經讓李春芳越過了張居正。


    雖然徐階知道,張居正的能力勝過李春芳。但是徐階更明白一件事情,李春芳的立場完完全全站在他這邊,是沒有退路的。但是張居正就不一樣了。


    張居正與周夢臣的友好關係,給了他更大的政治活動空間。


    徐階也容忍了這一點,但是同樣的,在很多事情上,就偏向了李春芳。


    張居正隻能表明自己的態度與立場。張居正說道:“老師,學士與高拱接觸過。高拱一向秉承實學,對科舉一些弊端,也是頗有微詞的。”


    徐階說道:“你的意思是,高拱也會下場?”


    張居正斬釘截鐵的說道;“這是必然的。高拱不足為懼,卻要擔心高拱身後的太子。太子與高拱名為師徒,情同父子。所以有些事情要留有餘地。今日之事,不能不表態,但也不能太過了。弟子覺得,應該請王龍溪北上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名劍山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名劍山莊並收藏奮鬥在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