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麻煩了。”戚繼光與俞大猷在鹿兒島天守閣之中,相對而坐。臉色有些難堪。
鹿兒島城輕鬆地拿下來了。但是鹿兒島城中沒有一個人,空蕩蕩好像鬼城一般。
堅壁清野,這四個字說得很容易,但做起來卻是很難的。能做到這一點的,無不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因為組織能力,不管是那方麵的組織能力,都代表著戰鬥力。
能做到堅壁清野這一點的,對方軍隊的戰鬥力一定不會太差。
而且戚繼光與俞大猷都明白。周夢臣各種分化拉攏,等等行為。看似很不爽利,但是背後都隱藏著一個原則,那就是速戰速決。大明上上下下都沒有準備與日本打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周夢臣出發之前,都已經劃下了戰事的截止性,九個月。最多到嘉靖三十八年夏天,一定會退兵的。
九個月很長嗎?
其實不長。
一場圍城戰打上幾個月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雖然說九州島不大,島津家的領地更小。但是這也是相對而論的。戚家手中隻有十個營,五萬多人。要在薩摩,日向這一片區域,尋找島津主力,卻也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
畢竟,島津家在這一片土地經營了不知道多少代人了。大明攻下鹿兒島都沒有找到一個合格的帶-路黨。
決戰的話,俞大猷與戚繼光誰也不會怕的。但是戰爭決計不是決戰而已。有太多的辦法了。
俞大猷說道:“我先帶船隊攻克所有沿海區域,看看能不能找到島津家的主力。”
戚繼光微微搖頭,說道:“鹿兒島他們都不守,其他地方他們能守嗎?即便能守,這些地方豪族與島津家的關係如何也不清楚?憑借他們也未必能引出島津家的主力,我看明白了。島津家是有明白人的。他們是鐵了心,在脫離沿海的地方,以優勢兵力來伏擊我們一部。”
<a id="wzsy" href="http://m.ahzww.org">愛好中文網</a>
“這樣的陣勢,是堂堂正正的陽謀。沒有什麽可破解的地方。隻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戚繼光不得不承認,島津家這一手七傷拳,弄得雙方都不舒服。明軍不得不麵對很可能曠日持久的南九州治安戰。而島津損失就小了?不,更大,島津家畢竟體量有限,他們放棄的是整個島津的精華地帶。
可以說,如果不是,島津家給了大友家一個狠的。解除了大友家的威脅。這樣的戰略計劃,根本無法執行。畢竟大友家雖然在各方麵不如明
軍。但有一點卻是遠遠勝過明軍的。大友家是日本人。他們與島津家之間的戰爭,大部分日本沒有那麽多參與的欲望,而大明畢竟是外來人。說日本人好也好,壞也好,都不能否認。曆史超過千年的國家,有自己的文明內核與凝聚力。在對抗外敵的時候,就有發揮出獨特的作用。
麵對大友家,島津家如何用這樣的打法,非分崩離析不可。
即便打到這一步,大明撤軍。島津的實力也需要數年來恢複,這就是放棄鹿兒島的代價。
甚至戚繼光不知道島津家能堅持這樣的姿態多久,一年還是兩年。但是戚繼光卻知道,大明在日本維持十萬人規模大軍,是堅持不了一年的。
分明是我難地更難的打法。
當然了,這辦法雖然難。但是戚繼光並不是沒有辦法化解的。但都需要時間,而戚繼光作為周夢臣的弟子,在什麽人眼前都是貼上周夢臣標簽的心腹將領,甚至戚繼光也是如此自居的。
他比俞大猷更具有政治敏感性。更能體察周夢臣的心意。
明白周夢臣想要速戰速決的心思。
所以,才咬著牙覺得,將計就計。既然島津家想要伏擊,那就讓他們伏擊。反正軍隊到底是靠刀槍說話的,不管事先計劃的再好。都是紙上談兵。最後決勝的時候,靠得是子彈,鋼鐵與熱血。
俞大猷臉色有些難看,說道:“元敬,非如此不可嗎?”
俞大猷在軍事上的成就也不用說了,他一聽戚繼光的說法,就知道,這是一場慘烈之極的戰鬥。
為什麽這麽說?
很簡單,島津家其實也明白他們的實力是有限,決計不會浪戰,而是必須打他們有把握的戰事。也就是說,除非戰前的絕對優勢在島津家,島津家才不會從隱藏的地方鑽出來,與明軍決戰。
如此一來,雙方兵力比,也就可想而知了?
是三比一,四比一,還是五比一。
在南九州,大明不熟悉地理,這是沒有地利。當地日本人也不會心向大明,這是沒有人和。至於主將如此急迫,也是沒有天時,然後在數量上也不占優勢,讓麾下的將士麵對數倍之敵。
縱然俞大猷覺得大明軍隊要勝過島津家,也知道這不是一場容易的戰事。
俞大猷本能不想將將士們陷入如此絕境之中。
戚繼光搖搖頭,說道:“隻有這一個辦法了。沒有其他辦法。”
說戚繼光比俞大猷官迷也好
,說政治敏感性也好。但是戚繼光在考慮事情上,不會簡單的從軍事角度來思考,也會從政治角度來思考,這一戰,是明顯的政治戰。不惜將一支軍隊打殘,打散。戚繼光也必須打這一仗。
慈不掌兵。在戚繼光這裏體現得淋漓盡致。
不管平日戚繼光多愛兵如子,在關鍵時候,也有不問傷亡數字,不問死多少。隻問打贏沒有的決心與意誌。
俞大猷沉默了一會兒,歎息一聲。還想說什麽,隨即歎息一聲,說道:“這是你的兵,你想怎麽辦就怎麽辦吧。”
俞大猷其實想說,是有其他辦法的。
派人離間,將朝-鮮兵帶過來,讓他們下去清鄉,等等。但是俞大猷最終沒有說,默認了戚繼光的做法。
戚繼光心中也不好受。他沉吟片刻。決定派出一個營,向北方追擊。他知道島津家的軍隊在兩三萬之間,具體不清楚。如果連大明一個營都不敢打,那麽,島津家的軍心士氣該怎麽維持?而且,一個營作為一個戰術單位,各方麵都很齊全。如果再少的話,就發揮不出明軍的很多優勢了。
但是這個營,必須戰鬥力出類拔萃,必須能打。
島津家之所以厲害,就是因為島津家武士多,有太多的島津武士作為基幹軍官。不敢說能打到一兵一卒不撤退。但是在伏擊大友家一戰之中,引誘大友家的軍隊,就承擔了將近一半的傷亡,依然堅持戰鬥。
大明軍隊必須要比島津家更強,更能打,意誌更堅定才行。
戚繼光忽然想念起大同兵了。在與韃子反複拉扯之下,幾乎百戰餘生,家破人亡的大同兵,是有這種素質與戰鬥力的。隻是隨著大同戰事平定。甚至漸漸富裕起來,成為塞上明珠之後,戚繼光很多大同故舊都抱怨起來,而今補充大同士卒,都是少爺兵。太嬌生慣養了。
似乎當年大同兵頑強作風,也會因為他們這一批大同老人漸漸退下而消失不見。
不過,戚繼光想起了另外一支作風很是強悍的軍隊。
戚繼光說道:“叫吳惟忠來見我。”
片刻之後,吳惟忠來見戚繼光了。
戚繼光想到的就是義烏兵。
與曆史上不一樣,曆史上戚繼光練兵是從義烏起家的。所以軍中義烏兵的比例非常高,義烏籍的將領也非常多。但是而今戚繼光一上來就是浙江總兵。編練新軍的時候,更是有周夢臣權力支持,讓他有更多的選擇權,不必局限於義烏一地。
“麻煩了。”戚繼光與俞大猷在鹿兒島天守閣之中,相對而坐。臉色有些難堪。
鹿兒島城輕鬆地拿下來了。但是鹿兒島城中沒有一個人,空蕩蕩好像鬼城一般。
堅壁清野,這四個字說得很容易,但做起來卻是很難的。能做到這一點的,無不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因為組織能力,不管是那方麵的組織能力,都代表著戰鬥力。
能做到堅壁清野這一點的,對方軍隊的戰鬥力一定不會太差。
而且戚繼光與俞大猷都明白。周夢臣各種分化拉攏,等等行為。看似很不爽利,但是背後都隱藏著一個原則,那就是速戰速決。大明上上下下都沒有準備與日本打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周夢臣出發之前,都已經劃下了戰事的截止性,九個月。最多到嘉靖三十八年夏天,一定會退兵的。
九個月很長嗎?
其實不長。
一場圍城戰打上幾個月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雖然說九州島不大,島津家的領地更小。但是這也是相對而論的。戚家手中隻有十個營,五萬多人。要在薩摩,日向這一片區域,尋找島津主力,卻也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
畢竟,島津家在這一片土地經營了不知道多少代人了。大明攻下鹿兒島都沒有找到一個合格的帶-路黨。
決戰的話,俞大猷與戚繼光誰也不會怕的。但是戰爭決計不是決戰而已。有太多的辦法了。
俞大猷說道:“我先帶船隊攻克所有沿海區域,看看能不能找到島津家的主力。”
戚繼光微微搖頭,說道:“鹿兒島他們都不守,其他地方他們能守嗎?即便能守,這些地方豪族與島津家的關係如何也不清楚?憑借他們也未必能引出島津家的主力,我看明白了。島津家是有明白人的。他們是鐵了心,在脫離沿海的地方,以優勢兵力來伏擊我們一部。”
<a id="wzsy" href="http://m.ahzww.org">愛好中文網</a>
“這樣的陣勢,是堂堂正正的陽謀。沒有什麽可破解的地方。隻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戚繼光不得不承認,島津家這一手七傷拳,弄得雙方都不舒服。明軍不得不麵對很可能曠日持久的南九州治安戰。而島津損失就小了?不,更大,島津家畢竟體量有限,他們放棄的是整個島津的精華地帶。
可以說,如果不是,島津家給了大友家一個狠的。解除了大友家的威脅。這樣的戰略計劃,根本無法執行。畢竟大友家雖然在各方麵不如明
軍。但有一點卻是遠遠勝過明軍的。大友家是日本人。他們與島津家之間的戰爭,大部分日本沒有那麽多參與的欲望,而大明畢竟是外來人。說日本人好也好,壞也好,都不能否認。曆史超過千年的國家,有自己的文明內核與凝聚力。在對抗外敵的時候,就有發揮出獨特的作用。
麵對大友家,島津家如何用這樣的打法,非分崩離析不可。
即便打到這一步,大明撤軍。島津的實力也需要數年來恢複,這就是放棄鹿兒島的代價。
甚至戚繼光不知道島津家能堅持這樣的姿態多久,一年還是兩年。但是戚繼光卻知道,大明在日本維持十萬人規模大軍,是堅持不了一年的。
分明是我難地更難的打法。
當然了,這辦法雖然難。但是戚繼光並不是沒有辦法化解的。但都需要時間,而戚繼光作為周夢臣的弟子,在什麽人眼前都是貼上周夢臣標簽的心腹將領,甚至戚繼光也是如此自居的。
他比俞大猷更具有政治敏感性。更能體察周夢臣的心意。
明白周夢臣想要速戰速決的心思。
所以,才咬著牙覺得,將計就計。既然島津家想要伏擊,那就讓他們伏擊。反正軍隊到底是靠刀槍說話的,不管事先計劃的再好。都是紙上談兵。最後決勝的時候,靠得是子彈,鋼鐵與熱血。
俞大猷臉色有些難看,說道:“元敬,非如此不可嗎?”
俞大猷在軍事上的成就也不用說了,他一聽戚繼光的說法,就知道,這是一場慘烈之極的戰鬥。
為什麽這麽說?
很簡單,島津家其實也明白他們的實力是有限,決計不會浪戰,而是必須打他們有把握的戰事。也就是說,除非戰前的絕對優勢在島津家,島津家才不會從隱藏的地方鑽出來,與明軍決戰。
如此一來,雙方兵力比,也就可想而知了?
是三比一,四比一,還是五比一。
在南九州,大明不熟悉地理,這是沒有地利。當地日本人也不會心向大明,這是沒有人和。至於主將如此急迫,也是沒有天時,然後在數量上也不占優勢,讓麾下的將士麵對數倍之敵。
縱然俞大猷覺得大明軍隊要勝過島津家,也知道這不是一場容易的戰事。
俞大猷本能不想將將士們陷入如此絕境之中。
戚繼光搖搖頭,說道:“隻有這一個辦法了。沒有其他辦法。”
說戚繼光比俞大猷官迷也好
,說政治敏感性也好。但是戚繼光在考慮事情上,不會簡單的從軍事角度來思考,也會從政治角度來思考,這一戰,是明顯的政治戰。不惜將一支軍隊打殘,打散。戚繼光也必須打這一仗。
慈不掌兵。在戚繼光這裏體現得淋漓盡致。
不管平日戚繼光多愛兵如子,在關鍵時候,也有不問傷亡數字,不問死多少。隻問打贏沒有的決心與意誌。
俞大猷沉默了一會兒,歎息一聲。還想說什麽,隨即歎息一聲,說道:“這是你的兵,你想怎麽辦就怎麽辦吧。”
俞大猷其實想說,是有其他辦法的。
派人離間,將朝-鮮兵帶過來,讓他們下去清鄉,等等。但是俞大猷最終沒有說,默認了戚繼光的做法。
戚繼光心中也不好受。他沉吟片刻。決定派出一個營,向北方追擊。他知道島津家的軍隊在兩三萬之間,具體不清楚。如果連大明一個營都不敢打,那麽,島津家的軍心士氣該怎麽維持?而且,一個營作為一個戰術單位,各方麵都很齊全。如果再少的話,就發揮不出明軍的很多優勢了。
但是這個營,必須戰鬥力出類拔萃,必須能打。
島津家之所以厲害,就是因為島津家武士多,有太多的島津武士作為基幹軍官。不敢說能打到一兵一卒不撤退。但是在伏擊大友家一戰之中,引誘大友家的軍隊,就承擔了將近一半的傷亡,依然堅持戰鬥。
大明軍隊必須要比島津家更強,更能打,意誌更堅定才行。
戚繼光忽然想念起大同兵了。在與韃子反複拉扯之下,幾乎百戰餘生,家破人亡的大同兵,是有這種素質與戰鬥力的。隻是隨著大同戰事平定。甚至漸漸富裕起來,成為塞上明珠之後,戚繼光很多大同故舊都抱怨起來,而今補充大同士卒,都是少爺兵。太嬌生慣養了。
似乎當年大同兵頑強作風,也會因為他們這一批大同老人漸漸退下而消失不見。
不過,戚繼光想起了另外一支作風很是強悍的軍隊。
戚繼光說道:“叫吳惟忠來見我。”
片刻之後,吳惟忠來見戚繼光了。
戚繼光想到的就是義烏兵。
與曆史上不一樣,曆史上戚繼光練兵是從義烏起家的。所以軍中義烏兵的比例非常高,義烏籍的將領也非常多。但是而今戚繼光一上來就是浙江總兵。編練新軍的時候,更是有周夢臣權力支持,讓他有更多的選擇權,不必局限於義烏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