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第一次海運成功
王宗沐在海上,也是有幾分提心吊膽的。
因為這一套最便利的航道,是一條遠離海岸的航道。
而在這個時代主流的航道,還是靠近海岸線的航道,或者說,在航道中間,有小島或者島嶼島礁。作為路標,但是這一條航道,什麽也沒有,隻能從牽星定位法。
其實,周夢臣推動天文學的發展。也改善了借助星辰的定位方法。引入了經緯度。北京紫禁城作為經度起點,也就是零度。緯度自然是四十度。周夢臣從北京欽天監找來兩三個人參與這一次航向,這些人說起來,也是周夢臣的徒子徒孫。
而王宗沐並不是太相信這個方法的。同樣用了牽星定位法。
兩種方法同時使用。
即便如此王宗沐已經擔心。
因為在船上看過去,大海茫茫,什麽也看不見,數百艘的船隊,港口上是龐然大物,但是在大海之上,給人的感覺,並不比一隻水鳥大。雖然,沒有遇見什麽危險,但是王宗沐依然是整日整日的睡不著覺。
他並不暈船,作為浙江人。他對大海還是相當熟悉的。但是依然害怕,這一次航向出了問題,出現偏航,迷航等等狀況。那就為開展海運造成很不好的開頭,如此一來,王宗沐覺得自己百死莫恕了。
遠處一片黑黝黝的山勢顯露出來。王宗沐反而放下心了。
這就是成山角。
也就是山東半島深入大海最遠的地步。
也是海運的畏途。
如果按照傳統的航海方式,沿著海岸線北上,在成山角這裏,就會非常危險,一來暗礁特別多,二來,因為半島的原因,風浪特別大。很容易出事。成為海運的一處天塹。
甚至在大明朝一直有一個膠萊運河的提案,就是從山東半島上修建一條運河,用於通航,為的就是避開成山角。
唯獨王宗沐這個航線,距離成山角有一百多裏,在日頭特別好的情況下,僅僅能夠看見一點點背景色而已。比起那些沿著海岸線航向的船隻在,見到成山角,就提心吊膽,唯恐一個不小心,就葬身大海不一樣。
王宗沐看到了成山角,立即鬆了一口氣。因為這是這一條航線上少有的幾處坐標,看到成山角之後,就能轉向了,進入渤海。進入渤海之後,不管是之後的廟街群體,還是南邊山東海岸,與北邊的遼東海岸,都可以做為坐標。
雖然依然
在大海之中,卻給人非同一般的安全感。
不過,這也有一點點小問題,那就是進入渤海之後,洋流就慢慢弱了起來。而且這些年渤海的海況,沙船幫的老手也不是太清楚的。
原因很簡單。
大明海禁雖然很放鬆,但是渤海灣還是不一樣的,這裏是什麽地方,簡直是帝國腹心之地。大明對這一片大海的重視程度,要比其他海域都大。而且前文也說,直到登萊水師在太湖覆滅。這一支水師一直是存在的。他們的任務就是為遼東鎮運輸糧食之餘,也負責渤海灣的安全。
所以,沙船幫這些半黑半白的海商,他們是不敢來這裏的。即便周夢臣通過戚繼光的關係,調用登萊水師一些水手。但也僅僅能作為一個領航的作用。畢竟,這有這麽多船,不可能每一個船上都安排一個人。
最後一段海路,雖然很短,但也有兩三日。
不過,到了這裏,與到了天津並沒有什麽區別。
特別是剛剛過了成山角不久,在海麵上就看見了幾艘船。這幾艘船見如此龐大的船隊,居然不敢靠近,在半日之後,有幾十艘船黑壓壓過來之後,才敢上前問話,原來是登萊水師。
登萊水師這邊也鬆了一口氣,隨即開始護航。畢竟,雖然周夢臣不怎麽管他們。但是周夢臣作為總督對山東這裏也是有一定的指揮權的。王宗沐作為文官上官,又有總督的手令,他們自然不敢怠慢。
就在王宗沐的第一次海運到了最後一段路程。估計一兩日之後,就能到天津。而俞大猷與戚繼光聯手,也完成了對舟山群島的清掃。
比起王宗沐這裏的一切順利。俞大猷這裏就是一點也不順利了。
俞大猷與戚繼光聯手,連續奪下來十幾個島嶼。
如果說沒有收獲,也不是沒有。奪了幾十艘船隻,還有一批貨物,畢竟,汪直賴以生存的根基,從來不是打仗,而是勾連貿易,作為海上最大船主,汪直在什麽時候都不會忘記做生意。
在征戰的時候也是。
而汪直下落不明,反正從長江口海戰之後,根本沒有回到這裏。甚至連他的親信也沒有回來。他的老婆孩子就在日本,在這裏不過是幾個姬妾而已,這種女人這個時代根本不被看重。
汪直下落不明,其他各部根本沒有維持這裏的想法。
甚至有一些海盜在臨走之前,還狠狠的搶了一把汪直的東西。於是,這裏更是一片狼藉。
俞大猷與戚繼光出動的一萬多
人,大小船隻一百多艘,居然僅僅弄了一些破爛,不,最大的價值,其實俘獲一片跟隨汪直出海的海商,還有一些被劫掠到海上的百姓,總共有一兩萬人。
畢竟,汪直聚集了這麽多海盜。總要給海盜最基本的供給的。再加上維係整個海盜體係的運轉,還是有一定後勤的人員,這也就是為什麽汪直將船隊分散到很多小島上的原因。
因為不這樣,根本不能維持這麽大的船隊。
這些後勤人員,還有汪直在海盜劫掠下遺落下的貨物,等等東西,並不算是空手而歸。但是卻不是俞大猷如此大動幹戈的目的。
戚繼光隻能安慰俞大猷,說道:“俞將軍,不管怎麽說,這樣回去,也足夠向上麵交代了。”
俞大猷說道:“一日縱賊,數世之患。我不相信汪直就這麽死了。汪直一定是金蟬脫殼了。汪直一日不死,倭寇一日不算平息。而且我也打聽了,謝和為首相當大一批海盜都奔赴福建了,福建哪裏要出事啊。”
俞大猷太明白福建的情況了。
福建沒有出問題,那是因為周夢臣放任默許的政策。也是因為地方官與通倭的士紳之間彼此妥協,通倭士紳之中的力量與海盜或者說海商的力量彼此妥協。雙方才能安安分分發財。上上下下糊弄。
但是謝和這一群人加入其中,這種力量平衡就打破了。
海商的力量大增,通倭士紳的力量能夠壓製住這些海商的力量嗎?別的不說,習慣劫掠的海盜,還能轉化為習慣做生意的海商嗎?同樣,這些通倭的海商見南直隸浙江的問題解決的差不多了,會不會覺得朝廷要對付他們?他們會不會采取一些辦法,比如養賊自重?
等等,很多複雜的問題,一一湧現出來。
俞大猷敏感的判斷出來,今後平倭的主戰場就在福建了。而且如果說浙江這邊倭寇之中,倭人還是占據相當一部分力量的話,在福建那邊就不一樣,更多是福建人自己搞出的問題。
俞大猷作為福建人,豈能不為家鄉父老著想。隻是戚繼光雖然也有這樣的判斷,但是他到底不是福建人,不能感同身受,說道:“此去之後,就報告大人,大人自然處置。”
<a id="wzsy" href="https://www.ranwena.net">ranwena.net</a>
俞大猷心中暗道:“希望如此吧。”他隨即開始將這一戰收尾,準備在這裏設立幾個百戶所,看看附近島嶼有沒有耕種條件,留一批人手在這裏,為國家守海。
這也是俞大猷的觀念之一,平定一地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安民建製。讓此地歸於王化。不再從賊。
王宗沐在海上,也是有幾分提心吊膽的。
因為這一套最便利的航道,是一條遠離海岸的航道。
而在這個時代主流的航道,還是靠近海岸線的航道,或者說,在航道中間,有小島或者島嶼島礁。作為路標,但是這一條航道,什麽也沒有,隻能從牽星定位法。
其實,周夢臣推動天文學的發展。也改善了借助星辰的定位方法。引入了經緯度。北京紫禁城作為經度起點,也就是零度。緯度自然是四十度。周夢臣從北京欽天監找來兩三個人參與這一次航向,這些人說起來,也是周夢臣的徒子徒孫。
而王宗沐並不是太相信這個方法的。同樣用了牽星定位法。
兩種方法同時使用。
即便如此王宗沐已經擔心。
因為在船上看過去,大海茫茫,什麽也看不見,數百艘的船隊,港口上是龐然大物,但是在大海之上,給人的感覺,並不比一隻水鳥大。雖然,沒有遇見什麽危險,但是王宗沐依然是整日整日的睡不著覺。
他並不暈船,作為浙江人。他對大海還是相當熟悉的。但是依然害怕,這一次航向出了問題,出現偏航,迷航等等狀況。那就為開展海運造成很不好的開頭,如此一來,王宗沐覺得自己百死莫恕了。
遠處一片黑黝黝的山勢顯露出來。王宗沐反而放下心了。
這就是成山角。
也就是山東半島深入大海最遠的地步。
也是海運的畏途。
如果按照傳統的航海方式,沿著海岸線北上,在成山角這裏,就會非常危險,一來暗礁特別多,二來,因為半島的原因,風浪特別大。很容易出事。成為海運的一處天塹。
甚至在大明朝一直有一個膠萊運河的提案,就是從山東半島上修建一條運河,用於通航,為的就是避開成山角。
唯獨王宗沐這個航線,距離成山角有一百多裏,在日頭特別好的情況下,僅僅能夠看見一點點背景色而已。比起那些沿著海岸線航向的船隻在,見到成山角,就提心吊膽,唯恐一個不小心,就葬身大海不一樣。
王宗沐看到了成山角,立即鬆了一口氣。因為這是這一條航線上少有的幾處坐標,看到成山角之後,就能轉向了,進入渤海。進入渤海之後,不管是之後的廟街群體,還是南邊山東海岸,與北邊的遼東海岸,都可以做為坐標。
雖然依然
在大海之中,卻給人非同一般的安全感。
不過,這也有一點點小問題,那就是進入渤海之後,洋流就慢慢弱了起來。而且這些年渤海的海況,沙船幫的老手也不是太清楚的。
原因很簡單。
大明海禁雖然很放鬆,但是渤海灣還是不一樣的,這裏是什麽地方,簡直是帝國腹心之地。大明對這一片大海的重視程度,要比其他海域都大。而且前文也說,直到登萊水師在太湖覆滅。這一支水師一直是存在的。他們的任務就是為遼東鎮運輸糧食之餘,也負責渤海灣的安全。
所以,沙船幫這些半黑半白的海商,他們是不敢來這裏的。即便周夢臣通過戚繼光的關係,調用登萊水師一些水手。但也僅僅能作為一個領航的作用。畢竟,這有這麽多船,不可能每一個船上都安排一個人。
最後一段海路,雖然很短,但也有兩三日。
不過,到了這裏,與到了天津並沒有什麽區別。
特別是剛剛過了成山角不久,在海麵上就看見了幾艘船。這幾艘船見如此龐大的船隊,居然不敢靠近,在半日之後,有幾十艘船黑壓壓過來之後,才敢上前問話,原來是登萊水師。
登萊水師這邊也鬆了一口氣,隨即開始護航。畢竟,雖然周夢臣不怎麽管他們。但是周夢臣作為總督對山東這裏也是有一定的指揮權的。王宗沐作為文官上官,又有總督的手令,他們自然不敢怠慢。
就在王宗沐的第一次海運到了最後一段路程。估計一兩日之後,就能到天津。而俞大猷與戚繼光聯手,也完成了對舟山群島的清掃。
比起王宗沐這裏的一切順利。俞大猷這裏就是一點也不順利了。
俞大猷與戚繼光聯手,連續奪下來十幾個島嶼。
如果說沒有收獲,也不是沒有。奪了幾十艘船隻,還有一批貨物,畢竟,汪直賴以生存的根基,從來不是打仗,而是勾連貿易,作為海上最大船主,汪直在什麽時候都不會忘記做生意。
在征戰的時候也是。
而汪直下落不明,反正從長江口海戰之後,根本沒有回到這裏。甚至連他的親信也沒有回來。他的老婆孩子就在日本,在這裏不過是幾個姬妾而已,這種女人這個時代根本不被看重。
汪直下落不明,其他各部根本沒有維持這裏的想法。
甚至有一些海盜在臨走之前,還狠狠的搶了一把汪直的東西。於是,這裏更是一片狼藉。
俞大猷與戚繼光出動的一萬多
人,大小船隻一百多艘,居然僅僅弄了一些破爛,不,最大的價值,其實俘獲一片跟隨汪直出海的海商,還有一些被劫掠到海上的百姓,總共有一兩萬人。
畢竟,汪直聚集了這麽多海盜。總要給海盜最基本的供給的。再加上維係整個海盜體係的運轉,還是有一定後勤的人員,這也就是為什麽汪直將船隊分散到很多小島上的原因。
因為不這樣,根本不能維持這麽大的船隊。
這些後勤人員,還有汪直在海盜劫掠下遺落下的貨物,等等東西,並不算是空手而歸。但是卻不是俞大猷如此大動幹戈的目的。
戚繼光隻能安慰俞大猷,說道:“俞將軍,不管怎麽說,這樣回去,也足夠向上麵交代了。”
俞大猷說道:“一日縱賊,數世之患。我不相信汪直就這麽死了。汪直一定是金蟬脫殼了。汪直一日不死,倭寇一日不算平息。而且我也打聽了,謝和為首相當大一批海盜都奔赴福建了,福建哪裏要出事啊。”
俞大猷太明白福建的情況了。
福建沒有出問題,那是因為周夢臣放任默許的政策。也是因為地方官與通倭的士紳之間彼此妥協,通倭士紳之中的力量與海盜或者說海商的力量彼此妥協。雙方才能安安分分發財。上上下下糊弄。
但是謝和這一群人加入其中,這種力量平衡就打破了。
海商的力量大增,通倭士紳的力量能夠壓製住這些海商的力量嗎?別的不說,習慣劫掠的海盜,還能轉化為習慣做生意的海商嗎?同樣,這些通倭的海商見南直隸浙江的問題解決的差不多了,會不會覺得朝廷要對付他們?他們會不會采取一些辦法,比如養賊自重?
等等,很多複雜的問題,一一湧現出來。
俞大猷敏感的判斷出來,今後平倭的主戰場就在福建了。而且如果說浙江這邊倭寇之中,倭人還是占據相當一部分力量的話,在福建那邊就不一樣,更多是福建人自己搞出的問題。
俞大猷作為福建人,豈能不為家鄉父老著想。隻是戚繼光雖然也有這樣的判斷,但是他到底不是福建人,不能感同身受,說道:“此去之後,就報告大人,大人自然處置。”
<a id="wzsy" href="https://www.ranwena.net">ranwena.net</a>
俞大猷心中暗道:“希望如此吧。”他隨即開始將這一戰收尾,準備在這裏設立幾個百戶所,看看附近島嶼有沒有耕種條件,留一批人手在這裏,為國家守海。
這也是俞大猷的觀念之一,平定一地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安民建製。讓此地歸於王化。不再從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