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王畿吐血


    片刻之後,似乎所有人都從這種石破天驚震撼之中蘇醒過來,王畿更是滿臉通紅,須發皆張,有一種想要衝殺來,將周夢臣給殺了的衝動。說道:“一派胡言。”


    周夢臣早就等著他說了。再次冷哼一聲,將王畿的話給打斷,說道:“龍溪先生,請聽我說。到底是不是一派胡言,就一目了然,前宋乃是士大夫與天子共治天下,縱然皇帝也受製於士大夫,而理學得南宋為官學。以至於穆陵廟號為理宗。而諡號之中,有‘理’這個字嗎?”


    “此遇不可不為不厚,然宋亡之時,雖有氣節之士,但無礙於大局。即便是文丞相複生,他也不想自己成為氣節之士吧?而今士大夫言理學養士,動則砥礪士子,推崇氣節。以為高而無上。大體也準備平時束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


    “如果與老僧沒有什麽區別,區別就在一個生死關節上。然後我輩儒臣重的真是這個生死關節嗎?”


    王畿說道:“強詞奪理,前宋到理宗之時,已經到了不可救藥之時,豈能聖學可以挽回的?前宋積弊,兵多而馳,民富而驕,戰和不定,任用奸相,不亡何待?”


    周夢臣微微一笑,說道:“龍溪先生說的對。”隨即色聲具厲,說道:“這就是此輩嘴臉。”


    “我等士大夫是何等人,鐵肩扛道義,妙手著文章,家國天下之事,我輩不去承擔,誰去承擔?範文正有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天下之事,就是我輩之事,而今天下北虜南倭,水旱不接,國用交困,處處都是需要我輩就去解決的。而此輩隻言天下之難,隨即談心性之易,最後才說一說生死,好像天下就這等事了。”


    “卻不知道死易活難。”


    “自古以來,我輩儒者就秉承治國平天下之思,而自古以來,中國之艱難,無過於崖山,天下之沉淪,無過於蒙元。為何天下至此?自然是儒臣之誤。”


    “言三教合一,其實是引佛老之義,入儒門心性之說,從而使得聖學失傳。以偽為真。置天下於不顧,玩弄言辭而已。且不提天下,隻提江南之事,倭寇橫行,心學有何作為以安父老?”


    王畿張開嘴,一時間想了很多說辭。


    但是都不合適。


    說實話,王畿真的沒有在倭亂上有一點點作為嗎?也不盡然。倭寇入侵的大背景下,王畿也是參與一個日常的


    事情,比如倡義各家族出錢安頓百姓,在修城牆上出人出力。等等。


    也僅僅如此了。


    與王畿王門座主,江南心學領袖是一點也不相符。


    隻是,王畿能做什麽?他一個講學的,在儒學這個圈子倒是大名鼎鼎,出了這個去圈子之外,知道人雖然也有,對他也有一些尊重,但也僅此而已了。他家裏也算不錯,但是在這樣動則數十萬兩銀子花銷的大戰之中,又能做些什麽啊?


    什麽也做不了。


    這也是王畿最大的問題,他談起理學經義,那是舌綻蓮花,無所不能。但是出了這個圈子之外,談不上是一個廢物,但也是一個普通人而已。周夢臣要比他強了不知道多少倍。


    於是,王畿張了幾次嘴,最後什麽也沒有說出來,卻見一口老血噴了出來。


    頓時台上台下一時大驚。


    周夢臣也沒有想到會出這樣的事情。不過,想想也很正常。


    掰開王畿身上的所有光環,王畿也不過是一個老人而已,而且是一個將所用心思都寄托在學問上的老人,學問就是這個老人的一切。周夢臣而今將這麽大一個帽子扣在他身上,他一時間辯無可辯。


    其實,周夢臣說的並不是心學,而是理學本身。理學就有這樣的臭毛病。理學所有議題,全然沒有一個是現實問題,而漢代經學之中,井田複古等議題,卻是綱目級別的。還有公羊等學說,以至於儒家出現一個大社會實踐家王莽。儒家才慢慢的變得務虛了一點,畢竟不務虛不行啊。王莽的影響太惡劣了。


    所以,周夢臣很清楚,將王畿駁倒。並不代表這一次論戰的結束,甚至才是開始。


    原因很簡單,周夢臣將敵人擴大化了。


    不過,這是周夢臣選定的戰場。他並不是以理學內部卻攻擊理學,畢竟這個路徑,周夢臣自信自己打不贏。而是從理學外部去攻擊理學。這才有勝利的可能。當然了。遇到的阻力也就越大。


    雖然一群人將王畿抬下去救治之後,台上台下才恢複了一些平靜。


    “長亭先生此言有誤,君子思不出其位。”錢德洪說道:“我等不過布衣,不應當有非分之想。”


    周夢臣說道:“此言差矣,宋之亡,天下衣冠何人不被難,是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何以言布衣不當思國事?君不見,陸遊


    之位‘卑未敢忘憂國’。”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後世如雷貫耳,其實就是明末顧炎武所言。其實,真要算學術派係的話,明末三大家中王夫之乃是周夢臣一脈相傳。理學總體上分三派,以理為本立論的,就是程朱,以心為本立論的,乃是陸王。以氣學為本立論的,一直以來式微,以張載為先,之後雖然王廷相等數人,但實際上比不上其他兩派,唯有在國破家亡之後,王夫之痛定思痛,反思理學之弊,以氣本論立論,重塑儒學。黃宗羲算是宗王陽明,但也有所改進,而顧炎武卻是在反思理學的基礎之上,總結出樸學,重證據,重現實。如果不是清朝當政,或許新王朝的儒學思想,將從顧炎武的樸學為發端,生長出新的哲學體係,奈何,清王朝將已經死透了的程朱理學推上了高位。


    並且大興文字獄,於是乎,王夫之的樸學基礎上,生長出來的卻是在故紙堆之中花心思的考據學。隻能這是時代的悲哀。


    而周夢臣並不知道,他有意無意之間,其實與百餘年後明末清初的一些學術觀點暗合了。


    “周大人,此言過矣。”聶豹說道:“朱子之學乃是朝廷親定的。你身為朝廷命官,在這個說這些,似乎有些不合適吧?”


    聶豹此話,就是從另外的角度來阻止周夢臣說下去。


    一來,他也被周夢臣打了一個措手不及。心中暗暗惱怒。也明白,他們陷入周夢臣的節奏之中了。所以用這個話題打斷周夢臣的話頭。二來,這也是周夢臣最大的問題。大家雖然有爭論。但是都在理學這個大框架之內,周夢臣這一來,是掀了桌子。


    在理學家話音之中,漢唐不如三代,乃是聖學之不明的事情,是到了北宋之後,聖學才算是重新振作。但是在周夢臣的話語體係之中,那是聖學,也就是儒學在理學這裏誤入歧途了。


    總之,雙方差異太大了,大到了什麽程度?雙方幾乎無法溝通的地步。


    聶豹一時間想辯駁周夢臣,也不知道從何說起。如果真要說的話,就要重新定義儒學是什麽?對於儒學怎麽理解上麵了。


    這個話題,大部分人都一臉懵。


    畢竟理學統治天下的時間太長了,長到了所有人都將理學與儒學劃上等號了。這個問題,大家都不知道該怎麽談了?


    <a id="wzsy" href="http://www.fantuankanshu.com">fantuankanshu.com</a>


    不過,周夢臣既然敢開口,就不怕他們用這個問題來為難他。周夢臣說道:“天大地大,道理最大。難不成聶尚書不許大人講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名劍山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名劍山莊並收藏奮鬥在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