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佛門儒家


    平靜的日子總是短暫的。數日之後,就到了講學的第二階段。


    其實不用周夢臣挑撥,很多學者也想在這個場合對於很多公案,進行一場辯駁。畢竟,心學內部自己就有矛盾,比如錢德洪與王畿在本體功夫上,簡直針尖麥芒。


    隻是錢德洪更識大體,本來他準備講學的。但是王畿對周夢臣放炮之後。錢德洪就將自己講學給取消了。原因很簡單,他不能在這個時候拆王畿的台。


    很多心學學者也都抱著這個心態。


    所以,到了這一天,根本不用說。所有的目光都看在周夢臣與王畿身上。王畿自持身份,雖然也拿目光瞧周夢臣,卻沒有第一上台的想法。


    周夢臣見狀,也不客氣,說道:“聽了諸位前輩的講學,在下受益匪淺。不過,也有一處不明,還請龍溪先生指點。”


    王畿聽了,說道:“周長亭請講。”


    周夢臣而今的名字也很多的,周夢臣這個名字,很少有人叫,周飛熊,也就長輩以及幾個好友稱呼,更多的人稱呼他官職。而今周長亭這個號,更是少有人稱呼。周夢臣自己都快要忘記了。


    不過王畿選這個稱呼,也是有心了。他之所以這麽稱呼,第一是回避周夢臣的官職。也就是今日坐而論道,不能以身份壓人。第二,王畿與周夢臣也沒有那麽親密,自然不能稱呼周夢臣的字,於是就將周夢臣這個名號給翻出來了。也有周夢臣稱呼他龍溪先生對應。


    龍溪也是王畿的號。


    周夢臣說道:“龍溪先生,聽先生講學,別開聲麵,隻是其中多佛家釋義,恐非儒家正道。”


    羅欽順聽了,微微含笑,對於周夢臣按照他的計劃來辦,很是滿意。


    王畿聽了,臉色微微一變。他其實知道,在這上麵很多人對他不滿意。但是他依然堅持自己的意見早就想過要怎麽回應這個問題。


    他說道:“佛家雖然偏頗,但是在道理上,也不是沒有可取之處。從來沒有一個道理,有一些事情別人說了,我儒門就不能說,佛家講心性,我儒門就不能談心性了嗎?虛寂微密,乃是聖學千古之密,後有聖學不明,反而將這秘傳讓給佛家了。而今學子但凡言辟佛,卻不知佛家所言,本是我吾家之大略。而今借道而入,不亦哀乎?”


    周夢臣聽目瞪口呆。


    不僅僅周夢臣目瞪口呆,


    這幾十年沒有關注過學術的羅欽順,也目瞪口呆。他心中暗道:“王陽明沒有將這個弟子給打死?”


    羅欽順與王陽明亦敵亦友多少年了。對王陽明很了解。王陽明是借了佛教一些觀念。但是他本質上還是儒家的一套。但是而今王畿根本在說,佛門真意,就是儒家大略。看似還將儒家放在佛教之上,但其實暗搓搓劃了等號。


    後世很多大儒評價王畿誤入歧途。還真是一點也沒有冤枉他。


    周夢臣一愣之下,頓時大喜過望,心中暗道:“王畿真是授人以柄。”他問出這個問題之前,也細細思量過。王畿會怎麽回答這個問題。也設計了這個回應的方法。


    隻是而今周夢臣準備的套路,一個也用不上了。不過,周夢臣有了新得進攻方向。


    周夢臣說道:“龍溪先生此言大誤,聖學之道,千載流傳。豈是佛教可比。”


    王畿淡然的說道;“佛教與儒門之別,在於一個私字。佛門將生死看成首要大事,而儒門卻不然。這才是根本之別,一個出世之學,一個入世之學。除此之外,道理是有相通之處的。”、


    <a href="http://m.fqxsw.org" id="wzsy">fqxsw.org</a>


    周夢臣立即反駁道:“此言差矣。佛門何以是出世之學?儒門何以是入世之學?並不是此學問生來就是出世還是入世,而是道理使然也。”


    “今日,先生以其道理相通,卻是深陷迷津,不可自拔了。”


    “自以為為入世之人,卻心懷出世之心。”


    “卻不知道,治國齊家平天下,乃是我儒門一生之追求。而今先生隻談心性,自以為高明,不過是一個沒有剃度的老僧而已。”


    王畿微微一笑,說道:“這就是長亭所不知了,我等士大夫本來就是進則儒生,退則佛老,我王畿也是如此。此乃是三教合一之法門,卻不是你們年輕人所明白的。”


    周夢臣心中暗道:“好一個順水推舟。”


    這句話說得,讓周夢臣無話可說。


    三教合一,本就是理學所發明的。理學的根本概念,本來就是三教合一的體現。理學之中的太極概念,來自於道家,被推崇之極的太極圖。也就我們後世看見的太極圖,乃是華山陳傳所傳。陳傳是道士,而心性之中習染這個概念,來自於周敦儒。卻是周敦儒的愛蓮說,所有人都知道,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愛蓮說本身就是表明自己的理學概念。


    這個蓮根本就是出自於佛教《華嚴經》。“中通外直,不蔓


    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等這幾句,根本就是對《華嚴經》的化用。


    這兩處衍生出很多問題,前者代表著理學的宇宙觀,即便不同人有不同解釋,但是都繞不過太極這個概念。後者在心性觀上,有很多影響。因為這個說的是心性淨染問題。


    如王陽明覺得本心被習性所染,這個就是佛教的概念。


    可以說,王畿雖然將佛教與儒門劃上了等號。但並非沒有原因的。就是因為理學之中,本來就以三教合一的名義,引入了大量的佛教概念。然後王陽明的心學在理學之中的基礎,又偏於佛教。於是王畿發現了這個真相之後,他又將王陽明心學之中關於儒學的東西舍棄了大半,於是王畿發現,他手中的東西,與佛門東西,有異曲同工之妙。於是,他又大量將佛教的概念引入自己的學問之中,就成為佛教之真意乃是儒門之大略的論斷。


    他偏偏將三教合一拉過來,當擋箭牌。


    三教合一乃是理學的基礎。這個概念偷換的很好,周夢臣似乎要破除三教合一,才能說陽儒陰釋。


    周夢臣冷笑一聲,說道;“此言差矣。我儒門海拿百川,從道而行,佛門有對的東西,道門有對得東西,取長補短,自然無礙。然根本大義,卻不敢絲毫動搖。龍溪先生,有意佛門,我周某人自然不在意,甚至還能稱呼一聲大師。隻是先生以儒門宗師身份,說這樣的話,就大大不對了。”


    “佛教法門隻在自己生死之間,而先生學問,卻在自己本心之內,舍此之外,再無其他,與佛門有何差別。天下有今日之難,就是因為有先生這些名為儒家,實為禿驢之輩。”


    當日王畿沒有給周夢臣留下一點點麵子,周夢臣也不會給王畿留一點點麵子的。


    王畿冷笑一聲,說道;“周長亭,此言太過了。”


    王畿還準備說一些什麽,但被周夢臣一言打斷。說道:“龍溪先生隻管答我便是,前宋之理學家,都抱著以學問改變天下的想法,龍溪先生有沒有?”


    周夢臣從這一刻,就在話題轉入自己的節奏之中豈能容王畿打斷,所以當機立斷打斷了王畿的話頭。


    周夢臣自己不覺得,但是他上過朝廷,上過戰場,甚至親手殺過人。自然養出了上位者的氣勢,剛剛還收著,大家感受不出來,而今全力發揮,頓時讓王畿受不了,微微頓了一下。畢竟王畿雖然是大儒,但總就沒有見過如此場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名劍山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名劍山莊並收藏奮鬥在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