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王畿出手


    王陽明在傳立學說的時候,其實已經參考了道家與佛教的一些說法。但是本質上,王陽明的學問還是儒家的。


    他的邏輯很清楚,心即理,心是一切根本。知行合一,心中有一念發,就是知,而心中這一念,也是行。如果心中一念發出來的是惡念,就應給卻克服,從源頭上去掉,如心中有一念是善念,就應該去扶助。從心頭上做到揚善去惡。這就是本體工夫,也就是一個致良知的過程。


    王陽明也承認,有一些人,是天生資質就好,根本不用廢話,一點就通,一說就透,如王畿這樣,這個克製功夫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a href="https://m.wucuoxs.com" id="wzsy">wucuoxs.com</a>


    而到了王畿這裏,隻重本體不重工夫。也就是說,王畿覺得隻要悟通本體,下麵就一通百通了。


    如果說在王陽明這裏,心學是有頓悟漸修兩條路的話,那麽到王畿這裏,就隻剩下一條路了,那就是頓悟。


    這也或許是心學在王畿手中,傳播日廣的原因,因為,他嚴重的偏向了佛教禪宗的思想了。


    禪宗能成為佛教之中最後的贏家,將其他的宗門全部打倒,原因有很多,比如禪宗的思想內核很多都是來自中國,是一個本土宗門,而是從印度傳來的。但是最重要的大概是禪宗太簡單。


    一聲頓悟,似乎都有了。


    淨土宗還要念阿彌陀佛才能在西天留位置。而禪宗一聲頓悟,就能成佛了?


    當然了,這並不是否定頓悟。畢竟有些人的確很聰明,有些人在人生的關鍵時刻,也很有可能忽然開竅,頓悟了。這都是有的。但是這種自己的感受,別人很難清楚。你是真頓悟,假頓悟。


    似乎但凡能學會幾句機鋒。說兩句似是而非的話,就能成高僧了。門檻之低,太適合附庸風雅的人們了。


    而今王畿就是這樣的。


    並不是否定王畿自己對心學的理解。畢竟能被王陽明選中,王畿絕對是當時頂尖的人才。但是王畿不想想,天下如他那樣的才幾個。他這樣一刀斬斷,隻要本體,不要工夫,其實就是本體工夫都不要了。


    所以後世很多學者都批判王畿,說他的學問,根本就是逃禪。


    而周夢臣以正統陽明學去參考,自然聽起來百般不是滋味。正在周夢臣還在思考一個問題,那是他自己搞錯了,還是王畿這邊有了新變化還不知道,這個時候,王畿講學也講得差不多了。


    看上去效果很好。


    王畿講學多年,對這種活動再熟悉不過了。不像周夢臣還要做很多準備。而且蘇州又是王畿多次講學的地方,也是王門傳播最廣的地方之一,可以說,王畿一呼百應。下麵的人聽得如癡如醉。


    王畿目光掃了一眼周夢臣,話音一轉,說道:“今日也講得差不多了。說兩句題外話。”隨即兩句題外話,一下子將矛盾對準了周夢臣。


    首先是,王畿用朱熹的學說,將氣與理的關係闡述了一遍,然後以心即理,理生氣,推導到心無外物,這也是王陽明的觀點,嚴厲的駁斥了某些是非不明,嘩眾取寵的人。


    周夢臣心道:“你不如點我名字。”


    不過,周夢臣本來就準備迎戰,隻是萬萬沒有想到,王畿這樣不留情麵。畢竟周夢臣在後麵留了論戰的時間,而不是現在這樣不留餘地。這樣一來,已經重重的得罪了周夢臣。


    講學之中互相辯駁,不過是學術上的分歧。有些人學術上是對頭,但並不妨礙他們平日裏是朋友了。比如湛若水與王陽明。他們兩個互相切磋,一直是有一些觀點不能相容。但是並不妨礙兩個人是好朋友一輩子。


    而今王畿今日這個舉動,有一點點上升到私仇之上了。


    周夢臣早有準備,甚至心中一塊石頭落了地,這樣他不用找什麽人挑事了。


    隻是,他細細一聽,頓時覺得棘手。


    王畿這個人怎麽評價都行,但是決計不能說他沒有學問。他反駁周夢臣的氣在理先,也就是王廷相的氣本論。真是洋洋灑灑,揮灑自如,無數觀點噴薄而出,在周夢臣看來,是有很多強詞奪理的地方,但在儒家語境之下,一時間周夢臣找不到可以反駁的點。


    並不是周夢臣覺得自己沒有道理,而是他披著儒家這一層皮,限製了周夢臣的發揮。幾乎所有一切論據都要從儒家學說中找。周夢臣除非掀翻這個體係,否則在儒家這個體係中,周夢臣根本駁不到王畿。


    是的,周夢臣這些年學問見長,已經不是吳下阿蒙了。但是問題是,王畿是何等人。他是半個屁股坐在王陽明傳承上的人,是王門座主,二代掌門,雖然他這個二代掌門,不被很多同門支持,但不妨礙他的地位。


    作為一個本來天資聰慧,又得名師教授,沉浸在儒學之中六十年的老者,周夢臣那一點點的儒學修養,對外能稱上大儒,但是對王畿還是不夠看的,特別是在基本儒學問題上


    的。


    在儒學這個框架之中,王畿的辯才,可謂虎步江東,天下無雙。


    周夢臣心中暗道:“不管了,事實會證明一切的。”周夢臣強製給自己打氣,覺得自己的學問乃是最符合物理事實的。王畿可以辯倒他,但不能否決事實。


    周夢臣這樣想,還是太天真。他不知道,什麽叫作對錯與否,並不是對錯本身,而是在於製定規則的人是怎麽想的。


    王畿會將自己下降到周夢臣的維度,與周夢臣辯論,周夢臣的理論與實驗,符合不符合物理現實,這就太天真了。


    王畿將氣本論批了一個夠,這對王畿來說,簡直是不用動腦子的。畢竟氣理之爭,從宋代就有,王陽明在的時候,也與王廷相,羅順欽做過談論,如此經典的題目,王畿豈能沒有鑽研過,這並不是他針對周夢臣。而是儒學大部分題目,王畿其實都研究過的。


    不過,下麵的事情王畿也要稍稍費些腦子。


    因為周夢臣那些數學物理的東西,王畿聽不懂。所以,他稍稍耍了一個花槍。說道:“九天之際,安放安屬?隅隈多有,誰知其數?天何所遝?十二焉分?日月安屬?列星安陳?出自湯穀,次於蒙汜。自明及晦,所行幾裏?”


    這一段是出自屈原的天問。


    王畿說道:“少讀天問,知天地之悠然,誠不是我等可以妄測的,自古以來,有不少人,以數解道,或曰梅花,或謂奇門,還有什麽四柱,易算,層出不窮。君子敬鬼神而遠之。此等虛妄之言,不能登大雅之堂。誰能相信,日月大小是能測算出來?卻不知道太陽幾斤,太陰幾斤?此真妄人之言。”


    王畿如此一說,下麵頓時哄堂大笑。


    周夢臣緊緊握住了手,臉上顏色不變,心中暗道:“失策。”


    王畿言語之間,輕描淡寫的將周夢臣所以數學計算,納入算命卜卦一流。將對自然物理倒向不可知論的方向。其實周夢臣有辦法辯駁,真正讓他感到傷心的是下麵的學子。


    王畿明明是胡言亂語,為什麽下麵都歡迎?


    周夢臣心思一轉就知道了。


    因為他們也聽不懂,可以說,他們並不知道周夢臣講得是什麽?即便昨日有幾個物理實驗很好看,但也是就看一個熱鬧。並沒有很深的感悟。王畿本身就代表權威,他這樣一說,似乎也代替他們否定了他自己自我懷疑。不是他們不懂數學,而是這數學本身就是無稽之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名劍山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名劍山莊並收藏奮鬥在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