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大明商業生態
張允齡再擔心什麽?
擔心的不是別的,擔心周夢臣要晉商無條件貢獻。
畢竟,整個大明的經商環境來說,依舊是權力主導一切。根本沒有什麽市場競爭可言,甚至商場的勝負其實取決於朝廷上的勝負。
所以,周夢臣手中的權力,可以令無數商賈家破人亡,而晉商之所以那麽積極的向朝廷靠攏,並不是吃飽了沒有事情做了,而是他們很清楚一點,晉商一方麵用行政手段打壓其他小商賈,另外一方麵卻也擔心有人用同樣的辦法來吃了自己。
這就是整個大明金錢的生態鏈。
這個怪圈不改革,商業就不可能發達,無他,你在經營上做的再好,產品革新上做的再好,比不上人家給衙門遞上一個條--子。
如此一來,商人與工廠主誰有心力有動力去改革啊?
其實,中國工業革命的基礎早就有了。隻是生產關係,反過來壓製了生產力。對於能發展生產力的大多數人來說,這發展生產力對他們反而是沒有什麽好處的。
周夢臣其實,也是既用且防,他可是看見過,後世資本家的嘴臉。但是他卻不知道,即便是他這種帶有防備的使用,其實已經是對商人最好的待遇了。
最少,周夢臣願意遵循商業規則來談論一些事情。而其他官員卻未必了。即便是海瑞一些清官也是如此。這是時代局限性。在賑災等財政缺口上,或者有必要的時候,即便是清官,也毫不猶豫對商賈下手。一來是商賈有錢,二來,處置了商賈能救更多的百姓,這也是符合他們的道德邏輯。
周夢臣在商業上的成功,號稱點石成金,其實與周夢臣的身份,以及他對財富的態度,是有很大的關係的。如果周夢臣不是嘉靖的寵臣,弄出這麽多錢來,周夢臣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就好像周夢臣在武昌的時候,隻有九品官,就隻敢賺小錢,不敢賺大錢。而如果周夢臣對金錢並不是不在乎,而是全部納入自己的名下。這些令皇帝都嫉妒的財富,或許一時間沒有什麽事情,最後還是會要了周夢臣的命。
也就是周夢臣這種態度,反而將金錢兌換成為了政治籌碼。
周夢臣對這上麵,卻少有深思,他不過有自己的想法,他看重的是一個經濟循環,黃河銀行借出錢,然後作為采購款又到了晉商手中。
可以說晉商賺了兩茬錢,當然了,周夢臣可沒有為晉商賺錢的意思,至於黃河銀行之中,他那十萬兩股份,周夢臣根本沒有在乎。
他這樣做,隻有一個目的,那就時候好借好換,再借不難。
不會,有人以為修鐵路這一件事情,隻能大明財政出資吧。即便周夢臣對大明財政進行改革之後,大明財政收入也是有上限的,恐怕滿足不了大量鐵路修建。
<a id="wzsy" href="https://www.yawenba.net">yawenba.net</a>
所以,需要借錢修鐵路。
黃河銀行就是周夢臣的目光,等晉商玩明白了,他們就會自己積極主動的想讓朝廷修鐵路。當然了,朝廷欠得錢也就越來越多了。
周夢臣並不是太在乎的。一方麵,周夢臣是政治家,雖然愛惜羽毛,但是有時候,不是不能用權力來兌現財富的。而且晉商們也不是一點問題也沒有的。當然了,周夢臣不到萬不得已不會選擇這條道路的。另外一方麵,周夢臣其實也準備了還貸的優質產業,就是鐵路。
不會有人以為鐵路不賺錢吧。
將來鐵路網修建差不多了,就可以減緩修建鐵路,用鐵路利潤還貸就行了。難不成黃河銀行,還敢催債?實在不行,賣一些支線鐵路,也不是不是辦法。
周夢臣說道:“該怎麽就怎麽樣,夫子子貢贖牛之意,我還是知道的。”周夢臣言下之意,就是不想無限拔高道德水準,不想讓別人無條件的對朝廷奉獻,畢竟有一次兩次,接下來就很難持續了。周夢臣話音一轉,說道:“第二件事情就是,你覺得這裏修成之後,從此過鐵路的人,要交多少稅合適?”
張允齡心中一動,此刻他再看著壺口瀑布邊的石質河岸,直接上麵有一些泛著金光。真的是金光。說實話,大同作為對外貿易的核心樞紐之一,但是大同能生產的東西還是太少太少了,很多東西都是需要從內地運過來的。其中即便是走運河,也要費好大的功夫。
但是如果能從這裏,那麽最少秦晉兩省,乃至於河南省的貨物運往河朔就太方便了,而且隨著河朔省的成立,大明在草原上邁出重要一步,同時讓對蒙古貿易大大增加。
張允齡很清楚,已經有一個商隊考察過欽察道了。並得出能通過欽察道到西域更西的地方經商的判斷。
什麽是欽察道?也就是俄羅斯人的遠東鐵路沿線,這一條道路的開辟者是蒙古人,乃是當初欽察汗國回蒙古的路線。也是俄羅斯人東進的路線。
周夢臣打下青城之後,雖然壓製對蒙古人的仇恨,並招攬了很多蒙古人進入軍隊之中。但是依然有很多蒙古人不想為大明效力淪落草原。
這一是必然。
想想就知道,打打殺殺這麽多年,彼此之間有多少血海深仇,對大同人是這樣,對蒙古人何嚐不是這樣的。
倒是給商人做護衛,卻是可以接受的。於是晉商商隊的護衛能力大增,同時增加的的是對草原的了解。畢竟蒙古人才是草原的主人,有很多東西,周夢臣都未必能查清楚,但是對於很多蒙古人來說都不是秘密。
雖然還沒有對欽察路未來商業潛力進行一個估計,但是張允齡已經敏銳的感覺到這是一個極大的機會。所以對壺口鐵路的判斷,也是非常樂觀的。
隻是正因為樂觀,所以他才不能讓周夢臣多收錢。
張允齡說道:“朝廷商稅三十稅一,至於乘坐火車,該如何繳費,當然是大人來定,隻是想來大人必然會體恤商民,不會竭澤而漁。”
周夢臣聽了,心中一笑,暗道;“老滑頭。”不過,他倒是說對了。在周夢臣的安排之下,火車應該是一種大眾出行工具,而不是少數人能承擔的費用,所以火車費用必須要低,倒是三十稅一這個,周夢臣內心之中有些不舒服,無他,太低了。
而且有一刀切的嫌疑,奈何這是太祖皇帝定下來的,周夢臣又能有什麽辦法啊?
隻能等待時機,將來一並處置。
周夢臣說道:“我自然不會竭澤而漁。不過,這裏定然財源滾滾,甚至不下於運河上的關卡。而且我不會僅僅修這裏,一旦這裏成功之後,我還會修潼關鐵路,到時候。黃河沿岸能即便不能直接到蘭州,大體也能到寧夏的。其中商機你也是知道的。這兩處,不管說每年有百萬兩的進項,但幾十萬兩應該是有的。所以,我有一個提議,那就是之前借款,乃是抵押了陝西賦稅,你也知道陝西賦稅能留下多少都要看天意。而今我換這兩地收益來抵押如何?”
張允齡有些心動。畢竟他們之前對周夢臣能不能還錢,又能還多少錢,乃至於多少年才能還錢?都是秉承悲觀的想法,甚至很多人都覺得,這五百萬就是賄賂款,貢獻給朝廷錢財,用來換黃河銀行的成立。而黃河銀行成立才幾個月,就霸占了秦晉兩省貸款市場。已經有回頭錢了,更不要說手中有不知道多少抵押貸款合同。
張允齡再擔心什麽?
擔心的不是別的,擔心周夢臣要晉商無條件貢獻。
畢竟,整個大明的經商環境來說,依舊是權力主導一切。根本沒有什麽市場競爭可言,甚至商場的勝負其實取決於朝廷上的勝負。
所以,周夢臣手中的權力,可以令無數商賈家破人亡,而晉商之所以那麽積極的向朝廷靠攏,並不是吃飽了沒有事情做了,而是他們很清楚一點,晉商一方麵用行政手段打壓其他小商賈,另外一方麵卻也擔心有人用同樣的辦法來吃了自己。
這就是整個大明金錢的生態鏈。
這個怪圈不改革,商業就不可能發達,無他,你在經營上做的再好,產品革新上做的再好,比不上人家給衙門遞上一個條--子。
如此一來,商人與工廠主誰有心力有動力去改革啊?
其實,中國工業革命的基礎早就有了。隻是生產關係,反過來壓製了生產力。對於能發展生產力的大多數人來說,這發展生產力對他們反而是沒有什麽好處的。
周夢臣其實,也是既用且防,他可是看見過,後世資本家的嘴臉。但是他卻不知道,即便是他這種帶有防備的使用,其實已經是對商人最好的待遇了。
最少,周夢臣願意遵循商業規則來談論一些事情。而其他官員卻未必了。即便是海瑞一些清官也是如此。這是時代局限性。在賑災等財政缺口上,或者有必要的時候,即便是清官,也毫不猶豫對商賈下手。一來是商賈有錢,二來,處置了商賈能救更多的百姓,這也是符合他們的道德邏輯。
周夢臣在商業上的成功,號稱點石成金,其實與周夢臣的身份,以及他對財富的態度,是有很大的關係的。如果周夢臣不是嘉靖的寵臣,弄出這麽多錢來,周夢臣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就好像周夢臣在武昌的時候,隻有九品官,就隻敢賺小錢,不敢賺大錢。而如果周夢臣對金錢並不是不在乎,而是全部納入自己的名下。這些令皇帝都嫉妒的財富,或許一時間沒有什麽事情,最後還是會要了周夢臣的命。
也就是周夢臣這種態度,反而將金錢兌換成為了政治籌碼。
周夢臣對這上麵,卻少有深思,他不過有自己的想法,他看重的是一個經濟循環,黃河銀行借出錢,然後作為采購款又到了晉商手中。
可以說晉商賺了兩茬錢,當然了,周夢臣可沒有為晉商賺錢的意思,至於黃河銀行之中,他那十萬兩股份,周夢臣根本沒有在乎。
他這樣做,隻有一個目的,那就時候好借好換,再借不難。
不會,有人以為修鐵路這一件事情,隻能大明財政出資吧。即便周夢臣對大明財政進行改革之後,大明財政收入也是有上限的,恐怕滿足不了大量鐵路修建。
<a id="wzsy" href="https://www.yawenba.net">yawenba.net</a>
所以,需要借錢修鐵路。
黃河銀行就是周夢臣的目光,等晉商玩明白了,他們就會自己積極主動的想讓朝廷修鐵路。當然了,朝廷欠得錢也就越來越多了。
周夢臣並不是太在乎的。一方麵,周夢臣是政治家,雖然愛惜羽毛,但是有時候,不是不能用權力來兌現財富的。而且晉商們也不是一點問題也沒有的。當然了,周夢臣不到萬不得已不會選擇這條道路的。另外一方麵,周夢臣其實也準備了還貸的優質產業,就是鐵路。
不會有人以為鐵路不賺錢吧。
將來鐵路網修建差不多了,就可以減緩修建鐵路,用鐵路利潤還貸就行了。難不成黃河銀行,還敢催債?實在不行,賣一些支線鐵路,也不是不是辦法。
周夢臣說道:“該怎麽就怎麽樣,夫子子貢贖牛之意,我還是知道的。”周夢臣言下之意,就是不想無限拔高道德水準,不想讓別人無條件的對朝廷奉獻,畢竟有一次兩次,接下來就很難持續了。周夢臣話音一轉,說道:“第二件事情就是,你覺得這裏修成之後,從此過鐵路的人,要交多少稅合適?”
張允齡心中一動,此刻他再看著壺口瀑布邊的石質河岸,直接上麵有一些泛著金光。真的是金光。說實話,大同作為對外貿易的核心樞紐之一,但是大同能生產的東西還是太少太少了,很多東西都是需要從內地運過來的。其中即便是走運河,也要費好大的功夫。
但是如果能從這裏,那麽最少秦晉兩省,乃至於河南省的貨物運往河朔就太方便了,而且隨著河朔省的成立,大明在草原上邁出重要一步,同時讓對蒙古貿易大大增加。
張允齡很清楚,已經有一個商隊考察過欽察道了。並得出能通過欽察道到西域更西的地方經商的判斷。
什麽是欽察道?也就是俄羅斯人的遠東鐵路沿線,這一條道路的開辟者是蒙古人,乃是當初欽察汗國回蒙古的路線。也是俄羅斯人東進的路線。
周夢臣打下青城之後,雖然壓製對蒙古人的仇恨,並招攬了很多蒙古人進入軍隊之中。但是依然有很多蒙古人不想為大明效力淪落草原。
這一是必然。
想想就知道,打打殺殺這麽多年,彼此之間有多少血海深仇,對大同人是這樣,對蒙古人何嚐不是這樣的。
倒是給商人做護衛,卻是可以接受的。於是晉商商隊的護衛能力大增,同時增加的的是對草原的了解。畢竟蒙古人才是草原的主人,有很多東西,周夢臣都未必能查清楚,但是對於很多蒙古人來說都不是秘密。
雖然還沒有對欽察路未來商業潛力進行一個估計,但是張允齡已經敏銳的感覺到這是一個極大的機會。所以對壺口鐵路的判斷,也是非常樂觀的。
隻是正因為樂觀,所以他才不能讓周夢臣多收錢。
張允齡說道:“朝廷商稅三十稅一,至於乘坐火車,該如何繳費,當然是大人來定,隻是想來大人必然會體恤商民,不會竭澤而漁。”
周夢臣聽了,心中一笑,暗道;“老滑頭。”不過,他倒是說對了。在周夢臣的安排之下,火車應該是一種大眾出行工具,而不是少數人能承擔的費用,所以火車費用必須要低,倒是三十稅一這個,周夢臣內心之中有些不舒服,無他,太低了。
而且有一刀切的嫌疑,奈何這是太祖皇帝定下來的,周夢臣又能有什麽辦法啊?
隻能等待時機,將來一並處置。
周夢臣說道:“我自然不會竭澤而漁。不過,這裏定然財源滾滾,甚至不下於運河上的關卡。而且我不會僅僅修這裏,一旦這裏成功之後,我還會修潼關鐵路,到時候。黃河沿岸能即便不能直接到蘭州,大體也能到寧夏的。其中商機你也是知道的。這兩處,不管說每年有百萬兩的進項,但幾十萬兩應該是有的。所以,我有一個提議,那就是之前借款,乃是抵押了陝西賦稅,你也知道陝西賦稅能留下多少都要看天意。而今我換這兩地收益來抵押如何?”
張允齡有些心動。畢竟他們之前對周夢臣能不能還錢,又能還多少錢,乃至於多少年才能還錢?都是秉承悲觀的想法,甚至很多人都覺得,這五百萬就是賄賂款,貢獻給朝廷錢財,用來換黃河銀行的成立。而黃河銀行成立才幾個月,就霸占了秦晉兩省貸款市場。已經有回頭錢了,更不要說手中有不知道多少抵押貸款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