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問水集


    周夢臣並沒有忘記自己的初衷,是設計一種可以方便打井的機器。


    讓打井比較方便。


    隻是周夢臣思來想去,也沒有什麽好辦法。


    畢竟周夢臣能用的,隻是人力而已,最多是有一些畜力。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足夠的動力,周夢臣即便是有再多的辦法,也是無用之功。


    既然動力不足,那就想辦減少做工。


    首先,周夢臣想的很清楚,在江漢平原之上,地下水並不是太深的,最多五六米。即便在幹旱的情況之下,也僅僅十米上下。


    既然動力不足,就想辦法減少工程量。怎麽減少?就將井口縮小便是了。


    於是周夢臣回憶起他小時候見過的一種井,就是有一個壓杆,在用之前,澆上水,然後用力壓上幾下,就能出水的井,農村運用是非常普遍的。而且打井時候也不需要直接挖開了,周夢臣將他之前的打井機改進了一下。


    隻要固定好角度,隻需一天的功夫,就能將鐵棍砸出一個五米深,直徑一兩寸的小洞。然後將一根竹竿打通裏麵的關節直接埋進去。然再上麵按照一個與農村一般的壓水裝置就行了。


    當然周夢臣遇見了問題。


    主要是密封問題。


    這種壓水井是利用空氣壓力,將下麵的水壓上來,最關鍵的部件就是裏麵的那個閥門。


    這個一般都是用橡膠做的。


    而這個時代大明是沒有橡膠的。


    周夢臣找了不少備用品,比如魚膠,杜仲膠,還有別的什麽轎,與絲綢或者其他布料混合在一起。


    隻是在氣密性上與橡膠相差不小,也容易損毀。


    隻是勉強能用而已。


    在周夢臣看來,他對此並不是太滿意的。因為各種情況的勉強,要想將水壓上來,就要費好大的力氣,需要有將壓杆壓得飛快,這才能將水給壓上來,需要掌握一定的節奏與技巧的。


    不過周夢臣的標準,顯然與這個時代很多人的標準不一樣。


    “咳咳。”劉老尚書猛地咳嗽了兩聲,說道:“好。你有這種天分,屈居於武昌一陰陽官,卻是屈才了。”


    周夢臣說道:“老先生繆讚了。”


    劉老尚書說道:“我一輩子也算是縱橫天下,上報家國,下安百姓,臨老之餘,未嚐有恨。但唯獨有兩件事情有遺恨,我雖然讀書進取,位列朝廷,但是心中並不以仕官為傲,反而有兩件事情,是我生平最大驕傲。”


    “一是醫術之精。”


    “我劉某人如果不是花費太多精力在做官之上,我敢誇口,當今之事,我的醫術當為第一。”


    “二是治水之能。”


    “我曾總督河運,豈能不知道,國家如人,河運之患,乃是國家肺腑之疾,多少年來思量如何醫治?不敢說,藥到病除,但也是有些心得。”


    “而今老病且死,死不足惜,惜哉兩術不得傳。”


    劉老尚書身邊的少年聽了


    ,雙眼發紅,說道:“孫兒沒用。”


    劉老尚書說道:“哭什麽,你們都是好孩子。隻是有些事情不能勉強的。”


    這其實也是劉老尚書的遺憾。


    雖然劉老尚書不敢說在同輩之中,他都是第一流的人物,畢竟他的同輩都是誰?


    楊慎,王陽明,夏言,等一大票青史留名的人物,但自覺不落人後。但是好像麻城劉家的祖蔭英氣都被他一個人吸納了,他的兒孫之中,少有英才,甚至比不上同郡的耿家,黃家等家族。


    <a id="wzsy" href="https://m.ranwena.net">燃文</a>


    這讓他很失望。


    但是失望又如何?


    聰明是我兒,愚鈍難道不是我兒了?


    隻是劉老尚書一輩子的學問,他的兒孫卻是繼承不了了。


    劉老尚書其實早就想回家了,無他,他的病,即便是李聞言也束手無策。畢竟劉老尚書說自己如果不做官,醫術當是天下第一,或許有些誇張。但是劉老尚書對自己的身體到了什麽程度卻是非常明白的。


    不過是兒孫們希望省城之中名醫能有辦法而已。


    既然李聞言以及其他省城的郎中都沒有辦法,也隻能維持而已。劉老尚書在省城待著還有什麽意思?還花錢。


    要知道劉老尚書兩袖清風,家裏雖然有些產業,但也不多。或許他還沒有現在的周夢臣有錢。多在武昌呆一日,都是要花錢的。


    而劉老尚書就是在等周夢臣。


    劉老尚書已經將自己的醫術傳出去了。不是別人,正是李雲珍的二哥。將自己的《保壽堂經驗方》,《傷寒六書》,《幼科類萃》等著作都傳給了李家二郎,他看得出來,李家二郎在醫術上的天分遠超自己。


    隻是如此一來,卻讓李言聞大大不滿意。


    他本來想讓劉老尚書在科舉上指點李家二郎一二,好讓他能考中舉人,光耀門楣。至於李家二郎學醫天分高這一點,李言聞能不知道嗎?但是李家二郎讀書天分也不錯啊。否則怎麽能小小年紀就中了秀才。


    隻是李言聞之前也沒有接觸過劉老尚書,他哪裏知道,對於劉老尚書來說,科舉是敲門磚,做官是生活方式,醫術才是真愛。


    所以,在李家二郎在劉老尚書身邊的時候,劉老尚書可沒有少指點李家二郎,不過指點的都是醫術而已。


    後來李言聞知道之後,就不許李家二郎再過來了。這才有了李雲珍軟磨硬泡才有機會來見劉老尚書。


    而且劉老尚書對這個女娃很是喜歡,無他,就是因為這個女娃也是對醫術有一種癡迷之感。


    劉老尚書為人豁達,對男女之分看得很淡。對李雲珍也不吝指教,猶如師徒一般。


    而李雲珍在家的時候,李言聞也沒有這樣指點過李雲珍。原因很簡單,李言聞不希望李雲珍真正當藥婆,這不是一個好差事。但李家也得罪不起劉尚書,做父親的也是無可奈何。


    劉老尚書也是與李雲珍商談之中,感歎他一身治水的本事,無人能夠繼承。這才有了李雲珍帶著劉老尚書去見周夢臣的事情。


    所以,


    李雲珍說,今日之事對周夢臣很重要。


    隻要劉老尚書點頭了,周夢臣也算是他的弟子了。雖然劉老尚書在官場之上,已經人走茶涼了,沒有什麽實權了,但是在士林之中,在湖廣本地,還是有極大的影響力的。有了這個身份,對周夢臣大有好處。


    更不要說了。劉老尚書是有真本事的人。不是那種濫竽充數的人。或者徒有氣節的人。


    很長一段時間,劉老尚書都是朝廷的救火隊,哪裏有事情,就讓劉老尚書去,無不迎刃而解。在李雲珍看來,即便沒有劉老尚書弟子的身份,單單是劉老尚書的本事,周夢臣能夠繼承一二,那就能受益無窮了。


    劉老尚書對周夢臣說道:“你有心於水利之道,不知道願不願意接我老頭子的衣缽?”


    周夢臣聽了大吃一驚,他根本不知道對方是誰,雖然從字裏行間聽出來,對方曾經是一個高官,但是拜師是一件大事,師徒關係要維持一輩子的,彼此受到很多牽連,別的不說。如果這個高官在官場之上有一些仇家。打擊周夢臣這個弟子,根本就在情理之中。


    李雲珍連連為周夢臣使眼色。


    周夢臣卻不為所動。


    他知道李雲珍是為他好的。不會害他。


    但是他對李雲珍的判斷能力,表現懷疑。畢竟李雲珍上一次就做過一次好心辦壞事的事情。


    這樣的大事上麵,周夢臣豈能不問清楚?


    周夢臣畢恭畢敬的問道:“晚輩失禮,還沒有請教先生名諱?”


    劉老尚書聽了啞然道:“怎麽李家丫頭沒有告訴你?”


    李雲珍嘀咕道:“是劉爺爺你不讓說的。”


    劉老尚書聽了,細細思索片刻,似乎他對李雲珍說過這一句話,隻是人老健忘,都給忘記了,說道:“老夫麻城劉天和。曾任兵部尚書,怎麽不辱沒於你吧?”


    周夢臣聽了,心中一動,說道:“可是黑水大捷劉督師?”


    周夢臣雖然不大關心時事,但是黑水大捷,陣斬濟農,也不過數年之前的事情。也是朝廷對蒙古一大勝仗,早已傳遍天下了,周夢臣想不知道都不大可能。


    劉天和有幾分苦笑說道:“虛名而已。”似乎提起這個黑水大捷,劉天和有些不大高興。他轉換話題說道:“怎麽你願意拜我為師嗎?”


    周夢臣立即行禮說道:“弟子拜見老師。”


    劉天和說道:“好。我這裏有《問水集》三編,都是我治水之心得。都是我畢生之心血,除卻醫術之外,都在這裏了,我也而今精力不濟,也沒有什麽好教你了,不過這幾日我還在武昌城內,你有什麽疑問,可以來問我的。”


    隨即劉天和讓身邊的孫子,去取過來一個厚厚的匣子遞給了周夢臣。


    周夢臣雙手接過,打開一看,是整整一匣子書,全部都是手寫的。釘了三大疊。周夢臣說道:“請師傅放心,弟子一定虔心研究,不負老師的期望。”


    劉天和撚須微笑,暗道:“我而今就是去見閻王了也沒有什麽遺憾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名劍山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名劍山莊並收藏奮鬥在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