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掃黃打非·淨網行動正在緊密進行中,閱文集團將積極配合相關部門,提交資料。小-說-族(尒説蔟)
請作者們寫“在最後的五分鍾取得勝利。”成了那些仍心懷希望者的口號。對於那些不抱任何希望的人,“玉碎”隻是一個勉強的安慰———他們的世界將和他們一起粉碎。
盡管有千百萬的日本人準備為天皇去死,但實際上,在那些想要停止戰爭的人中,天皇本人是主要的一個。他在發動大戰的時候就同意得極為勉強;早在1942年2月的時候,他就產生了和談的念頭,這個念頭是在他最親近的顧問、掌璽大臣木戶幸一侯爵的啟發下產生的。從那以後,裕仁曾經在許多場合建議他的大臣們結束戰爭。
但是在通往和平的道路上存在一個看起來難以逾越的障礙,這就是盟國在1943年11月的《開羅宣言》中公布的日本無條件投降的要求。過去的幾年中,在公開或者秘密倡導和談的人中,沒有一個能向盟國提出一個針對保留日本“國家實質”問題的妥善解決方法。所謂的“國家實質”,其主要的意思就是古老而神聖的天皇製度,國家實質包括的內容有“日本的生活方式”,日本本土的不可侵犯,對於軍國主義者來說,陸軍的榮譽也是國家實質的一部分,他們把它當作天皇的完整性的一種延伸。
從1942年往後,一些由政客、官僚,甚至是軍隊的成員組成的小集團一直在考慮,如何使日本的戰爭目標和它不斷縮減的力量相一致,同時他們還為了開辟一條談判媾和的道路而和當時的機製不斷周旋著。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通過這樣那樣的方式和木戶幸一保持聯係,再通過他聯係到天皇。
就在木戶幸一和天皇就這一主題進行第一次對話後不久,外務省官員吉田茂向木戶幸一提出了一個建議,吉田是一位沉靜內斂的和平擁護者,他的建議就是派在西方非常著名的前首相近衛親王到瑞士去尋找和平談判的機會。木戶幸一侯爵和兩位曾經力圖使日本免於戰爭的前首相———米內光政海軍大將和岡田啟介都支持近衛。在他們的支持下,近衛考慮了各種尋求和平的辦法。但是他們總是遭到陸軍的阻礙,此外,由於他們決定不惜任何代價也要保留天皇的地位,也使他們的努力難以成功。
1945年1月的時候,天皇本人也開始插手了。他一直想召開一個由前首相們和他的元老會成員參加的會議,但是由於憲法限製和軍方的反對而無法做到。於是他就在2月份分別召見了那些人,和他們討論戰爭的進程以及和平的可能性。前首相東條英機現在已升格為元老,他向天皇發表了一通關於國家團結和堅定的必要性的演講,並且認為美國人難以保持進攻的強度。東條英機敦促天皇下令要人民全身心地投入戰爭,要宣稱“我們有必勝的信心”。
而近衛親王則給出了截然相反的建議。他說道:“日本已經輸掉了戰爭。”現在近衛心中最害怕的是,由於日本的損失引發的對美國的仇恨,再加上後方的困難,可能在日本人民甚至是陸軍中導致一場共產主義式的革命。“從維持日本帝製的立場來說,我們最需要害怕的不是失敗本身,而是可能伴隨失敗而來的發生一場共產主義革命的可能性。”近衛總結道,“我堅信我們應該盡可能迅速地結束戰爭。”
在東條英機的“我們會贏”和近衛的“我們已經輸了”這兩種論調之間,不可能達成任何一致的意見。其他的元老們在他們的單獨覲見中沒能說出他們心中的疑懼。努力再次受挫之後,天皇耐心地進行了又一項研究。這項研究的內容是在抵禦美國進攻中,海軍的士氣狀態和物質情況,由長穀川清海軍大將負責。長穀川的秘密報告與高木和鬆穀的主旨相同:日本難以取得勝利,甚至連本土都防守不祝
盡管長穀川清、木戶幸一和其他的天皇心腹一直在尋求使日本逃脫毀滅的辦法,但是戰爭的領導者們和軍事官僚機器卻無情地將日本不斷推向毀滅的深淵。
在陸軍把持領導權的情況下,小磯國昭首相成了一個毫無作為的旁觀者,他的外交大臣在國外所做的一點點外交努力,也全都沒有任何成果。在琉磺島陷落和美軍登陸衝繩之後,小磯國昭被迫辭職。就在美軍占領衝繩四天之後的4月5日,莫斯科宣布它將在一年之內停止執行與日本的中立協定。這很清楚地預示著一場新的不幸來到了日本頭上———跟蘇聯的戰爭就要開始了。
就在同一天的傍晚早些時候,元老們召開正式會議推選新首相。他們發現東條英機仍然掌握著主導權,說話咄咄逼人,獨斷專行,就和他當首相時一樣。東條英機再一次說,選擇就是在無條件投降和死戰到底之間進行。東條英機代表著大多數將軍的意見,主張繼續戰爭;而木戶幸一侯爵、一些高級海軍將領和大部分前首相則希望和平。然而在下麵七嘴八舌的辯論中,惟一能達成的共識就是下一屆的首相和內閣必須得到人民的信任。
由於東條英機隱含性地威脅說,陸軍要“走它自己的路”,這些政客們再次避開了進行戰和抉擇的責任,選擇了一個妥協性的首相候選人,這就是海軍大將鈴木貫太郎,他既不是主戰派,也不是主和派。鈴木既不屬於任何派別,而且還是一位日俄戰爭中的退休英雄,他受到了其他領導人的廣泛尊重。但是他已經近80高齡,而且沒有當首相的欲望。即使在木戶幸一苦苦哀求他“為了拯救國家”而去擔起這個責任的時候,他仍然十分不情願。
這天晚些時候,裕仁天皇在他的圖書室裏等著當選首相的出現。天皇筋疲力盡,近乎絕望。在夜裏,他被失眠所困擾;在白天,他一直在各種文件,包括大臣們的報告、各大使館發來電報的匯總、美國廣播的譯件。後來他還看到了對於戰爭結果的坦率估計,木戶幸一在以前一直出於天皇不應幹政的原則而沒有給他看。所有這些中最糟糕的就是他的人民所受到的苦難,這些在對被炸後東京的巡視中,他都已親眼見到了。裕仁瘦掉了15磅,他的頭發和胡子也顯出了淡淡的灰白。
將近10點的時候,天皇聽見前廳裏傳來了許多人的竊竊私語聲,這說明新首相已經準備登場了。於是他定了定神,使自己沉靜下來。門打開了,鈴木貫太郎海軍大將熟悉的身影出現在他麵前,並深深地鞠下躬來。
天皇臉上帶著少見的微笑,手也微微地揮了一下,他示意鈴木縮短一下他那些繁瑣的問候語句。鈴木貫太郎身著正式的晨禮服,恭敬地屈著肥胖的身體,他有著濃密的眉毛和濾茶器一樣的胡子。對於天皇來說,他實際上是一個比父親還要親近的人。因為他曾經當過10年的內庭侍從,現在還是禦前會議的首席。天皇除了在一些最正式的場合之外,都稱他為“親愛的叔叔”。沒有一個首相能比鈴木貫太郎對天皇更忠實盡力,也沒有誰比他更受到人民的尊重。所有的這些品質都是國家需要的,因為日本天皇已經下定決心,無論采取什麽辦法,付出什麽代價,也要趕在國家遭受到更大的痛苦和災難之前迅速地結束戰爭。
鈴木貫太郎這次鞠的躬比以前還要深,他幾乎是用懇求的語氣陳述了自己不足以承擔禦前會議和元老們強加給他的重任。他的理由一個是他太老了,一個是他從來都對政治感到不舒服,還有一個是他更喜歡沉醉於中國先賢老子的哲學冥想中,而不願意去做那些營營汲汲的行政和外交事務。最後他說:“況且我耳背得厲害,以致有時連陛下您的話也聽不清楚。”
天皇的回答十分溫和,但也十分堅定:“你對政治的不熟悉成不了什麽問題,耳背也沒關係。因此,請接受這個任命吧。”
他們兩個人之間沒有提到任何關於和平或戰爭的字眼。出於傳統的拘束,天皇不可能簡單地說,“叔叔,找個辦法頂住那些將軍,求得和平吧”,但是天皇後來也承認他曾經有過這個念頭,他確信鈴木貫太郎能夠理解他心裏沒有說出的意旨,並且付諸實施。然後覲見就結束了。
如果說這位新首相真的揣測出了裕仁的和平願望的話,那麽他就把這個思想埋得太深藏不露了,以至於他選出的外交大臣東鄉重德一點也沒有發現。東鄉重德當時63歲,他曾經在珍珠港事件時當過外交大臣,但是由於反對東條英機的政策,不久後他就離開了內閣。從此之後他一直就是秘密的主和派中的主要顧問。現在,退休在家的他被重新起用之後,期望著能得到內閣全力的支持以打開謀求和平的道路。
在一次深夜的會麵中,東鄉重德小心翼翼地問鈴木貫太郎,他對戰爭進程有什麽看法。鈴木很平和地回答:“我想我們還可以再堅持打上兩到三年。”東鄉感到震驚和難以相信,他舉出日本物質匱乏的實際情況反駁鈴木對於日本精神力量的頑固迷信。鈴木對他的說法不屑一顧,一點也聽不進去。最後東鄉感到極度無奈,他對鈴木說兩人在戰爭前景上的觀點分歧太大,沒辦法進行合作。於是他謝絕了外交大臣的任命。
鈴木貫太郎不同意他的推辭,兩個人又苦苦糾纏了半個小時。鈴木先覺得累了,於是他們就分手了,約定第二天晚上再接著討論。
第二天,也就是4月6日,東鄉重德接到了一大堆的懇求,全都來自那些元老和天皇的禦前會議成員。他們請求他接受外交大臣的職位,向他保證如果他不這麽做的話,鈴木貫太郎就無法開竅,並且認為隻有靠他才能改變鈴木的觀點。木戶幸一的私人秘書給東鄉打了個電話,大著膽子透露了一點天皇的決心,他悄悄地說:“在我看來天皇正在考慮要結束戰爭。”
在3月14日的禦前會議上,天皇作出第二次裁斷,決定終止戰爭。
這是以東鄉外相為首的主和派的勝利。東多作為外交官,對外國比較了解,這和河南陸相等軍人不同。軍人們完全不了解日本以外的世界,他們在和外國作戰時,封閉在日本國內,光考慮著日本一方而打仗。
日本是個孤立的島國,是使用一種語言的單一民族,一直過著和其他國家沒有接觸的生活,創立了一個隻有自己的世界。孤立的結果是把一個世界當成一切,予以絕對化了。軍人們都患有這種“絕對化”病。不用說,直到今天,許多日本人還被這種痼疾所糾纏著。
1945年以來,軍人們的心中確有一種維護日本和國體等抽象概念,但他們卻沒有看到眼前的活生生的日本。為此,他們拙笨地要先犧牲國民,最後自己也全部死去。他們缺少“生存下去”的勇敢,卻過多地有“輕易死去”的勇氣。
另一方麵,從天皇的角度著,國體是由於皇和國民構成的。不象軍人所認為的那樣,天皇製是和軍隊結成一體的,所以他能舍開軍隊。並且,有木戶內大臣那樣的天皇近臣,力圖停止戰爭挽救天皇製。在他們來看,采取政府和軍部投降的方試維護皇室,特別是將天皇製從軍隊手中解放出來,使皇室和戰爭分開是可能的。然後,以天皇的仁愛之心開太平救國民,天皇置身其上,超越戰爭。
但是,戰爭的結束並不是靠天皇個人意誌所能實現的。的確,在進入1945年,菲律賓等戰局連續失利以來,天皇已看透前途,決心寧可付出投降的代價,也要結束戰爭。然而,昭和年代的日本,是個沒有最高決策人的奇妙國家。天皇的國務活動雖由內閣輔佐,但軍隊由天皇親自統率,並在國務之外,即統率權是獨立的。但天皇對國務、對統率權,都沒有堅持自己的意誌。統帥軍隊,由參謀總長和軍令部總長輔弼。與內閣同樣,天皇對軍部的決定,隻有過提問,都是原樣批準的。
明治憲法對國務和統帥權采取二元製度。明治天皇在世的時候,天皇曾相當程度地做到了親政。內閣和軍部也都是為明治維新共同獻身的下級武士,他們雖身居高位,遇到困難還是互相協力的。但是,從大正到昭和,政府和軍部,或者說陸軍和海軍、今天的執政黨與在野黨,像壓力團(是以特殊目的組成的團體,向議會、政黨和行政官廳施加壓力。以影響其政策決定——譯者注)那樣分裂,不承認對方並互相抗爭。不但如此,另一方麵,元老西園寺公望公爵受當時世界潮流影響下出現的大正民主政治的熏染,為使裕仁皇太子成為英國式的立憲君主,對他進行了徹底的教育。
日本在大正天皇在位的時代(1912~1926年),僅有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向西伯利亞出兵。西伯利亞出兵是在1918~1922年,以救援捷克為名,日本與英、美、法、意等國幹涉俄國革命。除此之外,沒有大規模的出國作戰。這十五年裏,沒有出現內閣和軍隊之間完全對立的勢頭。大正天皇生來身體虛弱,恩有腦病,鑄成了英國式的“雖君臨而未統治”的局麵。
到了昭和時代,軍部開始冒進,政府和軍部朝不同方向發展,國家對外當然也就缺乏統一的國家意誌。明治憲法第11條規定統帥權獨立,這種二元製是模仿1701年在德國東北建成的普魯士王國的作法,王國需要皇帝,但日本是英國式的君主,形成世界少見的不負責任的體製。
因此,早在1945年初,天皇和有勢力的文官都希望停止戰爭,但卻文造成幾百萬人的死傷。
但是以阿南惟幾等人為首的軍部,卻並不甘心就此結束,他們開始擬定了一份為本土最後的作戰計劃。
這份“狠毒殘忍到極點的”日本的總決戰計劃,這個計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撤退中國華中、華南日軍,毀滅江南精華區。包括毀滅廣州和武漢,毀滅京滬杭三角洲內一切建築物。
第二階段:從事本土及中國黃河以南之防禦戰。
第三階段:最後決戰階段,即日本、偽滿、朝鮮的整個毀滅階段。包括全力保衛東京,以自殺戰術阻抗盟軍,如果東京陷落,即向盟國無條件投降。東京投降後,中國華北、東北及朝鮮的日軍必須繼續決戰,直至全軍覆滅,不許一兵一卒投降或活命。
作時務必警醒:不要出現違規違法內容,不要懷有僥幸心理。後果嚴重,請勿自誤。(已有外站作者,判刑三年半)
小提示:電腦訪問進手機登陸
請作者們寫“在最後的五分鍾取得勝利。”成了那些仍心懷希望者的口號。對於那些不抱任何希望的人,“玉碎”隻是一個勉強的安慰———他們的世界將和他們一起粉碎。
盡管有千百萬的日本人準備為天皇去死,但實際上,在那些想要停止戰爭的人中,天皇本人是主要的一個。他在發動大戰的時候就同意得極為勉強;早在1942年2月的時候,他就產生了和談的念頭,這個念頭是在他最親近的顧問、掌璽大臣木戶幸一侯爵的啟發下產生的。從那以後,裕仁曾經在許多場合建議他的大臣們結束戰爭。
但是在通往和平的道路上存在一個看起來難以逾越的障礙,這就是盟國在1943年11月的《開羅宣言》中公布的日本無條件投降的要求。過去的幾年中,在公開或者秘密倡導和談的人中,沒有一個能向盟國提出一個針對保留日本“國家實質”問題的妥善解決方法。所謂的“國家實質”,其主要的意思就是古老而神聖的天皇製度,國家實質包括的內容有“日本的生活方式”,日本本土的不可侵犯,對於軍國主義者來說,陸軍的榮譽也是國家實質的一部分,他們把它當作天皇的完整性的一種延伸。
從1942年往後,一些由政客、官僚,甚至是軍隊的成員組成的小集團一直在考慮,如何使日本的戰爭目標和它不斷縮減的力量相一致,同時他們還為了開辟一條談判媾和的道路而和當時的機製不斷周旋著。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通過這樣那樣的方式和木戶幸一保持聯係,再通過他聯係到天皇。
就在木戶幸一和天皇就這一主題進行第一次對話後不久,外務省官員吉田茂向木戶幸一提出了一個建議,吉田是一位沉靜內斂的和平擁護者,他的建議就是派在西方非常著名的前首相近衛親王到瑞士去尋找和平談判的機會。木戶幸一侯爵和兩位曾經力圖使日本免於戰爭的前首相———米內光政海軍大將和岡田啟介都支持近衛。在他們的支持下,近衛考慮了各種尋求和平的辦法。但是他們總是遭到陸軍的阻礙,此外,由於他們決定不惜任何代價也要保留天皇的地位,也使他們的努力難以成功。
1945年1月的時候,天皇本人也開始插手了。他一直想召開一個由前首相們和他的元老會成員參加的會議,但是由於憲法限製和軍方的反對而無法做到。於是他就在2月份分別召見了那些人,和他們討論戰爭的進程以及和平的可能性。前首相東條英機現在已升格為元老,他向天皇發表了一通關於國家團結和堅定的必要性的演講,並且認為美國人難以保持進攻的強度。東條英機敦促天皇下令要人民全身心地投入戰爭,要宣稱“我們有必勝的信心”。
而近衛親王則給出了截然相反的建議。他說道:“日本已經輸掉了戰爭。”現在近衛心中最害怕的是,由於日本的損失引發的對美國的仇恨,再加上後方的困難,可能在日本人民甚至是陸軍中導致一場共產主義式的革命。“從維持日本帝製的立場來說,我們最需要害怕的不是失敗本身,而是可能伴隨失敗而來的發生一場共產主義革命的可能性。”近衛總結道,“我堅信我們應該盡可能迅速地結束戰爭。”
在東條英機的“我們會贏”和近衛的“我們已經輸了”這兩種論調之間,不可能達成任何一致的意見。其他的元老們在他們的單獨覲見中沒能說出他們心中的疑懼。努力再次受挫之後,天皇耐心地進行了又一項研究。這項研究的內容是在抵禦美國進攻中,海軍的士氣狀態和物質情況,由長穀川清海軍大將負責。長穀川的秘密報告與高木和鬆穀的主旨相同:日本難以取得勝利,甚至連本土都防守不祝
盡管長穀川清、木戶幸一和其他的天皇心腹一直在尋求使日本逃脫毀滅的辦法,但是戰爭的領導者們和軍事官僚機器卻無情地將日本不斷推向毀滅的深淵。
在陸軍把持領導權的情況下,小磯國昭首相成了一個毫無作為的旁觀者,他的外交大臣在國外所做的一點點外交努力,也全都沒有任何成果。在琉磺島陷落和美軍登陸衝繩之後,小磯國昭被迫辭職。就在美軍占領衝繩四天之後的4月5日,莫斯科宣布它將在一年之內停止執行與日本的中立協定。這很清楚地預示著一場新的不幸來到了日本頭上———跟蘇聯的戰爭就要開始了。
就在同一天的傍晚早些時候,元老們召開正式會議推選新首相。他們發現東條英機仍然掌握著主導權,說話咄咄逼人,獨斷專行,就和他當首相時一樣。東條英機再一次說,選擇就是在無條件投降和死戰到底之間進行。東條英機代表著大多數將軍的意見,主張繼續戰爭;而木戶幸一侯爵、一些高級海軍將領和大部分前首相則希望和平。然而在下麵七嘴八舌的辯論中,惟一能達成的共識就是下一屆的首相和內閣必須得到人民的信任。
由於東條英機隱含性地威脅說,陸軍要“走它自己的路”,這些政客們再次避開了進行戰和抉擇的責任,選擇了一個妥協性的首相候選人,這就是海軍大將鈴木貫太郎,他既不是主戰派,也不是主和派。鈴木既不屬於任何派別,而且還是一位日俄戰爭中的退休英雄,他受到了其他領導人的廣泛尊重。但是他已經近80高齡,而且沒有當首相的欲望。即使在木戶幸一苦苦哀求他“為了拯救國家”而去擔起這個責任的時候,他仍然十分不情願。
這天晚些時候,裕仁天皇在他的圖書室裏等著當選首相的出現。天皇筋疲力盡,近乎絕望。在夜裏,他被失眠所困擾;在白天,他一直在各種文件,包括大臣們的報告、各大使館發來電報的匯總、美國廣播的譯件。後來他還看到了對於戰爭結果的坦率估計,木戶幸一在以前一直出於天皇不應幹政的原則而沒有給他看。所有這些中最糟糕的就是他的人民所受到的苦難,這些在對被炸後東京的巡視中,他都已親眼見到了。裕仁瘦掉了15磅,他的頭發和胡子也顯出了淡淡的灰白。
將近10點的時候,天皇聽見前廳裏傳來了許多人的竊竊私語聲,這說明新首相已經準備登場了。於是他定了定神,使自己沉靜下來。門打開了,鈴木貫太郎海軍大將熟悉的身影出現在他麵前,並深深地鞠下躬來。
天皇臉上帶著少見的微笑,手也微微地揮了一下,他示意鈴木縮短一下他那些繁瑣的問候語句。鈴木貫太郎身著正式的晨禮服,恭敬地屈著肥胖的身體,他有著濃密的眉毛和濾茶器一樣的胡子。對於天皇來說,他實際上是一個比父親還要親近的人。因為他曾經當過10年的內庭侍從,現在還是禦前會議的首席。天皇除了在一些最正式的場合之外,都稱他為“親愛的叔叔”。沒有一個首相能比鈴木貫太郎對天皇更忠實盡力,也沒有誰比他更受到人民的尊重。所有的這些品質都是國家需要的,因為日本天皇已經下定決心,無論采取什麽辦法,付出什麽代價,也要趕在國家遭受到更大的痛苦和災難之前迅速地結束戰爭。
鈴木貫太郎這次鞠的躬比以前還要深,他幾乎是用懇求的語氣陳述了自己不足以承擔禦前會議和元老們強加給他的重任。他的理由一個是他太老了,一個是他從來都對政治感到不舒服,還有一個是他更喜歡沉醉於中國先賢老子的哲學冥想中,而不願意去做那些營營汲汲的行政和外交事務。最後他說:“況且我耳背得厲害,以致有時連陛下您的話也聽不清楚。”
天皇的回答十分溫和,但也十分堅定:“你對政治的不熟悉成不了什麽問題,耳背也沒關係。因此,請接受這個任命吧。”
他們兩個人之間沒有提到任何關於和平或戰爭的字眼。出於傳統的拘束,天皇不可能簡單地說,“叔叔,找個辦法頂住那些將軍,求得和平吧”,但是天皇後來也承認他曾經有過這個念頭,他確信鈴木貫太郎能夠理解他心裏沒有說出的意旨,並且付諸實施。然後覲見就結束了。
如果說這位新首相真的揣測出了裕仁的和平願望的話,那麽他就把這個思想埋得太深藏不露了,以至於他選出的外交大臣東鄉重德一點也沒有發現。東鄉重德當時63歲,他曾經在珍珠港事件時當過外交大臣,但是由於反對東條英機的政策,不久後他就離開了內閣。從此之後他一直就是秘密的主和派中的主要顧問。現在,退休在家的他被重新起用之後,期望著能得到內閣全力的支持以打開謀求和平的道路。
在一次深夜的會麵中,東鄉重德小心翼翼地問鈴木貫太郎,他對戰爭進程有什麽看法。鈴木很平和地回答:“我想我們還可以再堅持打上兩到三年。”東鄉感到震驚和難以相信,他舉出日本物質匱乏的實際情況反駁鈴木對於日本精神力量的頑固迷信。鈴木對他的說法不屑一顧,一點也聽不進去。最後東鄉感到極度無奈,他對鈴木說兩人在戰爭前景上的觀點分歧太大,沒辦法進行合作。於是他謝絕了外交大臣的任命。
鈴木貫太郎不同意他的推辭,兩個人又苦苦糾纏了半個小時。鈴木先覺得累了,於是他們就分手了,約定第二天晚上再接著討論。
第二天,也就是4月6日,東鄉重德接到了一大堆的懇求,全都來自那些元老和天皇的禦前會議成員。他們請求他接受外交大臣的職位,向他保證如果他不這麽做的話,鈴木貫太郎就無法開竅,並且認為隻有靠他才能改變鈴木的觀點。木戶幸一的私人秘書給東鄉打了個電話,大著膽子透露了一點天皇的決心,他悄悄地說:“在我看來天皇正在考慮要結束戰爭。”
在3月14日的禦前會議上,天皇作出第二次裁斷,決定終止戰爭。
這是以東鄉外相為首的主和派的勝利。東多作為外交官,對外國比較了解,這和河南陸相等軍人不同。軍人們完全不了解日本以外的世界,他們在和外國作戰時,封閉在日本國內,光考慮著日本一方而打仗。
日本是個孤立的島國,是使用一種語言的單一民族,一直過著和其他國家沒有接觸的生活,創立了一個隻有自己的世界。孤立的結果是把一個世界當成一切,予以絕對化了。軍人們都患有這種“絕對化”病。不用說,直到今天,許多日本人還被這種痼疾所糾纏著。
1945年以來,軍人們的心中確有一種維護日本和國體等抽象概念,但他們卻沒有看到眼前的活生生的日本。為此,他們拙笨地要先犧牲國民,最後自己也全部死去。他們缺少“生存下去”的勇敢,卻過多地有“輕易死去”的勇氣。
另一方麵,從天皇的角度著,國體是由於皇和國民構成的。不象軍人所認為的那樣,天皇製是和軍隊結成一體的,所以他能舍開軍隊。並且,有木戶內大臣那樣的天皇近臣,力圖停止戰爭挽救天皇製。在他們來看,采取政府和軍部投降的方試維護皇室,特別是將天皇製從軍隊手中解放出來,使皇室和戰爭分開是可能的。然後,以天皇的仁愛之心開太平救國民,天皇置身其上,超越戰爭。
但是,戰爭的結束並不是靠天皇個人意誌所能實現的。的確,在進入1945年,菲律賓等戰局連續失利以來,天皇已看透前途,決心寧可付出投降的代價,也要結束戰爭。然而,昭和年代的日本,是個沒有最高決策人的奇妙國家。天皇的國務活動雖由內閣輔佐,但軍隊由天皇親自統率,並在國務之外,即統率權是獨立的。但天皇對國務、對統率權,都沒有堅持自己的意誌。統帥軍隊,由參謀總長和軍令部總長輔弼。與內閣同樣,天皇對軍部的決定,隻有過提問,都是原樣批準的。
明治憲法對國務和統帥權采取二元製度。明治天皇在世的時候,天皇曾相當程度地做到了親政。內閣和軍部也都是為明治維新共同獻身的下級武士,他們雖身居高位,遇到困難還是互相協力的。但是,從大正到昭和,政府和軍部,或者說陸軍和海軍、今天的執政黨與在野黨,像壓力團(是以特殊目的組成的團體,向議會、政黨和行政官廳施加壓力。以影響其政策決定——譯者注)那樣分裂,不承認對方並互相抗爭。不但如此,另一方麵,元老西園寺公望公爵受當時世界潮流影響下出現的大正民主政治的熏染,為使裕仁皇太子成為英國式的立憲君主,對他進行了徹底的教育。
日本在大正天皇在位的時代(1912~1926年),僅有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向西伯利亞出兵。西伯利亞出兵是在1918~1922年,以救援捷克為名,日本與英、美、法、意等國幹涉俄國革命。除此之外,沒有大規模的出國作戰。這十五年裏,沒有出現內閣和軍隊之間完全對立的勢頭。大正天皇生來身體虛弱,恩有腦病,鑄成了英國式的“雖君臨而未統治”的局麵。
到了昭和時代,軍部開始冒進,政府和軍部朝不同方向發展,國家對外當然也就缺乏統一的國家意誌。明治憲法第11條規定統帥權獨立,這種二元製是模仿1701年在德國東北建成的普魯士王國的作法,王國需要皇帝,但日本是英國式的君主,形成世界少見的不負責任的體製。
因此,早在1945年初,天皇和有勢力的文官都希望停止戰爭,但卻文造成幾百萬人的死傷。
但是以阿南惟幾等人為首的軍部,卻並不甘心就此結束,他們開始擬定了一份為本土最後的作戰計劃。
這份“狠毒殘忍到極點的”日本的總決戰計劃,這個計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撤退中國華中、華南日軍,毀滅江南精華區。包括毀滅廣州和武漢,毀滅京滬杭三角洲內一切建築物。
第二階段:從事本土及中國黃河以南之防禦戰。
第三階段:最後決戰階段,即日本、偽滿、朝鮮的整個毀滅階段。包括全力保衛東京,以自殺戰術阻抗盟軍,如果東京陷落,即向盟國無條件投降。東京投降後,中國華北、東北及朝鮮的日軍必須繼續決戰,直至全軍覆滅,不許一兵一卒投降或活命。
作時務必警醒:不要出現違規違法內容,不要懷有僥幸心理。後果嚴重,請勿自誤。(已有外站作者,判刑三年半)
小提示:電腦訪問進手機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