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會結束後,周濱將謝易讓到另一處庭院中的養心齋喝茶。謝易走進房間,三麵靠牆的書架上,類別清晰的圖書排列的整整齊齊,看得出這應該是莊主的書房。此時屋內炭火才旺,房間已暖,桌上的茶正香。
謝易落座後問:“昨天我陪楊副使去見了耶律烏古,後來那些契丹人又去了哪裏?”
周濱正襟危坐答道:“那些契丹人與金軍作戰身份已經暴露,不可能重返北方,今天早上施全將軍陪著那些契丹人回石梁河東岸去了。看來,這些契丹人今後隻能落戶江南嘍。”
謝易抄起手搖搖頭道:“耶律烏古誌不在此,我懷疑他昨天出手相助,是有意識創造一個機會,為他將來借助大宋力量複國做準備。”
周濱對契丹人並不感興趣,他轉而問道:“官人此後有何打算?”
謝易喝了口茶,笑著答道:“等我給九斤及其他莊客的出路安排完後,我即啟程向北到北少林拜謁一位大德高僧,之後一路向西到洛陽白馬寺,之後沿著玄奘大師和義淨法師走過的路前往印度。”
周濱一驚,笑問:“難道大官人也要學少莊主投身佛門嗎?”
謝易也笑道:“我太執著,今生恐與佛門無緣。我隻是好奇印度名稱的來曆,古時那個地方被稱為天竺,是玄奘大師親自更正為印度,並說印度是梵語月亮的意思,義淨法師卻說是河流的意思,這兩位高僧都到過印度,那麽到底誰說的正確?我和你們少莊主為此還打了一個賭,所以我要親自去印證。”
周濱捋髯而笑:“官人果然執著得很!但我也認為官人灑脫得很。功名利祿、恩怨情仇在官人麵前都是過眼雲煙,真乃當世奇才。隻不過官人已二十多歲,長途跋涉去印度,此去必經十年光陰,官人真的放得下家中妻小?”
謝易擺擺手道:“我平生誌願是遊曆天下,怎麽能連累他人?故從未婚配,哪裏來的妻小?”
周濱正色道:“官人此言差矣,請容許老奴鬥膽相勸。據少莊主來信所講,你出自忠良之家,豈能無後?若隨了官人私心,如何對得起父母,如何對得起天下人對忠良美名的期待?”
謝易抄手於胸,眼神凝視著窗外的毛竹,淡淡地答道:“受教了,請容我三思。”
周濱聽出謝易隻是敷衍,他也自覺說這樣的話有些失言,忙再次轉移話題道:“老奴失禮,官人莫怪。以官人判斷,金軍在淮河以南為患還有幾日?”
謝易端起茶喝了一口道:“雖戰場瞬息萬變還有反複,但大局已定,金兀術不出三月前必然撤軍。”
周濱剛要開口,忽然周勝進屋稟報:“施全將軍已回,現正在前廳中堂用茶。他想見見大官人,說是有大事商量。”
謝易和周濱相視而笑,這位遊擊將軍人如其官職,來無蹤去無影,神出鬼沒。
施全看到謝易走進中堂就親熱地迎上去寒暄,又一把拉他坐下言道:“我已安排完契丹人渡江,接到將令就馬不停蹄趕回來,生怕你不辭而別讓我撲了一個空。那樣的話,楊副使交代的差事,我恐怕就完不成了。”
“哦?不知楊副使有何見教?”謝易不明就裏,納悶地問道。
“從楊副使那裏得知,店埠戰役宋軍又大獲全勝,廬州收複指日可待,那麽宋金兩國這一仗很快就會結束。楊副使回到臨安行在,就會從臨時的宣撫副使恢複為殿前司都指揮使。楊副使讓你跟我明天動身回臨安,楊副使有重要的事要和你商議。”施全說罷,端起桌上的茶大口地喝起來。
謝易皺了皺眉道:“我隻是個普通百姓,哪有資格讓楊副使掛念。請將軍給副使帶個話,我還要北上印證佛法,恕難從命。”
沒料到謝易一口回絕,施全驚愕地差點茶杯掉在地上。謝易接著說道:“我還有一事相求,周家莊的鄉兵此次保衛戰作戰英勇,請副使看在他們保家衛國的功績上,能否接納他們於麾下效命?”
施全揮手道:“先不談鄉兵的事,我先問問,先生為何抗命不從呢?”
謝易不願多談,但在施全不停追問下才隻好作答:“楊副使的心思我能猜出一些,他一定準備向朝廷保舉我為官,但我閑散慣了,心誌也不在仕途,現在當著施將軍的麵拒絕,好過在臨安當著副使的麵拒絕。真到那個時候,將軍讓副使的臉麵何存?”
施全一跺腳,急得直搓手:“人人巴不得有這樣的機會,你卻堅決不要。隻不過已經來不及了,昨夜楊副使已經寫了軍情呈報陛下,其中有為你邀功請賞的內容。如果陛下禦覽照準,你拒絕就是抗旨。其嚴重後果,我不說你也清楚,受到嚴厲處罰的不隻是你,還會包括周家莊村民,甚至還要牽連楊殿前。”
一時之間謝易啞口無言,他沉吟半晌不發一語。
旁邊的周濱感到僵持下去不是辦法,便向施全拱手道:“讓官人再想想,老奴請將軍借一步說話。”
兩個人走出中堂來到庭院,在幽廊邊周濱才小聲道:“我知將軍心思,但我對謝官人的秉性也略知一二,我能做說客,讓謝官人跟將軍回臨安。”
施全聞聽喜笑顏開道:“如果你真能說動謝先生,我一定重重酬謝。”
周濱擺手道:“老奴偌大年紀要酬勞毫無用處,我隻拜托將軍一件事,在我說服謝官人後,還望將軍成全。”
施全一拍胸脯:“隻要我能辦到,自然不在話下。”
二人返回中堂落座,周濱看謝易依然緊鎖雙眉顯得心事重重,便開口道:“官人身在局中,一時難以抉擇,老奴可以試著為官人開解,不知官人意下如何?”
謝易微微欠身道:“那就有勞周老伯為在下開示。uu看書w.uuksh ”
周濱手撚銀髯道:“記得老莊主在世的時候,給我講過當今陛下登基之初,也就是建炎年間發生的事。開封府尹宗澤孤守東京汴梁兩年,多次上疏懇請官家遷回汴京以振國威,但卻沒有得到朝廷任何答複,在宗澤去世的時候依然無奈地高呼‘渡河’。時至今日,已過十五載,陛下也沒有北顧之意。是宗澤迂腐嗎?竊以為,宗澤和謝官人同樣執著,不同的是,宗澤執著於知其不可為而為的入世;謝官人則執著於‘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的避世。但相同的是,你們都有忠君報國的赤子之心。”
謝易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低眉垂目猶如入定禪修,但周濱能感到謝易內心已起波瀾,於是耐心勸說道:“宗澤曾言‘天下之事,見機而為,待時而動,則事無不成。’昨夜楊副使借用漢武帝的原話,宋金兩國攻守易形,寇可往,我亦可往!副使的底氣在於大宋軍情已有翻天覆地的改變。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此時正是官人一展雄圖抱負之時,不在今日,更待何時?”
周濱站起身接著說道:“聰慧睿智謂之英,膽色過人謂之雄。大多數人二者隻能居其一。但官人不同,經過昨日一戰,以老奴所見,官人足當得起英雄二字。而現在中興之兆可見,金人滅亡之期將至,如果官人放棄機會,如何對得起令尊的寄托以及你恩師的教誨呢?還望官人明察。”
謝易忽然站起身,向周濱深施一禮道:“多謝開示,我猶如醍醐灌頂,頓開茅塞。明日我定與施將軍一同回臨安。”
謝易落座後問:“昨天我陪楊副使去見了耶律烏古,後來那些契丹人又去了哪裏?”
周濱正襟危坐答道:“那些契丹人與金軍作戰身份已經暴露,不可能重返北方,今天早上施全將軍陪著那些契丹人回石梁河東岸去了。看來,這些契丹人今後隻能落戶江南嘍。”
謝易抄起手搖搖頭道:“耶律烏古誌不在此,我懷疑他昨天出手相助,是有意識創造一個機會,為他將來借助大宋力量複國做準備。”
周濱對契丹人並不感興趣,他轉而問道:“官人此後有何打算?”
謝易喝了口茶,笑著答道:“等我給九斤及其他莊客的出路安排完後,我即啟程向北到北少林拜謁一位大德高僧,之後一路向西到洛陽白馬寺,之後沿著玄奘大師和義淨法師走過的路前往印度。”
周濱一驚,笑問:“難道大官人也要學少莊主投身佛門嗎?”
謝易也笑道:“我太執著,今生恐與佛門無緣。我隻是好奇印度名稱的來曆,古時那個地方被稱為天竺,是玄奘大師親自更正為印度,並說印度是梵語月亮的意思,義淨法師卻說是河流的意思,這兩位高僧都到過印度,那麽到底誰說的正確?我和你們少莊主為此還打了一個賭,所以我要親自去印證。”
周濱捋髯而笑:“官人果然執著得很!但我也認為官人灑脫得很。功名利祿、恩怨情仇在官人麵前都是過眼雲煙,真乃當世奇才。隻不過官人已二十多歲,長途跋涉去印度,此去必經十年光陰,官人真的放得下家中妻小?”
謝易擺擺手道:“我平生誌願是遊曆天下,怎麽能連累他人?故從未婚配,哪裏來的妻小?”
周濱正色道:“官人此言差矣,請容許老奴鬥膽相勸。據少莊主來信所講,你出自忠良之家,豈能無後?若隨了官人私心,如何對得起父母,如何對得起天下人對忠良美名的期待?”
謝易抄手於胸,眼神凝視著窗外的毛竹,淡淡地答道:“受教了,請容我三思。”
周濱聽出謝易隻是敷衍,他也自覺說這樣的話有些失言,忙再次轉移話題道:“老奴失禮,官人莫怪。以官人判斷,金軍在淮河以南為患還有幾日?”
謝易端起茶喝了一口道:“雖戰場瞬息萬變還有反複,但大局已定,金兀術不出三月前必然撤軍。”
周濱剛要開口,忽然周勝進屋稟報:“施全將軍已回,現正在前廳中堂用茶。他想見見大官人,說是有大事商量。”
謝易和周濱相視而笑,這位遊擊將軍人如其官職,來無蹤去無影,神出鬼沒。
施全看到謝易走進中堂就親熱地迎上去寒暄,又一把拉他坐下言道:“我已安排完契丹人渡江,接到將令就馬不停蹄趕回來,生怕你不辭而別讓我撲了一個空。那樣的話,楊副使交代的差事,我恐怕就完不成了。”
“哦?不知楊副使有何見教?”謝易不明就裏,納悶地問道。
“從楊副使那裏得知,店埠戰役宋軍又大獲全勝,廬州收複指日可待,那麽宋金兩國這一仗很快就會結束。楊副使回到臨安行在,就會從臨時的宣撫副使恢複為殿前司都指揮使。楊副使讓你跟我明天動身回臨安,楊副使有重要的事要和你商議。”施全說罷,端起桌上的茶大口地喝起來。
謝易皺了皺眉道:“我隻是個普通百姓,哪有資格讓楊副使掛念。請將軍給副使帶個話,我還要北上印證佛法,恕難從命。”
沒料到謝易一口回絕,施全驚愕地差點茶杯掉在地上。謝易接著說道:“我還有一事相求,周家莊的鄉兵此次保衛戰作戰英勇,請副使看在他們保家衛國的功績上,能否接納他們於麾下效命?”
施全揮手道:“先不談鄉兵的事,我先問問,先生為何抗命不從呢?”
謝易不願多談,但在施全不停追問下才隻好作答:“楊副使的心思我能猜出一些,他一定準備向朝廷保舉我為官,但我閑散慣了,心誌也不在仕途,現在當著施將軍的麵拒絕,好過在臨安當著副使的麵拒絕。真到那個時候,將軍讓副使的臉麵何存?”
施全一跺腳,急得直搓手:“人人巴不得有這樣的機會,你卻堅決不要。隻不過已經來不及了,昨夜楊副使已經寫了軍情呈報陛下,其中有為你邀功請賞的內容。如果陛下禦覽照準,你拒絕就是抗旨。其嚴重後果,我不說你也清楚,受到嚴厲處罰的不隻是你,還會包括周家莊村民,甚至還要牽連楊殿前。”
一時之間謝易啞口無言,他沉吟半晌不發一語。
旁邊的周濱感到僵持下去不是辦法,便向施全拱手道:“讓官人再想想,老奴請將軍借一步說話。”
兩個人走出中堂來到庭院,在幽廊邊周濱才小聲道:“我知將軍心思,但我對謝官人的秉性也略知一二,我能做說客,讓謝官人跟將軍回臨安。”
施全聞聽喜笑顏開道:“如果你真能說動謝先生,我一定重重酬謝。”
周濱擺手道:“老奴偌大年紀要酬勞毫無用處,我隻拜托將軍一件事,在我說服謝官人後,還望將軍成全。”
施全一拍胸脯:“隻要我能辦到,自然不在話下。”
二人返回中堂落座,周濱看謝易依然緊鎖雙眉顯得心事重重,便開口道:“官人身在局中,一時難以抉擇,老奴可以試著為官人開解,不知官人意下如何?”
謝易微微欠身道:“那就有勞周老伯為在下開示。uu看書w.uuksh ”
周濱手撚銀髯道:“記得老莊主在世的時候,給我講過當今陛下登基之初,也就是建炎年間發生的事。開封府尹宗澤孤守東京汴梁兩年,多次上疏懇請官家遷回汴京以振國威,但卻沒有得到朝廷任何答複,在宗澤去世的時候依然無奈地高呼‘渡河’。時至今日,已過十五載,陛下也沒有北顧之意。是宗澤迂腐嗎?竊以為,宗澤和謝官人同樣執著,不同的是,宗澤執著於知其不可為而為的入世;謝官人則執著於‘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的避世。但相同的是,你們都有忠君報國的赤子之心。”
謝易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低眉垂目猶如入定禪修,但周濱能感到謝易內心已起波瀾,於是耐心勸說道:“宗澤曾言‘天下之事,見機而為,待時而動,則事無不成。’昨夜楊副使借用漢武帝的原話,宋金兩國攻守易形,寇可往,我亦可往!副使的底氣在於大宋軍情已有翻天覆地的改變。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此時正是官人一展雄圖抱負之時,不在今日,更待何時?”
周濱站起身接著說道:“聰慧睿智謂之英,膽色過人謂之雄。大多數人二者隻能居其一。但官人不同,經過昨日一戰,以老奴所見,官人足當得起英雄二字。而現在中興之兆可見,金人滅亡之期將至,如果官人放棄機會,如何對得起令尊的寄托以及你恩師的教誨呢?還望官人明察。”
謝易忽然站起身,向周濱深施一禮道:“多謝開示,我猶如醍醐灌頂,頓開茅塞。明日我定與施將軍一同回臨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