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城,城中守軍一切軍械、鎧甲都已入庫封存。
文聘一襲素衣捧著後將軍印走出北門,赤足踩在灑水的黃土地麵,步履緩慢。
他始終目光前視,不偏不倚向著‘征北將軍’大纛下的戎車走去。
戎車裏田紀用單筒望遠鏡觀察著文聘麵容,這個人比上次見的時候衰老了太多,有一種油盡燈枯的感覺。
仿佛在嘴裏嚼了一個上午的茶葉,已經沒有一點味道了,隻剩下一個幹巴巴的皮囊。
然而,就這個形容枯槁的人找出了一條活路,卻要害南陽最少十萬戶人遷徙避難!
如果朝廷接收南陽,那擁立漢室的朝野士民必將歡欣鼓舞,以更大的勇氣來挑戰北府。
今後可能要因此而死的人,更是不計其數。
製造各種衝突,以刺激中立臣工的情緒,使和平合並的希望越來越渺茫,這正是尊皇分子的目標所在!
這才幾年,這些人就忘了北府的功績?
多少次是北府吏士力挽狂瀾,化頹敗為大勝?
先帝都默許的事情,這些人怎麽就不認賬?
難道他們比先帝了解的更多?
不,就因為北府、漢室合並後的朝廷,將是北府、先帝舊臣們的朝廷;這個朝廷容不下其他人。
這些無法融進來的人,自不願此生蹉跎,也不願子孫就此沉淪,隻好去皇帝那裏,鼓吹漢室正統,激勵皇帝奮起反抗。
至於會死多少人……這些人不在乎,他們隻在乎今後的地位。
田紀怒目,可又無法當麵指責文聘。
想弄死文聘泄恨,但這種夾縫裏生存的人本就可憐,沒必要惡言羞辱。
重新收好望遠鏡,田紀輕輕敲打車廂,駕馭戎車的甲士輕輕甩動韁繩,兩匹雄健挽馬拉著戎車緩慢前進。
相遇,戎車停止。
田紀居高臨下:“文將軍,可知昨夜有賊人盜取瑞獸,逃入漢南?”
文聘徹夜未眠的褐黃眼睛去看田紀,微微欠身:“不知。”
“文將軍戍守漢南之地,卻對如此大事毫無察覺,那本將彈劾文將軍一個不知之罪,可妥當?”
田紀眼裏文聘已經是死人,追問沉默的文聘:“將軍如何看?”
“是,某治軍不嚴,荒廢軍務,確有失察、不知、瀆職之罪。”
文聘說著兩手高舉手中後將軍印:“某願請罪朝廷,但襄陽乃係重鎮,還請將軍兼管數日。”
“不妥,你我轄區有異,無朝廷詔令,焉能私相授受將印?”
田紀拒絕,追問:“觀星樓經緯天地,功在社稷利在萬民。今賊人攻燒觀星樓,大火延燒,數年心血化為灰燼,就此文將軍可有說法?”
“我知罪大,唯一死而已。”
文聘說著失落低頭,又輕輕搖頭,長歎一聲。
田紀俯首看了文聘片刻,也忍不住感性跟著一歎:“唉誒,將軍已有決斷,那田某告退。”
戎車向前驅駛,繞過文聘後轉向,返回岸邊的府兵陣列。
戎車漸漸靠近陣列,幾十名軍吏靠上來,步伐漸快,毫無秩序圍繞著田紀的戎車,眼巴巴殷切盼望。
田紀看著一張張臉,隻覺得自己辜負了南陽二十萬戶的期望,羞愧低頭,聲音顫抖:“待各營抵達碼頭,就撤軍返回北岸。”
“老賊!”
一個軍吏轉身怒目盯著文聘,拔刀跳腳大罵正要撲上去,卻被左右同僚拉扯戎袍、鎧甲、胳膊,相互拉扯著,忿忿不甘跟著田紀戎車退回陣中。
田紀下車,雙手無力,解了幾次才解開盔帶,將頭盔隨意丟棄在地,隻覺得周身力氣被抽空。
壓力就是如此的大,田信那裏的壓力肯定會更大。
可該怎麽辦才好?
大將軍執政穩妥,根本不給打擊朝廷威信的機會。
天下越是安寧,朝廷的威望就與日俱增,名望就是力量。
再拖下去,恐怕不是北府合並朝廷,而是朝廷合並北府。
兩漢各種血淋淋的政變例子仿佛就浮現在麵前,田紀突然右手就抓向劍柄,但還是克製住了。
文聘見府兵陣列原地席地而坐,也就轉身朝襄陽走去。
這座劉表增修的經州治所,已不如當年繁盛,城外本該有許多繁華的都亭街道,或毀於戰火,或者被後來的襄陽守軍拆毀分解為材料。
老主公不在了,什麽都沒有了,自己也站到了南陽鄉黨的對立麵。
現在南陽士民肯定恨透了自己,恨死了文家。
可再恨,自己決不能死在北府手裏;哪怕是主動自殺,也不能讓北府承擔責任。
否則的話,自己的兒子、侄兒、養子都將遭受壓製、禁錮。
唯有一死,還要死的妥帖。
南陽交割關係大局,死多少公卿都得促成此事,就別說自己一個有名無實的後將軍。
文聘心意已定,慢悠悠走回城中,任由大門洞開,返回家中什麽也不想,就被濃濃疲倦擊倒開始昏沉大睡。
北岸,許多鄧城的士民、男女在天亮後跑出城來到岸邊觀望南岸進展,不見兵戈廝殺,隻見偃旗息鼓,舟船往來有序運回府兵甲士。uu看書 .uuanhu
見此模樣,唏噓之聲與哭聲交織在一起,悲傷在彌漫。
“唉。”
吳範聽到左右的啼哭、抱怨之聲也忍不住一聲長歎,他雙手環抱負立,身邊跟著的馮熙做仆從打扮,左肩挎著藤箱行李,右手拄著一麵竹竿黑布白字長幡,長幡番頭是白紅二色的太極圖,太極圖下寫著‘江東神算’四個字。
馮熙眨動眼睛:“文則先生,該啟程了。”
“唉,可歎民心似鐵。成祖皇帝遺澤深厚,也不耐如此消磨。”
吳範從馮熙手裏接住長幡,轉身向東走去,馮熙不發一言將左肩的藤箱卸下來,改用雙肩背負的方式重新背上,然後就追著吳範離去。
東吳滅亡以來,南陽、荊州、豫州休養生息,盜匪或被肅清,或主動解散歸入民間,馳道亭驛恢複,雖不能說是路不拾遺,但也勉強達到了夜不閉戶。
建業政變前夕,嗅覺敏銳的吳範就察覺不妥,早早找了個理由出城辦事沒有陪伴孫權左右,因此躲過一劫。
又知道太多的孫權私密事務,哪裏還敢在江東久留,一路狂奔逃到魏國,寄宿在馮熙處。
馮熙作為孫權的使者來訪魏國,很受曹丕喜歡,就派馮熙的老鄉陳群規勸……無法勸服,就索性把馮熙囚禁,等著馮熙回心轉意。
估計囚呢囚呢,囚上許久,就能讓馮熙效力魏國。
馮熙這邊自比蘇武誓死不從,結果等來一個建業政變,江東君臣反目火並的消息……沒辦法,隻好有條件的歸順魏國。
而現在,正是為舊主複仇之際。
文聘一襲素衣捧著後將軍印走出北門,赤足踩在灑水的黃土地麵,步履緩慢。
他始終目光前視,不偏不倚向著‘征北將軍’大纛下的戎車走去。
戎車裏田紀用單筒望遠鏡觀察著文聘麵容,這個人比上次見的時候衰老了太多,有一種油盡燈枯的感覺。
仿佛在嘴裏嚼了一個上午的茶葉,已經沒有一點味道了,隻剩下一個幹巴巴的皮囊。
然而,就這個形容枯槁的人找出了一條活路,卻要害南陽最少十萬戶人遷徙避難!
如果朝廷接收南陽,那擁立漢室的朝野士民必將歡欣鼓舞,以更大的勇氣來挑戰北府。
今後可能要因此而死的人,更是不計其數。
製造各種衝突,以刺激中立臣工的情緒,使和平合並的希望越來越渺茫,這正是尊皇分子的目標所在!
這才幾年,這些人就忘了北府的功績?
多少次是北府吏士力挽狂瀾,化頹敗為大勝?
先帝都默許的事情,這些人怎麽就不認賬?
難道他們比先帝了解的更多?
不,就因為北府、漢室合並後的朝廷,將是北府、先帝舊臣們的朝廷;這個朝廷容不下其他人。
這些無法融進來的人,自不願此生蹉跎,也不願子孫就此沉淪,隻好去皇帝那裏,鼓吹漢室正統,激勵皇帝奮起反抗。
至於會死多少人……這些人不在乎,他們隻在乎今後的地位。
田紀怒目,可又無法當麵指責文聘。
想弄死文聘泄恨,但這種夾縫裏生存的人本就可憐,沒必要惡言羞辱。
重新收好望遠鏡,田紀輕輕敲打車廂,駕馭戎車的甲士輕輕甩動韁繩,兩匹雄健挽馬拉著戎車緩慢前進。
相遇,戎車停止。
田紀居高臨下:“文將軍,可知昨夜有賊人盜取瑞獸,逃入漢南?”
文聘徹夜未眠的褐黃眼睛去看田紀,微微欠身:“不知。”
“文將軍戍守漢南之地,卻對如此大事毫無察覺,那本將彈劾文將軍一個不知之罪,可妥當?”
田紀眼裏文聘已經是死人,追問沉默的文聘:“將軍如何看?”
“是,某治軍不嚴,荒廢軍務,確有失察、不知、瀆職之罪。”
文聘說著兩手高舉手中後將軍印:“某願請罪朝廷,但襄陽乃係重鎮,還請將軍兼管數日。”
“不妥,你我轄區有異,無朝廷詔令,焉能私相授受將印?”
田紀拒絕,追問:“觀星樓經緯天地,功在社稷利在萬民。今賊人攻燒觀星樓,大火延燒,數年心血化為灰燼,就此文將軍可有說法?”
“我知罪大,唯一死而已。”
文聘說著失落低頭,又輕輕搖頭,長歎一聲。
田紀俯首看了文聘片刻,也忍不住感性跟著一歎:“唉誒,將軍已有決斷,那田某告退。”
戎車向前驅駛,繞過文聘後轉向,返回岸邊的府兵陣列。
戎車漸漸靠近陣列,幾十名軍吏靠上來,步伐漸快,毫無秩序圍繞著田紀的戎車,眼巴巴殷切盼望。
田紀看著一張張臉,隻覺得自己辜負了南陽二十萬戶的期望,羞愧低頭,聲音顫抖:“待各營抵達碼頭,就撤軍返回北岸。”
“老賊!”
一個軍吏轉身怒目盯著文聘,拔刀跳腳大罵正要撲上去,卻被左右同僚拉扯戎袍、鎧甲、胳膊,相互拉扯著,忿忿不甘跟著田紀戎車退回陣中。
田紀下車,雙手無力,解了幾次才解開盔帶,將頭盔隨意丟棄在地,隻覺得周身力氣被抽空。
壓力就是如此的大,田信那裏的壓力肯定會更大。
可該怎麽辦才好?
大將軍執政穩妥,根本不給打擊朝廷威信的機會。
天下越是安寧,朝廷的威望就與日俱增,名望就是力量。
再拖下去,恐怕不是北府合並朝廷,而是朝廷合並北府。
兩漢各種血淋淋的政變例子仿佛就浮現在麵前,田紀突然右手就抓向劍柄,但還是克製住了。
文聘見府兵陣列原地席地而坐,也就轉身朝襄陽走去。
這座劉表增修的經州治所,已不如當年繁盛,城外本該有許多繁華的都亭街道,或毀於戰火,或者被後來的襄陽守軍拆毀分解為材料。
老主公不在了,什麽都沒有了,自己也站到了南陽鄉黨的對立麵。
現在南陽士民肯定恨透了自己,恨死了文家。
可再恨,自己決不能死在北府手裏;哪怕是主動自殺,也不能讓北府承擔責任。
否則的話,自己的兒子、侄兒、養子都將遭受壓製、禁錮。
唯有一死,還要死的妥帖。
南陽交割關係大局,死多少公卿都得促成此事,就別說自己一個有名無實的後將軍。
文聘心意已定,慢悠悠走回城中,任由大門洞開,返回家中什麽也不想,就被濃濃疲倦擊倒開始昏沉大睡。
北岸,許多鄧城的士民、男女在天亮後跑出城來到岸邊觀望南岸進展,不見兵戈廝殺,隻見偃旗息鼓,舟船往來有序運回府兵甲士。uu看書 .uuanhu
見此模樣,唏噓之聲與哭聲交織在一起,悲傷在彌漫。
“唉。”
吳範聽到左右的啼哭、抱怨之聲也忍不住一聲長歎,他雙手環抱負立,身邊跟著的馮熙做仆從打扮,左肩挎著藤箱行李,右手拄著一麵竹竿黑布白字長幡,長幡番頭是白紅二色的太極圖,太極圖下寫著‘江東神算’四個字。
馮熙眨動眼睛:“文則先生,該啟程了。”
“唉,可歎民心似鐵。成祖皇帝遺澤深厚,也不耐如此消磨。”
吳範從馮熙手裏接住長幡,轉身向東走去,馮熙不發一言將左肩的藤箱卸下來,改用雙肩背負的方式重新背上,然後就追著吳範離去。
東吳滅亡以來,南陽、荊州、豫州休養生息,盜匪或被肅清,或主動解散歸入民間,馳道亭驛恢複,雖不能說是路不拾遺,但也勉強達到了夜不閉戶。
建業政變前夕,嗅覺敏銳的吳範就察覺不妥,早早找了個理由出城辦事沒有陪伴孫權左右,因此躲過一劫。
又知道太多的孫權私密事務,哪裏還敢在江東久留,一路狂奔逃到魏國,寄宿在馮熙處。
馮熙作為孫權的使者來訪魏國,很受曹丕喜歡,就派馮熙的老鄉陳群規勸……無法勸服,就索性把馮熙囚禁,等著馮熙回心轉意。
估計囚呢囚呢,囚上許久,就能讓馮熙效力魏國。
馮熙這邊自比蘇武誓死不從,結果等來一個建業政變,江東君臣反目火並的消息……沒辦法,隻好有條件的歸順魏國。
而現在,正是為舊主複仇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