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子浵拜師學醫術
調包計:自在江湖不為妃 作者:愛那麽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再說唐二娘借故把子浵從皓雲身邊拉走,徑直帶著子浵來到了她的書房。
唐二娘的書房原本是唐家收藏醫書的書房,後來唐家隻剩下她一人在山莊,她便幹脆將這藏書房改為她的專用書房。
子浵第一次進這書房,隻見偌大的房間裏並排擺著六個書架,上麵的書碼放得整整齊齊,滿滿當當,唐二娘的書桌上位於書架左側一塊寬敞的地方,上麵放著文房四寶,一摞賬本擺在桌角,書桌正對麵是華佗祖師爺的畫像,可見她仍然沒有忘記行醫濟世的祖業。子浵心裏翻起一陣波瀾,心緒難安,這裏便是她外公祖祖輩輩奮鬥的地方,她的母親唐三娘也在這裏逗留了不少時光,入龍嘯山莊這麽久,子浵從來不曾感到一絲親切,可唯獨到了這裏,她才覺得她回到了她原本應該待的地方。懶
唐二娘走到書桌前,見子浵遠遠地站著門口,以為她有一些膽怯,於是招呼道:“方姑娘,別幹站在那兒,過來坐啊。”
子浵行了個禮,答謝道:“多謝夫人。”說罷,走到唐二娘的書桌前,拉過椅子,欠身坐下。
唐二娘親自給子浵倒了杯茶水,遞到她手裏,讚許地對子浵說:“方姑娘,適才真是委屈你了。我果然沒有看錯你,我代表龍嘯山莊謝謝你的通情達理。”說罷,她竟然向子浵作了一個揖,夫人這麽做自然有她的道理,表麵上夫人是在感激子浵的忍讓,可是其實是在給她施壓,暗示她這門親事對於山莊而言意義重大,切不可因感情誤事。蟲
子浵倒是沒想到這一層麵,隻是惶恐不安,心想當姨的給外甥女行禮不知會不會遭到天打雷劈呢,於是趕忙放下手中的茶盞,上前扶起唐二娘,連連道:“夫人請起,莫要折煞我了。”
唐二娘繼續安撫她道:“其實你我都看得出來皓雲對你的情意,不過我們山莊最近和朝廷達成了合作,朝中有人好辦事,因此皓雲的婚事勢在必行。不過,俗話說:寧拆十座,廟不毀一門親,我不會棒打鴛鴦,待湯小姐嫁進來之後再過些日子,我會親自為你們操辦婚事,讓你風風光光地嫁進龍嘯山莊,隻是這些日子,你先受點委屈。”
言及此處,唐二娘輕輕地拍了拍子浵的手,安撫道:“不過你放心,你與我唐家頗有緣分,你又救了我兩個孩子,我會傳授你唐家不外傳的醫術,唐家在江湖上尚有立足之地,江湖上多少會給唐家醫術的麵子,你做了我唯一的傳人,你在龍嘯山莊不會被人欺負的。你可願意認我這個師父麽?”
唐家的醫術在江湖上人人稱讚,唐二娘自謙說“尚有立足之地”,實則是在江湖醫術界獨占鼇頭,她甘於將唐家醫術悉數教給方姑娘,其實頗有一些無奈。
首先,龍皓雲和若惜都不適合學醫,龍皓雲的內功練得是陽剛的類型,而醫術的內功頗為陰柔,而若惜已是待嫁的年紀,學醫沒有十年八載不能成事。以唐二娘的想法,龍皓雲自然是要繼承龍家的祖業——龍門鏢局的,若惜這個女兒終究是要嫁給別人的,日後龍嘯山莊要維持現有的江湖地位,唐家的醫術必須世世代代地在山莊傳承下去,那麽隻好傳給龍皓雲的妻子。
其次,雖然眼前湯毓兒是龍皓雲的未婚妻不假,不過以她對龍皓雲的了解,龍皓雲對方姑娘是情真意切,他二人又情投意合,以後龍皓雲身邊長伴的人多半是方姑娘,自己這麽做也算是幫助龍皓雲。更重要的是,方姑娘本身就是學醫之人,更可能受過妹妹唐三娘的教育,因此將醫術傳給她,即使有朝一日妹妹回來了,應該不會介懷。
再者說,通過她在醫廬的了解,這個方姑娘的醫德無可挑剔,正好借著安撫她的機會收了她,一舉兩得。
子浵心想這樣也好,自己既然要跟龍皓雲分手,就不好待在他身邊伺候,那麽所獲得的信息量就要少了一大半,如果能當夫人的徒弟那就沒有這個缺憾了,而且這原本就是爹娘所希望的,於是行禮道:“多謝夫人垂憐,小浵感激不盡。”
唐二娘扶起她來,道:“先別忙著答應。”說話間從書桌的抽屜裏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個木盒,打開木盒,隻見裏麵是一疊泛黃的冊子,上麵赫然寫著四個大字:“唐家筆記”,放在子浵跟前,不用多言這些筆記是唐笑或者之前的唐家先人記錄下來的,是唐家不二傳的精要。
當年唐三娘也曾研習過筆記的內容,可惜由於時間長了,三娘漸漸地遺忘了些,三娘隻是零星地說過一些給子浵聽,子浵知道這些筆記的珍貴,她看到唐二娘把這些拿出來,受寵若驚,疑惑地看著唐二娘,說不出話來。
唐二娘輕輕眨了一下眼睛,期許地說:“打開吧,看你的樣子你大概知道這是什麽,不錯,這是我唐家醫術的精要,我的兩個孩子年紀不小了,他們都沒有任何醫學基礎,而且也不適合學醫。我正苦惱沒有傳人,可巧遇見了你,你學的金針之術也是我唐家人傳授你的,我們唐家與你有緣,來吧,你先看看這本書,然後跟我講一講你的理解。不過,這書不能抄寫也不能帶走,就在我這裏看,明白嗎?”
子浵點點頭,打開泛黃的扉頁,卻見頭一句話寫著:“非唐家後人不得觀看,觀看過此書,需拜唐家為祖先,改姓唐氏,遵唐家祖訓,不得有違。”
唐二娘看到子浵在看扉頁上的話,說:“你是個姑娘家,日後出嫁從夫,姓氏自然要變的,你方家一門隻剩下你一個人,改姓就免了,唐家世代行醫,唐家祖訓簡單說來就四個字——醫者仁心,你本就是個大夫,這四個的含義想必你很清楚,你可願意遵守?”
子浵鄭重地點點頭,答應道:“弟子定當遵守。”於是便跪在華佗祖師爺的畫像前磕了三個頭,又對著唐二娘磕了三個響頭,行完叩首之禮,子浵恭敬地說道:“請師父教誨。”
唐二娘又說:“那好,你既然行了拜師之禮,便是我唐家的門生,日後行醫更要遵循唐家的祖訓,濟世為懷,並且世世代代將唐家醫術發揚光大。好,徒兒你看吧。”說完,拿出賬本與子浵麵對麵坐在書桌前。
子浵本就是唐三娘手把手帶出來的徒弟,因此學起唐家的醫術來自然得心應手,和唐二娘交流起心得來不謀而合之處舉不勝舉,唐二娘對這個入室弟子很是滿意,由愛一個人的才很自然得轉化為喜愛這一個人。
雖然子浵未曾表明身份,但是曲裏八拐地總算是實現了拜夫人為師的目的,那麽她這個護身符能否實現作用呢?
享受閱讀樂趣,盡在吾網
唐二娘的書房原本是唐家收藏醫書的書房,後來唐家隻剩下她一人在山莊,她便幹脆將這藏書房改為她的專用書房。
子浵第一次進這書房,隻見偌大的房間裏並排擺著六個書架,上麵的書碼放得整整齊齊,滿滿當當,唐二娘的書桌上位於書架左側一塊寬敞的地方,上麵放著文房四寶,一摞賬本擺在桌角,書桌正對麵是華佗祖師爺的畫像,可見她仍然沒有忘記行醫濟世的祖業。子浵心裏翻起一陣波瀾,心緒難安,這裏便是她外公祖祖輩輩奮鬥的地方,她的母親唐三娘也在這裏逗留了不少時光,入龍嘯山莊這麽久,子浵從來不曾感到一絲親切,可唯獨到了這裏,她才覺得她回到了她原本應該待的地方。懶
唐二娘走到書桌前,見子浵遠遠地站著門口,以為她有一些膽怯,於是招呼道:“方姑娘,別幹站在那兒,過來坐啊。”
子浵行了個禮,答謝道:“多謝夫人。”說罷,走到唐二娘的書桌前,拉過椅子,欠身坐下。
唐二娘親自給子浵倒了杯茶水,遞到她手裏,讚許地對子浵說:“方姑娘,適才真是委屈你了。我果然沒有看錯你,我代表龍嘯山莊謝謝你的通情達理。”說罷,她竟然向子浵作了一個揖,夫人這麽做自然有她的道理,表麵上夫人是在感激子浵的忍讓,可是其實是在給她施壓,暗示她這門親事對於山莊而言意義重大,切不可因感情誤事。蟲
子浵倒是沒想到這一層麵,隻是惶恐不安,心想當姨的給外甥女行禮不知會不會遭到天打雷劈呢,於是趕忙放下手中的茶盞,上前扶起唐二娘,連連道:“夫人請起,莫要折煞我了。”
唐二娘繼續安撫她道:“其實你我都看得出來皓雲對你的情意,不過我們山莊最近和朝廷達成了合作,朝中有人好辦事,因此皓雲的婚事勢在必行。不過,俗話說:寧拆十座,廟不毀一門親,我不會棒打鴛鴦,待湯小姐嫁進來之後再過些日子,我會親自為你們操辦婚事,讓你風風光光地嫁進龍嘯山莊,隻是這些日子,你先受點委屈。”
言及此處,唐二娘輕輕地拍了拍子浵的手,安撫道:“不過你放心,你與我唐家頗有緣分,你又救了我兩個孩子,我會傳授你唐家不外傳的醫術,唐家在江湖上尚有立足之地,江湖上多少會給唐家醫術的麵子,你做了我唯一的傳人,你在龍嘯山莊不會被人欺負的。你可願意認我這個師父麽?”
唐家的醫術在江湖上人人稱讚,唐二娘自謙說“尚有立足之地”,實則是在江湖醫術界獨占鼇頭,她甘於將唐家醫術悉數教給方姑娘,其實頗有一些無奈。
首先,龍皓雲和若惜都不適合學醫,龍皓雲的內功練得是陽剛的類型,而醫術的內功頗為陰柔,而若惜已是待嫁的年紀,學醫沒有十年八載不能成事。以唐二娘的想法,龍皓雲自然是要繼承龍家的祖業——龍門鏢局的,若惜這個女兒終究是要嫁給別人的,日後龍嘯山莊要維持現有的江湖地位,唐家的醫術必須世世代代地在山莊傳承下去,那麽隻好傳給龍皓雲的妻子。
其次,雖然眼前湯毓兒是龍皓雲的未婚妻不假,不過以她對龍皓雲的了解,龍皓雲對方姑娘是情真意切,他二人又情投意合,以後龍皓雲身邊長伴的人多半是方姑娘,自己這麽做也算是幫助龍皓雲。更重要的是,方姑娘本身就是學醫之人,更可能受過妹妹唐三娘的教育,因此將醫術傳給她,即使有朝一日妹妹回來了,應該不會介懷。
再者說,通過她在醫廬的了解,這個方姑娘的醫德無可挑剔,正好借著安撫她的機會收了她,一舉兩得。
子浵心想這樣也好,自己既然要跟龍皓雲分手,就不好待在他身邊伺候,那麽所獲得的信息量就要少了一大半,如果能當夫人的徒弟那就沒有這個缺憾了,而且這原本就是爹娘所希望的,於是行禮道:“多謝夫人垂憐,小浵感激不盡。”
唐二娘扶起她來,道:“先別忙著答應。”說話間從書桌的抽屜裏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個木盒,打開木盒,隻見裏麵是一疊泛黃的冊子,上麵赫然寫著四個大字:“唐家筆記”,放在子浵跟前,不用多言這些筆記是唐笑或者之前的唐家先人記錄下來的,是唐家不二傳的精要。
當年唐三娘也曾研習過筆記的內容,可惜由於時間長了,三娘漸漸地遺忘了些,三娘隻是零星地說過一些給子浵聽,子浵知道這些筆記的珍貴,她看到唐二娘把這些拿出來,受寵若驚,疑惑地看著唐二娘,說不出話來。
唐二娘輕輕眨了一下眼睛,期許地說:“打開吧,看你的樣子你大概知道這是什麽,不錯,這是我唐家醫術的精要,我的兩個孩子年紀不小了,他們都沒有任何醫學基礎,而且也不適合學醫。我正苦惱沒有傳人,可巧遇見了你,你學的金針之術也是我唐家人傳授你的,我們唐家與你有緣,來吧,你先看看這本書,然後跟我講一講你的理解。不過,這書不能抄寫也不能帶走,就在我這裏看,明白嗎?”
子浵點點頭,打開泛黃的扉頁,卻見頭一句話寫著:“非唐家後人不得觀看,觀看過此書,需拜唐家為祖先,改姓唐氏,遵唐家祖訓,不得有違。”
唐二娘看到子浵在看扉頁上的話,說:“你是個姑娘家,日後出嫁從夫,姓氏自然要變的,你方家一門隻剩下你一個人,改姓就免了,唐家世代行醫,唐家祖訓簡單說來就四個字——醫者仁心,你本就是個大夫,這四個的含義想必你很清楚,你可願意遵守?”
子浵鄭重地點點頭,答應道:“弟子定當遵守。”於是便跪在華佗祖師爺的畫像前磕了三個頭,又對著唐二娘磕了三個響頭,行完叩首之禮,子浵恭敬地說道:“請師父教誨。”
唐二娘又說:“那好,你既然行了拜師之禮,便是我唐家的門生,日後行醫更要遵循唐家的祖訓,濟世為懷,並且世世代代將唐家醫術發揚光大。好,徒兒你看吧。”說完,拿出賬本與子浵麵對麵坐在書桌前。
子浵本就是唐三娘手把手帶出來的徒弟,因此學起唐家的醫術來自然得心應手,和唐二娘交流起心得來不謀而合之處舉不勝舉,唐二娘對這個入室弟子很是滿意,由愛一個人的才很自然得轉化為喜愛這一個人。
雖然子浵未曾表明身份,但是曲裏八拐地總算是實現了拜夫人為師的目的,那麽她這個護身符能否實現作用呢?
享受閱讀樂趣,盡在吾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