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悲喜兩重天


    項羽被圍下垓時,鍾離昧和季布在韓信的《四麵楚歌》的號召下,不得已隻好跟著無心戀戰的楚軍們逃走了,其實當時的情況已是情非得已,楚軍們大部分都逃走了,他們兩個做為主帥不走也不行了,否則就當個“光杆司令”,死無葬身之地了。


    後來項羽在烏江自刎後,鍾離昧和季布成了劉邦重點追捕的對象。


    畢竟劉邦知道他們兩個是項羽的左膀右臂,一天不除去他們,心裏就一天不安穩啊。


    那們首先來看看季布的逃亡曆程吧。


    季布隻身首先逃到的是濮陽縣一個姓周的人家。


    這周家和他季家是世代之交,素來很友好。


    正是因為這層關係,在一個深手不見五指的夜晚,逃亡中的季布敲響了周家的大門。周家幾乎是想都沒有想就收留了他們。


    然而朝廷的“通輯令”很快就傳遍了五湖四海,小小的濮陽自然也不例外,布告上大致內容是,舉報和抓住通輯犯鍾離昧和季布懸賞rmb多少多少,窩藏通輯叛犯誅滅九族,殺無赦。


    這下周家人可就犯難了,以他和季家的交情,他自然是寧可自己死也要收留季布,然而此時的風聲太緊了,而且還是誅連九族的事啊。


    是啊,一個人的性命不要緊,但整個家族人的命運可就是大事了。於是周老爺子思來想去,最後終於想出一個辦法。


    他首先剃去季布的頭發,然後一陣描眉畫眼,又是割雙眼皮又是隆鼻(至於有沒有豐胸還有待考查),最後用鐵圈套住其脖子,不消多時,一個活生生的刑犯就旦生了。


    易容後的他完全變成了兩個人。如果你當時在場,看到季布從將軍到刑犯的轉變過程這樣的簡短而快捷一定會驚的目瞪口呆。心裏一定會這樣的感歎:這周老爺子的易容術和金庸筆下的阿朱有的一比啊。


    把季布改頭換麵後,周老爺子然後把他“賣”到一個魯地姓朱的大戶人家為奴。


    這朱老爺子是個江湖名門之輩,廣結天下名人。他和周老爺子也是很要好的朋友,對於周老爺子帶來的家奴,他二話不說就慷慨解囊拍板買下了。


    然而令周老爺子始料不及的是這朱老爺子自第一天起就對季布起了疑心。這倒不是說周老爺子的易容術太差,而且是不管季布怎麽改變,他與生俱來的英雄之氣卻是無法改變的。(.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


    而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季布那雙明眸中看出來。


    透過這雙特別而略帶憂鬱的眼睛,朱老爺子很快就發現這個所謂的家奴竟是朝廷重金追賞的季布將軍。


    對於自己的發現,朱老爺子又驚又喜,他馬上就趕到京城去了。當然,朱老爺子並沒有直接把季布交給朝廷去領這一輩子都數不完用不完的rmb。而是找到了老相識夏侯嬰將軍。


    這夏侯嬰可是劉顧身邊的大紅人啊,幾次救劉邦的性命於危極之中。


    由於兩人是故交,於是朱老爺子的到來,夏侯嬰很是熱情的招待,又是殺雞又是宰鴨,忙得不易樂乎。


    酒過三巡後,朱老爺子就乘著酒性開始提季布的事了,反正喝了酒說這樣的事最合適不過了,反正說的不對或者說有什麽不良後果都可以以“醉酒胡言”為由唐塞。


    夏侯嬰也對季布很是佩服。在朱老爺子的勸說下決定去麵見劉邦赦免季布的死罪。


    這夏侯嬰是啥人物,他是劉邦身邊最親的紅人啊。他的話自然引起了劉邦的高度重視,劉邦當即就“長考”起來,最後他礙於“大局觀”和“人情觀”,終於說了句:yes!


    於是乎,接下來街道上換成了一道赦免季布的新布告。


    隨後的事很簡單了,季布自然到洛陽見到了夏侯嬰,然後在夏侯嬰的帶領下見到了劉邦。


    曾經戰場上的“情敵”,此時化敵為友。季布跪下了他高昂的身軀,然後說了一大堆感激的話,最後他說他還會再考公務員的。


    劉邦大手一揮,說,不必了,我現在就給了你一個職位:郎中。


    這是劉邦對待一級戰犯唯一次大開恩。因為接下來還有一個叫丁公的項羽舊部下也來劉邦這裏,他同樣也希望能得到重賞,結果卻烏紗帽沒撈著,反而陪進了自己一顆血淋淋的人頭。


    丁公這般“有備”而來,原因很簡單,他曾經放過劉邦一條生路。


    細心的觀眾就會留意到當初劉邦在彭城兵敗時,他在逃難的過程中,度過睢水後,曾經遇到兩大最凶險的劫難。先是被楚軍圍住了,這時老天派天兵天將幫了他一回,在一陣烏雲密布和飛沙走石中,他乘機帶領百來名殘兵敗將成功突圍了。


    他沒有走出幾裏路,又有一隊楚軍帶兵追上來了。當時他那點人馬已是凶多吉少。於是他就用三寸不爛之舌對追來的楚軍將領說了一番客套的恭維話,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將領居然被他說服了,悻悻地帶領部下走了。


    當年放走劉邦的那個將領的名字就叫丁公。


    據說這丁公還跟季布沾親帶故,他聽說季布被赦免後還得到了重用,於是他呼啦啦的來了,他以為憑他放劉邦之恩,得到高官厚祿一定不在話下。


    然而,他很快就發現,這一趟皇宮之行是一趟不該趟的渾水。


    因為他在劉邦麵前跪下說出緣由後,得到劉邦的獎賞隻有這樣一句輕飄飄的話:給我托出去斬了。


    丁公就不服了,他說道:“陛下難道忘了當年的事麽?”


    劉邦冷笑道:“就算你當年於我有恩,那又如何?做人將臣,就在一個忠字,你在戰場上都詢私舞弊貪贓枉法,那麽以後在官場上肯定有過之而不及。象你這樣不忠不誠之人留之何用?”


    就這樣丁公被斬了。


    丁公是可悲的,因為劉邦要找一個“殺一儆百”“殺雞敬猴”的人來樹立威信,恭喜丁公,他光榮地趕上了這項任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朝在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飄雪樓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飄雪樓主並收藏漢朝在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