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肅、魏續、許忠、蔡平四人率軍離開驪山不久,曹性帶著一隊人來到西涼軍曾經駐紮的地方,簡單勘察一番,向東疾行。
曹性並未與劉辯同行,而是繞了一個大圈,疾行至驪山的另一邊隱藏,待西涼軍離開,才率軍出來。
他本以為驪山應有人留守,要通過頗需要一番波折。他臨行前曾與劉辯立下軍令狀,不管前路多少西涼軍阻攔,一定會將消息帶到。
結果,他小心翼翼來到西涼軍駐地,卻一兵未見,通過得如此順利,叫他大跌眼鏡。
曹性在高處望了一番,並未發現東方有隊伍的影子,看來援軍並沒有那麽快。
此處離弘農郡近兩百裏,他不敢耽擱太久,率軍向東疾行。倘若並未有援軍,他也要盡快趕到湖城,先尋秦遠派一軍支援劉辯,再回弘農城搬救兵。
曹性心中焦急,前來營救劉辯的荀攸等人心中亦焦急萬分,眾人已行到鄭縣境內,距驪山仍有八十裏,距長安一百八十餘裏。
按照西遷隊伍的行進速度,今日應當已經抵達長安,而驪山附近的西涼軍應該已經埋伏完畢,靜待劉辯的到來。
“一定要及時趕到。”荀攸一邊跟緊高順、徐晃等人,心中亦焦急地企盼劉辯能夠平安無事。
伍孚、高順、徐晃、馬禮等人心中亦有所想,不敢停歇,眾人停歇一刻,劉辯等人可能就要在西涼軍包圍之中多待一刻,便多一分危險。
眾人一路向西,又行了五十裏,遠遠見一軍疾馳而來,沒有任何旌旗標識,身後塵土飛揚,約有兩百人。
荀攸言來人可能是曹性及麾下的兩百軍士,命眾將士小心戒備。待來人走得近些,眾人已經認出來人,正是隨劉辯護送劉協的曹性。
隻見不知道曹性帶來的究竟是一個什麽樣的消息?
好亦或是壞?
此時曹性的每一個表情都被眾人認真解讀,希望能夠從他臉上看到好消息的痕跡。
曹性原本以為要行到弘農境內才能遇到援軍,沒想到荀攸等人的動作如此之快,實乃萬幸,他臉上露出一絲放鬆,卻不知也令不遠處的眾人鬆了一口氣。
曹性率軍迎上眾人,拱手道:“公達先生、伍將軍、伯平、元佑,王上由霸陵一路向北,引埋伏在驪山附近的李肅、魏續等人追擊,再伺機回身殺敵。
驪山附近盤踞的西涼軍約有萬人,此時均已撤走,前去圍堵王上。王上猜到會有援軍到來,命末將前來接應。”
曹性與徐晃並不相識,隻是點了點頭,算是打過了招呼。
此時天色接近傍晚,荀攸原本已經布置了夜襲驪山西涼軍大營的打算,不管有多少犧牲,一定要把這一條路打通。
西涼軍早至,各處應設有斥候,弘農軍夜襲未必成功。劉辯此舉倒是讓眾人省去了夜襲這一計劃。
驪山未留守軍一事令眾人有些驚疑,荀攸再三向曹性確認:“修明,可曾四處查探,西涼軍是否真的全數撤走?”
這一點,曹性早已查探完畢,回道:“先生,我仔細查探過,確實都已撤走,未留一兵一卒。”
“好。”荀攸聞言心中已經有了計較,將眾將召到一起,布置接下來的任務。
他先將徐晃介紹給曹性,令兩人熟識一番,曹性聽聞徐晃與高順不分高下,又見徐晃手中的兵刃是一柄開山斧,頗為驚異,心道:“王上又多一員大將。”
徐晃見曹性背上一把強弓,很多人都可以拉開,但非一般人能夠正中紅心,知道曹性弓馬嫻熟。
此時已經臨近傍晚,天色逐漸變暗,再過一時半刻,大軍便應安營紮寨,荀攸轉頭看向徐晃,言道:“公明,近萬大軍圍堵王上,我命你連夜出發,匯合王上,稟報王上我等動向。汝可願意?”
“某願意。”徐晃聞言領命而去,並未做任何耽擱。
經過曹性的描述,他知道劉辯此時的處境並不樂觀,趕緊帶上麾下將士離了隊伍,向西急行。此地離劉辯的大概位置有近五十裏,如果一切順利的話,眾人疾行一夜,應該能在明日清晨見到劉辯一行人。
高順麾下秦琦,亦帶一小隊人馬隨行。
待眾人送徐晃率軍離開,荀攸又對眾人言道:“我等再行一段路,在驪山紮營休息。今夜由伍將軍帶人巡夜,伯平暫且休息,將近天明時率軍出發,率軍前去營救王上,我等隨後跟上。”
眾將各自領命,繼續率軍出發,向著驪山的方向行進。u看書 .ukans
行至傍晚,眾人已經來到驪山腳下,伍孚帶人安營紮寨,巡邏守夜。高順則依荀攸之言,命麾下將士搭鍋造飯,再三囑咐將士半夜起行,然後各自去休息。
曹性辛苦了一路,也被荀攸安排去休息了。
而馬禮則被荀攸喚至大帳,荀攸攤開一副地圖,指著上麵的一個點,而馬禮則對當地的地理、聚落情況加以講解。
馬禮雖然不能對敵人的動向加以分析,卻勝在記憶超群,能夠記住當年見過的每一處,與實際情況幾乎絲毫不差。
馬禮的這一個特點也是荀攸近兩日才發現的,不止他見過的地理風貌,還包括他讀過的書,可謂博聞強識,隻是馬禮對於的應用和分析能力有些欠缺。
縱然如此,馬禮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荀攸準備這一次見到劉辯,便將馬禮的情況匯報給後者,依後者的用人之明,馬禮應該能夠得到一個妥善的安排。
其實,荀攸有心將馬禮留在自己身邊,逐漸培養後者的判斷能力,再加上他出色的記憶能力,將來一定能夠成為一個出色的謀士。
當然,荀攸不便明說,寄希望劉辯能夠開個金口。
荀攸、馬禮兩人在地圖邊聊了一個時辰,期間馬禮介紹某些地方時,荀攸一一指明劉辯可能屯兵於此處等待追兵、徐晃可能在另一處遇到劉辯、高順最有可能在一處山坳遇到西涼軍,馬禮心中不解,向荀攸提問,後者一一與其解釋。
兩人各自散去時,高順正好告別伍孚,引著麾下軍士離了大營,前去營救劉辯去了。
曹性並未與劉辯同行,而是繞了一個大圈,疾行至驪山的另一邊隱藏,待西涼軍離開,才率軍出來。
他本以為驪山應有人留守,要通過頗需要一番波折。他臨行前曾與劉辯立下軍令狀,不管前路多少西涼軍阻攔,一定會將消息帶到。
結果,他小心翼翼來到西涼軍駐地,卻一兵未見,通過得如此順利,叫他大跌眼鏡。
曹性在高處望了一番,並未發現東方有隊伍的影子,看來援軍並沒有那麽快。
此處離弘農郡近兩百裏,他不敢耽擱太久,率軍向東疾行。倘若並未有援軍,他也要盡快趕到湖城,先尋秦遠派一軍支援劉辯,再回弘農城搬救兵。
曹性心中焦急,前來營救劉辯的荀攸等人心中亦焦急萬分,眾人已行到鄭縣境內,距驪山仍有八十裏,距長安一百八十餘裏。
按照西遷隊伍的行進速度,今日應當已經抵達長安,而驪山附近的西涼軍應該已經埋伏完畢,靜待劉辯的到來。
“一定要及時趕到。”荀攸一邊跟緊高順、徐晃等人,心中亦焦急地企盼劉辯能夠平安無事。
伍孚、高順、徐晃、馬禮等人心中亦有所想,不敢停歇,眾人停歇一刻,劉辯等人可能就要在西涼軍包圍之中多待一刻,便多一分危險。
眾人一路向西,又行了五十裏,遠遠見一軍疾馳而來,沒有任何旌旗標識,身後塵土飛揚,約有兩百人。
荀攸言來人可能是曹性及麾下的兩百軍士,命眾將士小心戒備。待來人走得近些,眾人已經認出來人,正是隨劉辯護送劉協的曹性。
隻見不知道曹性帶來的究竟是一個什麽樣的消息?
好亦或是壞?
此時曹性的每一個表情都被眾人認真解讀,希望能夠從他臉上看到好消息的痕跡。
曹性原本以為要行到弘農境內才能遇到援軍,沒想到荀攸等人的動作如此之快,實乃萬幸,他臉上露出一絲放鬆,卻不知也令不遠處的眾人鬆了一口氣。
曹性率軍迎上眾人,拱手道:“公達先生、伍將軍、伯平、元佑,王上由霸陵一路向北,引埋伏在驪山附近的李肅、魏續等人追擊,再伺機回身殺敵。
驪山附近盤踞的西涼軍約有萬人,此時均已撤走,前去圍堵王上。王上猜到會有援軍到來,命末將前來接應。”
曹性與徐晃並不相識,隻是點了點頭,算是打過了招呼。
此時天色接近傍晚,荀攸原本已經布置了夜襲驪山西涼軍大營的打算,不管有多少犧牲,一定要把這一條路打通。
西涼軍早至,各處應設有斥候,弘農軍夜襲未必成功。劉辯此舉倒是讓眾人省去了夜襲這一計劃。
驪山未留守軍一事令眾人有些驚疑,荀攸再三向曹性確認:“修明,可曾四處查探,西涼軍是否真的全數撤走?”
這一點,曹性早已查探完畢,回道:“先生,我仔細查探過,確實都已撤走,未留一兵一卒。”
“好。”荀攸聞言心中已經有了計較,將眾將召到一起,布置接下來的任務。
他先將徐晃介紹給曹性,令兩人熟識一番,曹性聽聞徐晃與高順不分高下,又見徐晃手中的兵刃是一柄開山斧,頗為驚異,心道:“王上又多一員大將。”
徐晃見曹性背上一把強弓,很多人都可以拉開,但非一般人能夠正中紅心,知道曹性弓馬嫻熟。
此時已經臨近傍晚,天色逐漸變暗,再過一時半刻,大軍便應安營紮寨,荀攸轉頭看向徐晃,言道:“公明,近萬大軍圍堵王上,我命你連夜出發,匯合王上,稟報王上我等動向。汝可願意?”
“某願意。”徐晃聞言領命而去,並未做任何耽擱。
經過曹性的描述,他知道劉辯此時的處境並不樂觀,趕緊帶上麾下將士離了隊伍,向西急行。此地離劉辯的大概位置有近五十裏,如果一切順利的話,眾人疾行一夜,應該能在明日清晨見到劉辯一行人。
高順麾下秦琦,亦帶一小隊人馬隨行。
待眾人送徐晃率軍離開,荀攸又對眾人言道:“我等再行一段路,在驪山紮營休息。今夜由伍將軍帶人巡夜,伯平暫且休息,將近天明時率軍出發,率軍前去營救王上,我等隨後跟上。”
眾將各自領命,繼續率軍出發,向著驪山的方向行進。u看書 .ukans
行至傍晚,眾人已經來到驪山腳下,伍孚帶人安營紮寨,巡邏守夜。高順則依荀攸之言,命麾下將士搭鍋造飯,再三囑咐將士半夜起行,然後各自去休息。
曹性辛苦了一路,也被荀攸安排去休息了。
而馬禮則被荀攸喚至大帳,荀攸攤開一副地圖,指著上麵的一個點,而馬禮則對當地的地理、聚落情況加以講解。
馬禮雖然不能對敵人的動向加以分析,卻勝在記憶超群,能夠記住當年見過的每一處,與實際情況幾乎絲毫不差。
馬禮的這一個特點也是荀攸近兩日才發現的,不止他見過的地理風貌,還包括他讀過的書,可謂博聞強識,隻是馬禮對於的應用和分析能力有些欠缺。
縱然如此,馬禮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荀攸準備這一次見到劉辯,便將馬禮的情況匯報給後者,依後者的用人之明,馬禮應該能夠得到一個妥善的安排。
其實,荀攸有心將馬禮留在自己身邊,逐漸培養後者的判斷能力,再加上他出色的記憶能力,將來一定能夠成為一個出色的謀士。
當然,荀攸不便明說,寄希望劉辯能夠開個金口。
荀攸、馬禮兩人在地圖邊聊了一個時辰,期間馬禮介紹某些地方時,荀攸一一指明劉辯可能屯兵於此處等待追兵、徐晃可能在另一處遇到劉辯、高順最有可能在一處山坳遇到西涼軍,馬禮心中不解,向荀攸提問,後者一一與其解釋。
兩人各自散去時,高順正好告別伍孚,引著麾下軍士離了大營,前去營救劉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