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直喜歡拿怛羅斯戰役來證明所謂的“唐軍戰鬥力遠超過阿拉伯帝國”,殊不知那隻是一次意外。t如果阿拉伯帝國軍隊真正進攻唐帝國,那麽戰勝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因為戰爭拚的是國家的總體實力,而且天寶年間的唐朝也遠不是開元年間的唐朝。


    首先,從經濟的角度分析,唐在進入天寶年間後,內部從貞觀之後積累的大量矛盾開始集中爆發。土地兼並開始迅速發展,社會政治迅速腐壞,道德開始崩潰,階級矛盾迅速尖銳起來。而且士族勢力也對自身地位的瓦解不滿,生產力發展速度大為降低。對外(契丹、奚、吐蕃)的戰爭嚴重消耗了經濟,貧困人口比例迅速拉大。而對外貿易的發達不但沒有給政府帶來什麽收入,反而導致出超,所有僅有的利潤也被大商人占有,人民根本沒有受益,高利貸盛行,公債私放,官員拿公款放債。當時農業歉收,錢重物輕(與亂造佛教寺廟雕像不無關係),而大量失地農民很多十天半個月吃不到鹽!人民對貪汙無能的政府開始不滿,李隆基也日益驕橫,沉醉在大唐虛假的榮光裏。


    反觀阿拉伯帝國,這時已經基本統一中東,還打下了波斯,穆斯林數量大為增多。[.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波斯的銀礦和鐵礦、興都庫什山區的金礦和錫礦給帝國帶來了巨大收益,伊拉克地區的農業也發展了。海上貿易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帝國的軍隊無論人數還是裝備都大為增強,而且人民上下一心,渴望遵照主的意願前往中國進行聖戰。


    再看看軍事力量。阿軍擁有大約35萬常備陸軍和5萬海軍,而且人民以部落為單位受訓作為後備部隊,必要時可發動100-150萬軍隊,且有一半是驍勇的騎兵。而帝國可以以波斯為基地進行補給,當時的國力足夠支持50萬軍隊遠征中國。海軍可以臨時擴編到10萬左右(臨時征召士兵,編入大批奴隸水手),而且當年阿拉伯商人利用“海上絲綢之路”到中國做生意的很多,海路其實並不艱難,就連普通小商船都有90%以上幾率成功往來,何況正規海軍的上千艘戰艦?


    而唐軍呢?在天寶年間,唐軍的府兵製已經基本失效。舊的宿衛軍士由於待遇糟糕,逃散殆盡。660年之後,唐已經開始募兵,而且由於貪汙腐敗,士兵軍餉低下,沒有多少人願意當兵。(.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723年,李隆基招兵12萬作為“長從宿衛”拱衛京師,結果除了官吏,隻有1萬人真正應征,官員大量貪汙糧餉,去的都是流氓無賴找不到工作的社會閑散垃圾人員,從不訓練。而各地方宿衛戍兵理論上有60萬,其實不到半數,大部分還是不務正業,與鎮將一起經營各種產業謀利,完全無戰鬥力。


    為了彌補這些募來的軍隊的戰鬥力空缺,唐帝國又有職業軍人,他們就是節度使的部隊,也是唯一有戰鬥力的軍隊。當時唐有如下節度使:


    安西節度使:治所龜茲,有兵24000;


    北庭節度使:治所北庭都護府,有兵20000;


    河西節度使:治所涼州,有兵73000;


    朔方節度使:治所靈州,有兵64700;


    河東節度使:治所太原,有兵55000;


    範陽節度使:治所幽州,有兵91000;


    平盧節度使:治所營州,有兵37500;


    隴右節度使:治所?州,有兵75000;


    劍南節度使:治所益州,有兵30900;


    嶺南五府節度使:治所廣州,有兵15400.


    這些節度使共有426500人,是當時理論上僅有的能夠戰鬥的唐軍。可惜範陽、平盧、朔方三鎮是安祿山等人的基地,他們叛變後還控製了河東節度使的部隊。而且在安史之亂前,由於鮮於仲通攻打南詔,所以唐軍主力(很多安西、北庭、隴右、河西鎮的軍隊被調到劍南送死),所以如果在安史之亂開始後阿拉伯帝國按計劃進攻,那麽與阿軍陸軍對抗的隻有西域的不到3萬唐軍(被抽調到南方與京師很多),而海軍登陸後將麵臨嶺南五府節度使的軍隊15000餘人,可以說這些唐軍是很容易解決的。


    也許有人會提出臨時征兵。不過不幸的是,中國人一直是有家無國的,唐代更甚!加上府兵製名存實亡,人們長期不習戰鬥,佛教思想在民間盛行,所以基本招不到可以作戰的部隊。人民在被抓壯丁前就會逃走,所以“三史三別”的描述才會出現。正所謂“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而且中國官吏常常胡亂抓人湊數(中國人的優秀傳統),所以才有“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反觀阿軍將士,無一不是悍不畏死的壯士勇士,思想上高度武裝,堅定地認為自己是在為人類謀福利是為了正義而戰,且平時在部落裏受過完整的軍事訓練。這些都不是那些石壕村的老太婆能夠具備的!就算是正規軍,這時的心態也是“低頭落淚悔吃糧、步步近刀槍,惆悵無人商量”,毫無鬥誌,也沒用國家觀念。鄴城60萬唐軍的潰敗就說明了問題。


    還有,唐軍無能,唐將倒是有幾個不錯的。可惜中國人隻知道內耗,高仙芝、封長清的下場足以說明問題了。而皇帝信任的是什麽人?高力士、魚朝恩、邊令誠!哈哈哈,這些垃圾太監指揮下,就是天兵天將也要完蛋,何況那些唐軍?


    而且,我們不能指望唐朝人民起來自發抵抗。安祿山之所以能夠旬日取河北三十七城,人民不敢反抗是很重要的原因。何況阿拉伯帝國軍隊一直善於爭取支持,後來十世紀攻打印度時,成千上萬的賤民、首陀羅蜂擁到街邊歡呼阿軍,印軍都自動放下武器,就說明了這一點。何況中國人貪生怕死,一盤散沙。隻要阿軍迅速從河西走廊攻下兩京,海軍迅速北上占領毫無防禦的江南,唐軍及唐帝國人民必定土崩瓦解、全線投降,幾個所謂的“忠臣”的抵抗最多隻有象征意義,勝利不是不可能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執掌盛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火藥之木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火藥之木炭並收藏執掌盛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