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到大門口,正碰見形色匆匆的董恢、宗穆、馬承與傅僉,雙方剛一打照麵,董恢率領眾人連忙施禮,“拜見尚書令大人...”。
費禕站在最前,陳祗、楊戲等人分列左右,大家神情各異卻都默不作聲,與董恢等人稍顯緊張的麵容相反,陳祗、楊戲正得著看笑話,一方都督竟然不在,這事情捅到皇帝那裏,肯定落不了好,陳祗平靜如水的表麵,暗藏的是徐戍落馬後的諸多幻想...[搜索最新更新盡在]
“得得...別這麽客氣了,你們還拿我當尚書令麽?”,費禕不耐煩起來,陳祗見費禕發難,心中暗暗發笑。
眾人當中,唯獨董恢最為善謀,他用餘光觀察了幾人的表情,連忙道:“尚書令恕罪...如今新政試行不久,且物價不穩,我們實在脫不開身,故而來遲...”。
“這麽說,反倒是我不通人情了??也罷...徐戍徐都督呢?怎麽不見他人影?”。
董恢微微一怔,表情中顯露一絲尷尬,其實,早在一個多月前黃崇、戈均率領虎射營返回後便透露了徐戍南下的消息,當時的自己萬分錯愕,且不說一個都督擅離職守,憑徐戍三人獨自前往南中,就是個九死一生的事情,比起永安政局的不穩,自己更擔心徐戍的安危,倒不是擔心這個人,而是一旦徐戍出事,整個蜀漢東部就將陷入水生火熱當中,然而此事事關平叛大事,自己雖然是當年的丞相府心腹,這次卻連蔣琬都不曾告訴,更何況這個與自己關係一般的尚書令了。
凝神思考了片刻,董恢臉上揚起笑意,“回尚書令,徐都督率領虎射營去了南浦縣練兵了”。
南浦,正是前幾年剛剛改了名字的羊渠縣,這個地方瀕臨長江,地處徐戍所治的巴東郡與鄧芝所治的巴郡交界處,與永安城可謂一東一西,相距甚遠。
費禕顧不得進屋敘話,臉色更加難堪,“練兵如何要到南浦去?既不在永安,又不進駐庲降,他到底要做什麽?”。
“尚書令息怒,南浦的山峰多險峻,都督正是要訓練虎射營的困境作戰能力”,董恢的話語顯得自信很多,其實這原本就是事實,黃崇先領兵回了永安,旋即有回軍去了南浦,訓練一事是真的,隻是徐戍根本不在那裏而已。
對於董恢等人的解釋,費禕半信半疑,倒不是故意找茬,隻是南中一日不平,天子劉禪就一日不得安心,雖然這事情牽扯到彭年、蜀漢朝廷以及東吳的三方厲害關係,但徐戍的不作為,還是讓自己十分不滿。
早先就稟報了漢中的蔣琬,可是他的回複隻有一個字:等。無可奈何之下,這才在天子劉禪的要求下,帶著陳祗等人一同前來。
沉思半晌,費禕決意前往南浦,董恢等人自然不能隨便離開永安,於是讓馬承、傅僉陪同前往,臨行前悄悄拉來傅僉叮囑了一會兒,這才召集官員歡送尚書令費禕出城。
一路上,費禕視察了沿途民生情況,馬承一一列舉這段時間的成果,見到許多曾經荒廢的田畝,因為徐戍新政的強製執行而有人來種,費禕大為讚賞,毫不吝嗇的誇讚徐戍的政績,這也讓馬承等人明白,費禕隻是對人不對事而已,畢竟,諸葛亮不會所托非人。
南浦縣南側,頻臨江水的一片無人區,這是片杳無人煙的地區,百草豐茂,叢林繁密,山巒青石緊依,峽澗繞水奇險,的確是個練兵的好地方,就連費禕自己也沒想到,虎射營的目標竟然是同時具備虎騎軍與無當飛軍的戰力,難以想象這樣的一支部隊練成之後是怎樣的所向無敵。
大營位於河邊一塊難得的曠野上,遠遠地,費禕一行聽見了雄壯而嘹亮的歌聲。
“烽煙起...中原北望...
風卷起沙...漫天長戟如狂...
誌淩雲天...忠吾皇...
二十載...縱橫間...誰能相抗...
勢如虎...披靡所向...
振大漢...心如鐵...雖死不忘...
何惜熱血...揮沙場...
雄赳赳...氣昂昂...奮勇而上...
鐵蹄踏馬萬重浪...
塵飛揚...震雍涼...虎射往!!”
........
駐足聽完整首曲子,傅僉心潮澎湃,猶如怒濤,費禕凝神長歎,“這是何人所作?”。
傅僉稍稍平複心情,正色道:“回尚書令大人,這是徐都督專為虎射營所作軍歌,名曰‘踏馬振魂曲’,意在有朝一日攻破關中,重興大漢!”。
一抬手,費禕示意自己知道了,傅僉急忙閉口不再說話。
剛到寨門前,兩翼正在輪值的八名虎射營將士突然拉弓上箭,齊聲嗬斥:來者何人?!!!
突然的舉動反倒下了費禕等人一跳,陳祗不禁怒火翻騰,“瞎了你的狗眼!!!這是尚書令費禕大人!!把弓箭給我放下!”。
領班將士正色道:“敢問來此何事?!”。
眼瞧著費禕麵無表情,似是有些不快,陳祗氣焰大漲,正要發作,傅僉急忙勸道,“費大人...這是徐都督定下的軍規...主要為了軍中安全著想...”。
費禕勉強一笑,道:“來找你們徐都督...開門吧...”。
領班將士恭敬的拱手施禮,“請尚書令大人稍後,末將這就去通報”,也不等費禕發話,領班這就扭頭跑開,其餘將士依舊嚴陣而立,氣勢如虹。
費禕的心中十分不快,一個尚書令,竟然給晾在門外不讓進去,他恨不得臭罵徐戍,可軍中不似朝中,在這裏,軍令軍規,如泰山般不可撼動,即使憤怒,卻也無話可說。
許久...在眾人的焦急等待中,黃崇與戈均的身影出現了,他們快步走到跟前,故作佯怒,對著將士嗬斥道:“尚書大人到了,怎麽不早通報?!快開門!”。
楊戲不禁冷笑,黃崇這話當真是句廢話,他明擺著不把費禕這幾人放在眼裏,在黃崇、傅僉連番寒暄下,費禕麵容冷峻的走進大寨,直奔中軍大帳而去。
“徐戍在哪裏?!讓他來見我!”。
傅僉朝著黃崇使了個眼色,他立即會意,不假思索道:“大人,徐都督出去勘察地形了,方今不在寨中...”。
陳祗終於忍耐不住,冷冷道:“永安不在,南浦也不在,難不成他在天上?!”。
眾人陷入了沉默,黃崇不禁開始緊張,徐戍啊徐戍,天知道他現在在哪裏!然而如今的形勢也逼得自己必須一口咬定。
一連問了幾句,黃崇始終以徐戍外出未歸、不知何時歸來作答,曆經一番沉默之後,費禕拿起了案台上的印信,細細端詳,“黃崇、傅僉,率虎射營開拔,與我回永安去!”。
黃崇猛然一怔,餘光掃視陳祗、楊戲、張表,又與傅僉、馬承對視,額頭滲出一滴汗水,“恕...末將不能奉命...”。
費禕站在最前,陳祗、楊戲等人分列左右,大家神情各異卻都默不作聲,與董恢等人稍顯緊張的麵容相反,陳祗、楊戲正得著看笑話,一方都督竟然不在,這事情捅到皇帝那裏,肯定落不了好,陳祗平靜如水的表麵,暗藏的是徐戍落馬後的諸多幻想...[搜索最新更新盡在]
“得得...別這麽客氣了,你們還拿我當尚書令麽?”,費禕不耐煩起來,陳祗見費禕發難,心中暗暗發笑。
眾人當中,唯獨董恢最為善謀,他用餘光觀察了幾人的表情,連忙道:“尚書令恕罪...如今新政試行不久,且物價不穩,我們實在脫不開身,故而來遲...”。
“這麽說,反倒是我不通人情了??也罷...徐戍徐都督呢?怎麽不見他人影?”。
董恢微微一怔,表情中顯露一絲尷尬,其實,早在一個多月前黃崇、戈均率領虎射營返回後便透露了徐戍南下的消息,當時的自己萬分錯愕,且不說一個都督擅離職守,憑徐戍三人獨自前往南中,就是個九死一生的事情,比起永安政局的不穩,自己更擔心徐戍的安危,倒不是擔心這個人,而是一旦徐戍出事,整個蜀漢東部就將陷入水生火熱當中,然而此事事關平叛大事,自己雖然是當年的丞相府心腹,這次卻連蔣琬都不曾告訴,更何況這個與自己關係一般的尚書令了。
凝神思考了片刻,董恢臉上揚起笑意,“回尚書令,徐都督率領虎射營去了南浦縣練兵了”。
南浦,正是前幾年剛剛改了名字的羊渠縣,這個地方瀕臨長江,地處徐戍所治的巴東郡與鄧芝所治的巴郡交界處,與永安城可謂一東一西,相距甚遠。
費禕顧不得進屋敘話,臉色更加難堪,“練兵如何要到南浦去?既不在永安,又不進駐庲降,他到底要做什麽?”。
“尚書令息怒,南浦的山峰多險峻,都督正是要訓練虎射營的困境作戰能力”,董恢的話語顯得自信很多,其實這原本就是事實,黃崇先領兵回了永安,旋即有回軍去了南浦,訓練一事是真的,隻是徐戍根本不在那裏而已。
對於董恢等人的解釋,費禕半信半疑,倒不是故意找茬,隻是南中一日不平,天子劉禪就一日不得安心,雖然這事情牽扯到彭年、蜀漢朝廷以及東吳的三方厲害關係,但徐戍的不作為,還是讓自己十分不滿。
早先就稟報了漢中的蔣琬,可是他的回複隻有一個字:等。無可奈何之下,這才在天子劉禪的要求下,帶著陳祗等人一同前來。
沉思半晌,費禕決意前往南浦,董恢等人自然不能隨便離開永安,於是讓馬承、傅僉陪同前往,臨行前悄悄拉來傅僉叮囑了一會兒,這才召集官員歡送尚書令費禕出城。
一路上,費禕視察了沿途民生情況,馬承一一列舉這段時間的成果,見到許多曾經荒廢的田畝,因為徐戍新政的強製執行而有人來種,費禕大為讚賞,毫不吝嗇的誇讚徐戍的政績,這也讓馬承等人明白,費禕隻是對人不對事而已,畢竟,諸葛亮不會所托非人。
南浦縣南側,頻臨江水的一片無人區,這是片杳無人煙的地區,百草豐茂,叢林繁密,山巒青石緊依,峽澗繞水奇險,的確是個練兵的好地方,就連費禕自己也沒想到,虎射營的目標竟然是同時具備虎騎軍與無當飛軍的戰力,難以想象這樣的一支部隊練成之後是怎樣的所向無敵。
大營位於河邊一塊難得的曠野上,遠遠地,費禕一行聽見了雄壯而嘹亮的歌聲。
“烽煙起...中原北望...
風卷起沙...漫天長戟如狂...
誌淩雲天...忠吾皇...
二十載...縱橫間...誰能相抗...
勢如虎...披靡所向...
振大漢...心如鐵...雖死不忘...
何惜熱血...揮沙場...
雄赳赳...氣昂昂...奮勇而上...
鐵蹄踏馬萬重浪...
塵飛揚...震雍涼...虎射往!!”
........
駐足聽完整首曲子,傅僉心潮澎湃,猶如怒濤,費禕凝神長歎,“這是何人所作?”。
傅僉稍稍平複心情,正色道:“回尚書令大人,這是徐都督專為虎射營所作軍歌,名曰‘踏馬振魂曲’,意在有朝一日攻破關中,重興大漢!”。
一抬手,費禕示意自己知道了,傅僉急忙閉口不再說話。
剛到寨門前,兩翼正在輪值的八名虎射營將士突然拉弓上箭,齊聲嗬斥:來者何人?!!!
突然的舉動反倒下了費禕等人一跳,陳祗不禁怒火翻騰,“瞎了你的狗眼!!!這是尚書令費禕大人!!把弓箭給我放下!”。
領班將士正色道:“敢問來此何事?!”。
眼瞧著費禕麵無表情,似是有些不快,陳祗氣焰大漲,正要發作,傅僉急忙勸道,“費大人...這是徐都督定下的軍規...主要為了軍中安全著想...”。
費禕勉強一笑,道:“來找你們徐都督...開門吧...”。
領班將士恭敬的拱手施禮,“請尚書令大人稍後,末將這就去通報”,也不等費禕發話,領班這就扭頭跑開,其餘將士依舊嚴陣而立,氣勢如虹。
費禕的心中十分不快,一個尚書令,竟然給晾在門外不讓進去,他恨不得臭罵徐戍,可軍中不似朝中,在這裏,軍令軍規,如泰山般不可撼動,即使憤怒,卻也無話可說。
許久...在眾人的焦急等待中,黃崇與戈均的身影出現了,他們快步走到跟前,故作佯怒,對著將士嗬斥道:“尚書大人到了,怎麽不早通報?!快開門!”。
楊戲不禁冷笑,黃崇這話當真是句廢話,他明擺著不把費禕這幾人放在眼裏,在黃崇、傅僉連番寒暄下,費禕麵容冷峻的走進大寨,直奔中軍大帳而去。
“徐戍在哪裏?!讓他來見我!”。
傅僉朝著黃崇使了個眼色,他立即會意,不假思索道:“大人,徐都督出去勘察地形了,方今不在寨中...”。
陳祗終於忍耐不住,冷冷道:“永安不在,南浦也不在,難不成他在天上?!”。
眾人陷入了沉默,黃崇不禁開始緊張,徐戍啊徐戍,天知道他現在在哪裏!然而如今的形勢也逼得自己必須一口咬定。
一連問了幾句,黃崇始終以徐戍外出未歸、不知何時歸來作答,曆經一番沉默之後,費禕拿起了案台上的印信,細細端詳,“黃崇、傅僉,率虎射營開拔,與我回永安去!”。
黃崇猛然一怔,餘光掃視陳祗、楊戲、張表,又與傅僉、馬承對視,額頭滲出一滴汗水,“恕...末將不能奉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