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節中難得的晴天。(.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禦花園內姹紫嫣紅,牡丹芍藥爭芳鬥豔,杜鵑山茶各展英姿,丁香醉人、海棠綽約、繡球簇燃、紫藤翩翩。招惹得蜂蝶浪至,清風徐來,太液池中的流泉叮當碰撞,銀花四濺,清漣中飄忽浮沉的遊魚,嬉戲追逐。


    巨大的假山邊矗立著八角朱亭,飛簷翹角,金龍吐珠。亭內寬敞明亮,地下鋪著厚厚的猩紅色的羊毛毯子。每扇寬大的雕花格子窗下擺著檀木茶幾並兩張鋪著繡墊的靠背椅,正對門的一麵牆上,九條彩繪浮雕龍栩栩如生。


    九龍壁下擺一張黃龍大金椅,兩旁銅鶴昂,踩著九級鋪著紅毯禦階的最上層。這是皇帝宮中惟一奢華的場所,是朱元璋與皇後、貴妃等禦花園遊憩之地,皇儲及宗室往往在這裏聆聽上諭,極少數元勳宿將、朝廷大員也是三生有幸才能得到皇帝恩寵詔見於此。


    今日則有些特別,皇上召見的是一個山野之民,而且除了幾個在在遠處聽候召喚的太監外。並沒有其他人作陪。


    王紱,明初大畫家,字孟端,號友石生,別號九龍山人。元至正二十二年生,無錫人。幼年聰明好學,十歲已能作詩,十五歲遊學邑庠為弟子員。他尤喜繪畫,曾師法吳鎮、王蒙、倪瓚等畫壇大家。明洪武十一年被征召進京,不久便回鄉隱居。洪武二十三年後,因朝廷追究胡惟庸逆黨事被累,放到山西大同充當戌卒。


    由於他和解縉的關係不錯,而解縉也非常敬佩王紱的才華,就向皇太孫舉薦,說是以王紱之才充當戌卒是有辱斯文,正巧朱允炆在入宮給請安時,朱元璋表示想畫像的念頭,朱允炆當時沒有做聲,讓解縉征求王紱的意見,如果願意,那就可以召其回來。


    未曾想到,王紱沒有猶豫,立即就答應了,很出乎朱允炆的意料,他本來想到用這種方法拒絕解縉,因為解縉此人,有才是有才。但是容易得意忘形,一旦得勢,很容易的就迷失自己的方向,而在朱允炆後世曆史中,朱棣之所以賜死解縉,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可不想把一個人才給因寵愛而捧殺。


    但是沒有想到王紱如此果斷,不知道是因為在山西太苦急於脫困,還是胸有成竹,大家為他捏一把汗,隻恐他進宮容易出宮難。因為過去幾十年裏,曾有幾位被召進宮畫禦容的畫師因不達聖意,被皇上刑杖甚至殺戮,王紱此去豈非凶多吉少?


    不過,王紱倒沒有朱允炆、解縉他們那樣焦慮。他雖然從未見過皇帝的麵,然而朱元璋的麵相粗醜素有所聞。他估計那些因繪聖容而遭皇上責罰的畫師,要麽是畫得太細太像,使得皇上羞形自穢惱羞成怒,要麽就是過於美飾畫得不倫不類引起皇上疑忌而動怒。


    現在,當他在禦花園咫尺之內親瞻龍顏,才覺得當今天子果然是其貌不揚:整個臉型恰似一個橫擺著的立體的山字。並且麵色灰黑中微紅,布滿大大小小的老人丘斑,那白中夾灰的須眉也顯得推淬而散亂。


    這模樣顯得有幾分古怪滑稽。難怪畫師們作難犯忌了,這副尊容怎麽畫也難畫好啊!不過,他想,皇上雖貴為天子,畢竟也是血肉之軀。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況且當今皇上天縱英明,威加四海,自然希望畫一幅一代天驕的英武之姿傳覽後世。


    王紱略定心神,仰視朱元璋片刻之後,便閉上眼睛默想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的天子雄姿。眼前皇帝那橫山型的麵目上便晃如萬壑崢嶸,風雷激蕩其間,昭示出萬千氣象,隱伏著智慧、哲思、殺機和人欲。王紱的眼前掠過這位出身農民的君主那波瀾壯闊的一生,那縱橫捭闔的氣勢。於是由衷景仰、肅然起敬、胸懷激蕩,欣然抓起大筆,飽蘸濃墨,龍飛鳳舞般在九尺宣紙上振臂揮灑。


    不到一個時辰,一幅頭戴宮中便冠、線條粗獷奔放、雄渾有力的禦容躍然紙上:眉如碧空愜月,目似玉宇流電,那腫亮的兩隻淚囊被描繪成均勻對稱,又十分穩健地兜裹著初潤剛勁的隆隼,霜雪般的濃密的美髯遮掩了那最難看的伸出翹起的下巴,卻給人感覺似瀑布飛瀉,仙髯飄拂,嘴角輕抿,露出一絲似有若無的慈祥的微笑。(.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整個形象栩栩如生,似像似不像,既英武果敢神采飛揚威嚴冷峻。又顯得雍容高貴平易近人慈善誠厚。


    王紱擱筆,跪伏候旨。


    太監將皇帝的畫像小心地掛到牆上,朱元璋投目看去眼睛一亮,心中連聲叫好。他興奮地離開座位,繞過跪伏的王紱,走近畫像,從左邊端詳一會,背手走至右邊細看,接著佇立正麵反複審視,臉上漸漸綻出難得見到的笑容,頷輕聲地自語道:“不錯,”又退後幾步,眯起眼睛品味一番,大聲地迸出響亮的一字:“妙!”回頭見王紱仍跪在地上,笑道,“王紱,你起來吧。你畫得很好,朕重重有賞!”


    王紱伏地叩頭:“謝皇上恩典!”


    “朕登基以來,畫師每畫了數十幅禦容,朕多不滿意。不是把朕畫得如一個美貌天子慵慵老翁,便是畫成金剛怒目殺氣騰騰黑煞神。那都不是朕的實在真容。卿這幅畫像卻作得高明,似像不像,不像又像。但加是形神兼備。”


    聽到皇上一語道破自己的原意,王紱慌忙跪下請罪:“萬歲殊榮,豈是草民等人等候描繪的出,若有不當,請皇上責罰。草民誠惶誠恐。”


    朱元璋叫王紱起來說話,心情高興之下,又叫太監搬來椅子賜座禦案下,王紱受寵若驚,半個屁股著椅,恭聽皇上垂詢。


    “王紱,你說……。”朱元璋靠在黃龍大金椅上。又瞥了一眼畫像,向王紱問道:“那班畫師不能說技藝不高,可是他每為朕畫像,為什麽總是畫得不像呢?”


    “啟稟皇上、各位應召敬繪禦容的畫師,確是本朝丹青巨擘,畫界名流。至於彼等所繪卻未達上意,草民鬥膽直言……。”


    “好,你照直說,就是要實話實說。”


    “草民以為,他們或過於摹實而疏神情,或矯飾過分而損實在,故而難傳皇上風貌。皇上乃天之驕子,九五之尊,英明睿智如日月經天,日理萬機似江河瀉地。草民雖然之前未曾見過聖上,但心中早已敬銘禦容,今有幸親瞻龍顏,胸中自然畫成,筆隨心意,心由筆傳,一片丹心,蒼天可鑒,故而才能使皇上滿意。”


    “哈哈哈……”朱元璋笑了,笑得很開心:“王紱啊!你很會說話,今年多大了?”


    “回聖上,草民今年虛度三十六歲。”


    “嗯,三十而立,正是有為之年。朕看過你畫的幾幅書畫,都頗見功力。你那幅《淇渭圖》畫得確實可以。”


    “謝萬歲獎勵。”


    “《淇渭圖》所繪墨竹,枝葉倒垂,幽情秀骨,葉肥枝瘦,透露出瀟灑飄逸之風。筆意不顯拘泥。文如其人,畫亦如其人,怪不得你起個雅號友石,又叫什麽九龍山人呢。聽說有人給你金幣作畫,拂袖而去。公侯求汝畫,饋重金也不屑一顧,有這等事麽?”


    “草民實不敢張狂!”王紱連忙躬身說,“草民上蔭天恩,雖身處江湖,但苦心勵誌勤學苦練,為的是有朝一為國家所用。對於金錢富貴,草民確是不敢苟取,夫君子宜審所處,輕者若一意貪財,重者將何以待之?”


    朱元璋歎息一聲,說:“汝一介書生,處江湖之遠,尚且明此道理。偏有一班王公大臣,已是榮華富貴,卻仍然貪心不足,貪財無度,以至於違……。”


    說道這裏,猛的省過來他是對誰說話,搖搖頭,遂停住不說,八角朱亭內一陣沉默,見皇上突然不說,臉上掠過一絲怒容。王紱趕忙收回視線,心中揣度著是自己那句話說錯了,以至於惹皇上生氣。


    但是見朱元璋的臉色越來越陰沉,心中毛,他知道皇上是一位反複無常的君王,會在突然間變臉,甚至殺人。後悔不該不識趣地在皇上麵前又犯了侃侃而談的毛病…….。


    “你下去吧,找皇太孫,在國子監教授書畫也可!”


    朱元璋終止與王紱的對話,把手一揮,說道。看著自己的畫像陷入了沉思之中,深深地歎了口氣。他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如此剛烈果決,殺人如斬瓜切菜,說一不二。怎麽年紀大了,反而這麽瞻前顧後。


    想當年鞭死朱亮祖父子二人的時間,他朱元璋怕過什麽,可偏偏就在這個關口,為了一個郭四,卻是心煩了半天,被孫兒打亂了方寸。


    隨侍太監輕手輕腳為朱元璋換了一杯熱茶,他端起茶盞抿了兩口,突然好想想起了什麽,猛的站了起來,嚇的隨侍太監趕快趨前,雙手攙扶著老皇帝。


    聖駕一行繞過省身殿,前邊便到了坤寧宮。由於剛下過雨,青石鋪就的路兩旁的積水還未完全排去,皇城在修建時注意了風水的問題,以紫金山的富貴山為靠山,但是由於選址的局限,內廷部分是在被填平的燕雀湖上建造的,雖然采用了打入木樁,巨石鋪底,以及石灰三合土打夯等方法加固地基,但日久之後仍然出現地基下沉的問題,,宮內容易形成內澇,排水不易。


    在坤寧宮前的一排柏樹下背手踱步,徘徊了一會,隻覺得步履沉重,雙足如墜鉛塊,不一會兒便感到累了,身上出了些毛汗。難道真的老了麽,他心裏想。他看見離他幾支開外的太監和宮女們在雨中一聲不吭地垂侍立,連樹上的幾隻黃雀也停止了唧唧喳喳的啁啾,一片肅殺,一片寧靜,一片死寂。


    近兩個月的閑暇,使忙碌慣了的朱元璋有點極度的不適應起來,他沒有辦法怪孫兒,因為這個江山本來就是想傳給允炆的,可是就這麽陡然兩手空空,卻讓朱元璋生出一種怨氣,方才王紱的話,又使他想起了郭英的可惡,所以才忍不住的往怒由心生。


    朱元璋狠狠頓了頓足,暗暗罵了一聲,就要繞過坤寧宮,往柔儀殿去,柔儀殿就是所謂的內廷東宮,那裏是郭寧妃的住所。


    正走著,突然聽到坤寧宮門前傳來一陣喧嘩聲,朱元璋轉身走過去,見圍著一圈太監宮女,竟然沒有現皇帝已經走近他們的身後,站在其間的一個年輕太監正誇誇其談地炫耀說:“咱家這一身錦衣這一雙靴子,都十分名貴,沒有五兩銀子別想買到。”


    朱元璋突然話:“好大的口氣!你是哪個宮裏的,叫什麽名字?”


    太監宮女們現皇帝就在身邊,嚇得一個個跪倒在泥濘中打顫,那年輕的太監伏地叩頭,連聲說道:“奴婢該死,奴婢是坤寧宮的尚衣監司坤寧宮的,叫鄭和,是上個月新來的,請皇上恕罪。”


    朱元璋板著麵孔喝道:“不該死也該打!你穿著價值五兩銀子的新衣新鞋在雨地裏走來走去,就一點也不心疼?五兩銀子夠普通百姓三口之家兩年的生計了。”


    鄭和頭腦機靈,看見皇帝沒有殺意,忙左右開弓地打著自己的嘴巴,說:“奴婢該死,奴婢下次再也不敢了!”


    朱元璋憤憤地問道:“皇後在世時,是如何訓諭你每的?說!”


    這個時候,該鄭和目瞪口呆了,他才多大,皇後已經死了十幾年了,而他剛剛通過各種渠道進宮不過兩個月,正在使勁討好宮內嬪妃,那裏去了解過皇後如何。


    朱元璋看了一下,也覺得有些不妥,環視一圈,又盡是一些年輕的太監宮女,心裏又是一陣惱火。這個孫兒,把朕用的順手的人全部都調走,盡放一些年輕不懂事的人在宮裏,自己看著都生氣。


    正在這時,旁邊有個太監連忙奏道:“啟稟萬歲,皇後訓導,奴婢們終生難忘。”


    “皇後訓導後宮曰:節省儉樸,切不可奢靡侈華。奴婢聽說,皇後的衣裳穿破了,縫縫補補洗洗漿漿再穿,從不扔掉。還叫奴婢們收集舊弓舊弦舊鞘洗淨煮熟,織成衾綢,做成衣服被褥,饋贈孤寡老人。”


    “奴婢還聽說,皇後懿旨把裁縫剪剩下的邊角碎料,還用有疙瘩有疵點的粗絲製成衣服,用以賜給王妃公主……!’”


    “奴婢還聽說……”


    “夠了,但是你們呢?”朱元璋厲聲喝道,他實在是被這麽多“奴婢聽說”氣的不輕。但卻也不知道該如何泄。


    鄭和等太監宮女齊聲回道:“奴婢罪該萬死!”


    朱元璋拂袖而去,跪在泥濘中的太監宮女半天也不敢動彈,鄭和更是如喪考妣,見皇帝往柔儀殿而去,轉過了彎,才相互使使眼色,與太監宮女們悄悄地站起來。


    看著鄭和那失魂落魄的樣子,旁邊方才替他答話的人將他扶了起來,安慰了兩句,鄭和搖搖頭,對那太監道:“景弘,看來以後宮中全靠你了!”


    向鄭和使了一個眼色,王景弘沒有說什麽,兩人分別走開了。


    “叩見萬歲!”柔儀殿的太監宮女們連忙跪拜著大聲喊道,也是體型殿內的人皇上到了,快出來接駕。


    一進柔儀殿的大門,看到簡樸的殿門,就想起方才所見太監的所在所為,做了皇帝之後厲行節儉,反對奢侈。龍鳳十二年營造紫禁城宮殿時,工匠呈圖樣審閱,他把圖紙中凡注明雕琢考究的部分用筆刪去。


    宮殿建成後,顯得樸素端莊少有裝飾,隻在一些牆壁上畫了許多觸臥涼心的曆史故事和曆代儒臣的《大學衍義》。他的車輿和衣著、日用器皿一概從簡,該用金飾的,均用銅代替。


    當時連劉基都進言道:“陛下貴為天子之尊,所用飾物器皿當以金製,以示尊貴,況且也不須費多少金子。”


    朱元璋記得自己當初回答說:“不可。朕富有四海,豈是吝惜這點黃金?但是,提倡儉約,非身先之,何以率下?況且,大凡奢侈的開始都是從小到大,其必釀貪得之弊。”


    他的一件睡衣穿了二十多年,還是馬娘娘親手為他製作的,已經補了幾塊補丁,仍不願丟棄,一為惦念馬娘娘永懷情思,同時以此現身說法訓誡皇親與臣下……。他不斷的敕諭宮人,要節儉,戒浮華…….。


    可是現在呢?朱元璋在殿前佇立良久,越想越惱怒,作為皇帝,為什麽總是遇見這些浪費、貪墨等事呢?


    看看孫兒給自己派來的這些年輕太監,在想想哪郭英讓自己陷入的尷尬,此時,朱元璋已經完全忘記了是自己願意讓孫兒監國的,若是他不願意,就算是傅友德和馮勝領著兵進宮,又怎麽能奈何了他。


    這點自信朱元璋還是有的,馮勝和傅友德在他的積威之下,可能真的不敢做出對皇帝有害的事情,可是,朱元璋此時全部都忘了,隻是把怒火都泄在此事的始作俑者郭英和劉三吾等人身上,還有孫兒給自己派來的那些不懂事的太監。


    “臣妾恭迎皇上!”郭寧妃候在皇帝麵前好一會,見朱元璋鎖眉沉思,不敢驚動,此時見皇帝抬眼看見了她,趕忙躬身行禮。


    朱元璋正在惱怒中,見了郭寧妃,不由得火上加油。


    “郭氏,你身為貴妃,你兄弟不法,你說應當如何懲處?”


    郭寧妃一怔,哥哥免遭大劫,作妹妹的郭寧妃自然是心中掉下塊大石頭,自然百般感激皇上的聖恩了。雖然自己被除去了暫攝六宮之責,但是心中也是高興的,可是皇上為什麽又提及這件事情,皇上不是不理政事,而那個糾纏不休的景清禦史也被遣往西北巡視了嗎?


    丈二和尚摸下著頭腦,不知皇帝為什麽劈麵詰責兄弟的事?難道不是郭英,而是另外一個哥哥郭德成,郭寧妃不由心裏暗暗叫苦,這家人怎麽那麽不讓他省心啊。於是小心翼翼的說道:


    “皇上,那郭德成早已瘋瘋顛顛,倘若他……。”


    “住嘴,我說的是郭四,你往那瘋子身上扯什麽?”


    郭寧妃心中一寒,難道是二哥郭英又犯了什麽法?還是皇上的脾氣有些反複,畢竟已經跟隨朱元璋幾十年,稍微一想,便知道端倪了,知道是皇上心情不好,連忙上前溫言勸慰,並攙著皇上往殿內行去。


    朱元璋斜靠在鋪著貂皮褥的躺椅上,震怒之後,覺得一陣暈眩,時好時壞,時輕時重的心疾,又有複的跡象。盡管禦醫們一再勸他要清心寡欲,而孫兒也是用這個借口取得的監國大權,可是……。


    “唉!要朕清心寡欲,說得容易做卻難啊!”朱元璋在躺椅上眯著眼睛,隻覺得金花迅疊,不由得又憂慮起不爭氣的孫兒。


    “皇上…..,要不要延請禦醫上來診治一下?”郭寧妃小心的問道。


    “不用,好了,不說這事了,你且陪朕坐坐,下盤棋吧。”也不知怎麽回事,本來是滿腹怒火的過來,卻是沒有泄出來,也可能是後宮之中,除了馬皇後,也就這個寧妃跟隨自己的時間最長了吧。


    “皇上聖體欠安…….?”


    “不礙事,**病了。剛才偶覺頭暈心跳,現在好了。”


    朱元璋欠身站起,寧妃走近想攙扶他,皇帝一擺手,自個兒走到窗邊。寧妃招呼宮女將兩張檀木座椅擺了個隔幾對峙的位置,幾上放著鑲金雕龍的玉石棋盤,同時將青花瓷罐內的棋子輕輕地倒出來。棋子做得相當精致考究,以極名貴的寶石為材料,磨得光滑圓潤,每顆棋子均以九粒芝麻大小的真金嵌入圓麵四周邊,白子晶瑩似雪,黑子漆亮如墨。這是朱元璋最喜歡的物事之一,雖然時常說這棋子棋盤過於華貴、過於奢侈。


    “你先下吧!”坐定之後,朱元璋抬一抬手說。


    “皇上為君,妾妃是臣,臣妾不敢越禮,請皇上先下。”


    “隨便對弈,隻有臨陣對壘之敵,不分君臣尊卑,你舉棋吧。”


    寧妃夾起一粒白子按在棋盤上,同時抬眼看了朱元璋一眼。


    此時的朱元璋笑容可掬,須眉如霜,顯得十分慈祥。寧妃太熟悉這張臉了,好比是梅雨季節的天空,剛才還是烏雲驟湧,雷聲滾滾;一刹時雨過天晴風和日麗。但經驗告訴她,就在這晴朗澄明的天空倏忽間又會湧動烏雲炸起驚雷降下暴雨,須得時刻小心謹慎。


    她十六歲豆寇年華時,在朱元璋率兵渡江後的戰鬥間隙中,她的父親郭山甫便將她嫁給這位號稱朱元帥的三軍統帥。洪武十八年在皇後馬娘娘和李淑妃相繼去世後,寧妃便掌管後宮了。隻是因為朱元璋對馬娘娘的深愛和敬意,在她死後決心不再冊立皇後,寧妃隻能以貴妃身份位尊六宮之。雖然與朱元璋成親四十多年,而且母儀天下,但她依然時刻有伴君如伴虎之憂。


    “他真的能不分君臣尊卑嗎?”下了四五個占先的棋子後,寧妃心裏嘀咕起來,她還是不敢相信朱元璋的話。她太了解皇上了,倔強好勝,剛愎自用,又是九五之尊,雖然和他作了四十多年的夫妻,成了六宮之,但豈能忘了君臣之禮?隻可君贏臣,哪能臣勝君?萬一抹了他麵子,這位說變就變殺人如拔草的殘暴君王,也同樣會毫不留情地降罪於她。所以她手指夾著棋子,足下則如履薄冰如踏刀叢。


    下著棋,雙方無聲,其間,寧妃抬頭看了朱元璋一眼,那白如嚴霜的頭眉毛胡子,那滿麵慈祥……哎呀,想起來了,皇上在決定殺戮開國第一功臣老太師中書左丞相李善長的前一天晚上,便是有說有笑,就是這一副慈顏善眉……她不由得再看朱元璋一眼時,仿佛透過這春風滿麵的幻影看到了懸於其後的一柄寒光閃爍的利刃,看到了九五之尊的皇上那威嚴殘暴的殺氣……。


    “難道皇上真的要反悔,對哥哥起了殺心?”


    想到此處,寧妃的眼眶中漾出淚水,她趕忙佯裝看看窗外,趁朱元璋揮手之際,悄悄地擦去淚痕。


    卻沒有現,朱元璋也在偶爾瞥向她,好像很有深意的樣子,到底在想些什麽?估計隻有朱元璋自己知道,遠方又傳來隆隆的雷聲,梅雨季節總是這麽多雨、這麽多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顧傾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顧傾城並收藏回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