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昇的老家是杭州的,蘇州距離杭州不遠,按說活字印刷已經在這裏應該是十分達了,可是為什麽還是隻印刷出那種小冊子呢?難道是自己表達能力問題?


    朱允炆在趕往位於新郭鎮的印刷作坊時一直在想,心裏鬱悶異常,起點那麽多的大神們穿越,報紙不是說辦就辦了嗎?偏偏輪到自己穿越卻弄成那樣的四不像。吸取上次出行遇刺的教訓,緹騎早就去新郭鎮布防,而自己足足也帶了二百親衛,護衛的密不透風,連小維和楊狄峨兩人想隨意走走也被鐵鉉嚴厲的製止了。


    特別是小維,鐵鉉已經認定上次就是她連累了太孫殿下,這次本來不想帶著,可是朱允炆現小維和楊狄峨兩人的關係日漸升溫,幾乎達到了形影不離的地步,他還想用小維來牽著楊狄峨的心呢?所以堅持一定要帶上他們二人。


    到了新郭鎮,就看見街道兩旁守衛森嚴,朱允炆不由的皺了一下眉頭,可是也沒有辦法,就算是不為自己,也要為小維吧,更何況,要是不讓這些緹騎跟著,劉三吾和鐵鉉這些人會不會來個以頭杵地的死諫也不一定。


    當大人物就是麻煩啊,朱允炆跟著前麵帶路的親衛,慢慢的走進一個院子,顯然是建成沒有多久,一切都顯示著新茬。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也不知道平叔用的什麽手段買到手的,花了多少錢,反正他回到明朝之後,對於錢這東西也沒有什麽概念。


    不過他在院子裏現一個很奇怪的建築,類似於後世中他見到過的黑磚窯,整突突的往外冒著濃煙,還有人汗流浹背的將一排排的東西拿出來垛好了冷卻,走到跟前,才覺卻是一鐵板上布滿了許多膠泥刻出的小字,馬上才明白過來,現在大明用的還是膠泥活字印刷。


    膠泥活字印刷是這樣的:用膠泥做成一個個規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體單字,字劃突起的高度象銅錢邊緣的厚度一樣,用火燒硬,成為單個的膠泥活字。為了適應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備有幾個甚至幾十個,以備同一版內重複的時候使用。


    為便於揀字,把膠泥活字按韻分類放在木格子裏,貼上紙條標明。排字的時候,用一塊帶框的鐵板作底托,上麵敷一層用鬆脂、蠟和紙灰混合製成的藥劑,然後把需要的膠泥活字揀出來一個個排進框內。排滿一框就成為一版,再用火烘烤,等藥劑稍微熔化,用一塊平板把字麵壓平,藥劑冷卻凝固後,就成為版型。(.mianhuatang.info好看的小說)


    印刷的時候,隻要在版型上刷上墨,覆上紙,加一定的壓力就行了。為了可以連續印刷,就用兩塊鐵板,一版加刷,另一版排字,兩版交替使用。印完以後,用火把藥劑烤化,用手輕輕一抖,活字就可以從鐵板上脫落下來,再按韻放回原來木格裏,以備下次再用。


    這種辦法雖然在當時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對於朱允炆來說,就連他在小學時見到的那種印刷試卷的小型手搖滾軸印刷機也不如。膠泥活字不能刻的太小,否則容易損壞,而且這種印刷的度,想要大批量的印刷報紙,那簡直就是不可能的。就算是一起做十個版,不停的來回使用,一天能印刷多少份呢?


    不用再往裏麵看,朱允炆就明白了事情的症結所在,馬上讓平叔停工,然後召集熟練的印刷工匠進行商討。心裏也暗暗慶幸著,自己打工的那家律師事務所的所長是個六十餘歲的老頭子,什麽東西都不舍得扔掉,結果倉庫裏麵盡是一些老古董式的書籍,其中就有介紹印刷史的,自己一個人在所內的時候也翻看了許多次,現在說給這些工匠聽,看看能不能做成。


    錫和鉛合金可以用來做鉛字,這一點工匠們除了覺得成本高了一點,但是有老板花錢,他們也不會在乎,但是什麽兩麵印刷;這就對於紙張有要求了,不過也好解決,最難解決的就是朱允炆所說的那個叫什麽的印刷機。


    最要命的是說者本人也不太了解,大家隻能慢慢的參詳,最後天色漸晚,鐵鉉催促著回行宮,朱允炆才算是解脫出來,下令一些技工跟著他回行宮繼續商討,剩下的人按照他的意思去製造鉛活字。


    縱然是這樣,工匠們也是十分佩服眼前的這個大人物,雖然不知道朱允炆的真正身份,但是從眾多護衛就可以看出來頭不小,也為自己的東家有這麽一個靠山而感到放心,更加堅定了忠心幹活的念頭。


    半個月過去了,工匠們終於研製出可以用手搖動滾筒式樣的印刷機,經過朱允炆的點撥,又利用水車驅動其運轉,總算是解決了這個難題,緊跟著又是關於油墨的問題,膠泥活字上用的油墨用在鉛字上不行,才知道其中的艱難,這一點朱允炆是真的沒有辦法了。


    心裏暗自腹誹著大神們的誤導,還是按照楊狄峨的主意,懸賞,反正又是近二十天的功夫,一萬餘字的《論語》被濃縮在一張紙上,整整齊齊的放在參議處眾人的麵前,人手一份,看到自己學了一輩子的東西其實就那麽一點,都不由得嚇了一跳。


    七十餘歲的劉三吾就快要把那張《論語》放在瞳孔上了,也沒有能看清楚上麵的字跡,其他人也是一臉的驚訝,有些不相信字竟然能刻的那麽小。卻不知這是幾十個技工耗費一個多月的成果。


    這麽久以來,那些工匠們終於明白了報紙該是什麽樣子的東西,對於排版、印刷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認知,這次朱允炆將其拿到參議處讓大家看,第一,是想給大家一個直觀的印象,第二,是就是征稿來了,他要利用自己這些才子名家的手,爭取把江南新報的第一炮打響。


    另外,六藝書院即將竣工,新生的招收也在進一步的籌劃中,但此時已經近十一月了,距離春節的日子越來越近,返回京師已經不可避免,他要利用最大的努力,將他在江南,特別是蘇州的成果保護住。因為蘇州是他的試驗田,絕對不能有失的。


    洪武二十六年十月二十,江南新報第一期正式開始行,售價十文錢一份,由於試行隻印刷了三千五百份。所以仍然是賠錢的買賣,在朱允炆的堅持下,為了不讓楊狄峨吃虧,由東宮負責盈虧。


    江南新報的頭條新聞就是:六藝書院開始招生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顧傾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顧傾城並收藏回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