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漢世邊疆政策
“劉石擢遷河東太守,夏育下放金城太守,劉伯興入雒為虎齎中郎將。”董卓毫無猶豫的,提出和解條件。
從董卓角度看來,劉石出身於洪波亭侯府家奴,平素為劉杲打理事務,幾乎算是劉杲分身。
劉杲整頓鹽池之事,波及司隸、三輔各州郡士族,董卓也大略知道一些。鹽池利潤,董卓雖不曾接觸過,但是也有模糊印象,曉得是個好經營。董卓以為,劉杲這是為將來九門侯府籌劃一些長遠經營,以便以後興盛家族,也沒太過在意。
漢世人,大多看重家族,認為隻有家族長久興盛,那才是毫無遺憾的成功。董卓也不免俗。因為此,董卓便越例,將劉石擢升至河東太守,守護劉杲在鹽池的籌劃。
大漢百餘郡國,同為太守,若非軍事需要,其地位截然不同。司隸附近太守,盡是官場達人,四方名士,而邊鄙野郡,雖為郡太守,地位尚不如內地一縣令。
劉石擔任校尉,戍守邊疆數年後,遷為隴西太守。當時隴西尚亂,劉石之所以掛名隴西太守,多因軍事方略,而非行政因素。掛職隴西太守又許久後,劉石才被調遷為金城太守。至此時,劉石才算真正完成,自單純武將向常規官員的轉變。
漢世金城郡荒蕪,劉石雖任職金城太守,但是比起河東郡這樣的富饒大郡太守,卻實實在在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不能相提並論。
董卓擢升劉石為河東太守,便是向劉杲表達誠心,並順便保證劉杲的鹽池籌劃。
夏育,乃是當年段?名下左膀右臂,十數年前,就是名動漢帝國之大將。自夏育走出鮮卑大敗陰影,因劉杲在金城郡複出後,涼州鼎沸,關西震驚。
無數當年段?部下,以及山間漢化義胡,紛紛遞交誠意,相聚於夏育旗下。借助於昔日段?威名,夏育不曾開口,已經聚集來無數部曲。直至朝廷詔書照夏育入雒後,涼州四方勢力才漸漸回複平靜。
漢世,自孝武帝躍馬揚鞭,並兩越,滅朝鮮,敗匈奴,開西域,降服西南夷以來,周圍已無能對抗漢帝國之大敵。然而因為早在三代建朔年代,中原王朝已經將良田美地盡數霸占,孝武皇帝四方開辟的領土,多是丘林、高原、層巒山脈。
自孝武皇帝開疆以來,漢世中原的農耕文明逐漸向新開辟疆土傳播,譬如後世的陝北,便是在孝武皇帝之後,才緩慢發展農耕,逐漸繁衍生息;又如湟水流域,亦是孝武皇帝之後,才開辟田地,種植經營;再如交州,許多漢世習俗也是孝武皇帝之後,才緩慢傳播的。
因為農耕條件限製,且南方雲夢澤尚未改造,當此時,後世湖南南部、雲貴、兩廣、越南,大多數地方都是相當荒蕪,少有人煙。對漢帝國來說,這些地方,非但不能盈利,反而時常麵臨土著反叛。
自孝武皇帝開疆至今,漢帝國一直在緩慢的消化這些疆土,移民繁衍、改良當地風俗、更換耕作器械。又因為地廣人稀,後世兩廣、雲貴、越南一帶,大漢政策多是委派中央官吏,協調當地土著大族、或是移民大族,治理一方。
泛而論之,便是官吏統帥大族,大族掌轄當地土著,除非特殊事務,官吏很少直接處理土著相關事宜。改風易俗,緩慢開發,這是漢帝國統轄邊疆的不文製度,條目稱之曰“仁義教化”。
以東亞地形圖來看,凡是稍稍能改造成良田的區域,無不被漢帝國牢牢掌握,派去戍卒守衛,置郡縣官吏勸善。譬如後世越南,有漢之前,空占良田,卻不熟悉耕種,至漢帝國開疆置郡縣後,才迅速將這一塊平原改革為農耕文明。
而後,國家混亂時,後世越南這塊土地也是常有反叛,但是無一不被漢帝國輕鬆鎮壓。凡是來交州鎮壓反叛的,基本上都屬於鍍金,但凡不是戰略出問題,大都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一些轄區之外的蠻夷,願來投降,接受庇護之;不願來降的也不勉強。隻要無人在漢帝國郡縣轄區內反叛,那就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這也是因為漢帝國諸公認為開疆收益太小,不值得進行耗費錢財。
譬如後世海南島,因為當地氣候不合中原,且又屬於海島,難以快速出兵鎮壓反叛,又不曾有少許收益,曆經數次反複,漢帝國終於將此地拋棄。這種處置,卻是限製於生產條件,以及難以維持數萬裏補給戰線,漢帝國對偏遠之地,無能為力。
自後世海南島被棄之後,漢帝國高層便泛起開疆無用論,認為化外之地,雖方圓兩千裏,稅收難比內郡一縣。若非土著自願來降,請求庇護,不可再興刀兵,空費錢財,收編不毛之地,浪費大漢之財帛,養化外之蠻夷。
本質一句話,漢世生產條件下,開疆辟土對朝廷諸公來說是一種負擔,難以見到盈利,認為所謂開疆辟土,隻是簡單的炫耀武力。
孝武皇帝開疆,其主要目的是擊潰匈奴大患。
貴霜帝國統轄後世北印度,安息帝國據中亞並與羅馬交戰,但是兩國卻始終不能與匈奴對抗。橫向比較,漢世匈奴與後世蒙古強盛時,幾無差別,甚至更強。
孝武皇帝為擊敗匈奴,除國家大患,這才廣派使節,探索匈奴國家詳情,以及匈奴周圍敵對勢力,欲行合縱連橫之術,圍擊匈奴。
譬如孝武皇帝之所以收編西南夷,原因便是自西域使節傳遞來的資料,研究出自後世緬甸過孟加拉國,陸地能直接通往北印度、巴基斯坦。孝武皇帝為探索後世南亞次大陸通道,連番派出數位使節。
不過因為連續幾次,使節大都是死於路上,經久無消息傳至長安,孝武皇帝才無奈放棄自南方,連勢貴霜等大小中亞國家計策。南行方針,也隻至後世緬甸,便因為道路艱難,草草終結。
後世讀史者,常常感慨,若是當時使節中,再出現一位張騫這般人物,打通南亞次大陸通道,漢帝國自南道經印度,那曆史又該如何演化?
後世殖民時代,土地意味著資源。但是漢世條件下,運輸資源的收益,還沒有運輸本身損耗大,所以漢世商人,多是選擇千裏之內交易,不樂意長途經營,拔山越水,行走蠻荒中。唯有西域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絲綢等物品一出敦煌郡,價格數倍數十倍上翻,雖然道路損耗嚴重,但是仍有收獲,最能吸引漢世商人目光。因此漢帝國對四周之地,也就對西域略略關心。
一旦商道被斷,漢帝國必定會出兵來伐,驅除其他勢力。這是因為絲綢之路道上的商人,多是關西士族,在朝廷中影響深遠。甚至有時大軍出征西域軍費,便是這些商人湊出。
是以,雖然西域是匈奴、貴霜、安息、大宛、康居、烏孫等各方勢力的焦點,但是一旦商道被斷,漢軍立即兵出敦煌,不似後世海南島那般,隨手拋棄之後,再也不管不問。
閑話絮叨如此多,卻是說漢世軍將,誌向大多趨向於安定邊疆,誅殺叛逆,維護漢帝國正在開發的地盤,對於開疆辟土,將周遭“不毛之地”納入大漢版圖,卻是興趣乏乏,亦不以為然。
董卓生於漢世邊疆隴西郡,又擔任過西域戊己校尉,可謂說對漢帝國的邊疆政策感悟良多。
劉杲出湟水大破韓遂後,董卓就開始關注劉杲。
劉杲命令趙雲開發西海{今青海},劉石營建新城西寧兩事,董卓也多有耳聞。趙雲開發西海,劉石營建西寧,劉杲名義上稱之為穩定湟中布局,絲毫不提及開疆辟土,土著納降。
劉杲雖然淡化此事,但是董卓依然隱隱察覺出劉杲與漢世其他將軍的不同。漢世軍將,或是視蠻夷野胡為便宜兵卒;或是心懷鄙視,視之如草芥,類如劉杲這般重視蠻夷的卻很少。
因為董卓沒有後世兩千年見識,猜不透劉杲為什麽不辭勞苦的經營湟水。但是董卓卻斷定,劉杲行事,必有目的,為防止和解一事,因為某些說不出口緣由破滅,董卓選擇退步,遷夏育為金城太守,不幹擾劉杲個人計劃。
夏育在西涼聲望高絕,一旦放夏育回西涼,短時間內,必然崛起一個由段?舊時官吏組成的集團。
這一點上,董卓幾乎與曆史上一樣,選擇放棄西涼。隻不過曆史上,霸占西涼的是韓遂、馬騰,這時空卻是董卓有意選擇的夏育。
遷劉石為河東太守,夏育下放為金城太守,這皆是董卓對劉杲的讓步。
有付出,亦當有所求。
董卓百般讓步,目的自然就是第三條:劉杲入雒為虎齎中郎將!
“劉石擢遷河東太守,夏育下放金城太守,劉伯興入雒為虎齎中郎將。”董卓毫無猶豫的,提出和解條件。
從董卓角度看來,劉石出身於洪波亭侯府家奴,平素為劉杲打理事務,幾乎算是劉杲分身。
劉杲整頓鹽池之事,波及司隸、三輔各州郡士族,董卓也大略知道一些。鹽池利潤,董卓雖不曾接觸過,但是也有模糊印象,曉得是個好經營。董卓以為,劉杲這是為將來九門侯府籌劃一些長遠經營,以便以後興盛家族,也沒太過在意。
漢世人,大多看重家族,認為隻有家族長久興盛,那才是毫無遺憾的成功。董卓也不免俗。因為此,董卓便越例,將劉石擢升至河東太守,守護劉杲在鹽池的籌劃。
大漢百餘郡國,同為太守,若非軍事需要,其地位截然不同。司隸附近太守,盡是官場達人,四方名士,而邊鄙野郡,雖為郡太守,地位尚不如內地一縣令。
劉石擔任校尉,戍守邊疆數年後,遷為隴西太守。當時隴西尚亂,劉石之所以掛名隴西太守,多因軍事方略,而非行政因素。掛職隴西太守又許久後,劉石才被調遷為金城太守。至此時,劉石才算真正完成,自單純武將向常規官員的轉變。
漢世金城郡荒蕪,劉石雖任職金城太守,但是比起河東郡這樣的富饒大郡太守,卻實實在在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不能相提並論。
董卓擢升劉石為河東太守,便是向劉杲表達誠心,並順便保證劉杲的鹽池籌劃。
夏育,乃是當年段?名下左膀右臂,十數年前,就是名動漢帝國之大將。自夏育走出鮮卑大敗陰影,因劉杲在金城郡複出後,涼州鼎沸,關西震驚。
無數當年段?部下,以及山間漢化義胡,紛紛遞交誠意,相聚於夏育旗下。借助於昔日段?威名,夏育不曾開口,已經聚集來無數部曲。直至朝廷詔書照夏育入雒後,涼州四方勢力才漸漸回複平靜。
漢世,自孝武帝躍馬揚鞭,並兩越,滅朝鮮,敗匈奴,開西域,降服西南夷以來,周圍已無能對抗漢帝國之大敵。然而因為早在三代建朔年代,中原王朝已經將良田美地盡數霸占,孝武皇帝四方開辟的領土,多是丘林、高原、層巒山脈。
自孝武皇帝開疆以來,漢世中原的農耕文明逐漸向新開辟疆土傳播,譬如後世的陝北,便是在孝武皇帝之後,才緩慢發展農耕,逐漸繁衍生息;又如湟水流域,亦是孝武皇帝之後,才開辟田地,種植經營;再如交州,許多漢世習俗也是孝武皇帝之後,才緩慢傳播的。
因為農耕條件限製,且南方雲夢澤尚未改造,當此時,後世湖南南部、雲貴、兩廣、越南,大多數地方都是相當荒蕪,少有人煙。對漢帝國來說,這些地方,非但不能盈利,反而時常麵臨土著反叛。
自孝武皇帝開疆至今,漢帝國一直在緩慢的消化這些疆土,移民繁衍、改良當地風俗、更換耕作器械。又因為地廣人稀,後世兩廣、雲貴、越南一帶,大漢政策多是委派中央官吏,協調當地土著大族、或是移民大族,治理一方。
泛而論之,便是官吏統帥大族,大族掌轄當地土著,除非特殊事務,官吏很少直接處理土著相關事宜。改風易俗,緩慢開發,這是漢帝國統轄邊疆的不文製度,條目稱之曰“仁義教化”。
以東亞地形圖來看,凡是稍稍能改造成良田的區域,無不被漢帝國牢牢掌握,派去戍卒守衛,置郡縣官吏勸善。譬如後世越南,有漢之前,空占良田,卻不熟悉耕種,至漢帝國開疆置郡縣後,才迅速將這一塊平原改革為農耕文明。
而後,國家混亂時,後世越南這塊土地也是常有反叛,但是無一不被漢帝國輕鬆鎮壓。凡是來交州鎮壓反叛的,基本上都屬於鍍金,但凡不是戰略出問題,大都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一些轄區之外的蠻夷,願來投降,接受庇護之;不願來降的也不勉強。隻要無人在漢帝國郡縣轄區內反叛,那就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這也是因為漢帝國諸公認為開疆收益太小,不值得進行耗費錢財。
譬如後世海南島,因為當地氣候不合中原,且又屬於海島,難以快速出兵鎮壓反叛,又不曾有少許收益,曆經數次反複,漢帝國終於將此地拋棄。這種處置,卻是限製於生產條件,以及難以維持數萬裏補給戰線,漢帝國對偏遠之地,無能為力。
自後世海南島被棄之後,漢帝國高層便泛起開疆無用論,認為化外之地,雖方圓兩千裏,稅收難比內郡一縣。若非土著自願來降,請求庇護,不可再興刀兵,空費錢財,收編不毛之地,浪費大漢之財帛,養化外之蠻夷。
本質一句話,漢世生產條件下,開疆辟土對朝廷諸公來說是一種負擔,難以見到盈利,認為所謂開疆辟土,隻是簡單的炫耀武力。
孝武皇帝開疆,其主要目的是擊潰匈奴大患。
貴霜帝國統轄後世北印度,安息帝國據中亞並與羅馬交戰,但是兩國卻始終不能與匈奴對抗。橫向比較,漢世匈奴與後世蒙古強盛時,幾無差別,甚至更強。
孝武皇帝為擊敗匈奴,除國家大患,這才廣派使節,探索匈奴國家詳情,以及匈奴周圍敵對勢力,欲行合縱連橫之術,圍擊匈奴。
譬如孝武皇帝之所以收編西南夷,原因便是自西域使節傳遞來的資料,研究出自後世緬甸過孟加拉國,陸地能直接通往北印度、巴基斯坦。孝武皇帝為探索後世南亞次大陸通道,連番派出數位使節。
不過因為連續幾次,使節大都是死於路上,經久無消息傳至長安,孝武皇帝才無奈放棄自南方,連勢貴霜等大小中亞國家計策。南行方針,也隻至後世緬甸,便因為道路艱難,草草終結。
後世讀史者,常常感慨,若是當時使節中,再出現一位張騫這般人物,打通南亞次大陸通道,漢帝國自南道經印度,那曆史又該如何演化?
後世殖民時代,土地意味著資源。但是漢世條件下,運輸資源的收益,還沒有運輸本身損耗大,所以漢世商人,多是選擇千裏之內交易,不樂意長途經營,拔山越水,行走蠻荒中。唯有西域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絲綢等物品一出敦煌郡,價格數倍數十倍上翻,雖然道路損耗嚴重,但是仍有收獲,最能吸引漢世商人目光。因此漢帝國對四周之地,也就對西域略略關心。
一旦商道被斷,漢帝國必定會出兵來伐,驅除其他勢力。這是因為絲綢之路道上的商人,多是關西士族,在朝廷中影響深遠。甚至有時大軍出征西域軍費,便是這些商人湊出。
是以,雖然西域是匈奴、貴霜、安息、大宛、康居、烏孫等各方勢力的焦點,但是一旦商道被斷,漢軍立即兵出敦煌,不似後世海南島那般,隨手拋棄之後,再也不管不問。
閑話絮叨如此多,卻是說漢世軍將,誌向大多趨向於安定邊疆,誅殺叛逆,維護漢帝國正在開發的地盤,對於開疆辟土,將周遭“不毛之地”納入大漢版圖,卻是興趣乏乏,亦不以為然。
董卓生於漢世邊疆隴西郡,又擔任過西域戊己校尉,可謂說對漢帝國的邊疆政策感悟良多。
劉杲出湟水大破韓遂後,董卓就開始關注劉杲。
劉杲命令趙雲開發西海{今青海},劉石營建新城西寧兩事,董卓也多有耳聞。趙雲開發西海,劉石營建西寧,劉杲名義上稱之為穩定湟中布局,絲毫不提及開疆辟土,土著納降。
劉杲雖然淡化此事,但是董卓依然隱隱察覺出劉杲與漢世其他將軍的不同。漢世軍將,或是視蠻夷野胡為便宜兵卒;或是心懷鄙視,視之如草芥,類如劉杲這般重視蠻夷的卻很少。
因為董卓沒有後世兩千年見識,猜不透劉杲為什麽不辭勞苦的經營湟水。但是董卓卻斷定,劉杲行事,必有目的,為防止和解一事,因為某些說不出口緣由破滅,董卓選擇退步,遷夏育為金城太守,不幹擾劉杲個人計劃。
夏育在西涼聲望高絕,一旦放夏育回西涼,短時間內,必然崛起一個由段?舊時官吏組成的集團。
這一點上,董卓幾乎與曆史上一樣,選擇放棄西涼。隻不過曆史上,霸占西涼的是韓遂、馬騰,這時空卻是董卓有意選擇的夏育。
遷劉石為河東太守,夏育下放為金城太守,這皆是董卓對劉杲的讓步。
有付出,亦當有所求。
董卓百般讓步,目的自然就是第三條:劉杲入雒為虎齎中郎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