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和解董卓(下)


    不管如何,因為賈詡、段?兩人,劉杲對段煨的態度頓時改變,一掃剛才輕視。[.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


    陝縣城內,段煨七千餘降卒,劉杲命人聚集一處,好生招待。除兵械繳沒、行動受限外,這些降卒其他一切,一如段煨戍守陝縣時。這亦是劉杲隱隱示好,降低降卒反感。


    陝縣縣長治所內,劉杲張羅一桌酒宴,為段煨壓驚:“大將軍相召入雒,我雖遠在河朔處理匈奴事務,亦匆匆提兵過箕關、渡大河,為大將軍助勢,不敢耽誤。”


    “聞董將軍亦是因大將軍手書,才提兵入雒,卻不知為何逆擊我於北邙阪?兵卒千裏奔騎,日夜兼程,欲助大將軍安穩國事。他們一心報國,卻被逆擊北邙阪,繼而被掩殺兩散,或是倉惶逃奔崤山,不知所蹤;或是困守岸邊,糧草斷絕。”


    “為軍之將,若欲建功,必視兵卒若親人。兵卒既以性命托於主將,主將亦須為其周旋。兵卒若有苦,軍將應為之張目,不使其人被冤死。”


    “入雒六千騎,皆已跟隨我數年,昔日定黑山,伐西羌、收編白波、五分匈奴,都有他們傾心輔助。精兵悍將,當死於死於沙場,馬革裹屍,不能莫名其妙枉死於雒陽。”


    “因緊張入雒六千步騎,一時莽撞焦急,故才率大軍掩襲陝縣,欲借陝縣來換取董將軍放過入雒六千步騎性命。校尉{段煨}還請見諒。”


    這些言語,便是劉杲襲擊陝縣的藉口:因大將軍何進相召,劉杲遂募集步騎六千,入雒相助。但是不料六千步卒忽被董卓襲擊,圍困在北邙阪。因為擔心部曲安危,劉杲才襲擊陝縣八千戍卒,欲與董卓交換人質,保全兵卒性命。


    劉杲這藉口,可謂是錯漏多多。對劉杲入雒一事略有耳聞的段煨,根本不信劉杲這毫無緣由的藉口。


    段煨當時就言:“董公{董卓},曾多次手書州牧,令州牧退兵並州,州牧當時為何不退?若是州牧退兵並州,何至於漢兵自向殘殺於雒陽?”


    因為顧忌形勢,段煨話語比較委婉,隻能不軟不硬的冷諷劉杲兩句,至於雙方皆知的根本性的分歧,段煨卻是不敢提及絲毫。


    “我受大將軍相召,非董將軍軍令。且董將軍為涼州牧,我為並州牧,權轄不一。軍陣,國之大事,雖千數人調遣,亦要各郡縣權要層層批示,而後攜護符、印章,方能募兵行事。入雒六千並州兒郎,皆欲效命於大將軍,未至雒陽大將軍門下,豈敢私受董將軍軍令?”劉杲當即反駁道。


    段煨盯著劉杲數息,輕聲道:“大將軍為閹豎屠戮之後,司隸軍事調遣,聽從董公,也是漢家製度常規。”


    “啊!大將軍已經身死?這個委實不知。”劉杲佯驚道。


    一聽這話,段煨就明白劉杲真正打算。劉杲這是裝聾作啞,詐稱不知雒陽變局,為他據小平津、出兵北邙阪尋個可以下台的藉口。


    劉杲這一句“不知雒京局勢”,就輕易抹殺掉以前種種衝突,將兵進北邙阪之事,視作一場誤會。


    劉杲兵發北邙阪,至雒陽不過一日路程,又焉能不知雒陽變局?但是段煨明知劉杲隨口假話,卻也不能將話挑明。


    無論如何,這句一眼看出的假話,卻是代表劉杲的態度:劉杲已經承認失敗,不敢再與董卓爭鋒,隻是欲借“誤會”這個藉口,方便劉杲下台,退回並州。


    如何處置劉杲,隻能由董卓裁決,段煨不能逾矩。所以段煨沉默下來,沒有對劉杲這句話,再明確發表看法。


    時事迥然,那些真實衝突隻能視而不見,充耳不聞;隨口編造的虛假藉口,卻成為眾人皆可以接受的事實。


    最後劉杲又道:“原來一切隻是誤會。還請段校尉手書一封,向董將軍解釋原委,替我與董將軍和解。他為涼州牧,我為並州牧,皆是封疆重臣,一旦因為這次誤會,引起軍爭,那可是真要騷動天下。”


    =============================


    雒陽。


    宋泓拜見董卓後,張口便道出此行目的:“國事艱難,雒陽又才遭劫數,人心惶惶。某之所以貿然前來,是願作中間人,和解將軍與並州牧,使雒陽不複有兵戈之患。”


    董卓嗬嗬笑道:“國家安定,亦所求也!執金吾為朝中肱骨,又是劉並州嶽丈,由你主持和解,最是合適不錯。”


    宋泓板著臉,表情嚴肅:“因私廢公,君子所不為。和解將軍與劉並州,此為國事,不牽連家事。”


    董卓一邊的李儒連忙笑著緩和氣氛:“大則國事,小則家事。若能和解,兩利皆有,何必計較這種末端。執金吾,還請與將軍共議和解大事。”


    宋泓臉色少和,向董卓施禮道:“今日劉並州使家人送來書信一封,言久在河朔,忽聞大將軍相召,遂據河東捕獲閹豎黨眾,並攜軍六千,過箕關援兵雒陽。因消息閉通、雒陽變局數日而定,故劉並州不知大將軍已死。”


    “騎都尉呂布雖屢稱大將軍已死,然而卻久無例證。因呂布格殺故騎都尉丁原,劉並州是以不信呂布之言,與之僵持在北邙阪,欲以此拖延呂布,防備呂布謀逆。”


    “劉並州雖兵入雒陽,但並無他意。之所以與將軍逆兵,實屬誤會。”


    董卓點點頭,輕聲道:“原來隻是誤會。”卻是董卓也不願此時與劉杲爭鬥,借機下台,將此次交兵定性為誤會。


    董卓入雒以來,收獲大於希望,借助兵卒脅迫,短短十數日,他從邊疆一將軍,隱隱成為秉持朝政第一人。董卓此時正心懷壯誌,欲幹一番大事業,從此青史留名,並列於霍光、伊尹之側。


    若是此刻與劉杲全麵爭鬥,並州數萬兵卒傾巢而出,立時將董卓帶入危局。


    劉杲害怕董卓借助天子詔書,連勢皇甫嵩、劉虞、公孫瓚肢解並州。


    但是董卓何嚐不害怕,一旦劉杲大軍出並州,關中皇甫嵩、幽州劉虞、益州劉焉,以及山東各州牧也望風而動,連勢強行驅除他回歸關西。還有袁紹會不會再趁機返回雒陽,來個釜底抽薪,斷盡董卓歸路?


    董卓才入雒陽十數日,根底極其薄弱,心中也是常常揣揣然,宛若狐狸行走河冰之上,小心謹慎。


    劉杲擔憂並州根基,董卓亦擔憂自己前途。


    兩人各自都有顧忌。


    隻要不是迫不得已,和解是必然趨向。


    和解基準已定,那麽接下來,便要商談和解條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東皇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傅戍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傅戍己並收藏大漢東皇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