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五十六章驚變1
乾佑三年的深秋,鄆州城外被數百裏水泊包圍的梁山上來了一群遊客。
當中為首的正是微服的天平軍節度使韓奕,從者有都押牙劉德,鄆州兵馬使蔡小五,義弟鄭寶,除此之外,還有新任的天平軍掌書記李昉。
昝居潤與沈義倫二人,因新任西京留守高行周的極力挽留,所以沒有隨韓奕來鄆州。考慮到在鄆州的軍政事務,韓奕便聘在京城小有名氣的李昉為掌書記,掌管四方文書往來及機要。李昉在京城裏過得不太順心,因自己族叔李崧的關係,他害怕在京城裏遇到陶榖,見韓奕主動聘用自己,便欣然來鄆州履新。追隨藩臣,或許是一個小文官,走向升遷之路的最好途徑。
韓奕對李昉極厚,李昉平日裏並不忙碌,也樂得跟著韓奕巡視轄地,順便遊山玩水。此番登臨梁山,正是韓奕查勘漕運河道之餘,順便來此遊覽的。李昉為人厚道,又從不搬弄是非,待人接物彬彬有禮,這樣的人別人也愛與他相處。
登臨高處,極目西北望,天高雲淡,鴻雁南飛,水麵上煙波浩渺,使人心曠神怡。落日餘輝未了,一輪彎月早已升了起來。
一行雁南飛,千帆湖畔休。
水光先見月,露氣早知秋。
李昉寬衣博帶,秋天傍晚的風將他的衣帶吹起,顯得風度翩翩。他輕聲吟誦著,轉頭看向韓奕道:
“韓侯今日可有新作?”
“韓某雖讀過不少書,也背過不少漢賦唐詩,但作不得詩。”韓奕笑道。
“韓侯果真如此嗎?”李昉深表懷疑。
他事韓奕已經有一段日子了,一次偶然從廢紙簍中撿到幾頁格調高雅的詞作來,其中有“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之語,那是韓奕練習書法時所寫,其實是準備寄給李小婉的。若是當麵問起,韓奕又說那是亡父所作。李昉百思不得其解。
韓奕沒有答話,指著山下橫斜的漁船道:“鄆州雖屢造戰亂,但我鄆州其實大有可為。這方圓數百裏的大濼,有漁業之利,或是將來能開通漕運,則更有通商饋運之利。就是我等公務之餘,來此遊曆,也可怡情自娛。”
“軍上這話未免言不由衷了。”劉德在旁說道。
李昉知道都押牙劉德在韓奕心中的地位極高,劉德參讚軍伍,協理經濟民事,居功至偉,但並不倚老賣老,凡事謹守以下事上的本份。他聽了劉德這潑冷水的話,不免感到驚奇:“劉公,此話何解?”
“明遠或許還不知道。”劉德說道,“三日前,三司使王相公在府中設宴,為的是借一場酒宴彌消將相之間的仇隙。”
“文武不和,在下亦有所聞。”李昉答道。
“明遠與同窗同年飲酒時,不知是否要行酒令?”劉德問道。
“酒至半酣,當然免不了要行酒令以助興,通常酒令有誤者,不是罰酒一樽,便是罰詩一首。”李昉回道。
劉德撫掌笑道:“那是你們文人墨客的拿手好戲,要是換成我等粗鄙武夫,卻是摸不到門道。通常武人飲酒,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講究的是豪氣,哪裏懂得附庸風雅呢?”
“劉公說的是,但這也不奇怪。”李昉不禁麵含笑意。
“聽聞王相公召集權貴飲宴,酒至半酣處,倡議行酒令,拍手為節,節誤須罰酒一樽。滿堂緋紫皆願遵從,惟有史弘肇覺得這強人所難。適逢客省使閻晉卿坐在史弘肇身側,他說一學便會,主動以身示範,史公瞧了,也覺得不難。”
“後來呢?”李昉不禁被話題所吸引。
“史公乃武將,剛學了一手酒令,真正用時,難免手忙腳亂,但因為有閻晉卿在身側指點,倒也可以勉強對付。明遠或許應該知道,蘇逢吉蘇相公與史公有隙,他隨口說因為史公身後有姓閻的,所以才免了罰酒之虞。史公聞言,立刻大怒,將席案掀翻在地。”
“史公未免太欺人了。”李昉道。
“史公雖然強橫,但這次卻是有緣由的。明遠有所不知,史公原本是鄭州農家之子,老夫隨軍上在鄭州任上時,聽他同鄉裏人說,史公少時好勇鬥狠,專喜惹禍,但凡見有不平事,頗能扶弱鋤強。當地有酒妓閻氏,為勢家所逼,被史公知曉,史公拔刀相助,代為解決,這閻氏始得脫禍。這閻氏多情,願以身向報,又自出私蓄,令史公投軍去,掙個前程來。史公後來反倒感念閻氏之恩,便將閻氏娶來作為妻室。”
李昉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原來如此!是了,史公定是疑蘇公恥笑自己結發之妻出身低賤!”
“你想想看,史、蘇二人本來就水火難容,腹中又有了三分酒氣,再加上這涉及自己內室之事,史公焉能不怒?他盛怒之下,找王相公索劍,揚言要當場殺了蘇相公。幸虧楊相公王相公一左一右將史弘肇拉住,蘇相公這才奔馬而還。史公怒氣未消,也上馬徑去,楊相公怕他追殺蘇相公,隻好跟著。一場本來用意極好的酒宴,就這樣收場。”
李昉聽了劉德的解說,感到極其驚訝,又問道:“我身在鄆州,常與京城通信。我尚且不知,劉公如何能知?”
劉德指著浩瀚煙波,笑道:“出鄆州,經壽張,沿著這梁山泊西畔,再溯五丈河西去,可直達京師,一馬平川。尋常人步行須七天,但快馬急遞也不過是一晝夜的時間。”
“韓侯是擔憂朝廷嗎?”李昉瞧了瞧已經皺起眉頭的韓奕。
“蘇相公與王相公都想著外放,離開京城是非之地。我焉能不擔憂朝廷?”韓奕道,又強顏歡笑道,“不過今日我等出遊,不必去關心這些大事。這良辰美景,應當對酒當歌。”
“那韓侯應當當麵作一首詩來。”李昉亦笑道。
“好吧,我韓奕舍命陪君子,就‘作’上一首詩來。”韓奕大笑。
韓奕吩咐隨從,將帶來的酒食奉上,跟劉德、蔡小五、鄭寶與李昉等人,席地而坐,談天說地,將所有煩心事拋到了一邊,倒也心愜意滿,一直到深夜秋霜下降之時。
他們在梁山下宿了一夜,第二天才滿意而歸。
行至鄆州城外一村舍,隻聽一陣孩童的朗朗讀書聲傳來:
奕奕梁山,
維禹甸之,
有倬其道。
韓侯受命,
王親命之:
“纘戎祖業,
無廢朕命。
夙夜匪解,
虔共爾位。
朕命不易,
幹不庭方,
以佐戎辟1。”
眾人不禁心奇,隻因如今鄉裏窮困,就是大戶人家也過得緊巴巴的,哪裏還有餘力供養子弟求學呢?
韓奕與李昉等人尋著讀書聲行去,繞過一條小河,在翠柏懷抱之中的幾間茅舍前駐足,湊近窗前,探著腦袋往裏麵瞧。
十餘位幼者七八歲,大者不過十來歲的童子正坐在席案前,搖頭晃腦著背書,稚嫩的嘴巴中吐出的是光明大義。
私塾師長是一位三十來歲的文士,隻見他一襲素衣,正襟危坐在席案前,頭略向前傾,微閉著雙目,麵含笑意,偶遇童子們背錯了,立刻向背錯者投去嚴厲的目光。
“王師、王師!”背誦了一段,有童子高聲喊道。
“我說過多次了,不要當堂聒噪,凡有疑問,盡管伸手示意。”那教書文士微皺起眉頭。
“王師,這書中的梁山是不是就是我們鄆州的梁山?”那童子指著書本問道。
“非也!書中所言之梁山地處關西,非是我鄆州梁山”文士說道,“相傳大禹治梁山,除了水災,造福一方百姓。此文篇首以禹治水為始,比況周宣王平大亂命諸侯之功績是也!”
“那這韓侯是不是就是我們鄆州的韓侯呢?”另一童子好奇地問道。
“非也、非也。”文士連連搖頭道。
“我們鄆州明明既有梁山,城內又有韓侯,書上說的可不就是我們鄆州呢?城裏的韓侯不是發出號令,既要在梁山泊修治圍堰,還要浚通五丈河嗎?韓侯是否就是大禹?”童子們又嘰嘰喳喳地議論起來。
窗外的鄭寶聽到童子們這一知半解的議論聲,立刻忍不住放聲大笑起來。
“斯文之地,何人喧嘩?”文士衝著窗外怒道,起身邁出茅屋,看那架勢,仿佛要與不速之客拚命。
“文伯兄、文伯兄,息怒、息怒,是小弟李昉!”李昉眼前一亮,趕緊迎上前去。
那文士不由得止步,指著李昉詫異道:“原來是秘書郎啊!聽說你在鄆州任職,我正想著去拜會賢弟呢。”
“文伯兄羞煞小弟了,我來鄆州任職已經有數月,竟不知文伯兄已經自京返鄉,慚愧、慚愧!”李昉連連連說道。
“愚兄也隻是上月才返鄉,賢弟不知曉此事,也不奇怪。”那文士淡淡地說道。他的目光越過李昉,打量著韓奕。
韓奕微服巡視轄地,帶的隨從也不多,但他位兼將相,久為人上,在軍中說一不二,自然而然地在外表發生巨大的變化,卓爾不群,氣度不凡。所以即便掩在隨從當中,別人一見便知他身份不可小視。
“明遠兄能在鄆州遇到好友,何不為韓某引見一番?”韓奕走上前說道,“人生有四喜,所謂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久旱逢甘霖,還有他鄉遇故知是也!”
“失禮、失禮!”李昉連忙道,他正要對那教書的文士介紹韓奕,不料這文士卻拱了拱手道:
“閣下莫不是韓侯乎?”
“正是韓某!”韓奕感到突兀,因為這文士語氣冷淡,雖然並無失禮之處,但有拒人於千裏之外之態。
李昉尷尬地介紹道:“回韓侯,這位仁兄乃本地傑出俊彥,姓王,名樸,字伯文。”
“哦,原來是王狀元,久仰、久仰!”韓奕恍然大悟,連忙說道。
“韓侯果真久仰王某的微名嗎?”王樸反問道。他這話對別人可以說的,但對韓奕卻說不得,韓奕確實對他“久仰”,絕非是寒暄之辭。
這王樸與李昉是同科進士,是當科第一名,中了進士,李昉是秘書郎,王樸是校書郎。王樸依附楊邠門下,那楊邠原本不喜文士,近年有了大轉變,也館集文士。韓奕去過楊邠府第,王樸也曾遠遠地見過韓奕,所以一見麵王樸便認出了他。
“你這人真是不可理喻。”蔡小五怒道,“天底下讀書人能有幾人如你這般無禮?”
“獨此一家,別無分號!”王樸不為所懼,直視蔡小五。
韓奕用眼神止住蔡小五,大方地說道:“世之大賢,必有異於常人之處。今日一見王狀元,果然異於常人。”
意有所指。
“伯文兄性性剛烈,請韓侯擔待一二。”李昉是忠厚之人,會錯了意,他倒是畫蛇添足地替王樸說起好話來。
茅舍中的童子們早就放下書本,個個擠在窗邊瞅著韓奕看。韓奕信步踏入茅舍當中,見這茅舍還算寬敞,四麵牆壁上刷著白粉,也顯得亮堂,唯有屋頂看上去很有些破舊了,怕是擋不住下一場大風雪。
韓奕當即命人去找來村正,自己出錢雇人翻修茅舍,將真正的主人王樸晾在一邊。他見席案前放著文房四寶,便走到前麵,鄭寶知韓奕想要幹什麽,眼疾手快,將一張白紙攤開,替韓奕磨墨。
韓奕氣定神閑,握著兔毫,略忖了一番,奮筆疾書……
第五十六章驚變1
乾佑三年的深秋,鄆州城外被數百裏水泊包圍的梁山上來了一群遊客。
當中為首的正是微服的天平軍節度使韓奕,從者有都押牙劉德,鄆州兵馬使蔡小五,義弟鄭寶,除此之外,還有新任的天平軍掌書記李昉。
昝居潤與沈義倫二人,因新任西京留守高行周的極力挽留,所以沒有隨韓奕來鄆州。考慮到在鄆州的軍政事務,韓奕便聘在京城小有名氣的李昉為掌書記,掌管四方文書往來及機要。李昉在京城裏過得不太順心,因自己族叔李崧的關係,他害怕在京城裏遇到陶榖,見韓奕主動聘用自己,便欣然來鄆州履新。追隨藩臣,或許是一個小文官,走向升遷之路的最好途徑。
韓奕對李昉極厚,李昉平日裏並不忙碌,也樂得跟著韓奕巡視轄地,順便遊山玩水。此番登臨梁山,正是韓奕查勘漕運河道之餘,順便來此遊覽的。李昉為人厚道,又從不搬弄是非,待人接物彬彬有禮,這樣的人別人也愛與他相處。
登臨高處,極目西北望,天高雲淡,鴻雁南飛,水麵上煙波浩渺,使人心曠神怡。落日餘輝未了,一輪彎月早已升了起來。
一行雁南飛,千帆湖畔休。
水光先見月,露氣早知秋。
李昉寬衣博帶,秋天傍晚的風將他的衣帶吹起,顯得風度翩翩。他輕聲吟誦著,轉頭看向韓奕道:
“韓侯今日可有新作?”
“韓某雖讀過不少書,也背過不少漢賦唐詩,但作不得詩。”韓奕笑道。
“韓侯果真如此嗎?”李昉深表懷疑。
他事韓奕已經有一段日子了,一次偶然從廢紙簍中撿到幾頁格調高雅的詞作來,其中有“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之語,那是韓奕練習書法時所寫,其實是準備寄給李小婉的。若是當麵問起,韓奕又說那是亡父所作。李昉百思不得其解。
韓奕沒有答話,指著山下橫斜的漁船道:“鄆州雖屢造戰亂,但我鄆州其實大有可為。這方圓數百裏的大濼,有漁業之利,或是將來能開通漕運,則更有通商饋運之利。就是我等公務之餘,來此遊曆,也可怡情自娛。”
“軍上這話未免言不由衷了。”劉德在旁說道。
李昉知道都押牙劉德在韓奕心中的地位極高,劉德參讚軍伍,協理經濟民事,居功至偉,但並不倚老賣老,凡事謹守以下事上的本份。他聽了劉德這潑冷水的話,不免感到驚奇:“劉公,此話何解?”
“明遠或許還不知道。”劉德說道,“三日前,三司使王相公在府中設宴,為的是借一場酒宴彌消將相之間的仇隙。”
“文武不和,在下亦有所聞。”李昉答道。
“明遠與同窗同年飲酒時,不知是否要行酒令?”劉德問道。
“酒至半酣,當然免不了要行酒令以助興,通常酒令有誤者,不是罰酒一樽,便是罰詩一首。”李昉回道。
劉德撫掌笑道:“那是你們文人墨客的拿手好戲,要是換成我等粗鄙武夫,卻是摸不到門道。通常武人飲酒,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講究的是豪氣,哪裏懂得附庸風雅呢?”
“劉公說的是,但這也不奇怪。”李昉不禁麵含笑意。
“聽聞王相公召集權貴飲宴,酒至半酣處,倡議行酒令,拍手為節,節誤須罰酒一樽。滿堂緋紫皆願遵從,惟有史弘肇覺得這強人所難。適逢客省使閻晉卿坐在史弘肇身側,他說一學便會,主動以身示範,史公瞧了,也覺得不難。”
“後來呢?”李昉不禁被話題所吸引。
“史公乃武將,剛學了一手酒令,真正用時,難免手忙腳亂,但因為有閻晉卿在身側指點,倒也可以勉強對付。明遠或許應該知道,蘇逢吉蘇相公與史公有隙,他隨口說因為史公身後有姓閻的,所以才免了罰酒之虞。史公聞言,立刻大怒,將席案掀翻在地。”
“史公未免太欺人了。”李昉道。
“史公雖然強橫,但這次卻是有緣由的。明遠有所不知,史公原本是鄭州農家之子,老夫隨軍上在鄭州任上時,聽他同鄉裏人說,史公少時好勇鬥狠,專喜惹禍,但凡見有不平事,頗能扶弱鋤強。當地有酒妓閻氏,為勢家所逼,被史公知曉,史公拔刀相助,代為解決,這閻氏始得脫禍。這閻氏多情,願以身向報,又自出私蓄,令史公投軍去,掙個前程來。史公後來反倒感念閻氏之恩,便將閻氏娶來作為妻室。”
李昉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原來如此!是了,史公定是疑蘇公恥笑自己結發之妻出身低賤!”
“你想想看,史、蘇二人本來就水火難容,腹中又有了三分酒氣,再加上這涉及自己內室之事,史公焉能不怒?他盛怒之下,找王相公索劍,揚言要當場殺了蘇相公。幸虧楊相公王相公一左一右將史弘肇拉住,蘇相公這才奔馬而還。史公怒氣未消,也上馬徑去,楊相公怕他追殺蘇相公,隻好跟著。一場本來用意極好的酒宴,就這樣收場。”
李昉聽了劉德的解說,感到極其驚訝,又問道:“我身在鄆州,常與京城通信。我尚且不知,劉公如何能知?”
劉德指著浩瀚煙波,笑道:“出鄆州,經壽張,沿著這梁山泊西畔,再溯五丈河西去,可直達京師,一馬平川。尋常人步行須七天,但快馬急遞也不過是一晝夜的時間。”
“韓侯是擔憂朝廷嗎?”李昉瞧了瞧已經皺起眉頭的韓奕。
“蘇相公與王相公都想著外放,離開京城是非之地。我焉能不擔憂朝廷?”韓奕道,又強顏歡笑道,“不過今日我等出遊,不必去關心這些大事。這良辰美景,應當對酒當歌。”
“那韓侯應當當麵作一首詩來。”李昉亦笑道。
“好吧,我韓奕舍命陪君子,就‘作’上一首詩來。”韓奕大笑。
韓奕吩咐隨從,將帶來的酒食奉上,跟劉德、蔡小五、鄭寶與李昉等人,席地而坐,談天說地,將所有煩心事拋到了一邊,倒也心愜意滿,一直到深夜秋霜下降之時。
他們在梁山下宿了一夜,第二天才滿意而歸。
行至鄆州城外一村舍,隻聽一陣孩童的朗朗讀書聲傳來:
奕奕梁山,
維禹甸之,
有倬其道。
韓侯受命,
王親命之:
“纘戎祖業,
無廢朕命。
夙夜匪解,
虔共爾位。
朕命不易,
幹不庭方,
以佐戎辟1。”
眾人不禁心奇,隻因如今鄉裏窮困,就是大戶人家也過得緊巴巴的,哪裏還有餘力供養子弟求學呢?
韓奕與李昉等人尋著讀書聲行去,繞過一條小河,在翠柏懷抱之中的幾間茅舍前駐足,湊近窗前,探著腦袋往裏麵瞧。
十餘位幼者七八歲,大者不過十來歲的童子正坐在席案前,搖頭晃腦著背書,稚嫩的嘴巴中吐出的是光明大義。
私塾師長是一位三十來歲的文士,隻見他一襲素衣,正襟危坐在席案前,頭略向前傾,微閉著雙目,麵含笑意,偶遇童子們背錯了,立刻向背錯者投去嚴厲的目光。
“王師、王師!”背誦了一段,有童子高聲喊道。
“我說過多次了,不要當堂聒噪,凡有疑問,盡管伸手示意。”那教書文士微皺起眉頭。
“王師,這書中的梁山是不是就是我們鄆州的梁山?”那童子指著書本問道。
“非也!書中所言之梁山地處關西,非是我鄆州梁山”文士說道,“相傳大禹治梁山,除了水災,造福一方百姓。此文篇首以禹治水為始,比況周宣王平大亂命諸侯之功績是也!”
“那這韓侯是不是就是我們鄆州的韓侯呢?”另一童子好奇地問道。
“非也、非也。”文士連連搖頭道。
“我們鄆州明明既有梁山,城內又有韓侯,書上說的可不就是我們鄆州呢?城裏的韓侯不是發出號令,既要在梁山泊修治圍堰,還要浚通五丈河嗎?韓侯是否就是大禹?”童子們又嘰嘰喳喳地議論起來。
窗外的鄭寶聽到童子們這一知半解的議論聲,立刻忍不住放聲大笑起來。
“斯文之地,何人喧嘩?”文士衝著窗外怒道,起身邁出茅屋,看那架勢,仿佛要與不速之客拚命。
“文伯兄、文伯兄,息怒、息怒,是小弟李昉!”李昉眼前一亮,趕緊迎上前去。
那文士不由得止步,指著李昉詫異道:“原來是秘書郎啊!聽說你在鄆州任職,我正想著去拜會賢弟呢。”
“文伯兄羞煞小弟了,我來鄆州任職已經有數月,竟不知文伯兄已經自京返鄉,慚愧、慚愧!”李昉連連連說道。
“愚兄也隻是上月才返鄉,賢弟不知曉此事,也不奇怪。”那文士淡淡地說道。他的目光越過李昉,打量著韓奕。
韓奕微服巡視轄地,帶的隨從也不多,但他位兼將相,久為人上,在軍中說一不二,自然而然地在外表發生巨大的變化,卓爾不群,氣度不凡。所以即便掩在隨從當中,別人一見便知他身份不可小視。
“明遠兄能在鄆州遇到好友,何不為韓某引見一番?”韓奕走上前說道,“人生有四喜,所謂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久旱逢甘霖,還有他鄉遇故知是也!”
“失禮、失禮!”李昉連忙道,他正要對那教書的文士介紹韓奕,不料這文士卻拱了拱手道:
“閣下莫不是韓侯乎?”
“正是韓某!”韓奕感到突兀,因為這文士語氣冷淡,雖然並無失禮之處,但有拒人於千裏之外之態。
李昉尷尬地介紹道:“回韓侯,這位仁兄乃本地傑出俊彥,姓王,名樸,字伯文。”
“哦,原來是王狀元,久仰、久仰!”韓奕恍然大悟,連忙說道。
“韓侯果真久仰王某的微名嗎?”王樸反問道。他這話對別人可以說的,但對韓奕卻說不得,韓奕確實對他“久仰”,絕非是寒暄之辭。
這王樸與李昉是同科進士,是當科第一名,中了進士,李昉是秘書郎,王樸是校書郎。王樸依附楊邠門下,那楊邠原本不喜文士,近年有了大轉變,也館集文士。韓奕去過楊邠府第,王樸也曾遠遠地見過韓奕,所以一見麵王樸便認出了他。
“你這人真是不可理喻。”蔡小五怒道,“天底下讀書人能有幾人如你這般無禮?”
“獨此一家,別無分號!”王樸不為所懼,直視蔡小五。
韓奕用眼神止住蔡小五,大方地說道:“世之大賢,必有異於常人之處。今日一見王狀元,果然異於常人。”
意有所指。
“伯文兄性性剛烈,請韓侯擔待一二。”李昉是忠厚之人,會錯了意,他倒是畫蛇添足地替王樸說起好話來。
茅舍中的童子們早就放下書本,個個擠在窗邊瞅著韓奕看。韓奕信步踏入茅舍當中,見這茅舍還算寬敞,四麵牆壁上刷著白粉,也顯得亮堂,唯有屋頂看上去很有些破舊了,怕是擋不住下一場大風雪。
韓奕當即命人去找來村正,自己出錢雇人翻修茅舍,將真正的主人王樸晾在一邊。他見席案前放著文房四寶,便走到前麵,鄭寶知韓奕想要幹什麽,眼疾手快,將一張白紙攤開,替韓奕磨墨。
韓奕氣定神閑,握著兔毫,略忖了一番,奮筆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