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間接侵略
斯特朗在6月14日抵達莫斯科。從這一天起到8月4日他被召回倫敦為止,英法談判代表在莫斯科與莫洛托夫舉行了十一次會談。與此同時,邁斯基在倫敦同哈利法克斯會晤了六次。在這期間,倫敦、巴黎和莫斯科之間也不斷地在相互交換一些條款和條文的新草案、修正案和再修正案。有幾個星期,西方政府被俄國人說的話搞得糊裏糊塗,就象它們在5月裏曾經曆過的那樣。俄國人習慣於說,在他們提出來的幾點當中某一點是最重要的。可是當英國人和法國人勉強同意了這一特殊重要之點後,他們本來希望俄國人反過來也會作出一些讓步,這樣其他懸而未決的問題就能盡快達成協議;這時他們卻發現俄國人過去沒有強調過的另一點,現在又被他們認為是十分重要的了。因為在俄國人認為是最重要的那些點上麵,西方國家也最不願意作出讓步,它們於是試圖在一些次要問題上讓步,以便與俄國人做成交易。然而這樣反倒促使俄國人堅持己見,直到英國人和法國人在那些主要問題上也作出讓步為止。7月20日斯特朗寫不了這段在莫斯科“受辱的經曆”:“一次又一次,我們提出了一個主張,但一星期後我們又放棄了它。我們有了這樣的感覺,就是莫洛托夫從一開始就確信我們將會被迫放棄它的。”在斯特朗看來,這種步步退讓使俄國人想起了英、法過去屈服於軸心國的情景,並增加了他們的疑心,以為西方國家隻是在同他們玩花招,以便贏得時間來同德國達成協議――談判進展緩慢更增加了這種疑心,俄國人指責西方國家要對拖延談判負責。
事實正象斯特朗在剛到莫斯科時和接近離開那裏時都曾指出的那樣,俄國人在談判中是處於一個比西方國家有利得多的地位。可以設想,英法對波蘭和羅馬尼亞的保證這一既成事實,多少總算緩和了俄國人對於他們的部分西麵前線的憂慮,他們因而也就能夠堅持他們自己提出的有關其餘部分邊界的條件了。而且,蘇聯政府十分清楚它是處於一個關鍵的地位,因為西方國家如果得不到俄國的幫助,就無法履行它們對波蘭和羅馬尼亞的承諾。因此,西方國家勢必要竭盡全力使俄國以某種方式同“和平陣線”聯係起來。蘇聯政府也曉得英法兩國公眾輿論中的重要勢力正在對他們的政府施加強大的壓力,促使政府立即同俄國達成協議。而另一方麵,蘇聯政府卻可以不必顧慮輿論。並且不象西方國家政府那樣,它還有著選擇另一條路的餘地。它準備與兩個“資本主義”大國進行談判,這一事實並不必然意味著蘇聯領導人都一致認為締結這樣一項條約是最理想的辦法。正如西方國家一開始就覺察到的那樣,如果它決定要重新回到孤立中去,那是完全有可能的。不管在與英法談判的整個過程中,它是否真的在權衡比較同英法達成協議和同德國達成協議的各自利害得失,它也還是可以隨時繼續向德國作試探性的接近,這是它在春天時曾嚐試過的。
由於西方國家懷疑俄國的軍事實力並對德國的可能提早行動越來越感到憂慮,因此在它們看來,締結一項三國條約的好處似乎主要在於它能對侵略者起一種遏製作用,因為這個侵略者是一貫害怕兩線作戰的。法國和英國政府或許過了很久才認識到,俄國人考慮問題要比它們自己實際得多。蘇聯政府確實曾認為期待中的那項三國條約應具有一種阻止德國侵略的性質,然而,隨著會談的逐步深入,俄國人顯示出他們主要關心的乃是怎樣加強他們在準備對德戰爭中的地位,這場戰爭他們可能始終認為是遲早要發生的。他們決定必須加強西北翼的防禦;但在承擔義務之前,他們決定要確實知道他們能指望西方國家給予多大援助。7月27日莫洛托夫說:“重要的是必須知道每一方將為共同的事業投入多少個師,以及它們將配置在何處。”在談判的整個過程中,在俄國人看來,這可能是一場最嚴峻的考驗,可以由此判斷與西方達成協議到底有多少價值。當談判拖拖拉拉終於告一段落時,西方政府對於俄國人的態度或多或少地知道了一些。但是俄國人的態度從來沒有明朗到足以使西方國家對於8月份的一百八十度大轉變事先在思想上有所準備,而俄國人卻從而為他們自己取得了某些肯定是暫時的利益。
與蘇聯政府不同,西方政府在談判中還受到下述情況的限製。它們是兩個政府,談判又是在莫斯科,而不是在倫敦或巴黎。很自然,對於某些爭論中出現的問題的重要性產生意見分歧後,要取得一致意見常常是不容易的。要兩國一致同意在什麽時候對俄國的要求作出讓步,那也並不容易。如果說博內的政策搖擺不定使得倫敦很尷尬的話,那麽英國在象間接侵略的定義這類問題上的固執己見,在巴黎看來也已經危及談判的成功,而且毫無實際意義。總的說來,法國人仍然讓英國人帶頭進行談判,在與莫洛托夫討論時,法國駐莫斯科大使納吉阿爾在大部分問題上都支持西茲,他也曾提出一些頗有成效的建議來排除障礙。英國政府在這一階段也沒有多少理由可以責怪法國的行動輕率。然而在第三個星期,法國和英國的報刊上出現了這樣的報道,大意是說法國政府準備在所有懸而未決的問題上同意莫洛托夫的主張,並敦促英國政府也這樣辦。倫敦方麵認為這些報道(大致符合事實)的出現是由於巴黎方麵泄露了消息。
此時,法國政府確實迫切希望能盡快宣布已同俄國達成了某種協議,而對於協定的條款內容則不十分計較,英國政府也希望早日結束談判。但是對於俄國人的不肯讓步,它也幾乎是再也容忍不下去了,因此也許是在考慮,如果在某些問題上采取堅定的立場,倒更有可能會獲得效果。總之,這時它決定,在間接侵略的定義這個牽涉基本原則的問題上,它再也不能讓步了。
在莫斯科會談的最初四、五個星期中,即從6月中旬到8月初,談判代表們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兩個密切關聯的問題上:如何把不願意接受保證的波羅的海各國和其他一些小國也納入三國公約的範圍?如何把間接侵略的問題寫進公約裏去?波蘭和羅馬尼亞對待俄國援助的態度問題還沒有拿到桌麵上來談,雖然很清楚,這個問題最後必須得到解決。到哪一階段才開始談判和簽署一項軍事協定的問題,則是到了現在正在檢查的那個時期將近終了時,才變得尖銳起來。
如前所述,俄國6月2日的提案中有這樣一項條款,即三國應保衛條約中指明的那八個國家免遭侵略。這個提案在倫敦和巴黎兩地都引起了強烈的反對,因為得到英法保證的那些國家不希望在與俄國簽訂的任何協定中被提到它們的名字,還因為名單中有芬蘭、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它們並未得到法國和英國的保證,而且,人所共知,它們對接受蘇聯的保證是極為反感的。(.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西力政府希望用6月6日英國重新起草的、由斯特朗親自帶到莫斯科來的那份三國公約草案的第一條來擺脫這個難題。這份新草案沒有提具體的國名,但規定在以下這兩種情況下三國將進行幹預:一、侵略一個國家,而該國要求援助時;二、“某一歐洲國家”的行動被締約三國政府“認為危及另一歐洲國家的獨立或中立,並已構成對該國安全的威脅時”。莫洛托夫在第二次會見大使們和斯特朗時拒絕了這個方案,認為還不夠恰當。他並且建議,假如波羅的海各國不願意接受保證這一難題解決不了的話,那麽,最好的辦法或許就是“由於達成協議的時機尚未成熟而暫緩”討論這個保證其他國家的問題,三國先隻簽訂一項在遭受直接侵略時互相援助的條約。由於西方國家沒有立即接受這一建議,6月22日莫洛托夫又把它撤回了,並聲明蘇聯政府仍回複到它6月2日提出的建議。
俄國人堅持要把接受保證的國家的名字寫進三國公約的動機,西方政府是不太清楚的。但是,6月13日和29日《真理報》上的兩篇文章,非常清楚地反映了蘇聯政府對於波羅的海各國的問題的基本態度。第一篇文章認為,波羅的海各國沒有能力保衛它們自己的獨立;它們接受大國的幫助,並不會危及它們的主權或獨立,因為一切熱愛和平的國家都在謀求互相幫助以反對侵略。芬蘭、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三國政府拒絕接受援助,那一定是出於某種“誤解”,或者是由於“某些政治家懷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妄圖阻撓愛好和平的國家組成一個反侵略的防禦陣線”。這篇文章接著又說,這些國家的人民與它們的政府和統治階級是截然不同的,他們熱切希望得到一項援助的保證。文章還暗示,有“外國的影響”在對這些國家的政府起作用;甚至還暗示,煽動可能來自“民主國家的某些反動集團”。
6月29日《真理報》上的文章作者署名日丹諾夫,文章的標題是“英法政府不願意在平等的基礎上與蘇聯簽訂一項條約”。日丹諾夫用了相當長的篇幅來論述談判拖拉的問題,說這已經引起了“對英法真實意圖的誠意的懷疑”。接著他指責英法“人為地製造障礙”,其中主要的困難就是保證芬蘭、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安全的問題。
認為上述波羅的海各國不願接受這種保證,並且由於這種考慮才使得英法兩國不願接受蘇聯的提案,這種說法顯然是沒有根據的。這種說法隻能是出於一種動機,即想要使談判複雜化,並把它引進死胡同。不管怎麽說我們大家都知道有這樣的例子:譬如說,當英國認為給予這個或那個國家以保證是符合它自己的利益的話,它總是不等這個國家自己提出請求,就能夠找到一些途徑和方法來這樣做的。
日丹諾夫還進一步發展了這種論點。他說,在接受俄國的保證這個問題上,波蘭所持的態度和三個波羅的海國家的態度並沒有什麽不同。波蘭也曾聲明過它不需要這樣的保證,但這並沒有妨礙英法政府去要求蘇聯政府答應保衛波蘭免遭侵略。
(日丹諾夫最後寫道)所有這些都說明,英國人和法國人並不想在平等和互惠的原則基礎上同蘇聯達成一項協議。……他們所要的隻是這樣一項協定,即蘇聯在其中應扮演一名雇工的角色,並獨自承擔一切責任。沒有一個有自尊心的國家會簽訂這樣的一項協定。
這些文章清楚地表明,西方政府所麵對的要求將是很難與它們早先對波羅的海國家作出的保證協調一致的。然而,如果它們想同蘇聯簽訂一頂條約的話,它們就不得不對這些要求作出很大的讓步。英法與蘇聯政府的談判繼續不時地被芬蘭、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的抗議所打斷。它們聲稱,一個大國未經邀請而徑自強加於人的援助,將被認為是一種侵略行為。但是日丹諾夫的文章發表以後,英國政府覺得有必要警告波羅的海各國政府,為了全局的利益,它可能要被迫接受一種波羅的海各國不願意要的安排。7月10日,張伯倫在下院被問到,他是否能夠“保證決不違背一個主權國家的意願,而強行將其列入陛下政府締結的任何互不侵犯公約”。他還被要求作出更為明確的保證,即政府參與簽訂的任何協定,將“不會損害波羅的海各國的獨立和自由”。他的回答是謹慎的。
陛下政府的基本政策就是堅持尊重一切主權國家的領土完整。尤其是,它清楚地意識到芬蘭和波羅的海各國希望維護它們的獨立和中立的願望。由於這也同樣是陛下政府的目標,在目前的談判中,它當然會充分考慮到這一點的。
此時,波羅的海各國出現了令人不安的跡象,即它們有更加倒向德國的傾向。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雖然芬蘭不在內)已經接受德國提出的簽訂一項互不侵犯條約的要求。這三個國家似乎都在采取措施,謀求得到德國方麵的保護以防止俄國人可能加予的幹涉。例如,拉脫維亞外長芒特在第一個星期訪問了柏林;德國總參謀長在6月底訪問了塔林和赫爾辛基。不久以後,一批德國高級情報官員訪問了赫爾辛基,順便又訪問了塔林。英國政府在莫斯科的代表曾指出,采取例如在三國協定中列舉波羅的海國家的名字這種做法,是不明智的。這很可能會加速這種與德國修好的過程。但是他們發現,蘇聯政府對這事卻有不同的看法。在它看來,波羅的海各國投向德國懷抱的跡象,隻是再次證明,必須給予這些國家以保證,不管它們喜歡不喜歡這種保證。的確,俄國人是如此強烈地堅持,必須將芬蘭、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列入受到保護免遭侵略的國家名單中去,以致看來似乎他們甚至寧願把這三個國家推到德國懷抱中去,以便能得到一個借口再來進行幹涉。
把受到保護的國家名單列入協定這一難題,最終還是解決了――雖然西方國家並不完全滿意。7月3日,莫洛托夫告訴大使們說,蘇聯政府同意這樣一個建議(這原來是由納吉阿爾在6月21日的會議上作為他個人的建議提出來的),即受保護國的名單不列入協定正文,但應放在另一個不公布的、作為條約附件的單獨文件中。但是究竟哪些國家要列入名單,仍然沒有決定;在怎樣的情況下才需要三國進行幹預也還沒有定下來。
蘇聯政府在6月2日的建議中把比利時也列入得到保證國家的名單。但是,那時西方政府還沒有向它提起俄國的保證是否也適用於荷蘭和瑞士的問題。根據1939年2月的一項君子協定,英法兩國政府已經把德國侵略這些國家中的任何一國的行為視作構成宣戰理由的事件,但是各有關政府中沒有一個曾被詢問過,它們是否希望得到一項保證;它們也從來沒有正式得到過有關這一決定的通知。因此,這些國家處於一種同波羅的海各國十分相似的地位(西方政府認識到,為了它們自己的利益,它們是決不能允許荷蘭、瑞士的獨立和領土完整受到侵犯的;這一事實的確使得它們對俄國人對波羅的海國家問題上所持的態度比較有了一些同情。否則的話,它們對俄國人的看法就可能是另一個樣子了)。然而,芬蘭人向英國政府指出,這裏有一個很重要的差別。荷蘭和瑞士分別是英國和法國的鄰邦,而沒有同蘇聯接壤,它們也不怕西方政府會尋找借口來進行幹涉,以達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另一方麵,芬蘭政府“確信,蘇聯的目的是想逐漸滲透和侵入他們的國家”。
在西茲6月15日致莫洛托夫的信件中,荷蘭和瑞士也和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一樣,被列為可能成為“間接侵略締約三國”的渠道的國家,但它們都還沒有得到或不希望得到保證。後來,當受到保護免遭侵略國家的名單顯然如不列入三國協定的正文就必須列入一份不公布的議定書時,西方大國根據俄國人認為是極其重要的互惠原則,要求將荷蘭和瑞士,還有盧森堡(按照法國的願望),也一並列入名單,如果波羅的海各國列進去的話。這一要求引起了很大爭論。俄國人爭辯說,這是不可能的,要他們答應為了荷蘭或瑞士而去進行幹涉,無論怎麽說也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他們和這些國家還沒有外交關係。他們完全拒絕考慮盧森堡這一例子。雖然法國人在這一點上繼續堅持要求,但他們並沒有得到英國人的有力支持。俄國人也堅持說,他們為得到保證的國家將要承擔的新義務是如此沉重,以致他們不可能再把他們所承擔的義務擴大到使那些未得到保證的西方國家也享受其利,除非他們能得到一些補償。7月1日,莫洛托夫說,如果土耳其和波蘭同意和蘇聯締結互助條約,蘇聯政府可以考慮將荷蘭和瑞士列入名單。土耳其政府當時在原則上也願意締結這樣的一項條約;但西方政府明白,建議波蘭也同蘇聯作出這樣一項安排,那將純粹是浪費時間。因此,它們不再企圖把荷蘭和瑞士與波羅的海國家擺到一起了。在7月初,它們又回到了早先提出過的一個想法,即應當有這樣一條總的規定:當一個在協定中沒有提到的國家受到進攻或威脅,而締約國中的一國或數國認為有必要進行於涉時,應即相互磋商。
事實上,要俄國人在德國威脅或進攻荷蘭或瑞士時給予西方以援助,那大概隻會成為一場學究式的空談。西方政府硬要把這兩個國家列入名單,其主要動機也許是想運用以攻為守的手法,使它們經常作出的讓步也能得到一些補償。它們提出的在荷蘭或瑞士受到威脅時應進行磋商的建議,是不合莫洛托夫的口味的。不管怎樣,磋商的問題已經同間接侵略的定義那個更廣泛的問題糾纏在一起,而這又是使西方政府和蘇聯政府發生分歧、引起最激烈爭吵的問題中的一個。
[]
斯特朗在6月14日抵達莫斯科。從這一天起到8月4日他被召回倫敦為止,英法談判代表在莫斯科與莫洛托夫舉行了十一次會談。與此同時,邁斯基在倫敦同哈利法克斯會晤了六次。在這期間,倫敦、巴黎和莫斯科之間也不斷地在相互交換一些條款和條文的新草案、修正案和再修正案。有幾個星期,西方政府被俄國人說的話搞得糊裏糊塗,就象它們在5月裏曾經曆過的那樣。俄國人習慣於說,在他們提出來的幾點當中某一點是最重要的。可是當英國人和法國人勉強同意了這一特殊重要之點後,他們本來希望俄國人反過來也會作出一些讓步,這樣其他懸而未決的問題就能盡快達成協議;這時他們卻發現俄國人過去沒有強調過的另一點,現在又被他們認為是十分重要的了。因為在俄國人認為是最重要的那些點上麵,西方國家也最不願意作出讓步,它們於是試圖在一些次要問題上讓步,以便與俄國人做成交易。然而這樣反倒促使俄國人堅持己見,直到英國人和法國人在那些主要問題上也作出讓步為止。7月20日斯特朗寫不了這段在莫斯科“受辱的經曆”:“一次又一次,我們提出了一個主張,但一星期後我們又放棄了它。我們有了這樣的感覺,就是莫洛托夫從一開始就確信我們將會被迫放棄它的。”在斯特朗看來,這種步步退讓使俄國人想起了英、法過去屈服於軸心國的情景,並增加了他們的疑心,以為西方國家隻是在同他們玩花招,以便贏得時間來同德國達成協議――談判進展緩慢更增加了這種疑心,俄國人指責西方國家要對拖延談判負責。
事實正象斯特朗在剛到莫斯科時和接近離開那裏時都曾指出的那樣,俄國人在談判中是處於一個比西方國家有利得多的地位。可以設想,英法對波蘭和羅馬尼亞的保證這一既成事實,多少總算緩和了俄國人對於他們的部分西麵前線的憂慮,他們因而也就能夠堅持他們自己提出的有關其餘部分邊界的條件了。而且,蘇聯政府十分清楚它是處於一個關鍵的地位,因為西方國家如果得不到俄國的幫助,就無法履行它們對波蘭和羅馬尼亞的承諾。因此,西方國家勢必要竭盡全力使俄國以某種方式同“和平陣線”聯係起來。蘇聯政府也曉得英法兩國公眾輿論中的重要勢力正在對他們的政府施加強大的壓力,促使政府立即同俄國達成協議。而另一方麵,蘇聯政府卻可以不必顧慮輿論。並且不象西方國家政府那樣,它還有著選擇另一條路的餘地。它準備與兩個“資本主義”大國進行談判,這一事實並不必然意味著蘇聯領導人都一致認為締結這樣一項條約是最理想的辦法。正如西方國家一開始就覺察到的那樣,如果它決定要重新回到孤立中去,那是完全有可能的。不管在與英法談判的整個過程中,它是否真的在權衡比較同英法達成協議和同德國達成協議的各自利害得失,它也還是可以隨時繼續向德國作試探性的接近,這是它在春天時曾嚐試過的。
由於西方國家懷疑俄國的軍事實力並對德國的可能提早行動越來越感到憂慮,因此在它們看來,締結一項三國條約的好處似乎主要在於它能對侵略者起一種遏製作用,因為這個侵略者是一貫害怕兩線作戰的。法國和英國政府或許過了很久才認識到,俄國人考慮問題要比它們自己實際得多。蘇聯政府確實曾認為期待中的那項三國條約應具有一種阻止德國侵略的性質,然而,隨著會談的逐步深入,俄國人顯示出他們主要關心的乃是怎樣加強他們在準備對德戰爭中的地位,這場戰爭他們可能始終認為是遲早要發生的。他們決定必須加強西北翼的防禦;但在承擔義務之前,他們決定要確實知道他們能指望西方國家給予多大援助。7月27日莫洛托夫說:“重要的是必須知道每一方將為共同的事業投入多少個師,以及它們將配置在何處。”在談判的整個過程中,在俄國人看來,這可能是一場最嚴峻的考驗,可以由此判斷與西方達成協議到底有多少價值。當談判拖拖拉拉終於告一段落時,西方政府對於俄國人的態度或多或少地知道了一些。但是俄國人的態度從來沒有明朗到足以使西方國家對於8月份的一百八十度大轉變事先在思想上有所準備,而俄國人卻從而為他們自己取得了某些肯定是暫時的利益。
與蘇聯政府不同,西方政府在談判中還受到下述情況的限製。它們是兩個政府,談判又是在莫斯科,而不是在倫敦或巴黎。很自然,對於某些爭論中出現的問題的重要性產生意見分歧後,要取得一致意見常常是不容易的。要兩國一致同意在什麽時候對俄國的要求作出讓步,那也並不容易。如果說博內的政策搖擺不定使得倫敦很尷尬的話,那麽英國在象間接侵略的定義這類問題上的固執己見,在巴黎看來也已經危及談判的成功,而且毫無實際意義。總的說來,法國人仍然讓英國人帶頭進行談判,在與莫洛托夫討論時,法國駐莫斯科大使納吉阿爾在大部分問題上都支持西茲,他也曾提出一些頗有成效的建議來排除障礙。英國政府在這一階段也沒有多少理由可以責怪法國的行動輕率。然而在第三個星期,法國和英國的報刊上出現了這樣的報道,大意是說法國政府準備在所有懸而未決的問題上同意莫洛托夫的主張,並敦促英國政府也這樣辦。倫敦方麵認為這些報道(大致符合事實)的出現是由於巴黎方麵泄露了消息。
此時,法國政府確實迫切希望能盡快宣布已同俄國達成了某種協議,而對於協定的條款內容則不十分計較,英國政府也希望早日結束談判。但是對於俄國人的不肯讓步,它也幾乎是再也容忍不下去了,因此也許是在考慮,如果在某些問題上采取堅定的立場,倒更有可能會獲得效果。總之,這時它決定,在間接侵略的定義這個牽涉基本原則的問題上,它再也不能讓步了。
在莫斯科會談的最初四、五個星期中,即從6月中旬到8月初,談判代表們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兩個密切關聯的問題上:如何把不願意接受保證的波羅的海各國和其他一些小國也納入三國公約的範圍?如何把間接侵略的問題寫進公約裏去?波蘭和羅馬尼亞對待俄國援助的態度問題還沒有拿到桌麵上來談,雖然很清楚,這個問題最後必須得到解決。到哪一階段才開始談判和簽署一項軍事協定的問題,則是到了現在正在檢查的那個時期將近終了時,才變得尖銳起來。
如前所述,俄國6月2日的提案中有這樣一項條款,即三國應保衛條約中指明的那八個國家免遭侵略。這個提案在倫敦和巴黎兩地都引起了強烈的反對,因為得到英法保證的那些國家不希望在與俄國簽訂的任何協定中被提到它們的名字,還因為名單中有芬蘭、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它們並未得到法國和英國的保證,而且,人所共知,它們對接受蘇聯的保證是極為反感的。(.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西力政府希望用6月6日英國重新起草的、由斯特朗親自帶到莫斯科來的那份三國公約草案的第一條來擺脫這個難題。這份新草案沒有提具體的國名,但規定在以下這兩種情況下三國將進行幹預:一、侵略一個國家,而該國要求援助時;二、“某一歐洲國家”的行動被締約三國政府“認為危及另一歐洲國家的獨立或中立,並已構成對該國安全的威脅時”。莫洛托夫在第二次會見大使們和斯特朗時拒絕了這個方案,認為還不夠恰當。他並且建議,假如波羅的海各國不願意接受保證這一難題解決不了的話,那麽,最好的辦法或許就是“由於達成協議的時機尚未成熟而暫緩”討論這個保證其他國家的問題,三國先隻簽訂一項在遭受直接侵略時互相援助的條約。由於西方國家沒有立即接受這一建議,6月22日莫洛托夫又把它撤回了,並聲明蘇聯政府仍回複到它6月2日提出的建議。
俄國人堅持要把接受保證的國家的名字寫進三國公約的動機,西方政府是不太清楚的。但是,6月13日和29日《真理報》上的兩篇文章,非常清楚地反映了蘇聯政府對於波羅的海各國的問題的基本態度。第一篇文章認為,波羅的海各國沒有能力保衛它們自己的獨立;它們接受大國的幫助,並不會危及它們的主權或獨立,因為一切熱愛和平的國家都在謀求互相幫助以反對侵略。芬蘭、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三國政府拒絕接受援助,那一定是出於某種“誤解”,或者是由於“某些政治家懷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妄圖阻撓愛好和平的國家組成一個反侵略的防禦陣線”。這篇文章接著又說,這些國家的人民與它們的政府和統治階級是截然不同的,他們熱切希望得到一項援助的保證。文章還暗示,有“外國的影響”在對這些國家的政府起作用;甚至還暗示,煽動可能來自“民主國家的某些反動集團”。
6月29日《真理報》上的文章作者署名日丹諾夫,文章的標題是“英法政府不願意在平等的基礎上與蘇聯簽訂一項條約”。日丹諾夫用了相當長的篇幅來論述談判拖拉的問題,說這已經引起了“對英法真實意圖的誠意的懷疑”。接著他指責英法“人為地製造障礙”,其中主要的困難就是保證芬蘭、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安全的問題。
認為上述波羅的海各國不願接受這種保證,並且由於這種考慮才使得英法兩國不願接受蘇聯的提案,這種說法顯然是沒有根據的。這種說法隻能是出於一種動機,即想要使談判複雜化,並把它引進死胡同。不管怎麽說我們大家都知道有這樣的例子:譬如說,當英國認為給予這個或那個國家以保證是符合它自己的利益的話,它總是不等這個國家自己提出請求,就能夠找到一些途徑和方法來這樣做的。
日丹諾夫還進一步發展了這種論點。他說,在接受俄國的保證這個問題上,波蘭所持的態度和三個波羅的海國家的態度並沒有什麽不同。波蘭也曾聲明過它不需要這樣的保證,但這並沒有妨礙英法政府去要求蘇聯政府答應保衛波蘭免遭侵略。
(日丹諾夫最後寫道)所有這些都說明,英國人和法國人並不想在平等和互惠的原則基礎上同蘇聯達成一項協議。……他們所要的隻是這樣一項協定,即蘇聯在其中應扮演一名雇工的角色,並獨自承擔一切責任。沒有一個有自尊心的國家會簽訂這樣的一項協定。
這些文章清楚地表明,西方政府所麵對的要求將是很難與它們早先對波羅的海國家作出的保證協調一致的。然而,如果它們想同蘇聯簽訂一頂條約的話,它們就不得不對這些要求作出很大的讓步。英法與蘇聯政府的談判繼續不時地被芬蘭、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的抗議所打斷。它們聲稱,一個大國未經邀請而徑自強加於人的援助,將被認為是一種侵略行為。但是日丹諾夫的文章發表以後,英國政府覺得有必要警告波羅的海各國政府,為了全局的利益,它可能要被迫接受一種波羅的海各國不願意要的安排。7月10日,張伯倫在下院被問到,他是否能夠“保證決不違背一個主權國家的意願,而強行將其列入陛下政府締結的任何互不侵犯公約”。他還被要求作出更為明確的保證,即政府參與簽訂的任何協定,將“不會損害波羅的海各國的獨立和自由”。他的回答是謹慎的。
陛下政府的基本政策就是堅持尊重一切主權國家的領土完整。尤其是,它清楚地意識到芬蘭和波羅的海各國希望維護它們的獨立和中立的願望。由於這也同樣是陛下政府的目標,在目前的談判中,它當然會充分考慮到這一點的。
此時,波羅的海各國出現了令人不安的跡象,即它們有更加倒向德國的傾向。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雖然芬蘭不在內)已經接受德國提出的簽訂一項互不侵犯條約的要求。這三個國家似乎都在采取措施,謀求得到德國方麵的保護以防止俄國人可能加予的幹涉。例如,拉脫維亞外長芒特在第一個星期訪問了柏林;德國總參謀長在6月底訪問了塔林和赫爾辛基。不久以後,一批德國高級情報官員訪問了赫爾辛基,順便又訪問了塔林。英國政府在莫斯科的代表曾指出,采取例如在三國協定中列舉波羅的海國家的名字這種做法,是不明智的。這很可能會加速這種與德國修好的過程。但是他們發現,蘇聯政府對這事卻有不同的看法。在它看來,波羅的海各國投向德國懷抱的跡象,隻是再次證明,必須給予這些國家以保證,不管它們喜歡不喜歡這種保證。的確,俄國人是如此強烈地堅持,必須將芬蘭、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列入受到保護免遭侵略的國家名單中去,以致看來似乎他們甚至寧願把這三個國家推到德國懷抱中去,以便能得到一個借口再來進行幹涉。
把受到保護的國家名單列入協定這一難題,最終還是解決了――雖然西方國家並不完全滿意。7月3日,莫洛托夫告訴大使們說,蘇聯政府同意這樣一個建議(這原來是由納吉阿爾在6月21日的會議上作為他個人的建議提出來的),即受保護國的名單不列入協定正文,但應放在另一個不公布的、作為條約附件的單獨文件中。但是究竟哪些國家要列入名單,仍然沒有決定;在怎樣的情況下才需要三國進行幹預也還沒有定下來。
蘇聯政府在6月2日的建議中把比利時也列入得到保證國家的名單。但是,那時西方政府還沒有向它提起俄國的保證是否也適用於荷蘭和瑞士的問題。根據1939年2月的一項君子協定,英法兩國政府已經把德國侵略這些國家中的任何一國的行為視作構成宣戰理由的事件,但是各有關政府中沒有一個曾被詢問過,它們是否希望得到一項保證;它們也從來沒有正式得到過有關這一決定的通知。因此,這些國家處於一種同波羅的海各國十分相似的地位(西方政府認識到,為了它們自己的利益,它們是決不能允許荷蘭、瑞士的獨立和領土完整受到侵犯的;這一事實的確使得它們對俄國人對波羅的海國家問題上所持的態度比較有了一些同情。否則的話,它們對俄國人的看法就可能是另一個樣子了)。然而,芬蘭人向英國政府指出,這裏有一個很重要的差別。荷蘭和瑞士分別是英國和法國的鄰邦,而沒有同蘇聯接壤,它們也不怕西方政府會尋找借口來進行幹涉,以達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另一方麵,芬蘭政府“確信,蘇聯的目的是想逐漸滲透和侵入他們的國家”。
在西茲6月15日致莫洛托夫的信件中,荷蘭和瑞士也和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一樣,被列為可能成為“間接侵略締約三國”的渠道的國家,但它們都還沒有得到或不希望得到保證。後來,當受到保護免遭侵略國家的名單顯然如不列入三國協定的正文就必須列入一份不公布的議定書時,西方大國根據俄國人認為是極其重要的互惠原則,要求將荷蘭和瑞士,還有盧森堡(按照法國的願望),也一並列入名單,如果波羅的海各國列進去的話。這一要求引起了很大爭論。俄國人爭辯說,這是不可能的,要他們答應為了荷蘭或瑞士而去進行幹涉,無論怎麽說也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他們和這些國家還沒有外交關係。他們完全拒絕考慮盧森堡這一例子。雖然法國人在這一點上繼續堅持要求,但他們並沒有得到英國人的有力支持。俄國人也堅持說,他們為得到保證的國家將要承擔的新義務是如此沉重,以致他們不可能再把他們所承擔的義務擴大到使那些未得到保證的西方國家也享受其利,除非他們能得到一些補償。7月1日,莫洛托夫說,如果土耳其和波蘭同意和蘇聯締結互助條約,蘇聯政府可以考慮將荷蘭和瑞士列入名單。土耳其政府當時在原則上也願意締結這樣的一項條約;但西方政府明白,建議波蘭也同蘇聯作出這樣一項安排,那將純粹是浪費時間。因此,它們不再企圖把荷蘭和瑞士與波羅的海國家擺到一起了。在7月初,它們又回到了早先提出過的一個想法,即應當有這樣一條總的規定:當一個在協定中沒有提到的國家受到進攻或威脅,而締約國中的一國或數國認為有必要進行於涉時,應即相互磋商。
事實上,要俄國人在德國威脅或進攻荷蘭或瑞士時給予西方以援助,那大概隻會成為一場學究式的空談。西方政府硬要把這兩個國家列入名單,其主要動機也許是想運用以攻為守的手法,使它們經常作出的讓步也能得到一些補償。它們提出的在荷蘭或瑞士受到威脅時應進行磋商的建議,是不合莫洛托夫的口味的。不管怎樣,磋商的問題已經同間接侵略的定義那個更廣泛的問題糾纏在一起,而這又是使西方政府和蘇聯政府發生分歧、引起最激烈爭吵的問題中的一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