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法國已死


    在投信任票時,新政府以二百六十八票讚成、一百五十六票反對和一百十一票棄權(共和聯盟和激進社會黨)獲得通過:這就是說,實際上隻有一票多數。(.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雷諾立刻召集內閣會議,要求全體閣員,尤其是十名激進社會黨閣員表明立場。這批人退出了會場,達拉第(在內閣投票時,他由於出席參議院歡迎他的儀式而未在場)極力主張他們全體辭職。但是肖當、康平希、克耶、拉穆勒指出,這樣做將意味著同社會黨決裂,到下次選舉時將造成災難;於是他們決定留任,但在兩星期內闡明立場。雷諾得到這個消息後,決定堅持幹下去;在國民議會下次於4月2日開會以前,他還有整整九天的時間可以活動。


    在議會中得到的這次險勝,此刻必須在外交領域內取得更加引人矚目的成就來加以鞏固。雷諾的第一個行動具有雙重的目的:一是恢複張伯倫的計劃(1939年12月被法國人認為時機尚未成熟而擱置了起來),這個計劃要求法、英兩國政府發表一個聯合聲明,說明任何一方不得單獨議和;二是采用讚揚、鼓勵的辦法,來恢複英國第一海軍大臣(丘吉爾)從9月以來一直極力主張的計劃,在挪威領海內敷設水雷,以製止其繼續被德國船隻濫用。因此,應雷諾的要求,最高作戰會議於1940年3月28日在倫敦開會。雷諾並不向英國首相諱言,對他個人來說,完成這些任務以使法國的反對黨啞口無言,是何等的重要;他得以對這第一個步驟深為滿意地回到了巴黎。最高作戰會議已決定正式對運送鐵礦砂的航線布雷,並使法、英軍隊作好準備,假使德國進行回擊,就占領納爾維克;會議發表的公報以一篇聯合聲明作結束,大意是兩個盟國均不得單獨謀和或簽訂和約,聲明中包含有一個協議,規定對於德國可能直接或通過第三者向它們提出的任何和平建議,都要預先經過共同討論,在此基礎上來執行對安全的“明確保證”,以對付一個戰敗的德國,聲明中還保證在戰後繼續維持這個同盟,使之成為重建歐洲的核心。這樣,雷諾由於此時已使英、法之間的關係除了12月間單純在財政金融上的團結以外,又進而在政治上得到了加強,因此就能實現3月22日他在國民議會中演說時所作的預言。這一切在他回國後都作了充分的宣傳。


    不幸的是,雷諾雖然由於掌握了總的戰爭形勢而得以深深地打動最高作戰會議這樣一個機構,但是他在著手對原有的各項計劃的製訂者展開批評以前,卻沒有花功夫去詳盡了解這些計劃的細節,因此,當他要求這些人拿出更大的勁頭時,甘末林就不厭其煩地大談其細節問題,而達拉第則報之以慍怒或嘲諷。事實上,雷諾從一開始就下決心要以魏剛來代替甘末林,但是如果不同達拉第爭吵並從而失去激進社會黨的選票,他就無法作出這一更動;因為達拉第支持甘末林,並且決意不放棄他由於擔任國防部長而在內閣中所占有的舉足輕重的地位。(.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這個內閣實際上有兩個首領,其中那個掛名的首領雖然總的說來在大多數問題上是做得正確的,但是卻未能使同僚們對他的誠意或對他的見識和判斷的正確可靠產生任何的信任。


    不過,內閣之外的情況卻證明了雷諾最初的估計是正確的。雖然在挪威領海內的航道上布雷以後,德國人緊跟著就侵入了丹麥和挪威(4月8-9日),但是已經決定由英國方麵,尤其是英國海軍予以反擊,4月13日獲悉,英國軍艦已強渡納爾維克峽灣,這時控製了那個港口。法國方麵認為,西方的戰線又可免於開辟,戰爭仍保持在一定的距離之外,法國人的生命正在被保全下來,同時由於沒有進行陸戰不需供應大量軍備,故而重整軍備的工作直到那時為止也能夠繼續進行下去,不曾中斷。4月4日,激進社會黨在國民議會中的執行委員會已批準了雷諾的政策,而在納爾維克傳來了消息(報道得比實際的情況更樂觀)以後,雷諾在這一群反對黨中間所得到的成功,又於16日、17日、18日在參議院和19日在國民議會的秘密會議上重複了幾次。雷諾已經成功地投身進去;這時,他又在努力利用挪威做他後盾重新團結法蘭西民族,正如先前達拉第曾經努力利用芬蘭為他自己起到同樣的作用一樣,他準備提供同樣多的人力和物資,把這一仗打贏。


    但是,事情逐漸變得明顯起來,由於一開始時對於是否要冒著風險去侵犯中立國家的權利或者采取任何其他的進攻行動猶豫不決,這就等於宣告盟國將在斯堪的納維亞失敗,正如它們在芬蘭已經失敗了一樣。對挪威領海內航道上布雷的事延誤了過久,而對德國人必然會產生的反應也未充分準備好如何予以回擊。當盟國終於發覺到德國的目標有多麽大時,它們就暫時放棄了奪取並守住納爾維克的企圖,而讚成在特隆赫姆采取規模更大的行動計劃。到了月底,這個企圖也不得不放棄。隨著盟國軍隊開始從挪威撤退,英國議會和公眾輿論長期以來隱而不露的不安心情,先是表現在投不信任票上,後來,在5月10日荷蘭和比利時遭受入侵的消息傳來後,又表現在完全拋棄了張伯倫內閣。在同一天,法國也因內閣危機而處在痛苦之中。上一天晚間,雷諾曾向閣僚們提議解除甘末林的法國陸軍總司令和盟國陸軍最高統帥的職務,達拉第拒不同意,於是雷諾就向共和國總統提出他的政府辭職。經過決定,這件事應保守秘密至新政府組成,到10日,在聽到德國行動的消息後,雷諾撤回了辭呈,並暫時打消了更換甘末林的念頭。因此,當戰爭終於打到西線時,正在領導法國的那個人卻是一個遠不能孚眾望的總理,他對自己內閣的閣員不怎麽信任,同時也不能得到他們――尤其是他的國防部長――的信任;而正在指揮法國武裝部隊的人則是一個窮於應付、軍費支絀的最高統帥,他的防務計劃在新聞記者中是無人不知的,最重要的是,法國進行抵抗的鬥誌,正在被萎靡消沉、冷嘲熱諷、自欺自哄的反對黨逐漸地消磨掉,這批人認為,似將來臨的這場災難,看來並不象是一次極其艱苦的考驗,而象是一種解脫自己和履行諾言的方法。


    1940年5月10日,德國人侵入了低地國家,於是盟軍總司令部準備已久的進兵比利時的計劃就付諸實施。這一天法國政治舞台上也發生了變化。雷諾抓住這個機會改組了他的政府。他采用這種方法來代替辭職和組織一個新內閣,就避免了必須謀求議會對這次變動的批準:議會已表現出要拒絕批準――這種做法在法國戰敗以後達到頂點。社會黨對於政府羅致了右翼政黨的黨員是有些不滿的,但是任命路易?馬蘭和伊巴內加雷為國務部長,卻使雷諾得以在5月10日晚間通過無線電廣播宣布:“這是一個聚首一堂的時刻。”可是,這樣開始的一種政治傾向,後來卻發展得大大地超過了雷諾當時的預料。


    德軍的主要攻勢出人意料地在默茲河展開。5月13日,德軍在三處渡過了該河,15日,當荷蘭軍隊宣布投降時,法國第九集團軍的殘部全麵撤退。到16日,德國的裝甲縱隊幾乎已推進到拉昂;在瓦茲河以南,有組織的抵抗已經土崩瓦解,巴黎門戶洞開,無可防禦德國坦克的進攻。巴黎的衛戊司令埃蘭將軍極力主張政府撤離該城,但是雷諾的決心阻止了這項建議被采納。可是外交部卻開始在燒毀機密檔案,外交部的院子裏升起了不祥的煙柱,這自然是不會振奮巴黎人的士氣的。


    其實,德國人並不打算立刻向巴黎進軍,而是把裝甲縱隊轉向西北攻打亞眠,幾乎全部包圍了在北方的各支盟軍。5月19日,甘末林嚐試著第一次對戰爭的打法進行了幹預,但是沒有效果。他以總司令的身分采取行動,這是最後一次了,因為軍事上的慘敗使雷諾能夠作出人事上的變動,這是他當上內閣總理以來,一直想要著手做的。5月18日,雷諾再次改組了他的政府,終於把達拉第排擠出國防部,雖然作為一種安撫的手段,並且為了順從激進社會黨的要求,而把外交部給了達拉第。雷諾自己接管了國防部,接著就立刻要求甘末林辭職,並任命已從敘利亞召回的魏剛為陸、海、空三軍總司令。先前在克列孟梭手下擔任過秘書的芒代爾――他以繼承了他上司的鐵腕作風而具有聲望――當了內政部長,同時為了進一步加強政府的力量,又把貝當從西班牙召回,擔任內閣副總理和雷諾的首席軍事顧問。雷諾在要求這些經曆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大人物在這樣危急時期中擔任領導,首先想到的是需要重振國民的士氣。在這點上,效果是令人滿意的。報紙上發表了讚歌,稱頌貝當和魏剛的赫赫盛名。正如有一個刊物所說的,對於雷諾-芒代爾-魏剛-貝當這個陣容,人們報之以“突然的信任”。另一個重要的變動是解除了國防部和外交部秘書長的職務。外交部的秘書長亞曆克西?萊熱由法國駐梵蒂岡大使弗朗索瓦?夏爾-魯接替,後者是一位很受尊敬的、年長的外交家,在政治上同右翼有關係。


    當魏剛在5月20日上午9時接任指揮時,戰局已經陷於絕望,他似乎已得出結論,早則在5月25日就必然戰敗。由於指揮換人而產生的延誤,增加了盟國軍隊在戰略上的混亂;而法、英兩國軍隊之間的聯絡失靈,則加深了法國人中間日益滋長的疑心(魏剛也有這種疑心),以為他們的盟友正在打算在危難中丟下他們不顧。5月24日,雷諾被說服發電報給丘吉爾,要求英國方麵忠於執行總司令的命令。其實,哪一些命令是上一級的指揮部發出的,哪一些不是它發出的,這一點根本無關緊要。因為,從一開始,形勢的發展就總是遠遠超過了這些命令中所估計的情況,致使其中所作的指示幾乎總是落後於形勢,因而在指示還未發出之前,就已無法執行了。如果把通訊設備失靈這一點也考慮進去,那就不難理解,為什麽英國人對法國統帥失去了信任,為什麽法國人認為,英國人是接到了倫敦的指示,故意拒不執行命令,以便在法國人可能遭遇到的任何情況下拯救英國軍隊。


    比利時軍隊在5月27-28日投降後,加速了這場戰事的無可避免的結束。英、法兩國的分歧在報紙上一直未透露過,可是比利時的停戰,卻在法國掀起了一股痛斥利奧波德國王的怒潮。甚至擁護君主製度的《法國行動報》,也把這位國王的行動說成是“露骨的、公然的背叛”’並把文章的標題叫做“國王騎士及其犯下重罪的子民”。被困在比利時的英、法軍隊打算突圍到南方,這個企圖失敗了,此時除了從海上退卻外,已無路可逃。魏剛和他的將領們都不願意向駐在比利時的法軍下令,要他們到敦刻爾克上船。幾天以來,英國人一直在為萬一發生這種情況製訂計劃,還必須指出,當他們在單方麵進行準備時,法國人――按照魏剛的話――卻在慌慌忙忙地臨時設法應付局麵。這些事實,再加上兩國軍隊的實際分布情況,使得在撤退(從5月29日開始,至6月4日結束)的開頭幾天內,從敦刻爾克撤出的英、法軍隊的人數相差懸殊。在5月31日於巴黎舉行的最高作戰會議上,雷諾和魏剛指出,二十二萬英軍中已有十五萬多人撤出,而二十萬法軍中已撤出的隻有一萬五千人。這件事在當時很使法國懷恨在心,而仇視英國的法國宣傳家們之所以能使敦刻爾克這個字眼在法國人耳中聽起來同英國人聽起來意義大不相同,這也是原因之一。到最後,法軍有將近十四萬人撤出,在這次行動中法國損失了兩艘驅逐艦、五艘魚雷艇和許多小船。隨著敦刻爾克撤退,北方的戰事結束了。在兩個星期多一點的時間內,比利時二十二個師、英國九個師和法國三十多個師,連同幾乎全部的裝備,在戰鬥中都被消滅了。法國軍隊剩下的是一條沿著鬆姆河和埃納河延伸到馬其諾防線西端的臨時構築、工事單薄的防線。


    這些事自然在法國內閣中產生了反應。當作戰會議於5月25日召開會議時,魏剛報告說,必須正視北方各個集團軍全軍覆沒的可能性。共和國總統勒布倫問,法國是否有權考慮一項可行的媾和建議,雷諾回答說,如果提出這樣的建議,法國政府將有義務同英國政府商量。貝當要大家注意到兩國之間出的力是不相等的,他宣稱,任何一方承擔的義務,應與其在軍事鬥爭中所作的貢獻相稱。顯然,政府的有些領導成員正在轉而考慮不得不放棄這場戰爭的可能性。雷諾後來說,


    他在6月5日第三次改組政府,是要減少政府成員中希望停戰的人數。另外的一些動機在當時也許更明顯。激進社會黨在政府中雖然仍有以國務部長肖當為首的一些代表,但已不再有力量反對達拉第免職。因此雷諾就得以把他同達拉第的長期鬥爭告一結束,把外交部也象國防部一樣由他自己接管了過去。戰時內閣的成員從十一人減至八人,這時包括雷諾、貝當、肖當、路易?馬蘭、伊巴內加雷、芒代爾、莫內、多特裏。一個更為重要的發展,是任命了一些並非議員的專家。財政部的秘書長布蒂耶――他被雷諾當作“自己人”――成了這些人在政治上的領袖。報紙編輯讓?普魯沃斯特主管情報部。雷諾的情婦德?波爾特夫人的好友,以受意大利人歡迎而知名的博杜安,當了外交部副部長和作戰會議的副秘書;由於預言將來要打機械化戰爭而遭到總司令部厭惡的戴高樂,則被任命為陸軍部和國防部副部長。這些人在政治上都是右翼人士。社會黨人對於把這麽許多並非議員的人羅致入政府感到遺憾,可是《法國行動報》(1940年6月6日和8日)卻為了同樣的原因而興高采烈,盡管它更希望成立一個以貝當為首的軍事政府。另一家右翼報紙《爭論報》(1940年6月9日)也在要求成立“一個具有戰鬥精神的政府”。雖然雷諾不是有意識地違背議會製政府的原則,但是他在6月5日進行的改組,正象5月10日的改組一樣,卻是導致在維希成立一個非議會製政府道路上邁出的一步,這一步也許是無可避免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異時空之大中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肥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肥羊並收藏異時空之大中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