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自相矛盾的做法


    英國在兩次大戰之間這段時期裏失策的嚴重後果是:法國同中歐和東歐的那些繼承哈布斯堡、羅曼諾夫和霍恩佐倫帝國的國家締結了軍事上既不可靠、政治上又預兆不祥的互相保證的條約;法國占領了魯爾區;意大利進攻阿比西尼亞後,英國要求法國同它聯合起來,至少要做到援引國際聯盟的盟約一起去對付意大利,卻遭到了法國的拒絕;最後,在1940年6月,法國決心要退出第二次世界大戰,寧願由希特勒去擺布,也不願接受丘吉爾在1940年6月16日提出的那個聳人聽聞的建議,要英法兩國結成一個政治聯盟。從那時起一直到維希政權垮台,法國普遍表現出仇英的情緒,這種敵意在阿比西尼亞發生危機期間,從法國人對英國的態度中就已有預兆了。這是從1918年停戰伊始就積累起來的怨氣的公開爆發。可是,如果英國是在1919年,而不是在二十一年半以後,早就把丘吉爾願意提供但已為時過遲的那些援助拿出十分之一給法國的話,法國人或許根本不會有這股怨氣。


    在法英兩國的關係日益不愉快和惡化的這種心理背景下,兩國人民都不得不正視希特勒領導下德國回到軍國主義老路的威脅。在希特勒上台到他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七年中,英國人的意誌為一係列令人沮喪的考慮而削弱了,英國與法國的關係越來越疏遠,是令人沮喪的原因之一。使英國人感到沮喪的另一個原因是:他們意識到美國人正如英國人一樣,一心要維持“正常狀態”――所不同的隻是美國人用了另一個同義詞“正規狀態”,而且在實現這同一目標時,比英國人稍有把握。第三個令人憂慮的原因是:他們獲悉英國和法國政府――它們是忠實地貫徹其選民的意願的――已經讓納粹政權統治下的德國在新的軍備競賽中,尤其是在令人驚恐的空軍實力方麵遙遙領先。第四個令人沮喪的因素是:英國人也象法國人那樣,在兩次大戰之間的這段時期內,自然而然地產生了一種恐懼的心理,生怕在這一生中免不了要打第二次大戰。


    在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那些西歐國家中,仍然活著的人們對這樣一次戰爭的嚴峻考驗都感到幾乎難以忍受。1918年停戰日那天,他們都下定決心,無論是他們自己,還是他們的子孫,都永遠不要再有一次這樣的戰爭。科學技術一往無前地發展――尤其是在飛機和炸藥方麵――促使他們想當然地認為,如果他們果真碰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話,這次戰爭將比第一次可怕得多。他們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果,甚至可能使他們和他們在近代的祖先所過的那種生活方式從此一去不複返。這種想法太痛苦了,令人不敢再想下去。人們在感情上不敢往這件事上想下去,因而也不敢往戰爭上想下去,即使他們在理智上不得不勉強承認,希特勒正在磨刀霍霍,準備戰爭,看來英德之間結果終於難免重新交戰。除了這種恐懼戰爭的心理使他們感到痛苦以外,還有一種責任感,也使他們感到同樣的痛苦;因為,既然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恢複了它傳統的孤立主義立場,不願與歐洲有牽連,英國就隻有和它的那個不易相處的夥伴――上次大戰中打勝仗的法國――共同把重擔挑起來,盡管英國人和法國人都感到,這副擔子不是他們合起來的力量所能勝任,英國甚至還設想,一旦大難當前,兩國能夠矢誌不貳,共同對敵。當德國軍國主義瘋狂般地卷土重來時,英法兩國發覺自已首當其衝,它們知道,如果戰爭爆發,它們至少將在沒有美國參戰的情況下,打第一輪戰役。這樣,保衛西方文明將首先落在這兩個西歐國家的肩上,但是它們覺得自己力不從心。同時,由於以下三個原因,它們已經使這個任務比原來困難幾倍。第一,在兩次大戰之間的時期裏,它們聽任自己的軍備(尤其是起決定作用的新空軍力量和機械化的地麵部隊)衰退;第二,讓德國在重整軍備方麵超過自己;第三,當希特勒在軍備競賽方麵仍然落後於它們時,它們卻一再坐失良機不迫使希特勒攤牌。


    1938年9月29日慕尼黑協定簽訂以前的那一個星期內,或許可以說是英國人在兩次大戰之間的時期內意氣最消沉的日子。英國人知道,戰爭有可能爆發,而且他們對此毫無準備,所以他們在這些日子裏的痛苦,肯定是比他們在1939年9月3日戰爭真正爆發前的一星期內感到的痛苦還要難受,因為他們那時已經知道戰爭事實上無可避免,而且自己至少已經為此作了一些準備。當同樣的危機再度發生時,人們就不可能再以同樣強烈的感情來忍受象上一次危機所帶來的那種打擊了;在戰爭即將爆發的時候,英國人所擔心的已不是戰爭可能來臨,而是害怕張伯倫或許仍然應付不了當前的明擺著的局麵。德軍於1939年3月15日入侵並占領了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的殘餘部分,這一行動終於使絕大多數英國人明白了希特勒的目標決不是局限於把那些有日耳曼人居住但不屬於德國管轄的地區並入第三帝國。當張伯倫於3月17日改變了他對德國的語氣,並宣稱他打算抵製德國的任何進一步的侵略後,英國人的確普遍感到了寬慰。3月31日,張伯倫宣布英法兩國給予波蘭保證,英國人聽到這個消息後很鎮靜,這說明,英國首相這一次在德國人的“東進”途上亮起了紅燈要他們停止前進,用這樣的方式來闡明他的立場,從而正確地表達了英國人的意願。更有意義的是,當英國人於8月21日聽到德蘇兩國將於23日在莫斯科簽訂互不侵犯協定時,他們都處之泰然。[.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當德國人於9月1日入侵波蘭時,英國人普遍擔心的,不是害怕英國由於給了波蘭保證使自己將與德國交戰,而是懷疑英國最後或許不會履行它的保證;9月3日,星期日,上午11時15分,張伯倫宣布,英國這時又一次同德國進入交戰狀態。他的國民在聽到這一消息時,就象3月17日聽到他的演說時那樣寬慰。


    第三節雷聲大雨點小的“假戰爭”


    在英國人采取了斷然行動同德國再度進入戰爭狀態後,他們發覺自己麵臨的嚴酷考驗同他們原來所想象的不一樣。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由於戰爭是突如其來地臨到英國人頭上,故而在歐洲大陸上的英國遠征軍馬上就投入了既迅速又激動人心的重要軍事行動;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英國人在戰爭爆發之前的幾個月和幾年裏就已經感到戰爭的壓力,故而戰爭的第一階段對他們來說是被動的。確實,這一次英國人沒有預料到自己必須參加作戰以防止德國立刻入侵法國,因為他們盲目地相信法國人認為馬其諾防線牢不可破的想法,而沒有考慮到,這一防禦工事係統在法國與比利時邊界的東南端就終止了,隻要希特勒德國的參謀總部認為在軍事上有利,它將會象舊德帝國那樣,毫不躊躇地入侵比利時。英國人原來估計,這次德國將立刻從空中襲擊英國本土,當德國並未進行這種空襲時,英國人的心情便由緊張而歸於平靜。大批兒童已從倫敦和其他大城市疏散,造成了家庭的分離。在白晝越來越短的季節裏,實行燈火管製以後,整個英國島嶼就象被一幅黑幕覆蓋著。然而,這些事雖然使英國人不愉快地想到自已是處於戰爭狀態,但是,他們仍然由於自己未能參加實際戰鬥而心有不安。


    象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那樣,德國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也是行動迅速。這一次,他們的初期戰役捷報頻傳,取得了完全的成功,在危急的時候,並沒有受到象馬恩戰役那樣的挫敗。但是,這一次,德國的第一個目標不是取道比利時去進攻法國,而是進攻波蘭,在德國機械化部隊橫掃和肢解波蘭的四個星期中,駐在西線的英法兩國軍隊卻沒有做一件事去營救波蘭。在西線,唯一的軍事行動是雙方的巡邏兵在馬其諾防線與齊格菲防線之間的無人地帶偶然發生的衝突。姑且不論甘末林將軍之避而不向齊格菲防線發動正麵的強攻去達到突破的目的,在軍事上是否明智,但是法英兩國軍隊這樣毫不光彩地按兵不動,終歸對這兩國的士氣帶來了很壞的影響。當又有一個小國遭到第三帝國的進攻和蹂躪時,這些西方強國再度不肯把這個受害者從德國的虎口中救出來。如果它們同德國在名義上交戰後還是那樣軟弱無能的話,倒不如幹脆同德國在名義上保持和平為妙。這些看法既是勢所難免,又會使人喪失鬥誌。


    這種撲朔迷離、不戰不和的奇怪狀態,使西歐人民又想恢複“正常狀態”,這對希特勒是有利的。如果西歐人民能夠采用這樣的方式同德國再度作戰而無需立刻就為了保護自己的生命去進行戰鬥的話,那麽他們為什麽不能設想出一種比較沒有痛苦的方法在這第二次戰爭中再去戰勝德國呢?難道西方盟國就不能利用那條被認為是堅不可摧的盾牌似的馬其諾防線,贏得時間把“封鎖”的螺絲一點一點地擰緊,最後迫使德國屈服呢?封鎖已成為西方國家的一張王牌,因為它們看不出自己手中還有其他這類的好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第一階段,英國人存心視而不見這種令人不快的真情實況,即德國在這次戰爭中不象上次戰爭中那樣,沒有受到包圍,因為這次俄國是它的幫凶,所以德國這時可以在歐亞大陸,朝東一直可以到達太平洋之濱的海參崴港,去取得一切的資源。英國人也故意對這一必然會發生的情況視而不見,即如果第三帝國發覺自己被人掐住脖子慢慢悶死的話,希特勒決不會甘心失敗,他一定會在馬其諾防線與沿海地區之間的缺口,用其威力強大的戰爭機器,朝其西方敵手猛撲過去,這種戰爭機器在他進攻波蘭時已使用過,收到了非常大的效果。


    的確,在“假戰爭”時期,英法兩國爭取勝利的意願,就是想要不勞而獲地達到目的。1939年10月6日,希特勒曾經提出媾和的建議,但是英法兩國都沒有作出反應。兩國這時似乎都想當然地認為,德國征服波蘭一事不容寬恕,一定要予以糾正,而且,不僅如此,戰爭也一定要打下去,直到把希特勒本人打倒為止。可是,這些非常難以達到的戰爭目的,卻缺少相應的決心或努力去使其實現。在英國,人們仍然稱第一次世界大戰為“大戰”,這就意味著,當時正在打的這場戰爭將是一場比較小的戰爭,仿佛任何一場以德國為敵手和以打敗德國為目的的戰爭,在結束之前都不可能被看作是一場大戰。在這一階段,當英國人獲悉,德國在戰爭爆發後,對衣著和食品立即實行了嚴格的配給製度時,他們把此事看作是德國的虛弱而不看作是德國決心爭取勝利的象征。在英國,“照常”進行和平時期的工作是受人歡迎的;而民間的備戰工作則遭到人們的冷眼,因為它令人厭惡地提醒大家想起自己的國家並不是處於和平狀態,盡管暫時還沒有什麽主動的軍事行動。戰爭剛爆發的幾天裏,公眾的怒氣就集中在那個新成立的戰時情報部上,這個部的九百九十九名工作人員成了令人煩惱的現實狀況的象征,公眾都不願理會它。無疑,這隻不過是神經緊張的一種輕微的症狀。在法國,當1940年春天來臨時,開始出現了一種比較嚴重的症狀。到1940年2月,法國政府已經對許多經過軍事部門檢查過的信件表示擔心,這些信件是在家裏的農婦寫給她們在馬其諾防線服役的莊稼漢丈夫的。她們在信中氣衝衝地責問,既然沒有戰鬥,為什麽要他們浪費時間,拿著槍在那裏閑呆著,而農忙季節將到,田裏正迫切需要勞動力。法國士兵本身對自己不作戰而閑著的情況也覺得越來越難以忍受,這也幫助說明了,為什麽在法國有人要求幹預第一次俄芬戰爭。法國同德國已經交戰,這時又想要同蘇聯作戰,而在幾個月以後,法國單同德國一個國家進行了不到七個星期的真正的戰鬥就告崩潰,回顧當時它還要求同俄國同時交戰,看來實在奇怪。整個這一件事――它在本書中的另一處也作了敘述――說明了,在法國覆滅以前的那個階段裏,無論是法國還是英國,對於如何指導作戰都是愚蠢無能的。


    甚至在1935年當意大利侵略阿比西尼亞時,又如在1936年當德國還沒有重新武裝好就再度占領了萊茵蘭時,英法這兩個國家都不肯出兵進行幹預。但結果呢,在幾個月以前,兩國卻為了德國侵犯波蘭而同那個已經重新武裝好的德國開了戰,一麵不無理由地嚇得瑟瑟發抖;它們不去進攻駐在法-德前線的力量比較薄弱的德國守軍來協助波蘭,而是讓德國去征服波蘭。然而這時在德國


    一舉消滅波蘭,從而證明它已經恢複了軍事力量之後,法英兩國卻故意在招致同時與蘇聯交戰的危險,這樣做就使德俄兩國的政治協議轉化為一致反對西歐國家的軍事同盟。在這一階段,英法兩國似乎在沉著地考慮把俄國巨人推上戰場,站在敵人一方,來為那個已經恢複了精力的德國大力士助威,英法的這種沉著鎮靜既是自相矛盾,又是徒勞無益的。而且它們的這種政策(要是這也可以稱為一種政策的話)既貫徹不力,其目的也是邪惡的。


    顯而易見,如果法英兩國想使自己對芬蘭的軍事援助能夠起到任何效果的話,那麽,就一定要在芬蘭軍隊還能夠英勇地堅持戰鬥而把俄國人牽製在曼納海姆防線的那一段短短的時間內,把這些援助送到芬蘭,但是,兩國在製訂計劃和準備工作方麵,卻是拖拖拉拉。不僅計劃工作緩慢,準備工作也不充分,簡直到了荒唐的地步。英國政府對占領挪威的一些港口這件事,直到3月12日才明確地決定下來,那天正好是芬蘭接受蘇聯政府提出的條件,同蘇聯簽訂和約的日子。英國派遺的五營本土軍,將去防守挪威南部的三個港口,去對付德國軍隊的全部力量,因為這時波蘭已被消滅,而西線尚無戰事,德軍正好騰出手來全力對付英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異時空之大中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肥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肥羊並收藏異時空之大中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