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老實的表演很完美,試戲很成功。


    他當即被錄用,成為了一名文藝隊員。


    即將開始新生活的陳老實卻覺得有些手足無措,直到現在他都感到難以置信。


    這就被錄用了?


    此前陳老實從沒有任何的演戲經驗,不過是個老實巴交的農民。


    整日裏待在田上,麵朝黃土背朝天,靠在土地裏刨食吃生活。


    他唯一的願望便是擁有幾畝屬於自己的土地,不必再給別人做佃農。


    如今這個願望已經實現了。靠著開墾荒地陳老實有了屬於自己的土地,唯一的問題是今年的收成可能不會太好。


    但這也沒有關係,過上個幾年等土地的肥力上來了就會好起來。


    每天吃飽飯,家裏有餘糧,這就是陳老實的全部願望。


    他從來沒想過自己有朝一日能夠吃上皇糧,一個月拿二兩銀子。


    那可是二兩銀子啊!


    如果糧價不再暴漲,二兩銀子至少可以買一石米。現在雖說不比萬曆年間,但糧價總體還算平穩,並沒有到讓百姓活不下去的地步。


    何況,參加文藝隊並不影響他繼續種地!


    一個月隻需要演十場戲,即便算上排練的時間,也能剩下大把時間用來種地。


    陳老實不怕辛苦。


    相反他是一個閑不住的人。真要是讓他待在那休息啥也不幹他還覺得別扭呢!


    自己耕種就不需要買糧吃,別的花費一年加起來就算是四兩銀子,一年也能攢下二十兩呢。


    二十兩!


    一想到這個數字,陳老實便覺得一陣眩暈。


    他這輩子都沒想過有朝一日能夠擁有這麽多錢,而現在竟然一年就能攢下這麽多。


    真是趕上好日子了啊!


    陳老實下定決心在文藝隊裏一定要好好表現,努力演戲,無論如何要把這份飯碗保住!


    ...


    ...


    五月份第一批土豆成熟。


    禦花園裏一片忙碌。


    朱慈烺親自下地收土豆,在天子的感召下一眾宦官、侍衛也紛紛動起手來賣力幹活。


    這個場麵在以往是難以想象的。若是被禦史言官們看到說不準得上疏直諫。


    大明的皇帝雖然也會翻地,但那是在祭祀大典的時候隨便裝裝樣子。


    而現在朱慈烺卻是真的去下地收土豆,如同一個普通的農戶。


    當然沒有人能夠理解此刻朱慈烺的心情。


    土豆如果大麵積推廣解決的可是千萬百姓吃飯的問題。


    滿清為什麽可以養活幾億人?不就是因為靠著推廣土豆這種高產農作物嗎?


    土豆做主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在歐洲就是如此。


    看看歐洲人的餐桌哪頓少的了土豆?


    薯條、炸土豆、土豆餅、土豆泥...


    比起稻米、小麥,土豆當然算是粗糧,但卻有著這兩樣作物不具備的優點。


    土豆對土地的要求很低,隨便哪塊荒地都能種,其又極為耐旱耐寒,正好適合小冰河的氣候。


    眼下朱慈烺雖然竭盡全力抑製糧價上漲,但糧價仍是萬曆年間的兩倍。


    一想到有不少百姓因為買不起糧食而餓死,朱慈烺便覺得痛心疾首。


    但推廣土豆後就不用再擔心這種情況發生了。


    土豆的畝產量很高,即便是氣候條件惡劣也不會減產嚴重。


    窮困的百姓吃不起米麵總歸是吃的起土豆的。


    眼下先得解決溫飽問題,隨後才是追求生活質量。


    朱慈烺在田間揮汗如雨,劉傳宗看的心疼,要上前拿方巾替朱慈烺擦汗,卻被朱慈烺拒絕了。


    “劉伴伴,你且退下待朕忙完了這一陣再說。”


    劉傳宗無奈道:“奴婢遵命。”


    朱慈烺雖然十分注重日常鍛煉,經常練習弓馬,每天打一套五禽戲,可還是累的夠嗆。


    農戶們真是太辛苦了啊。


    朱慈烺不過是在收土豆的時候下一回地,農戶們卻是需要每日都在田間地頭勞作,體力的消耗是驚人的,怪不得每天需要吃大量的糧食。


    這個時代的普通人沒有多少油水,主食自然就吃的多了。


    這更堅定了朱慈烺增加商稅、海稅的決心。


    相比於農戶,商人尤其是海商這個群體真的是富得流油啊。


    崇禎最大的問題就是隻對著農民薅羊毛,而對商人太放縱。


    鄭芝龍可以靠收海稅收到一年一千萬兩,朝廷為什麽不行?


    商人本就攫取了大量的財富,理當多繳賦稅,盡到自己的一份責任。


    至於礦稅更是必須嚴格征收。


    自打朱慈烺宣布全國礦產歸朝廷後,這才不到半年的時間就收到了兩百萬的銀子,一年保守估計也有五百萬兩銀子進項。


    這都是大錢啊!


    下一步朱慈烺準備對鹽業開刀。


    鹽商是不亞於海商的巨富群體,一個個富可敵國。


    作為壟斷資源,鹽商的收入進項是可以得到保證的。


    大明對鹽業本來管理的很嚴,靠出售鹽引來控製上遊資源。


    鹽引的數量是一定的,所以每個鹽商能夠分配到的鹽量便是一定的。


    但到了明中後期,鹽引製度廢弛,私鹽遍地都是。


    尤其是沿海諸省,到處是晾曬私鹽的。


    官府基本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拿了孝敬你好我好大家好。可這卻嚴重的損害了朝廷的利益。


    崇禎年間一年的鹽稅竟然隻能收到幾十萬兩,這是何等的可笑!


    即便保守估計,鹽稅也應該收到一年幾百萬兩。這些鹽商真是把朝廷當傻子呢!


    朱慈烺可不願意做這個傻子!


    既然開中法已經廢弛,那麽便要想出一個新的辦法來。


    朱慈烺的初步設想是成立皇明貿易商會之類的機構,作為管理鹽業的唯一責任部門。


    這種機構既不是朝廷部門,也不是民間商會,而是介於兩者之間的機構。


    當然,此機構是直接對朝廷、對天子負責的。


    這相當於在這個行業樹立了一個準入門檻。以前這個門檻是鹽引,現在便是會員身份。


    而加入此機構必須繳納一筆數額巨大的保證金,定期接受監管繳納賦稅。


    當然,鹽商們依然可以我行我素販賣私鹽。但朝廷不會再妥協了。


    朱慈烺決定命各地軍隊嚴查私鹽販售,一經發現立即逮拿處決,以正國法。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振南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袖乾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袖乾坤並收藏振南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