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趙誌皋與張位在羅萬化的解釋下,終於明白了還有比皇長子被刺更加讓他們被動的事情。隻是,讓兩位內閣大學士不解的是,這事他們全然不知情啊!
“康洲,你確定那份聖旨是內閣草擬的?”張位還有些懷疑的追問了一句。
“這事是能隨便說笑的嗎?何況當時禮部左侍郎範謙和禮部右侍郎劉元震都在場,他們也都看過,絕對不會錯的。”羅萬化輕搖了下頭,沒有因為張位的懷疑而生氣,直到現在就連他還都有點不能置信呢。
“今天首輔還朝了。”趙誌皋皺了下眉頭,輕聲說了一句,他已經明白了,如果聖旨真是出自內閣的話,內閣到今天才隻有三位大學士,那麽毫無疑問,還會有誰?
張位與羅萬化對視了一眼,也瞬間明白了,首輔王錫爵搞的鬼!如今也隻有他才有這個權利,不需要與內閣其他大學士商量,就能以內閣的名義行事。
“此事很不妙!”趙誌皋沉默了一下,開口說道:“皇長子遇刺,畢竟沒有受到任何傷害,如今平安無事,並且還當場抓住了凶徒,算是件可大可小的事情。如果沒有‘三王並封’這件事,咱們能抓住機會做些文章,相信眾多的大臣都會有這種想法。隻是,現在突然出現了‘三王並封’和待嫡之說,假如皇上的意圖實現的話,立儲之事就會變得遙遙無期,中間變數太多,最終能不能立皇長子為儲君將是一個未知數,群臣肯定不會答應,說不得會……”
“沒錯,待嫡之事從何說起?雖然皇後還年輕,但宮中早就傳出過消息,皇上這些年就沒留宿過坤寧宮。何況,我朝建儲,曆來都是東宮不待嫡,元子不並封!這待嫡封王,何其謬也!”張位也隨後接口道。
羅萬化苦笑了一下,說道:“兩位,現在不是討論哪件事更要緊的時候,而是此時恐怕已經有很多人都知道了‘三王並封’和待嫡之說是內閣的主意,隨著聖旨的傳開,那些見不到皇上的科道言官和大臣們,勢必會齊聚內閣,讓內閣給出個交代!”
“這件事完全是某些人為了討好皇上所想出來的主意,內閣決不能背這個黑鍋!”趙誌皋拍了一下碩大的紅木案桌,定了論調。
張位緊跟著也表態道:“濲陽說的不錯,這件事定要跟百官講清楚,咱們一直都被蒙在鼓裏,這也絕對不是內閣的意思。”
“稟閣老,陳典籍有事求見。”
趙誌皋值房裏的一個屬吏走了進來,施了一禮後稟報道。
“哦?讓他進來。”趙誌皋揮了揮手,說道。
“是。”屬吏應了一聲,便退了出去叫人了。
“下官參見趙閣老。”內閣大堂前值房的陳典籍走了進來,恭敬的行了一禮。
“見過張閣老,羅大人。”隨後又對一旁的張位和羅萬化施了一禮。
“陳典籍,有何要事?”
“稟閣老,吏部尚書孫大人、戶部尚書楊大人、兵部尚書石大人、刑部尚書孫大人、工部尚書溫大人、左都禦史李大人都來了內閣,說有事相商。”
“嗯?首輔不在?”趙誌皋有些奇怪,這事應該第一個找首輔才是。
“首輔在列位大人來之前剛出了內閣,聽首輔值房裏的屬吏們講,首輔見皇上去了。”
“陳典籍,你先招呼一下諸位大人,老夫片刻即到。”趙誌皋點了下頭,首輔不在,這麽多部院大臣同時到來,他這個次輔是肯定要過去的。
“他們這麽快就到了,看來還不知道‘三王並封’的事,應該是為了皇長子遇刺的事情。”待陳典籍退出後,羅萬化首先開口道。
“這麽多部院大臣齊聚一堂,康洲也正好在這裏,濲陽,我們是不是正好借機讓諸位大人了解一些‘三王並封’的事情呢?也正好解釋一下我們內閣的立場,免得群臣誤會。”張位眨巴了一下眼睛,提出了建議。
趙誌皋與羅萬化對視了一眼,都點了點頭。
這確實是個好主意,部院大臣都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後,那麽很快百官就會清楚所謂的“三王並封”和待嫡之說的推手是誰,到時你首輔還有什麽威望可言?沒了威望,在百官的壓力下,你還能在這個位置上做下去?也許幾天之後,大明在位時間最短的首輔就產生了……
幾位部院大臣對於羅萬化與趙誌皋和張位共同出來隻是稍微驚詫了一下便釋然了,他們都知道三人的關係不錯,也許羅萬化比他們提前得到了皇長子遇刺的事情,先過來了。
隻是,三人開口說出的話卻大大出乎幾位部院大臣的預料,
等羅萬化說書皇上的旨意,張位解釋完自己與趙誌皋對於此事並不知情,眾人雖然誰也沒有說話,但每個人都陰沉著臉,誰也沒想到群臣抗爭了這麽多年,突然跳出來一個“叛徒”!更可惱的是,說這個“叛徒”居然還算是群臣的頭領,這傳出去,還不被士林恥笑?讓他們這些人臉麵掃地?
“三王並封”和待嫡?這算什麽?王錫爵這個奸詐小人,為了討好皇上這種事都做得出來,真是可氣可惱可恨!
對於內閣來說,今天注定了是不能平靜的一天。
先是王錫爵首輔的上任,讓內閣迎來了新的掌舵人;接下來就更熱鬧了,禮部尚書羅萬化首先到來;沒過多久,吏部尚書孫鑨、戶部尚書楊俊民、兵部尚書石星、刑部尚書孫丕揚、工部尚書溫純、左都禦史李世達也都前後到來;緊接著,像是約好了似的,大理寺、詹事府、太常寺、國子監、光祿寺、鴻臚寺等各衙門堂官也相繼趕來。隨後,居然連科道言官和各衙門能數得上號的官員都齊聚內閣!
看到這麽多大臣都來了內閣,讓內閣中各屬吏幫辦都倒吸了口冷氣,這王錫爵王首輔的麵子真大啊,這才第一天當上首輔,就有這麽多大人物親自來道賀!
不過,在內閣的大會客室裏,卻又是另一番光景。
京中各衙門堂官在通過自己的渠道得知了朱常洛遇刺落水的事情後,自發的來到了內閣。他們倒是想見朱翊鈞,隻是朱翊鈞並不是那麽好見的,他以身體不好為由,除了內閣大學士外,就連六部尚書相見一麵都有點困難。
顯然,此時來到內閣的眾位都是為了朱常洛遇刺落水的事情來的,隻不過,來了之後,在羅萬化和張位的“現身說法”下,眾人又重新認識了王錫爵一次,一時間群情激憤……
王錫爵在得知了朱常洛被刺落水的事情後,同趙誌皋和張位兩位內閣大學士商量了一下後續應急措施後,便離開內閣準備去文華殿再麵見皇上一次,問一下這件事的詳情,以便采取相應的準備,免得到時措手不及。
來到文華門的時候,剛好碰上準備去內閣通報皇長子遇刺落水事件的許福,於是便隨許福又返回內閣。既然碰到了,總不能許福宣旨通報的時候,他這個內閣首輔不在吧?那也太失禮了。何況,正好許福也是為了皇長子落水的事情去內閣通報詳情的,也合了王錫爵的心意。
王錫爵沒有想到,與許福一塊來到內閣的時候,會碰上這麽多的部院大臣與各衙門堂官,他猜測大家可能都知道朱常洛遇刺落水的事情,也是為此事來內閣的。
他的猜測是正確的,這些個衙門堂官確實是為此事而來內閣的,隻是,他們在知道了王錫爵提出的“三王並封”與待嫡的主意後,顯然目的已經悄然改變了。
在許福通報朱常洛遇刺並落水的消息時,王錫爵感覺到了事情的不尋常,為啥眾人的反應不是義憤填膺,而是心思明顯都不在這上麵,不少大臣還都似有似無的瞟上自己一眼?事情有些反常!
.趙誌皋與張位在羅萬化的解釋下,終於明白了還有比皇長子被刺更加讓他們被動的事情。隻是,讓兩位內閣大學士不解的是,這事他們全然不知情啊!
“康洲,你確定那份聖旨是內閣草擬的?”張位還有些懷疑的追問了一句。
“這事是能隨便說笑的嗎?何況當時禮部左侍郎範謙和禮部右侍郎劉元震都在場,他們也都看過,絕對不會錯的。”羅萬化輕搖了下頭,沒有因為張位的懷疑而生氣,直到現在就連他還都有點不能置信呢。
“今天首輔還朝了。”趙誌皋皺了下眉頭,輕聲說了一句,他已經明白了,如果聖旨真是出自內閣的話,內閣到今天才隻有三位大學士,那麽毫無疑問,還會有誰?
張位與羅萬化對視了一眼,也瞬間明白了,首輔王錫爵搞的鬼!如今也隻有他才有這個權利,不需要與內閣其他大學士商量,就能以內閣的名義行事。
“此事很不妙!”趙誌皋沉默了一下,開口說道:“皇長子遇刺,畢竟沒有受到任何傷害,如今平安無事,並且還當場抓住了凶徒,算是件可大可小的事情。如果沒有‘三王並封’這件事,咱們能抓住機會做些文章,相信眾多的大臣都會有這種想法。隻是,現在突然出現了‘三王並封’和待嫡之說,假如皇上的意圖實現的話,立儲之事就會變得遙遙無期,中間變數太多,最終能不能立皇長子為儲君將是一個未知數,群臣肯定不會答應,說不得會……”
“沒錯,待嫡之事從何說起?雖然皇後還年輕,但宮中早就傳出過消息,皇上這些年就沒留宿過坤寧宮。何況,我朝建儲,曆來都是東宮不待嫡,元子不並封!這待嫡封王,何其謬也!”張位也隨後接口道。
羅萬化苦笑了一下,說道:“兩位,現在不是討論哪件事更要緊的時候,而是此時恐怕已經有很多人都知道了‘三王並封’和待嫡之說是內閣的主意,隨著聖旨的傳開,那些見不到皇上的科道言官和大臣們,勢必會齊聚內閣,讓內閣給出個交代!”
“這件事完全是某些人為了討好皇上所想出來的主意,內閣決不能背這個黑鍋!”趙誌皋拍了一下碩大的紅木案桌,定了論調。
張位緊跟著也表態道:“濲陽說的不錯,這件事定要跟百官講清楚,咱們一直都被蒙在鼓裏,這也絕對不是內閣的意思。”
“稟閣老,陳典籍有事求見。”
趙誌皋值房裏的一個屬吏走了進來,施了一禮後稟報道。
“哦?讓他進來。”趙誌皋揮了揮手,說道。
“是。”屬吏應了一聲,便退了出去叫人了。
“下官參見趙閣老。”內閣大堂前值房的陳典籍走了進來,恭敬的行了一禮。
“見過張閣老,羅大人。”隨後又對一旁的張位和羅萬化施了一禮。
“陳典籍,有何要事?”
“稟閣老,吏部尚書孫大人、戶部尚書楊大人、兵部尚書石大人、刑部尚書孫大人、工部尚書溫大人、左都禦史李大人都來了內閣,說有事相商。”
“嗯?首輔不在?”趙誌皋有些奇怪,這事應該第一個找首輔才是。
“首輔在列位大人來之前剛出了內閣,聽首輔值房裏的屬吏們講,首輔見皇上去了。”
“陳典籍,你先招呼一下諸位大人,老夫片刻即到。”趙誌皋點了下頭,首輔不在,這麽多部院大臣同時到來,他這個次輔是肯定要過去的。
“他們這麽快就到了,看來還不知道‘三王並封’的事,應該是為了皇長子遇刺的事情。”待陳典籍退出後,羅萬化首先開口道。
“這麽多部院大臣齊聚一堂,康洲也正好在這裏,濲陽,我們是不是正好借機讓諸位大人了解一些‘三王並封’的事情呢?也正好解釋一下我們內閣的立場,免得群臣誤會。”張位眨巴了一下眼睛,提出了建議。
趙誌皋與羅萬化對視了一眼,都點了點頭。
這確實是個好主意,部院大臣都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後,那麽很快百官就會清楚所謂的“三王並封”和待嫡之說的推手是誰,到時你首輔還有什麽威望可言?沒了威望,在百官的壓力下,你還能在這個位置上做下去?也許幾天之後,大明在位時間最短的首輔就產生了……
幾位部院大臣對於羅萬化與趙誌皋和張位共同出來隻是稍微驚詫了一下便釋然了,他們都知道三人的關係不錯,也許羅萬化比他們提前得到了皇長子遇刺的事情,先過來了。
隻是,三人開口說出的話卻大大出乎幾位部院大臣的預料,
等羅萬化說書皇上的旨意,張位解釋完自己與趙誌皋對於此事並不知情,眾人雖然誰也沒有說話,但每個人都陰沉著臉,誰也沒想到群臣抗爭了這麽多年,突然跳出來一個“叛徒”!更可惱的是,說這個“叛徒”居然還算是群臣的頭領,這傳出去,還不被士林恥笑?讓他們這些人臉麵掃地?
“三王並封”和待嫡?這算什麽?王錫爵這個奸詐小人,為了討好皇上這種事都做得出來,真是可氣可惱可恨!
對於內閣來說,今天注定了是不能平靜的一天。
先是王錫爵首輔的上任,讓內閣迎來了新的掌舵人;接下來就更熱鬧了,禮部尚書羅萬化首先到來;沒過多久,吏部尚書孫鑨、戶部尚書楊俊民、兵部尚書石星、刑部尚書孫丕揚、工部尚書溫純、左都禦史李世達也都前後到來;緊接著,像是約好了似的,大理寺、詹事府、太常寺、國子監、光祿寺、鴻臚寺等各衙門堂官也相繼趕來。隨後,居然連科道言官和各衙門能數得上號的官員都齊聚內閣!
看到這麽多大臣都來了內閣,讓內閣中各屬吏幫辦都倒吸了口冷氣,這王錫爵王首輔的麵子真大啊,這才第一天當上首輔,就有這麽多大人物親自來道賀!
不過,在內閣的大會客室裏,卻又是另一番光景。
京中各衙門堂官在通過自己的渠道得知了朱常洛遇刺落水的事情後,自發的來到了內閣。他們倒是想見朱翊鈞,隻是朱翊鈞並不是那麽好見的,他以身體不好為由,除了內閣大學士外,就連六部尚書相見一麵都有點困難。
顯然,此時來到內閣的眾位都是為了朱常洛遇刺落水的事情來的,隻不過,來了之後,在羅萬化和張位的“現身說法”下,眾人又重新認識了王錫爵一次,一時間群情激憤……
王錫爵在得知了朱常洛被刺落水的事情後,同趙誌皋和張位兩位內閣大學士商量了一下後續應急措施後,便離開內閣準備去文華殿再麵見皇上一次,問一下這件事的詳情,以便采取相應的準備,免得到時措手不及。
來到文華門的時候,剛好碰上準備去內閣通報皇長子遇刺落水事件的許福,於是便隨許福又返回內閣。既然碰到了,總不能許福宣旨通報的時候,他這個內閣首輔不在吧?那也太失禮了。何況,正好許福也是為了皇長子落水的事情去內閣通報詳情的,也合了王錫爵的心意。
王錫爵沒有想到,與許福一塊來到內閣的時候,會碰上這麽多的部院大臣與各衙門堂官,他猜測大家可能都知道朱常洛遇刺落水的事情,也是為此事來內閣的。
他的猜測是正確的,這些個衙門堂官確實是為此事而來內閣的,隻是,他們在知道了王錫爵提出的“三王並封”與待嫡的主意後,顯然目的已經悄然改變了。
在許福通報朱常洛遇刺並落水的消息時,王錫爵感覺到了事情的不尋常,為啥眾人的反應不是義憤填膺,而是心思明顯都不在這上麵,不少大臣還都似有似無的瞟上自己一眼?事情有些反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