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你最近一直在研讀德意誌帝國史?”但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德國國防部長弗朗茨.約瑟夫.容身上之時,林太平突然轉頭對身邊的戚度笑著說道。“其實準確的說,應該是在嚐試著以俾斯麥的角度看待歐洲。”戚度依舊是那習慣性的麵無表情,從容而淡定的回答道。
公元前,在萊茵河與易北河之間生活著20多個部落,他們被羅馬人稱為日爾曼人。公元2到3世紀,這些日爾曼部落從彼此孤立散居狀態逐漸形成了薩克森、法蘭克、巴伐利亞、圖林根、黑森、弗裏斯等一些較穩定的部落。他們與羅馬兵團交鋒,但更多的時候是作為羅馬人的外籍雇傭軍而輸誠。從公元3世紀起,麵對已經沒落的鷹徽軍團,日爾曼部落開始大舉南下。公元5世紀末,在西羅馬帝國的廢墟上,日爾曼人建立了法蘭克王國。在傳奇的查理王統治時期,這個王國的版圖達到鼎盛,其疆域包括整個中歐以及今天的意大利、瑞士、法國等歐洲大半的區域。
公元814年,查理大帝駕崩,帝國隨即分裂。在分割帝國遺產的過程中,以講德語和法語的區域為界限,帝國被分為東、西兩個帝國。東法蘭克帝國包括薩克森、法蘭克尼亞、巴伐利亞、施瓦本和圖林根五個公國。公元911年,東法蘭克帝國的末代皇帝卡洛林死後無嗣,法蘭克公爵康拉德一世被選為國王,東法蘭克帝國開始向德意誌帝國過渡。
公元919年,薩克森公爵亨利一世即位,正式創立德意誌早期封建國家和德意誌王權,這是嚴格意義上的德國曆史的開始。這時的王國大致包括今日的荷蘭、德國、瑞士、奧地利。公元936年,奧托一世即位後,加強了中央集權,削弱地方封建主勢力,占領了意大利北部並於962年在羅馬由教皇加冕稱帝,史稱奧托大帝。東法蘭克帝國改名為羅馬帝國。此後這個大帝國在13世紀後稱為“神聖羅馬帝國”,到15世紀以後正式定名為“德意誌民族神聖羅馬帝國”。在11世紀上半葉時,德意誌王權處於極盛時期。13世紀中期,中央政權日趨衰弱。1356年,德皇查理四世發表黃金詔書,承認帝侯有選擇皇帝的權利,使“神聖羅馬帝國”中央皇權名存實亡,德國開始走向封建割據,在德意誌這片土地上分割出幾百個小國或政治集團。這一時期正是歐洲各民族國家相繼建立的時代,而德國卻處於內戰、分裂和落後的狀態,未能形成一個統一的民族國家。為此德國人落得個“後起的民族”之名。
18世紀,德意誌境內的普魯士和奧地利崛起為兩個起決定作用的權利中心,,它們之間的鬥爭基本上決定了18世紀的德意誌曆史。隨著法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從中世紀早期延續至此的封建體製被蕩滌。而依舊停滯不前的德意誌帝國受到來自西方的衝擊,普魯士和奧地利企圖以武力對這個鄰國進行軍事幹涉,但慘遭失敗,但是在拿破侖當時跨時代的軍隊衝擊下,無論是從來奉行軍國主義的普魯士,還是幅員遼闊擁有多民族雇傭軍團的奧地利都無從匹敵。德意誌帝國最終土崩瓦解。1806年“德意誌民族神聖羅馬帝國”在拿破侖加冕的禮炮聲中歸於滅亡。
普魯士的慘敗,迫使其統治階級進行了一些資產階級改革。1813年10月,普魯士、沙俄、奧地利和瑞士四國聯軍在萊比錫城郊大敗法國,德意誌各邦國擺脫了拿破侖一世的統治。1814年3月20日,四國聯軍占領巴黎,拿破侖王朝覆滅。對拿破侖戰爭獲勝後,1814~1815年召開的維也納會議建立起了歐洲新秩序,但德意誌人想建立一個自由統一的民族國家的希望並未實現,取代老帝國的是由34個邦和4個自由城市組成的“德意誌邦聯”,這依舊還是一個鬆散的聯合體。
但是由拿破侖的遠征軍所帶來的資本主義生產模式在德意誌邦聯遍地生根,1834年德國建立了關稅同盟;1835年修建了第一條鐵路,開始了工業化進。隨後不滿現狀和分配關係的德意誌邦聯的資產階級在1848年到1849年之間展開了一係列的革命,但是雖然各地民眾的鬥爭聲勢浩大。但是事實上建立在容克地主基礎之上的德意誌邦聯各國對革命並不感冒。
僅以在後拿破侖時代的普魯士為例,在成為最強的德意誌邦國、作為統一德國的政治中心與在19世紀末在歐洲大陸爭霸之前,普魯士看似落後。但是在這個國家東方,莊園起義僅僅在條頓騎士團沒落時發生。在騎士團統治下,農業結構十分鬆散,普魯士貴族們漸漸擴張領地,占領騎士團曾擁有的農地,令農民順從。就連市區也缺乏導致革命的誘因―容克為了防止城邦坐大,就促進它們的貿易,令市區、郊區的勞動階層都必須向封建製度臣服。
相對來說,在英國與法國,市區發展隨著封建製度崩潰而來。所以從啟蒙運動到德國在二戰戰敗,兩國都更能適應西方民主製度。但普魯士的霍亨索倫王朝則建立了高度中央集權的體製,令議會政府難以興盛。所以即便在拿破侖摧毀了普魯士貌似強大的軍隊之時,軍事貴族為世襲的統治階層,仍然獲得著民眾的效忠。沒有人試圖從根本上去改變這個國家落後的社會製度。
而除了普魯士,在整個德意誌地區,幾乎在所有德意誌邦國裏,政治分裂、貴族與商人的利益衝突,以及扼殺競爭與創新的公會製度。這的確能確保中產階級弱小,保得住舊製度,讓政局穩定。但是麵對法國的進攻時,普魯士完全招架不住。因此,很多人都警醒,並深信脆弱、分裂和落後的德國將會被她統一、工業化的鄰邦侵吞。不過德意誌尋求的解決之到並不是革命,而是統一。
因此1848年的革命與其說是一場德意誌各邦國的資產階級暴動,不如說是發生在法國巴黎的二月革命的分會場而已。不過事實證明法國的二月革命不過請回了拿破侖帝國的直係繼承人―拿破侖三世。而在德意誌邦聯,這場革命的唯一成果就是令資產階級以解決德意誌統一為名,在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召開所謂的“國民議會”。渴望強大的容克貴族們期待一個統一的德意誌。但是在普魯士和奧地利兩大巨頭的角力之下,德意誌的統一最終需要的不是會議而是內戰。但是沒有人意識到這一切最終會在這次會議之中來自普魯士代表―體格強壯、個性粗野、在柏林大學期間就曾與同學作過27次決鬥的年輕人―俾斯麥來推動。雖然這個年輕人至少還要在大使這個人微言輕的崗位之上摸爬滾打八年之久。
1857年,曾以“不能接受“拾取在溝渠上的皇冠”為由拒絕加冕為德意誌帝國皇帝的―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由於中風導致身體局部癱瘓並精神失常。而其與巴伐利亞公主伊麗莎白.路多薇卡(著名的茜茜公主的姨媽,不過茜茜公主有九位姨媽,所以這個其實並沒有特別的)的婚姻又沒有子嗣。因此從1858年開始,他的弟弟威廉.弗裏德裏希.路德維希出任普魯士攝政王。
“很多人都認為霍亨索倫王朝之所以可以歐洲曆史上最幸運的世係,帶領普魯士從一塊貧瘠的沙丘平原上悄然崛起,沿著腓特烈.威廉大選侯、腓特烈大帝等人的辛勤足跡,最終統一德意誌,使普魯士精神成為一個令歐洲人畏懼而欽佩的名詞。得益於威廉.弗裏德裏希.路德維希,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威廉一世。盡管人們談起德國統一之路,總是首先想到鐵血宰相俾斯麥或軍事改革家毛奇,但站在統一的最高榮譽寶座上的,畢竟還是他這位德國皇帝。而與之想對應的腓特烈.威廉四世則不是被世人所遺忘,便是被刻畫成因循守舊之徒,但在華麗的傳奇之下,事實卻並非如此。”談到那位由於起用俾斯麥而青史留名的德國皇帝。戚度的臉上露出了少有的笑意。因為大多數時候人們對曆史的見解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往往總是給人一種幽默的感覺。
腓特烈.威廉四世和威廉一世的父親―腓特烈.威廉三世的人生機遇在普魯士曆史的諸位國君之中可謂不幸。在他幼年時,他父親正與情婦威廉敏妮.馮.利希特瑙打的火熱,不知道是嫌兒子礙眼還是自己都覺得私生活過於糜爛,總之他將小腓特烈.威廉交給家庭教師撫養。這段童年經曆的陰影使腓特烈.威廉三世,個性優柔寡斷,但又虔誠忠實。
而繼位成為普魯士國王之後,腓特烈.威廉三世又偏偏與拿破侖這頭來自科西嘉島並立於歐洲。他曾試圖在反法同盟之中保持中立,雖然這一點曾令拿破侖許諾漢諾威地區割讓給普魯士。但是隨著依附於法國的萊茵聯邦建立,在普魯士中立的意義對於拿破侖來已經不大了。因此拿破侖在與英國和談中表示出將漢諾威歸還英國的想法,普魯士宮廷感覺受到了欺騙,反法情緒高漲。1806年7月25日,普魯士與俄羅斯簽訂條約,結成第四次反法同盟。但是在1806年10月的耶拿―奧厄施塔特戰役中,普魯士軍隊由於武器落後、戰術保守、動作遲緩,幾乎全軍覆沒,連普軍總司令也光榮犧牲。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隨後拿破侖進駐柏林,普魯士王室逃亡東普魯士,不得仰仗俄羅斯沙皇的庇護。
1807年6月弗裏德蘭戰役後,法軍占領整個普魯士領土。7月9日普法簽訂提爾西特和約,普魯士割讓16萬平方公裏土地,包括普屬波蘭的絕大部分領土(第二次、第三次瓜分波蘭所得,以及第一次瓜分波蘭所得領土的南半部),以及易北河以西的全部領土,並賠款1.3億法郎。普魯士王國隻剩下了“舊普魯士”、勃蘭登堡、波美拉尼亞和西裏西亞四個省。
不過這樣的一場慘敗卻並非全然都是壞事,腓特烈.威廉三世所任用的普魯士首相卡爾.施泰因男爵開始推行改革,其措施包括讓公民參與政治以喚醒其民族主義情感;釋放農奴;實行地方自治;改組中央政府機構等。同時格哈德.馮.沙恩霍斯特始對普魯士軍隊進行改革,設立了國防部和總參謀部,並頒布了《普遍兵役製》。而對普魯士和德意誌影響更為深遠的卻是腓特烈.威廉三世任用威廉.馮.洪堡對普魯士的教育進行了改革,他重新改革了普魯士引以為傲的義務教育製度,讓所有階層的子女都有相同的機會接受教育;建立了柏林洪堡大學。
腓特烈.威廉三世曾對從拿破侖占領下的哈勒大學逃出來的教授們講到:“這個國家必須用它精神上的力量來彌補它物質上的損失。正是因為貧窮,所以要辦教育。我還從未聽說過一個國家是因為辦教育而辦窮了的,辦亡國了的。教育不僅不會使國家貧窮,恰恰相反,教育是擺脫貧困的最好手段!”國王甚至喊出了這樣的口號:“大學是科學工作者無所不包的廣闊天地,科學無禁區,科學無權威,科學自由!”
教育改革為普魯士遲到的工業化飛速發展奠定了雄厚的科學技術人才基礎,成為普魯士重新崛起的動力。最終令這個國家浴火重生,在遭遇了多次的挫折之後。1814年3月31日普魯士軍隊終於以勝利者的姿態進駐巴黎。而腓特烈.威廉四世和威廉一世當時都在軍中。因此這兩位君皇後來無一例外的獲得了軍隊的忠誠和支持。但是在政治領域事實上腓特烈.威廉四世遠比自己的弟弟開明和富有創見,正是他頒布了普魯士憲法並設置兩會製的議會,不僅重建了保守的地方議會與州份議會,也保證國王能操縱軍隊與官僚。
而相反威廉一世由於沒有預料到會登上王位,所以並沒有接受多少教育。甚至在服役報告中得到了“一名勇敢的士兵”的評價。因此他比他兄長較少幹預政治,但他隻不過是尋找一個謹慎的解決方法,去解決鬥爭。而他與俾斯麥之間,與其說是慧眼認珠的發現了這位“鐵血首相”,不如說是威廉一世與議會妥協的結果。1862年在普魯士議會新一輪選舉中自由派獲得了絕對勝利,並馬上否決了普魯士政府的對軍事改革的全部撥款,政府和議會陷入了僵局。在重大矛盾之下,保守派的俾斯麥成為首相的唯一可能人選。
雖然俾斯麥說他和威廉一世由的工作關係是一個臣子對他的長官盡忠,實際上俾斯麥拿著管理內政和外交的實權。數次與威廉一世不同意見,但隻要俾斯麥揚言辭職,威廉一世由隻好同意俾斯麥的做法。因此在俾斯麥的回憶錄裏,俾斯麥認為威廉一世由是一個傳統、謙恭、絕對有禮的紳士,是名副其實的普魯士軍官。他有些判斷偶爾會被“婦人之仁”所影響。
不過盡管存在著這樣或者那樣的分歧,但是俾斯麥和威廉一世的政治組合依舊令崛起中的普魯士在歐洲所向無敵。雖然在俾斯麥就任首相後,並未能解決與議會的衝突,為此,他便欲以德國統一的大業來轉移議員的視線。他大聲宣稱:“德國所注意的不是普魯士的自由主義,而是權力。普魯士必須積聚自己的力量以待有利時機,這樣的時機我們已經錯過了好幾次。當代的重大問題不是通過演說與多數人的決議所能解決的,而是要用鐵和血。”在俾斯麥大膽而又狡猾地利用國際糾紛和有利時機製造著戰爭的計劃和有利的外交條件之時,威廉一世及其所領導之下的普魯士軍隊也業已作好了一戰的準備。
從某種意義上講俾斯麥的外交手腕和威廉一世以及其麾下的總參謀長毛奇元帥跨時代的軍事韜略是德意誌走向統一的兩雙長臂,缺一不可。如果沒有俾斯麥的折衝遵俎,成功的分化了阻礙德國統一的歐洲各大強國,普魯士軍隊可能在第一場統一戰爭―與丹麥之間的戰爭之中就陷入了奧地利和法國的夾擊。而如果威廉一世任用毛奇大膽改組總參謀部,擴充軍備,改進裝備,普魯士軍隊也不可能在麵對與國力不弱於己的丹麥、奧地利、法國之時,三戰三捷最終促成德意誌的一統。
實際上,鐵血宰相俾斯麥最成功之處在於他的外交,不愧是“能一隻腳玩七個皮球”的高手。在德意誌統一過程中要麵對的潛在敵人有法國、奧地利和俄國。俾斯麥能夠在與奧地利戰爭時使法國保持中立,在與法國戰爭時使奧地利保持中立,而與這兩國戰爭時使俄國都保持中立,他的後輩對此應感到汗顏,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遭遇圍毆的局麵。不過,當矛盾發展到隻能用武力來解決時,普魯士總能在兩個月之內就擊潰對手,對此,軍事改革家毛奇居功至偉。毛奇也是威廉一世的驕傲,親自領導了德國統一戰爭的數次關鍵戰役。
當威廉一世在巴黎凡爾賽宮的鏡廳加冕,接過了不是從溝渠上而從刺刀尖上獲取的皇冠之時。德意誌帝國終於在分裂了數百年之後,重新歸於統一。但是德國統一大業完成之後,登上皇帝寶座的威廉一世已到垂暮之年,他更加放手讓俾斯麥去幹。俾斯麥在此後的日子裏為了緩和洶湧的工人運動,進行了一係列具有開創性質的社會勞工立法和社會保險立法,深刻地影響了歐洲乃至世界各國,其意義不亞於使德國統一。而在外交方麵,他致力於在歐洲建立一個孤立法國的均勢國際體係,而讓德國在此間扮演重要的製衡角色。
德國的統一破壞了歐洲的均勢,促成了歐洲列強之間地位的急劇變化,導致歐洲的重心逐漸從巴黎向柏林轉移。這個突如其來的巨變引起鄰國的焦慮和恐慌。深諳地緣政治的鐵血宰相俾斯麥認識到,歐洲均勢的任何改變都會激起列強的聯合抵製。鑒此,俾斯麥從1871年接任帝國宰相到1890年被迫辭職的二十年間,自我節製,極力改變鋒芒逼人的形象,以穩建溫和的風格扮演維持現狀的角色,穩定歐洲的秩序,緩和緊張局勢。以至於招來了朝野上下頗具野心的少壯派斥之為“怯懦”之名。
但事實上俾斯麥時代的德國缺乏穩定的外交基礎,活動餘地相當狹小。從地緣政治角度來考慮的話,德國是天生被包圍了的國家。俾斯麥對德國客觀環境的局限曾經深有感觸地說:“我們位於歐洲中部。我們至少有三條會遭到進攻的戰線,而法國卻隻有一條東部的國界,俄國在西部的邊界上有遭到進攻的可能。此外,根據世界曆史整個發展情況,我們的地理位置以及根據德意誌民族的內部聯結與其他民族相比也許相當鬆散這一特點,我們比任何一個別的民族更容易遭到別人聯合起來對付我們的危險。”
因此自德國統一後,俾斯麥便不希望再有對外戰爭,以便讓德國可以休養生息,培養國力。但是要作到這一點並不容易。普魯士在法蘭克福簽訂的和約並未能與法國真正達成和解。德國吞並了法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以圖在地理戰略上削弱法國。從此,德法兩國結下難解之仇。誠然,法國沒有實力單槍匹馬同德國再進行較量,但是,強烈的複仇心理驅使著法國隨時準備著與任何同德國敵對的國家結盟。因此,俾斯麥便失去了對法國外交政策的回旋餘地。
邊緣地區的列強,除法國之外,有英國、奧匈帝國和沙皇俄國。英國雖然受到強大而統一的德國興起的影響,但畢竟不如法國和奧匈帝國那麽直接。英國這個殖民帝國依然保持著工業、商業和海軍的優勢。它是均勢的關鍵國之一,密切注視著德國的動向。如果德國的作為超出英國容忍的限度,英國必定會聯合歐陸列強製衡德國。
奧匈帝國是德國統一進程中的受害者,實力較弱。俾斯麥基於外交戰略考慮對奧匈帝國頗為重視。早在普法戰爭期間,俾斯麥就決意以排除奧地利的“小德意誌方案”統一德國,保留奧匈帝國。如果摧毀它組建“大德意誌帝國”的話,幾百萬奧地利的天主教徒便成為公民,無疑會對信奉新教的普魯士在德國的地位構成莫大的威脅。就是在這個“小德意誌帝國”內部的天主教勢力業已強大到讓俾斯麥難以對付,最後隻得退讓,中止了“文化鬥爭”。更何況外加這幾百萬天主教徒呢?
再者,這個“大德意誌帝國”必將夾在渴望複仇的法國和虎視眈眈的沙皇俄國之間,隻得終日誠惶誠恐,戰戰兢兢。保留奧匈帝國作為緩衝國,俾斯麥始終認為是意義重大的一項舉措。19世紀後半期,歐洲列強競相擴張。奧國沒有強大的海軍以進行海外殖民活動,便隻好向東南麵的巴爾幹半島伸展勢力,因而與俄國發生嚴重的利害衝突。由於奧國對俄國持有強烈的戒懼之心,自然有與德國保持友善關係的願望。
為了鞏固德國統一的成果,防止德國陷入被兩麵夾擊的境地,俾斯麥處心積慮地營造“大陸同盟體係”,建立起歐洲新秩序。俾斯麥建立大陸聯盟體係的核心思想是:建立以德國為中心的大陸聯盟體係,孤立和打擊法國,避免法俄兩國夾擊德國,鞏固和保障德國在歐洲大陸業已取得的霸權地位。為此,俾斯麥努力“拉攏”俄國,阻止法俄接近;拉攏奧匈帝國,阻止俄國向歐洲西部和南部擴張;加劇英俄兩大國在世界各地的對抗。
具體步驟是,在1878年柏林會議後,在五年時間內,俾斯麥通過1879年的德奧同盟、1881年德俄奧三皇同盟、1882年的德奧意三國同盟,以及德奧羅同盟、奧塞同盟,建立了一個以德國為核心,包括德、奧、俄、羅、塞等國的複雜的聯盟體係。至此,歐洲國際政治形成了以德國為中心的俾斯麥體係所支配的局麵。
“俾斯麥體係包含著極大的複雜性和矛盾性。俾斯麥憑借個人高超的外交手段在歐洲國家間縱橫捭闔,但其所促成的對德有利的均衡是脆弱的。歐洲國際政治的基本矛盾如法德矛盾、奧俄矛盾等都沒有解決。俾斯麥的外交政策隻是一種拖延問題的權宜之計。因此很多人都認為俾斯麥體係必將瓦解。但事實上不過是一種事後諸葛亮的態度。”談到以“大陸同盟”為中心的俾斯麥體係,戚度不免有些唏噓。
其實俾斯麥並非沒有意識到自己所勾畫的歐洲大陸新版圖的脆弱性。因此在終其一生,他都在竭力維護自己所構建的體係。俾斯麥執政期間推行的大陸政策基本上是成功的。他左右逢源,使得歐洲僻壤的柏林成為歐洲國際事務的裁決中心。到他下野為止,盡管這一路線多次遇險,他圓滑的外交手腕使矛盾重重的各歐洲列強保持了多年的和平。英國《泰晤士報》在談到俾斯麥時間的德國外交政策時指出:“德國確實是歐洲的一種重要的,溫和而又節製的勢力。它大得驚人得軍事實力被用來貫徹其巧妙得有遠見的外交策略,這種策略,經常而確實地阻止了任何破壞歐洲和平的企圖。”
“傳統觀念一般認為俾斯麥的‘大陸同盟’體係是針對法國的西向防禦體係。但事實上這卻未必是俾斯麥的初衷。作為一個當時歐洲外交舞台上最為老練的政客。俾斯麥當然清楚任何帝國的版圖都需要靠擴張來維護。所謂的同盟也好、中立也罷最終都會在利益麵前化為泡影,如果不一勞永逸的解決德國某一側的威脅,最終柏林依舊會陷入圍攻之中。而如果保證德國一翼的安全,事實上我認為俾斯麥始終在以高超的外交手腕蒙蔽著所有人的視線。”戚度繼續說道。
“你是說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俾斯麥真正的目標並不是西方的法國,而是……。”林太平似有所悟的回應道。“沒有錯!俾斯麥真正的目標其實是東方已經沒落的沙皇俄國。”戚度微笑著點了點。“如果一切都按照俾斯麥的初衷,這位鐵血首相並不想奪取法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甚至並不希望從法國獲取巨額的戰爭賠款。因此曾經出任過駐法大使的俾斯麥很清楚法國人狹隘的性格以及對傳統領地的執拗。但是當時整個普魯士都沉浸在戰勝法國的快感之中,他們迫切希望報拿破倫時代的一箭之仇。其實法國人更願意割讓的是其海外遼闊的殖民地,在英國的多次交鋒落敗之時,他們都是這樣的作的。但是無論是普魯士還是統一之後的德國都沒有強大的足夠支撐自身占有廣闊殖民地的海軍力量。最終在整個國家的狂熱之中,俾斯麥也惟有遵從。”
“而從戰略的角度考慮,新統一的德國最大的威脅該是東鄰俄國,因為普俄兩國瓜分波蘭之後,俄國可以從波蘭邊境有效地發動危及柏林的入侵。幸好普魯士與俄國一直保持著友善關係,俄國在普法戰爭期間陳兵奧國邊境支持普魯士,兩國皇帝的關係顯得相當親密。但是俄國首相哥爾查科夫看見俄國的保護國普魯士從戰火中一躍成為中歐強大而統一的德意誌帝國,難免因妒忌而不滿。毋庸置疑,毫無顧忌地追求國家利益的俄國,可以是德國的助益。但也是製衡德國越軌行為的舉足輕重的力量。”
第十八章:回到主題(完)
敬請期待下一章:征服天堂
公元前,在萊茵河與易北河之間生活著20多個部落,他們被羅馬人稱為日爾曼人。公元2到3世紀,這些日爾曼部落從彼此孤立散居狀態逐漸形成了薩克森、法蘭克、巴伐利亞、圖林根、黑森、弗裏斯等一些較穩定的部落。他們與羅馬兵團交鋒,但更多的時候是作為羅馬人的外籍雇傭軍而輸誠。從公元3世紀起,麵對已經沒落的鷹徽軍團,日爾曼部落開始大舉南下。公元5世紀末,在西羅馬帝國的廢墟上,日爾曼人建立了法蘭克王國。在傳奇的查理王統治時期,這個王國的版圖達到鼎盛,其疆域包括整個中歐以及今天的意大利、瑞士、法國等歐洲大半的區域。
公元814年,查理大帝駕崩,帝國隨即分裂。在分割帝國遺產的過程中,以講德語和法語的區域為界限,帝國被分為東、西兩個帝國。東法蘭克帝國包括薩克森、法蘭克尼亞、巴伐利亞、施瓦本和圖林根五個公國。公元911年,東法蘭克帝國的末代皇帝卡洛林死後無嗣,法蘭克公爵康拉德一世被選為國王,東法蘭克帝國開始向德意誌帝國過渡。
公元919年,薩克森公爵亨利一世即位,正式創立德意誌早期封建國家和德意誌王權,這是嚴格意義上的德國曆史的開始。這時的王國大致包括今日的荷蘭、德國、瑞士、奧地利。公元936年,奧托一世即位後,加強了中央集權,削弱地方封建主勢力,占領了意大利北部並於962年在羅馬由教皇加冕稱帝,史稱奧托大帝。東法蘭克帝國改名為羅馬帝國。此後這個大帝國在13世紀後稱為“神聖羅馬帝國”,到15世紀以後正式定名為“德意誌民族神聖羅馬帝國”。在11世紀上半葉時,德意誌王權處於極盛時期。13世紀中期,中央政權日趨衰弱。1356年,德皇查理四世發表黃金詔書,承認帝侯有選擇皇帝的權利,使“神聖羅馬帝國”中央皇權名存實亡,德國開始走向封建割據,在德意誌這片土地上分割出幾百個小國或政治集團。這一時期正是歐洲各民族國家相繼建立的時代,而德國卻處於內戰、分裂和落後的狀態,未能形成一個統一的民族國家。為此德國人落得個“後起的民族”之名。
18世紀,德意誌境內的普魯士和奧地利崛起為兩個起決定作用的權利中心,,它們之間的鬥爭基本上決定了18世紀的德意誌曆史。隨著法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從中世紀早期延續至此的封建體製被蕩滌。而依舊停滯不前的德意誌帝國受到來自西方的衝擊,普魯士和奧地利企圖以武力對這個鄰國進行軍事幹涉,但慘遭失敗,但是在拿破侖當時跨時代的軍隊衝擊下,無論是從來奉行軍國主義的普魯士,還是幅員遼闊擁有多民族雇傭軍團的奧地利都無從匹敵。德意誌帝國最終土崩瓦解。1806年“德意誌民族神聖羅馬帝國”在拿破侖加冕的禮炮聲中歸於滅亡。
普魯士的慘敗,迫使其統治階級進行了一些資產階級改革。1813年10月,普魯士、沙俄、奧地利和瑞士四國聯軍在萊比錫城郊大敗法國,德意誌各邦國擺脫了拿破侖一世的統治。1814年3月20日,四國聯軍占領巴黎,拿破侖王朝覆滅。對拿破侖戰爭獲勝後,1814~1815年召開的維也納會議建立起了歐洲新秩序,但德意誌人想建立一個自由統一的民族國家的希望並未實現,取代老帝國的是由34個邦和4個自由城市組成的“德意誌邦聯”,這依舊還是一個鬆散的聯合體。
但是由拿破侖的遠征軍所帶來的資本主義生產模式在德意誌邦聯遍地生根,1834年德國建立了關稅同盟;1835年修建了第一條鐵路,開始了工業化進。隨後不滿現狀和分配關係的德意誌邦聯的資產階級在1848年到1849年之間展開了一係列的革命,但是雖然各地民眾的鬥爭聲勢浩大。但是事實上建立在容克地主基礎之上的德意誌邦聯各國對革命並不感冒。
僅以在後拿破侖時代的普魯士為例,在成為最強的德意誌邦國、作為統一德國的政治中心與在19世紀末在歐洲大陸爭霸之前,普魯士看似落後。但是在這個國家東方,莊園起義僅僅在條頓騎士團沒落時發生。在騎士團統治下,農業結構十分鬆散,普魯士貴族們漸漸擴張領地,占領騎士團曾擁有的農地,令農民順從。就連市區也缺乏導致革命的誘因―容克為了防止城邦坐大,就促進它們的貿易,令市區、郊區的勞動階層都必須向封建製度臣服。
相對來說,在英國與法國,市區發展隨著封建製度崩潰而來。所以從啟蒙運動到德國在二戰戰敗,兩國都更能適應西方民主製度。但普魯士的霍亨索倫王朝則建立了高度中央集權的體製,令議會政府難以興盛。所以即便在拿破侖摧毀了普魯士貌似強大的軍隊之時,軍事貴族為世襲的統治階層,仍然獲得著民眾的效忠。沒有人試圖從根本上去改變這個國家落後的社會製度。
而除了普魯士,在整個德意誌地區,幾乎在所有德意誌邦國裏,政治分裂、貴族與商人的利益衝突,以及扼殺競爭與創新的公會製度。這的確能確保中產階級弱小,保得住舊製度,讓政局穩定。但是麵對法國的進攻時,普魯士完全招架不住。因此,很多人都警醒,並深信脆弱、分裂和落後的德國將會被她統一、工業化的鄰邦侵吞。不過德意誌尋求的解決之到並不是革命,而是統一。
因此1848年的革命與其說是一場德意誌各邦國的資產階級暴動,不如說是發生在法國巴黎的二月革命的分會場而已。不過事實證明法國的二月革命不過請回了拿破侖帝國的直係繼承人―拿破侖三世。而在德意誌邦聯,這場革命的唯一成果就是令資產階級以解決德意誌統一為名,在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召開所謂的“國民議會”。渴望強大的容克貴族們期待一個統一的德意誌。但是在普魯士和奧地利兩大巨頭的角力之下,德意誌的統一最終需要的不是會議而是內戰。但是沒有人意識到這一切最終會在這次會議之中來自普魯士代表―體格強壯、個性粗野、在柏林大學期間就曾與同學作過27次決鬥的年輕人―俾斯麥來推動。雖然這個年輕人至少還要在大使這個人微言輕的崗位之上摸爬滾打八年之久。
1857年,曾以“不能接受“拾取在溝渠上的皇冠”為由拒絕加冕為德意誌帝國皇帝的―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由於中風導致身體局部癱瘓並精神失常。而其與巴伐利亞公主伊麗莎白.路多薇卡(著名的茜茜公主的姨媽,不過茜茜公主有九位姨媽,所以這個其實並沒有特別的)的婚姻又沒有子嗣。因此從1858年開始,他的弟弟威廉.弗裏德裏希.路德維希出任普魯士攝政王。
“很多人都認為霍亨索倫王朝之所以可以歐洲曆史上最幸運的世係,帶領普魯士從一塊貧瘠的沙丘平原上悄然崛起,沿著腓特烈.威廉大選侯、腓特烈大帝等人的辛勤足跡,最終統一德意誌,使普魯士精神成為一個令歐洲人畏懼而欽佩的名詞。得益於威廉.弗裏德裏希.路德維希,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威廉一世。盡管人們談起德國統一之路,總是首先想到鐵血宰相俾斯麥或軍事改革家毛奇,但站在統一的最高榮譽寶座上的,畢竟還是他這位德國皇帝。而與之想對應的腓特烈.威廉四世則不是被世人所遺忘,便是被刻畫成因循守舊之徒,但在華麗的傳奇之下,事實卻並非如此。”談到那位由於起用俾斯麥而青史留名的德國皇帝。戚度的臉上露出了少有的笑意。因為大多數時候人們對曆史的見解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往往總是給人一種幽默的感覺。
腓特烈.威廉四世和威廉一世的父親―腓特烈.威廉三世的人生機遇在普魯士曆史的諸位國君之中可謂不幸。在他幼年時,他父親正與情婦威廉敏妮.馮.利希特瑙打的火熱,不知道是嫌兒子礙眼還是自己都覺得私生活過於糜爛,總之他將小腓特烈.威廉交給家庭教師撫養。這段童年經曆的陰影使腓特烈.威廉三世,個性優柔寡斷,但又虔誠忠實。
而繼位成為普魯士國王之後,腓特烈.威廉三世又偏偏與拿破侖這頭來自科西嘉島並立於歐洲。他曾試圖在反法同盟之中保持中立,雖然這一點曾令拿破侖許諾漢諾威地區割讓給普魯士。但是隨著依附於法國的萊茵聯邦建立,在普魯士中立的意義對於拿破侖來已經不大了。因此拿破侖在與英國和談中表示出將漢諾威歸還英國的想法,普魯士宮廷感覺受到了欺騙,反法情緒高漲。1806年7月25日,普魯士與俄羅斯簽訂條約,結成第四次反法同盟。但是在1806年10月的耶拿―奧厄施塔特戰役中,普魯士軍隊由於武器落後、戰術保守、動作遲緩,幾乎全軍覆沒,連普軍總司令也光榮犧牲。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隨後拿破侖進駐柏林,普魯士王室逃亡東普魯士,不得仰仗俄羅斯沙皇的庇護。
1807年6月弗裏德蘭戰役後,法軍占領整個普魯士領土。7月9日普法簽訂提爾西特和約,普魯士割讓16萬平方公裏土地,包括普屬波蘭的絕大部分領土(第二次、第三次瓜分波蘭所得,以及第一次瓜分波蘭所得領土的南半部),以及易北河以西的全部領土,並賠款1.3億法郎。普魯士王國隻剩下了“舊普魯士”、勃蘭登堡、波美拉尼亞和西裏西亞四個省。
不過這樣的一場慘敗卻並非全然都是壞事,腓特烈.威廉三世所任用的普魯士首相卡爾.施泰因男爵開始推行改革,其措施包括讓公民參與政治以喚醒其民族主義情感;釋放農奴;實行地方自治;改組中央政府機構等。同時格哈德.馮.沙恩霍斯特始對普魯士軍隊進行改革,設立了國防部和總參謀部,並頒布了《普遍兵役製》。而對普魯士和德意誌影響更為深遠的卻是腓特烈.威廉三世任用威廉.馮.洪堡對普魯士的教育進行了改革,他重新改革了普魯士引以為傲的義務教育製度,讓所有階層的子女都有相同的機會接受教育;建立了柏林洪堡大學。
腓特烈.威廉三世曾對從拿破侖占領下的哈勒大學逃出來的教授們講到:“這個國家必須用它精神上的力量來彌補它物質上的損失。正是因為貧窮,所以要辦教育。我還從未聽說過一個國家是因為辦教育而辦窮了的,辦亡國了的。教育不僅不會使國家貧窮,恰恰相反,教育是擺脫貧困的最好手段!”國王甚至喊出了這樣的口號:“大學是科學工作者無所不包的廣闊天地,科學無禁區,科學無權威,科學自由!”
教育改革為普魯士遲到的工業化飛速發展奠定了雄厚的科學技術人才基礎,成為普魯士重新崛起的動力。最終令這個國家浴火重生,在遭遇了多次的挫折之後。1814年3月31日普魯士軍隊終於以勝利者的姿態進駐巴黎。而腓特烈.威廉四世和威廉一世當時都在軍中。因此這兩位君皇後來無一例外的獲得了軍隊的忠誠和支持。但是在政治領域事實上腓特烈.威廉四世遠比自己的弟弟開明和富有創見,正是他頒布了普魯士憲法並設置兩會製的議會,不僅重建了保守的地方議會與州份議會,也保證國王能操縱軍隊與官僚。
而相反威廉一世由於沒有預料到會登上王位,所以並沒有接受多少教育。甚至在服役報告中得到了“一名勇敢的士兵”的評價。因此他比他兄長較少幹預政治,但他隻不過是尋找一個謹慎的解決方法,去解決鬥爭。而他與俾斯麥之間,與其說是慧眼認珠的發現了這位“鐵血首相”,不如說是威廉一世與議會妥協的結果。1862年在普魯士議會新一輪選舉中自由派獲得了絕對勝利,並馬上否決了普魯士政府的對軍事改革的全部撥款,政府和議會陷入了僵局。在重大矛盾之下,保守派的俾斯麥成為首相的唯一可能人選。
雖然俾斯麥說他和威廉一世由的工作關係是一個臣子對他的長官盡忠,實際上俾斯麥拿著管理內政和外交的實權。數次與威廉一世不同意見,但隻要俾斯麥揚言辭職,威廉一世由隻好同意俾斯麥的做法。因此在俾斯麥的回憶錄裏,俾斯麥認為威廉一世由是一個傳統、謙恭、絕對有禮的紳士,是名副其實的普魯士軍官。他有些判斷偶爾會被“婦人之仁”所影響。
不過盡管存在著這樣或者那樣的分歧,但是俾斯麥和威廉一世的政治組合依舊令崛起中的普魯士在歐洲所向無敵。雖然在俾斯麥就任首相後,並未能解決與議會的衝突,為此,他便欲以德國統一的大業來轉移議員的視線。他大聲宣稱:“德國所注意的不是普魯士的自由主義,而是權力。普魯士必須積聚自己的力量以待有利時機,這樣的時機我們已經錯過了好幾次。當代的重大問題不是通過演說與多數人的決議所能解決的,而是要用鐵和血。”在俾斯麥大膽而又狡猾地利用國際糾紛和有利時機製造著戰爭的計劃和有利的外交條件之時,威廉一世及其所領導之下的普魯士軍隊也業已作好了一戰的準備。
從某種意義上講俾斯麥的外交手腕和威廉一世以及其麾下的總參謀長毛奇元帥跨時代的軍事韜略是德意誌走向統一的兩雙長臂,缺一不可。如果沒有俾斯麥的折衝遵俎,成功的分化了阻礙德國統一的歐洲各大強國,普魯士軍隊可能在第一場統一戰爭―與丹麥之間的戰爭之中就陷入了奧地利和法國的夾擊。而如果威廉一世任用毛奇大膽改組總參謀部,擴充軍備,改進裝備,普魯士軍隊也不可能在麵對與國力不弱於己的丹麥、奧地利、法國之時,三戰三捷最終促成德意誌的一統。
實際上,鐵血宰相俾斯麥最成功之處在於他的外交,不愧是“能一隻腳玩七個皮球”的高手。在德意誌統一過程中要麵對的潛在敵人有法國、奧地利和俄國。俾斯麥能夠在與奧地利戰爭時使法國保持中立,在與法國戰爭時使奧地利保持中立,而與這兩國戰爭時使俄國都保持中立,他的後輩對此應感到汗顏,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遭遇圍毆的局麵。不過,當矛盾發展到隻能用武力來解決時,普魯士總能在兩個月之內就擊潰對手,對此,軍事改革家毛奇居功至偉。毛奇也是威廉一世的驕傲,親自領導了德國統一戰爭的數次關鍵戰役。
當威廉一世在巴黎凡爾賽宮的鏡廳加冕,接過了不是從溝渠上而從刺刀尖上獲取的皇冠之時。德意誌帝國終於在分裂了數百年之後,重新歸於統一。但是德國統一大業完成之後,登上皇帝寶座的威廉一世已到垂暮之年,他更加放手讓俾斯麥去幹。俾斯麥在此後的日子裏為了緩和洶湧的工人運動,進行了一係列具有開創性質的社會勞工立法和社會保險立法,深刻地影響了歐洲乃至世界各國,其意義不亞於使德國統一。而在外交方麵,他致力於在歐洲建立一個孤立法國的均勢國際體係,而讓德國在此間扮演重要的製衡角色。
德國的統一破壞了歐洲的均勢,促成了歐洲列強之間地位的急劇變化,導致歐洲的重心逐漸從巴黎向柏林轉移。這個突如其來的巨變引起鄰國的焦慮和恐慌。深諳地緣政治的鐵血宰相俾斯麥認識到,歐洲均勢的任何改變都會激起列強的聯合抵製。鑒此,俾斯麥從1871年接任帝國宰相到1890年被迫辭職的二十年間,自我節製,極力改變鋒芒逼人的形象,以穩建溫和的風格扮演維持現狀的角色,穩定歐洲的秩序,緩和緊張局勢。以至於招來了朝野上下頗具野心的少壯派斥之為“怯懦”之名。
但事實上俾斯麥時代的德國缺乏穩定的外交基礎,活動餘地相當狹小。從地緣政治角度來考慮的話,德國是天生被包圍了的國家。俾斯麥對德國客觀環境的局限曾經深有感觸地說:“我們位於歐洲中部。我們至少有三條會遭到進攻的戰線,而法國卻隻有一條東部的國界,俄國在西部的邊界上有遭到進攻的可能。此外,根據世界曆史整個發展情況,我們的地理位置以及根據德意誌民族的內部聯結與其他民族相比也許相當鬆散這一特點,我們比任何一個別的民族更容易遭到別人聯合起來對付我們的危險。”
因此自德國統一後,俾斯麥便不希望再有對外戰爭,以便讓德國可以休養生息,培養國力。但是要作到這一點並不容易。普魯士在法蘭克福簽訂的和約並未能與法國真正達成和解。德國吞並了法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以圖在地理戰略上削弱法國。從此,德法兩國結下難解之仇。誠然,法國沒有實力單槍匹馬同德國再進行較量,但是,強烈的複仇心理驅使著法國隨時準備著與任何同德國敵對的國家結盟。因此,俾斯麥便失去了對法國外交政策的回旋餘地。
邊緣地區的列強,除法國之外,有英國、奧匈帝國和沙皇俄國。英國雖然受到強大而統一的德國興起的影響,但畢竟不如法國和奧匈帝國那麽直接。英國這個殖民帝國依然保持著工業、商業和海軍的優勢。它是均勢的關鍵國之一,密切注視著德國的動向。如果德國的作為超出英國容忍的限度,英國必定會聯合歐陸列強製衡德國。
奧匈帝國是德國統一進程中的受害者,實力較弱。俾斯麥基於外交戰略考慮對奧匈帝國頗為重視。早在普法戰爭期間,俾斯麥就決意以排除奧地利的“小德意誌方案”統一德國,保留奧匈帝國。如果摧毀它組建“大德意誌帝國”的話,幾百萬奧地利的天主教徒便成為公民,無疑會對信奉新教的普魯士在德國的地位構成莫大的威脅。就是在這個“小德意誌帝國”內部的天主教勢力業已強大到讓俾斯麥難以對付,最後隻得退讓,中止了“文化鬥爭”。更何況外加這幾百萬天主教徒呢?
再者,這個“大德意誌帝國”必將夾在渴望複仇的法國和虎視眈眈的沙皇俄國之間,隻得終日誠惶誠恐,戰戰兢兢。保留奧匈帝國作為緩衝國,俾斯麥始終認為是意義重大的一項舉措。19世紀後半期,歐洲列強競相擴張。奧國沒有強大的海軍以進行海外殖民活動,便隻好向東南麵的巴爾幹半島伸展勢力,因而與俄國發生嚴重的利害衝突。由於奧國對俄國持有強烈的戒懼之心,自然有與德國保持友善關係的願望。
為了鞏固德國統一的成果,防止德國陷入被兩麵夾擊的境地,俾斯麥處心積慮地營造“大陸同盟體係”,建立起歐洲新秩序。俾斯麥建立大陸聯盟體係的核心思想是:建立以德國為中心的大陸聯盟體係,孤立和打擊法國,避免法俄兩國夾擊德國,鞏固和保障德國在歐洲大陸業已取得的霸權地位。為此,俾斯麥努力“拉攏”俄國,阻止法俄接近;拉攏奧匈帝國,阻止俄國向歐洲西部和南部擴張;加劇英俄兩大國在世界各地的對抗。
具體步驟是,在1878年柏林會議後,在五年時間內,俾斯麥通過1879年的德奧同盟、1881年德俄奧三皇同盟、1882年的德奧意三國同盟,以及德奧羅同盟、奧塞同盟,建立了一個以德國為核心,包括德、奧、俄、羅、塞等國的複雜的聯盟體係。至此,歐洲國際政治形成了以德國為中心的俾斯麥體係所支配的局麵。
“俾斯麥體係包含著極大的複雜性和矛盾性。俾斯麥憑借個人高超的外交手段在歐洲國家間縱橫捭闔,但其所促成的對德有利的均衡是脆弱的。歐洲國際政治的基本矛盾如法德矛盾、奧俄矛盾等都沒有解決。俾斯麥的外交政策隻是一種拖延問題的權宜之計。因此很多人都認為俾斯麥體係必將瓦解。但事實上不過是一種事後諸葛亮的態度。”談到以“大陸同盟”為中心的俾斯麥體係,戚度不免有些唏噓。
其實俾斯麥並非沒有意識到自己所勾畫的歐洲大陸新版圖的脆弱性。因此在終其一生,他都在竭力維護自己所構建的體係。俾斯麥執政期間推行的大陸政策基本上是成功的。他左右逢源,使得歐洲僻壤的柏林成為歐洲國際事務的裁決中心。到他下野為止,盡管這一路線多次遇險,他圓滑的外交手腕使矛盾重重的各歐洲列強保持了多年的和平。英國《泰晤士報》在談到俾斯麥時間的德國外交政策時指出:“德國確實是歐洲的一種重要的,溫和而又節製的勢力。它大得驚人得軍事實力被用來貫徹其巧妙得有遠見的外交策略,這種策略,經常而確實地阻止了任何破壞歐洲和平的企圖。”
“傳統觀念一般認為俾斯麥的‘大陸同盟’體係是針對法國的西向防禦體係。但事實上這卻未必是俾斯麥的初衷。作為一個當時歐洲外交舞台上最為老練的政客。俾斯麥當然清楚任何帝國的版圖都需要靠擴張來維護。所謂的同盟也好、中立也罷最終都會在利益麵前化為泡影,如果不一勞永逸的解決德國某一側的威脅,最終柏林依舊會陷入圍攻之中。而如果保證德國一翼的安全,事實上我認為俾斯麥始終在以高超的外交手腕蒙蔽著所有人的視線。”戚度繼續說道。
“你是說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俾斯麥真正的目標並不是西方的法國,而是……。”林太平似有所悟的回應道。“沒有錯!俾斯麥真正的目標其實是東方已經沒落的沙皇俄國。”戚度微笑著點了點。“如果一切都按照俾斯麥的初衷,這位鐵血首相並不想奪取法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甚至並不希望從法國獲取巨額的戰爭賠款。因此曾經出任過駐法大使的俾斯麥很清楚法國人狹隘的性格以及對傳統領地的執拗。但是當時整個普魯士都沉浸在戰勝法國的快感之中,他們迫切希望報拿破倫時代的一箭之仇。其實法國人更願意割讓的是其海外遼闊的殖民地,在英國的多次交鋒落敗之時,他們都是這樣的作的。但是無論是普魯士還是統一之後的德國都沒有強大的足夠支撐自身占有廣闊殖民地的海軍力量。最終在整個國家的狂熱之中,俾斯麥也惟有遵從。”
“而從戰略的角度考慮,新統一的德國最大的威脅該是東鄰俄國,因為普俄兩國瓜分波蘭之後,俄國可以從波蘭邊境有效地發動危及柏林的入侵。幸好普魯士與俄國一直保持著友善關係,俄國在普法戰爭期間陳兵奧國邊境支持普魯士,兩國皇帝的關係顯得相當親密。但是俄國首相哥爾查科夫看見俄國的保護國普魯士從戰火中一躍成為中歐強大而統一的德意誌帝國,難免因妒忌而不滿。毋庸置疑,毫無顧忌地追求國家利益的俄國,可以是德國的助益。但也是製衡德國越軌行為的舉足輕重的力量。”
第十八章:回到主題(完)
敬請期待下一章:征服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