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施主有緣,一切都是都順應天意而走。但…..”無為大師臉上並未有何波動,但話到最後明顯意有所指。
寧墨被無為大師瞧著,不知為何心下沒來由的一緊,而後開口:“大師不防有話直說,我受的住。”
無為大師輕歎一聲,眼中飛快地閃過一抹不忍,但還是開口道:“慧極必傷,我雖知施主不易,但還是想說一句。
前程過往,固然痛徹心扉,不過若是機會當至,還望施主三思而行。
也許你以為的並不是老天的本意。
因果輪回,是人終究會為了他所犯之事付出代價,施主的執念不可太深。
否則,後果卻是難以預料。”
寧墨握著茶盞的手一緊,心中湧起從未有過的慌亂,輕抿薄唇,似是過了許久,終究開口道:“我別無選擇。”
她沒想到無為大師會說出這樣的一番話,她明白他的意思,無非是想讓她放棄報仇,好生享受這一世的時光。
但仇人未滅,午夜夢回,前世臨死的畫麵無一不提醒她,那些慘烈的事情確確實實地發生過,存在過。
寧墨低頭,將眼光看向自己的手,她很清楚,她這雙手早已染上了鮮血。
但她不後悔,她說過,即便淪入阿鼻地獄,她也定要讓他們血債血償。
“大師所言,寧墨明白,但確實不適合我,我這一生從一開始便早已經沒有了選擇。
至於所謂後果,確實顧不得多想。”寧墨聲音堅定地開口,但若是仔細去聽,不難發現裏麵還夾雜著一絲苦澀。
“也罷,既然施主放不下,便隨心即可,或許是老衲杞人憂天,而且施主地身邊有人陪著,那人的命數雖也不易,但護住施主卻也卓卓有餘。”無為大師搖了搖頭,終歸不忍地勸解道。
寧墨聽他如此說,有短暫的怔愣,身邊之人,大師所言難道是君煦?但不易之說,又值得是什麽?
她百思不得其解,但見對麵無為大師一副不願再多談的模樣,到底並未開口詢問。
寧墨能覺察到,無為大師已經同她說的夠多了,而且若再問下去,恐怕會是折算大師的修為。
“多謝大師今日之言,若是日後有用的著寧墨的地方,還望開口,定當竭盡全力。”寧墨收斂了情緒,語氣誠懇地出聲。
“施主有心了,凡事過猶不及,施主是明白人,老衲便不再多言。”無為大師雙手合十,倒也回以一禮。
“是,那寧墨便先行告辭。”寧墨應聲道。
“去吧。”
待她走到門口,卻又能到無為大師聲音淡淡地響起:“一切都是天意。”
似是在感歎,又似是對著寧墨所言。
不過待寧墨的目光看過去時,卻發現無為大師早已經恢複了她剛進來時的神情。
仿佛一切都沒有發生過。
寧墨壓低了腳步聲,徑自走了出去。
因此也錯過了無為大師那有幾分悲憫和釋懷地表情。
寧墨同那門外的小沙彌複又行了一禮,而後才和冬瑤離開。
等她們的身影消失不見,那小沙彌轉身去了屋內,對著無為大師道:“師傅,可是要下山?”
“不了。等我見完另外一個人,我們直接出發即可。”無為大師淡聲道,但那眼睛並未睜開。
那小沙彌聞言,撓了撓頭,欲言又止地開口,但見對方絲毫未曾察覺他的異樣,還是忍不住地道:“師傅,你若不去見那位爺,他怕是…….”
臉上是極其明顯地糾結,語氣還染上了抹急切。
直到此時,無為大師才看向他,失笑地開口:“什麽時候你竟然如此怕他?”
“不是怕,而是…而是…..”那小沙彌聞言立即反駁,那卻也說不出一個所以然。
那副模樣,倒是有幾分明顯的欲蓋彌彰。
“好了,該見時自會見,無需著急。”無為大師聲音沉靜地寬慰道,似是能將人焦急的心情壓製下去。
“是。”
寧墨帶著冬瑤回到廂房之時,見寧煜並未歸來,不知為何心中泛起股不安。
“小姐,可是擔心煜少爺。冬瑤看著寧墨秀眉微凝,認真思索地模樣,開口道。
“嗯,按說煜兒這個時間倒也該回來了,走,你同我去娘親那裏看看。”寧墨語氣不確定地出聲。
兩人還走了幾步,便見徐氏姐妹二人說著話走了過來。
“你們這是又要去哪啊?咦,煜兒還未回來?”徐文琪先一步看到她們,故而詢問道。
“姨母,娘親,煜兒在東院與人下棋呢,我去將他帶回來。”寧墨隨便找了一個借口,出聲。
“這孩子,好端端地同人下棋去了,你去吧,趕緊將他帶過來,瞧著天氣,怕是晚些時候要下雨。”徐氏嗔怪道,而後又忙催促地開口。
“墨兒這便去。”
隨後主仆二人腳步匆匆地離開。
“姐姐,你瞧著墨兒是不是有哪裏不對勁?”徐氏想了想,對著一旁的徐文琪問道。
“我倒沒覺得不對勁,怕是來到此地難免有些傷懷,妹妹,不必擔心,墨兒是個通透的孩子,即便有什麽情緒,過會自己也調解了。”徐文琪安慰地開口。
“這倒也是。”
而另一邊。
寧墨則是焦急萬分,隻因她剛剛找到見過寧煜的小沙彌,知道他去了後山。
隻不過,待他去了那沙彌指定的地方後,卻並未見到寧煜的聲音。
寧墨站在許願樹下,心下十分懊惱,早知道她應該派人跟著寧煜,即便他不喜歡,哪怕是在暗處保護也好啊。
枝葉繁茂地許願樹上掛滿了數不盡地紅色絲帶,其上寫著各色各樣的筆跡。
寧墨在周圍看了看,並未發現有任何的打鬥或者掙紮的痕跡。
“小姐,你看這是不是煜少爺的筆跡?”冬瑤站在許願樹地左側,仰頭看著眼前較低地紅色絲帶。
寧墨一聽,快步走了過去,隻見那紅色絲帶上寫著惟願父母阿姐平安順遂,祖母在另一個世間和樂安康。
隻不過在那落款處卻並未寫其名字。
寧墨其實在第一時便認出了此字跡,但還是不放心地看了好幾遍後,才肯定地點頭道:“是煜兒所寫。”
寧墨被無為大師瞧著,不知為何心下沒來由的一緊,而後開口:“大師不防有話直說,我受的住。”
無為大師輕歎一聲,眼中飛快地閃過一抹不忍,但還是開口道:“慧極必傷,我雖知施主不易,但還是想說一句。
前程過往,固然痛徹心扉,不過若是機會當至,還望施主三思而行。
也許你以為的並不是老天的本意。
因果輪回,是人終究會為了他所犯之事付出代價,施主的執念不可太深。
否則,後果卻是難以預料。”
寧墨握著茶盞的手一緊,心中湧起從未有過的慌亂,輕抿薄唇,似是過了許久,終究開口道:“我別無選擇。”
她沒想到無為大師會說出這樣的一番話,她明白他的意思,無非是想讓她放棄報仇,好生享受這一世的時光。
但仇人未滅,午夜夢回,前世臨死的畫麵無一不提醒她,那些慘烈的事情確確實實地發生過,存在過。
寧墨低頭,將眼光看向自己的手,她很清楚,她這雙手早已染上了鮮血。
但她不後悔,她說過,即便淪入阿鼻地獄,她也定要讓他們血債血償。
“大師所言,寧墨明白,但確實不適合我,我這一生從一開始便早已經沒有了選擇。
至於所謂後果,確實顧不得多想。”寧墨聲音堅定地開口,但若是仔細去聽,不難發現裏麵還夾雜著一絲苦澀。
“也罷,既然施主放不下,便隨心即可,或許是老衲杞人憂天,而且施主地身邊有人陪著,那人的命數雖也不易,但護住施主卻也卓卓有餘。”無為大師搖了搖頭,終歸不忍地勸解道。
寧墨聽他如此說,有短暫的怔愣,身邊之人,大師所言難道是君煦?但不易之說,又值得是什麽?
她百思不得其解,但見對麵無為大師一副不願再多談的模樣,到底並未開口詢問。
寧墨能覺察到,無為大師已經同她說的夠多了,而且若再問下去,恐怕會是折算大師的修為。
“多謝大師今日之言,若是日後有用的著寧墨的地方,還望開口,定當竭盡全力。”寧墨收斂了情緒,語氣誠懇地出聲。
“施主有心了,凡事過猶不及,施主是明白人,老衲便不再多言。”無為大師雙手合十,倒也回以一禮。
“是,那寧墨便先行告辭。”寧墨應聲道。
“去吧。”
待她走到門口,卻又能到無為大師聲音淡淡地響起:“一切都是天意。”
似是在感歎,又似是對著寧墨所言。
不過待寧墨的目光看過去時,卻發現無為大師早已經恢複了她剛進來時的神情。
仿佛一切都沒有發生過。
寧墨壓低了腳步聲,徑自走了出去。
因此也錯過了無為大師那有幾分悲憫和釋懷地表情。
寧墨同那門外的小沙彌複又行了一禮,而後才和冬瑤離開。
等她們的身影消失不見,那小沙彌轉身去了屋內,對著無為大師道:“師傅,可是要下山?”
“不了。等我見完另外一個人,我們直接出發即可。”無為大師淡聲道,但那眼睛並未睜開。
那小沙彌聞言,撓了撓頭,欲言又止地開口,但見對方絲毫未曾察覺他的異樣,還是忍不住地道:“師傅,你若不去見那位爺,他怕是…….”
臉上是極其明顯地糾結,語氣還染上了抹急切。
直到此時,無為大師才看向他,失笑地開口:“什麽時候你竟然如此怕他?”
“不是怕,而是…而是…..”那小沙彌聞言立即反駁,那卻也說不出一個所以然。
那副模樣,倒是有幾分明顯的欲蓋彌彰。
“好了,該見時自會見,無需著急。”無為大師聲音沉靜地寬慰道,似是能將人焦急的心情壓製下去。
“是。”
寧墨帶著冬瑤回到廂房之時,見寧煜並未歸來,不知為何心中泛起股不安。
“小姐,可是擔心煜少爺。冬瑤看著寧墨秀眉微凝,認真思索地模樣,開口道。
“嗯,按說煜兒這個時間倒也該回來了,走,你同我去娘親那裏看看。”寧墨語氣不確定地出聲。
兩人還走了幾步,便見徐氏姐妹二人說著話走了過來。
“你們這是又要去哪啊?咦,煜兒還未回來?”徐文琪先一步看到她們,故而詢問道。
“姨母,娘親,煜兒在東院與人下棋呢,我去將他帶回來。”寧墨隨便找了一個借口,出聲。
“這孩子,好端端地同人下棋去了,你去吧,趕緊將他帶過來,瞧著天氣,怕是晚些時候要下雨。”徐氏嗔怪道,而後又忙催促地開口。
“墨兒這便去。”
隨後主仆二人腳步匆匆地離開。
“姐姐,你瞧著墨兒是不是有哪裏不對勁?”徐氏想了想,對著一旁的徐文琪問道。
“我倒沒覺得不對勁,怕是來到此地難免有些傷懷,妹妹,不必擔心,墨兒是個通透的孩子,即便有什麽情緒,過會自己也調解了。”徐文琪安慰地開口。
“這倒也是。”
而另一邊。
寧墨則是焦急萬分,隻因她剛剛找到見過寧煜的小沙彌,知道他去了後山。
隻不過,待他去了那沙彌指定的地方後,卻並未見到寧煜的聲音。
寧墨站在許願樹下,心下十分懊惱,早知道她應該派人跟著寧煜,即便他不喜歡,哪怕是在暗處保護也好啊。
枝葉繁茂地許願樹上掛滿了數不盡地紅色絲帶,其上寫著各色各樣的筆跡。
寧墨在周圍看了看,並未發現有任何的打鬥或者掙紮的痕跡。
“小姐,你看這是不是煜少爺的筆跡?”冬瑤站在許願樹地左側,仰頭看著眼前較低地紅色絲帶。
寧墨一聽,快步走了過去,隻見那紅色絲帶上寫著惟願父母阿姐平安順遂,祖母在另一個世間和樂安康。
隻不過在那落款處卻並未寫其名字。
寧墨其實在第一時便認出了此字跡,但還是不放心地看了好幾遍後,才肯定地點頭道:“是煜兒所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