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樂不必多禮!”嚴嵩先是對楊銘微笑了一下,然後這才雙手朝嘉靖一拱然後又麵向朝上的百官道:“子樂有大誌願開新法自然是可喜可賀,不過老夫為其座師自然也要為其考慮一番,此次楊銘到地方乃是治理一縣之地,說來這也不是什麽秘密,乃是用新法施政,是以微臣以為既然是新法自然與我朝之瑣政不同,當由獨斷之權!所以恩請陛下給與楊銘此權不受任何司、法節製,也好便於他施政!”


    不得不曾任,嚴嵩的要求並不過分,並且如果真的想要楊銘能夠走出一條適合大明的路子,那麽給他一定的自主權那就非常有必要,當一個施政者不能完全的的掌控他需要施政範圍的時候那麽這個所謂的施政就成了一個笑話!


    這樣的結果嘉靖不希望發生,自然而然,朝廷以及百官也不希望發生。


    嘉靖沉思了一會,點了點頭,然後看向楊延和以及蔣冕等人,雖然隻是一個縣的控製權,但是畢竟說起來有些不符合祖製他想看看這幾位閣臣的意見,畢竟如今關於楊銘的事情百官分成兩大派已經爭執已久無論是那一方嚴格來說都非常重視這件事情,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對大明朝朝廷的負責心態,否則的話他們完全可以不管任其所謂,而他們甚至代表著許多官員的態度。


    “我看可以,但是戶部必須有官員持賬!”


    蔣冕先發表了意見,他便是戶部尚書,對於其他方麵他可以不在乎。甚至很多人都不會在乎,但是一個縣到底是否興盛最主要方麵還是要看糧賦。商賦,當這些賦稅都達到一個基準的時候那麽如果不是縣令真的太多心黑那麽這個縣絕對就可以算的上大治。


    不僅是蔣冕。毛紀以及許多官員都非常認同,如果從戶部派遣一個官員與楊銘一同任職隻需要賬目獨立但是並不妨礙楊銘的施政,如此一來楊銘做不了假,朝廷方麵也不會牽製他所以這幾乎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主意。


    楊延和也點了點頭,心裏暗讚蔣冕果然不愧是戶部多年的老司機,就這麽一招便杜絕了一切可能,當下也笑道:“我看可行!隻是楊銘,你所謂的富足是一個什麽概念?對一般的百姓而言,一是充足是富足。良田數畝家有餘財也是富足,卻不知你的富足是哪一種富足?”


    他這一句話便是讓楊銘表態了,不可否認,每個人對於富足的定義或多或少都不一樣,對於富人來說也許富足需要的是美酒佳肴仆從歌姬無數,一般的人可以會覺得需要有房有田家中藏有餘錢,而對於一些連飯都吃不飽的人也許他們所謂的富足僅僅是能夠填飽肚子,因此朝廷有朝廷判定富足的標準,而百姓也有百姓判定富足的標準。他在這裏讓楊銘發話其實就是為了杜絕一些比如將來扯皮的情況。


    嘉靖微微的笑了笑,這個問題他還真就沒有想過,不過楊延和既然提了出來那邊看楊銘如何回答了,隻是就憑著楊銘以前表現出來的手段他還真不覺得一個縣對於楊銘來說如何難。富足而已,吃飽穿暖似乎對楊銘並不難。


    “楊公、蔣公、毛公、恩師、各位前輩”楊銘微笑著先是朝朝上的百官抱袖施禮,然後才又站到了前麵。道:“自古以來對於貧富的判定其實楊銘覺得都已經走入了誤區!當然楊銘接下來的話也許會有些不妥所以在這裏還請諸位大人多多包涵!”


    說完話他再次施禮!


    “慢著!”楊延和突然打斷,之見他看向黃錦然後又才對嘉靖道:“陛下。老臣以為應當廷記!”


    廷記!


    所有人都是一驚!


    廷記並不是朝會就會需要廷記的,這裏麵其實還有許多規矩。非大事者不記,非國事者不記!


    然而楊延和居然當庭懇請廷記那就已經不是小事而是事關國事的大事。


    “準了!”嘉靖對黃錦道:“按製廷記吧!然後存檔!但凡今日參加大典所有人不得泄露!”


    帶書記官落坐,楊銘這才開口道:“古之貧富多者以糧、賦論,或以學計、生員數目以及道路的平暢度這也就是所謂的糧秣足千百通途教化有功,然而這裏麵卻是有著許多的水份!比如糧賦,當地的官員完全就可以在朝廷不知道的情況下巧立名目征收雜稅,而這一點不僅是我朝,在前朝甚至許多朝代都有發生!”


    “不錯,有這事!”蔣冕當廷道:“糧賦之事事關國本,地方上或有苦楚在一定範圍內可以征收,不過一些地方官員貪瀆成性私自貪瀆也時有發生。


    這並不是什麽秘密,在場的幾乎一大半以上都是從地方做起來的,對於地方上的事情都可謂是知之甚詳,正如蔣冕所說糧賦是不可能少的,畢竟事關國本哪怕是強征也必須按量繳納,而士紳顯然是不可能強征那麽對象便是能是百姓所以這裏麵的東西卻實事不太能拿到台麵上說話,而楊銘說了顯然那便是還有後手。


    “除此之外我們再說說教育也就是所謂的教化,一般而言對於一個縣或者府我們評定其教化之功課是根據當地的生員、秀才、舉人的數量來恒定一個縣的教化是否興旺?”這一次楊銘卻是看向了楊延和,因為楊延和便是禮部尚書,所以楊延和需要回答。


    “是!”楊延和回答非常簡單,就隻有一個是字,沒有多的解釋。


    得到了滿意的回答,楊銘當下聲音突然變大,大聲道:“基於楊公和將公的回答也證實了我朝以及前朝對於一個地方是否富足的一種判定,而我想說的是這些東西根本就是錯誤的,或者說遠遠不夠!”


    他這句話一說出來整個大殿頃刻間鴉雀無聲!


    靜!


    靜的可怕!


    隻有嘉靖的一雙眼睛掃視這殿前的所有人!


    而幾乎所有的大臣都看著楊銘,今天楊銘可算是把天下幾乎所有的官員都得罪遍了!


    ps:第一更送上!


    (未完待續。)


    第209章何為富足(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的脊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煙頭不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煙頭不滅並收藏大明的脊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