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兵?”
天啟皇帝見李宏宇竟然“哭窮”,不由得驚訝地望著他問道,“水師不是還有數萬兵力可以調遣?”
“皇上,水師的兵力以南方人為主,適合水戰,一旦調到北方進行6戰其威力大打折扣。”
李宏宇聞言正色解釋道,“這也是臣為何隻帶了兩千水師出關的原因,那兩千人是臣專門操練進行6戰的水師,水師中滿打滿算能調去關外作戰的兵力最多隻有一萬。”
“皇上,石門山之戰的主力是禁軍,由於操練嚴格這幾年禁軍還不足萬人,經石門山一役後已經失去了作戰能力,故而李少傅手裏實在是沒兵,倘若率領遼西的官軍進攻建奴恐怕會戰敗。”
這時,孫承宗也開口向天啟皇帝說道,不僅他,王在晉和王象乾等遼西高官對遼西明軍的情形十分清楚,因此沒人提議度過遼河攻打後金。
而且,為了防備後金的反撲李宏宇甚至要借助蒙古人的力量,可惜京城官場的人都不知道這其中的隱情,還以為遼西的明軍都能跟後金交戰,如果真那樣的話李宏宇又何必在石門山上跟後金拚命。
由於李宏宇現在官至“少傅”,位居大明“三少”之列,故而在正式場合已經開始被人稱為“李少傅”,這可是無上的榮光。
“兩位大學士覺得改如何應對遼西的局勢?”
天啟皇帝這下明白了過來,李宏宇的錦州大捷和石門山大捷有多難得可貴,尤其是石門山大捷完全就是押上了性命,雙目頓時流露出關切的神色,他可不希望李宏宇把命丟在石門山,隨後沉吟了一下問道。
李宏宇聞言望向了孫承宗,他先前並沒有表明對遼西戰局的態度,故而由孫承宗先回答天啟皇帝的這個問題。
“皇上,臣覺得我軍在遼西應該收縮防線,讓出遼西走廊北部地區,扼守遼西走廊這條南下的重要通道,進可攻,退可守。”
孫承宗早有準備,向天啟皇帝一躬身後說道,“從目前的情形來看,這是遏製後金的最佳選擇。”
天啟皇帝微微頷,隻要明軍守住遼西走廊那麽後金將無法威脅到山海關,而遼西走廊以北地區會成為後金和大明之間的緩衝地帶。
“李少傅,你有何意?”隨後,天啟皇帝問向了李宏宇想知道他對遼西的計劃。
“回皇上,扼守遼西走廊是製衡後金的一個絕佳選擇,不僅減輕了朝廷的負擔,還令後金無法輕易進犯大明。”
李宏宇沉吟了一下,鄭重其事地躬身回答,對於大明而言這確實是最佳的選擇,畢竟大明現在無力收複遼東,更守不住成為一座孤城的廣寧,因此不如退縮防守。
他之所以一直沒有就遼西的事情表明態度,是因為他不想放棄廣寧城,如果以廣寧城為堡壘來對付後金的話,將會使得後金被壓縮在遼河以東。
可惜的是,除了李宏宇外他不知道大明還有哪個將領能做到這一點,進而在天啟皇帝麵前讚同孫承宗扼守遼西走廊的提議,雖然看起來有些消極但至少比守廣寧安全許多。
另外,如果放棄廣寧的城的話在李宏宇看來有些對不起在石門山戰死的將士們,屆時石門山將處於明軍的監控範圍邊緣,隨時都可能被後金軍占據,這使得他無法就扼守遼西走廊的提議表態。
如今麵對天啟皇帝,李宏宇必須要做出一個抉擇,唯有讚同在遼西走廊布防,畢竟他不可能一直待在廣寧,因此他想要經營廣寧的想法唯有放棄。
表明上看起來,扼守遼西走廊後可以對後金進行鉗製,使得明軍進退有據,實際上給予了後金在遼西自由活動的空間,使得他們可以輕易越過遼河深入到遼西走廊以北的地區,進而丟失了重要的戰略空間。
如果擱在洪武皇帝和永樂皇帝時期,肯定不會收縮兵力,而是會繼續進攻後金直至將其打垮,可今時不同往日,大明的國力以及軍力無法對後金追窮猛打,隻能采用戰略收縮的方式來對付後金。
“遼西走廊!”
天啟皇帝見李宏宇讚同孫承宗的做法,於是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然後望著兩人問道,“王大人並非統軍之才,讓他執掌關外的軍事實在是有些強人所難,兩位大學士覺得何人可擔此重任?”
當然了,最合適統軍的人是李宏宇,無論資曆還是實力都無可厚非,不過李宏宇是海關司的司關同知,隻能救遼西一時之急,無法長久待在那裏。
故而天啟皇帝需要尋找一個合適的人鎮守遼西走廊,這可事關山海關的安危,不容有失。
“皇上,臣願意前去守遼西走廊。”
李宏宇聞言望向了孫承宗,他在關外就知道孫承宗有統兵遼西的意思,果然,孫承宗沉吟了下後向天啟皇帝一躬身說道,帶兵打仗一直都是他的願望,如今終於有機會實現。
“孫愛卿要去守遼西走廊?”
天啟皇帝頓時覺得頗為意外,孫承宗在京城可是待得好好的,要身份有身份,要地位有地位,何苦要去關外受苦?
要知道京城的那些文武大員們對出關對付後金可是避之唯恐不及,王在晉這個遼東經略就是被趕鴨子上架的結果,故而天啟皇帝為了關外的戰局自然要撤換了心思根本沒在戰事上的王在晉。
“皇上,遼西走廊後麵就是山海關,山海關是京畿的東北門戶,一旦與建奴的戰事靠近山海關那麽後果不堪設想。”
孫承宗聞言向天啟皇帝一躬身,鄭重其事地說道,“因此,遼西走廊不容有失,臣這次出關與建奴交過手,從中獲益良多,有信心守住遼西走廊,確保京師安危!”
“這……”
天啟皇帝不由得感到有些為難,李宏宇肯定是要去南方經營海關司的,現在海外貿易剛有起色離不開李宏宇,如此一來他的身邊就剩下孫承宗可以說些貼心話,孫承宗一走他平時連個說體己話的人都沒。
“皇上,等遼西走廊的防線成型後臣就回來,期間用不了幾年,臣要把遼西走廊防線打造得固若金湯,護衛京畿。”
孫承宗清楚天啟皇帝不想放他出京,於是沉聲說道,李宏宇在石門山擊敗後金給了他莫大的信心,隻要練好兵那麽後金何足為懼?
“此事就依大學士所言,待遼西走廊防線打造完成後即刻回京。”
天啟皇帝畢竟是大明的天子,清楚有些事情不能由著性子來,於是沉吟了一下後點頭答應了下來,反正孫承宗屆時不是駐紮在山海關就是寧遠城,距離京城也不算遠,有事的話他就將其召回來商議。
“謝皇上隆恩。”孫承宗聞言頓時麵色一喜,連忙跪下謝恩,準備在關外大展拳腳。
李宏宇默默地望著眼前的這一幕,心中不由得有些感慨,如果按照曆史的走向,孫承宗絕對不會想到遼西走廊防線在將來會成為一個泥潭使得大明深陷其中。
此時此刻,孫承宗經營遼西走廊隻是暫時的一個防禦之舉,畢竟遼西走廊後麵的山海關是京畿的東北門戶,容不得有半點閃失,否則的話將危及京城的安全。
對孫承宗和大明朝廷而言,剿滅後金,收複遼東才是最終的目標,而擁有了遼西走廊既能確保京師的安危,又能出擊攻打遼沈給予後金軍事壓力。
雖說明軍接連在遼東和遼西打了敗仗,但俗話說的好,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大明現在的綜合國力不是後金所能比的,自然不會輕易放棄遼東和遼西。
實際上,如果換做軍事經驗豐富的武將來統領關外的明軍,此時的選擇也會跟孫承宗一樣,經營遼西走廊,暗中積蓄力量伺機反擊後金。
像王在晉這種文臣,處理政務是強項,可麵對軍務就是難堪大任了。
不要說想在山海關外八裏鋪築城防禦的王在晉,包括熊廷弼和王化貞在內,都沒有想到在錦州城駐防,進而扼遼西走廊抵禦後金軍的兵鋒保護京師的安危,而是一撤千裏到了山海關,把京師暴露在了後金的兵鋒之下,單憑這一點兩人就罪責難逃。
要不是後金有所忌憚不敢使得戰線拉得過長,那麽早已經兵臨山海關,屆時京城豈不是要炸了鍋,大明顏麵又何在?
至於說放棄關外之地退守山海關,以最大限度地減輕大明與後金戰事上的花銷,現在看來或許是這樣。
可當時後金不過是一個新晉崛起的小國而已,難道大明因為幾個敗仗就要讓出關外之地?這豈不是笑話!
隻可惜時勢變幻莫測,孫承宗不僅沒能在遼東經略的位子上全身而退,而且遼西走廊防線完全淪為了一個防禦工事,根本就沒能向後金動過攻勢,令後金是來去自如。
“兩位大學士,既然要經營遼西走廊,那麽山海關的那些逃難的百姓應該如何安置?”李宏宇正有些神遊天外的時候,天啟皇帝的聲音響了起來,逃進關內的遼西難民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都來讀手機版閱讀網址:m.
天啟皇帝見李宏宇竟然“哭窮”,不由得驚訝地望著他問道,“水師不是還有數萬兵力可以調遣?”
“皇上,水師的兵力以南方人為主,適合水戰,一旦調到北方進行6戰其威力大打折扣。”
李宏宇聞言正色解釋道,“這也是臣為何隻帶了兩千水師出關的原因,那兩千人是臣專門操練進行6戰的水師,水師中滿打滿算能調去關外作戰的兵力最多隻有一萬。”
“皇上,石門山之戰的主力是禁軍,由於操練嚴格這幾年禁軍還不足萬人,經石門山一役後已經失去了作戰能力,故而李少傅手裏實在是沒兵,倘若率領遼西的官軍進攻建奴恐怕會戰敗。”
這時,孫承宗也開口向天啟皇帝說道,不僅他,王在晉和王象乾等遼西高官對遼西明軍的情形十分清楚,因此沒人提議度過遼河攻打後金。
而且,為了防備後金的反撲李宏宇甚至要借助蒙古人的力量,可惜京城官場的人都不知道這其中的隱情,還以為遼西的明軍都能跟後金交戰,如果真那樣的話李宏宇又何必在石門山上跟後金拚命。
由於李宏宇現在官至“少傅”,位居大明“三少”之列,故而在正式場合已經開始被人稱為“李少傅”,這可是無上的榮光。
“兩位大學士覺得改如何應對遼西的局勢?”
天啟皇帝這下明白了過來,李宏宇的錦州大捷和石門山大捷有多難得可貴,尤其是石門山大捷完全就是押上了性命,雙目頓時流露出關切的神色,他可不希望李宏宇把命丟在石門山,隨後沉吟了一下問道。
李宏宇聞言望向了孫承宗,他先前並沒有表明對遼西戰局的態度,故而由孫承宗先回答天啟皇帝的這個問題。
“皇上,臣覺得我軍在遼西應該收縮防線,讓出遼西走廊北部地區,扼守遼西走廊這條南下的重要通道,進可攻,退可守。”
孫承宗早有準備,向天啟皇帝一躬身後說道,“從目前的情形來看,這是遏製後金的最佳選擇。”
天啟皇帝微微頷,隻要明軍守住遼西走廊那麽後金將無法威脅到山海關,而遼西走廊以北地區會成為後金和大明之間的緩衝地帶。
“李少傅,你有何意?”隨後,天啟皇帝問向了李宏宇想知道他對遼西的計劃。
“回皇上,扼守遼西走廊是製衡後金的一個絕佳選擇,不僅減輕了朝廷的負擔,還令後金無法輕易進犯大明。”
李宏宇沉吟了一下,鄭重其事地躬身回答,對於大明而言這確實是最佳的選擇,畢竟大明現在無力收複遼東,更守不住成為一座孤城的廣寧,因此不如退縮防守。
他之所以一直沒有就遼西的事情表明態度,是因為他不想放棄廣寧城,如果以廣寧城為堡壘來對付後金的話,將會使得後金被壓縮在遼河以東。
可惜的是,除了李宏宇外他不知道大明還有哪個將領能做到這一點,進而在天啟皇帝麵前讚同孫承宗扼守遼西走廊的提議,雖然看起來有些消極但至少比守廣寧安全許多。
另外,如果放棄廣寧的城的話在李宏宇看來有些對不起在石門山戰死的將士們,屆時石門山將處於明軍的監控範圍邊緣,隨時都可能被後金軍占據,這使得他無法就扼守遼西走廊的提議表態。
如今麵對天啟皇帝,李宏宇必須要做出一個抉擇,唯有讚同在遼西走廊布防,畢竟他不可能一直待在廣寧,因此他想要經營廣寧的想法唯有放棄。
表明上看起來,扼守遼西走廊後可以對後金進行鉗製,使得明軍進退有據,實際上給予了後金在遼西自由活動的空間,使得他們可以輕易越過遼河深入到遼西走廊以北的地區,進而丟失了重要的戰略空間。
如果擱在洪武皇帝和永樂皇帝時期,肯定不會收縮兵力,而是會繼續進攻後金直至將其打垮,可今時不同往日,大明的國力以及軍力無法對後金追窮猛打,隻能采用戰略收縮的方式來對付後金。
“遼西走廊!”
天啟皇帝見李宏宇讚同孫承宗的做法,於是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然後望著兩人問道,“王大人並非統軍之才,讓他執掌關外的軍事實在是有些強人所難,兩位大學士覺得何人可擔此重任?”
當然了,最合適統軍的人是李宏宇,無論資曆還是實力都無可厚非,不過李宏宇是海關司的司關同知,隻能救遼西一時之急,無法長久待在那裏。
故而天啟皇帝需要尋找一個合適的人鎮守遼西走廊,這可事關山海關的安危,不容有失。
“皇上,臣願意前去守遼西走廊。”
李宏宇聞言望向了孫承宗,他在關外就知道孫承宗有統兵遼西的意思,果然,孫承宗沉吟了下後向天啟皇帝一躬身說道,帶兵打仗一直都是他的願望,如今終於有機會實現。
“孫愛卿要去守遼西走廊?”
天啟皇帝頓時覺得頗為意外,孫承宗在京城可是待得好好的,要身份有身份,要地位有地位,何苦要去關外受苦?
要知道京城的那些文武大員們對出關對付後金可是避之唯恐不及,王在晉這個遼東經略就是被趕鴨子上架的結果,故而天啟皇帝為了關外的戰局自然要撤換了心思根本沒在戰事上的王在晉。
“皇上,遼西走廊後麵就是山海關,山海關是京畿的東北門戶,一旦與建奴的戰事靠近山海關那麽後果不堪設想。”
孫承宗聞言向天啟皇帝一躬身,鄭重其事地說道,“因此,遼西走廊不容有失,臣這次出關與建奴交過手,從中獲益良多,有信心守住遼西走廊,確保京師安危!”
“這……”
天啟皇帝不由得感到有些為難,李宏宇肯定是要去南方經營海關司的,現在海外貿易剛有起色離不開李宏宇,如此一來他的身邊就剩下孫承宗可以說些貼心話,孫承宗一走他平時連個說體己話的人都沒。
“皇上,等遼西走廊的防線成型後臣就回來,期間用不了幾年,臣要把遼西走廊防線打造得固若金湯,護衛京畿。”
孫承宗清楚天啟皇帝不想放他出京,於是沉聲說道,李宏宇在石門山擊敗後金給了他莫大的信心,隻要練好兵那麽後金何足為懼?
“此事就依大學士所言,待遼西走廊防線打造完成後即刻回京。”
天啟皇帝畢竟是大明的天子,清楚有些事情不能由著性子來,於是沉吟了一下後點頭答應了下來,反正孫承宗屆時不是駐紮在山海關就是寧遠城,距離京城也不算遠,有事的話他就將其召回來商議。
“謝皇上隆恩。”孫承宗聞言頓時麵色一喜,連忙跪下謝恩,準備在關外大展拳腳。
李宏宇默默地望著眼前的這一幕,心中不由得有些感慨,如果按照曆史的走向,孫承宗絕對不會想到遼西走廊防線在將來會成為一個泥潭使得大明深陷其中。
此時此刻,孫承宗經營遼西走廊隻是暫時的一個防禦之舉,畢竟遼西走廊後麵的山海關是京畿的東北門戶,容不得有半點閃失,否則的話將危及京城的安全。
對孫承宗和大明朝廷而言,剿滅後金,收複遼東才是最終的目標,而擁有了遼西走廊既能確保京師的安危,又能出擊攻打遼沈給予後金軍事壓力。
雖說明軍接連在遼東和遼西打了敗仗,但俗話說的好,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大明現在的綜合國力不是後金所能比的,自然不會輕易放棄遼東和遼西。
實際上,如果換做軍事經驗豐富的武將來統領關外的明軍,此時的選擇也會跟孫承宗一樣,經營遼西走廊,暗中積蓄力量伺機反擊後金。
像王在晉這種文臣,處理政務是強項,可麵對軍務就是難堪大任了。
不要說想在山海關外八裏鋪築城防禦的王在晉,包括熊廷弼和王化貞在內,都沒有想到在錦州城駐防,進而扼遼西走廊抵禦後金軍的兵鋒保護京師的安危,而是一撤千裏到了山海關,把京師暴露在了後金的兵鋒之下,單憑這一點兩人就罪責難逃。
要不是後金有所忌憚不敢使得戰線拉得過長,那麽早已經兵臨山海關,屆時京城豈不是要炸了鍋,大明顏麵又何在?
至於說放棄關外之地退守山海關,以最大限度地減輕大明與後金戰事上的花銷,現在看來或許是這樣。
可當時後金不過是一個新晉崛起的小國而已,難道大明因為幾個敗仗就要讓出關外之地?這豈不是笑話!
隻可惜時勢變幻莫測,孫承宗不僅沒能在遼東經略的位子上全身而退,而且遼西走廊防線完全淪為了一個防禦工事,根本就沒能向後金動過攻勢,令後金是來去自如。
“兩位大學士,既然要經營遼西走廊,那麽山海關的那些逃難的百姓應該如何安置?”李宏宇正有些神遊天外的時候,天啟皇帝的聲音響了起來,逃進關內的遼西難民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都來讀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