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踏實地去幹,那問題就來了!


    有了資金開發資源,有了資源擴大生產,有了大量的產品堆積,那必須有銷路啊!產品轉化成商品,最終成為資金回籠,那才算是成功。除了賣給官方的銅鐵,還有廣大的民間消費,無論是銅鐵製品,還是炭石原料,都要有市場才行。


    好辦啊!市場有自己的規律,王卿苧這不是過來了嘛!沈家也來人了。王家大姐可不是凡人,那是在東京響當當的人物,尤其王秀凶名在外,竟然還怕家裏的姐,就更加襯托王卿苧的不凡,某些無聊的王公貴族,甚至眼巴巴看著美豔的王卿苧,想著一些不切實際地齷齪。


    不過,那些破事王秀沒放在心上,他要在有限時間內,盡可能幹好自己的是,不僅僅是把利國監當成試驗田,還有那種鄉情的內涵,隻是不足給外人說,誰都知道他的家鄉是陳州商水縣,卻料不到他靈魂深處,對利國、滕州等地域的情感,那是絕不奔放,絕對蘊含內心深處的熱切。


    甚至可以說,他對蔡京有某種感恩,就在於對方的無心之舉,讓他有機會重塑曾經的夢想,圓了千年前一段遺憾!他發誓要把夢中的家鄉,打造成當代的工業的中心,而絕不是衰敗的資源型城市,最終在市場的淘汰中苦苦掙紮。


    在他的倡議下,組成了京東銅鐵商行,以王家和沈家為主,聯係各路的商人,形成專門的銷售網絡。


    這是一種全新的銷售方式,完全不同時下的合夥經營,而是由官府監控、民間資本參與的有限公司形式商行,注入了很多新穎的經營模式,財務實行對股東公開,年底進行分紅,商行管理層和股東分開,大肆推出高薪招聘,管理層很多條例,都由王秀一手抄刀,並以股東表決形式報官府備案。


    當然,這個時代不可能絕對實行後現代的理念,就算有先進理念,也沒有可以實現的社會基礎。王秀不是神仙,至少他沒有掌握絕對權力,也無從談起絕對的後現代化,商行內還存有大量家族性經營痕跡,無論是王卿苧還是沈家,都在商社內派駐了人員,安排了一些掌櫃。


    其實,所謂後現代的公司化管理,也不可能完全避免家族產業,隻要有人就會有紛爭,相輔相成也會有向心力,家族血脈無疑是最有效的向心手段,君不見後世洛克菲爾、摩根等大型財團背後的家族影子?


    就在王秀回到利國監第四個月,在王記冶鐵工坊的基礎上,王卿苧主持成立王記百貨徐州分店,分店總部就設在利國監,絕對是王家獨立經營的實體,也實行類似後世經理製,讓工坊和礦山走上正軌,不受家族人不正常的幹預。


    最不起眼也是最受王秀關注的是,分店內成立一個小小的機構,商水小學校格物齋銅鐵研究所。[鄉-村--網]的網友上傳,(鄉)$(村)$(小)$(說)$(網)免費提供閱讀,如果你喜歡請告知身邊的朋友,謝謝!


    沒有人關注這個格物齋銅鐵研究所,小學校出來的士子,誌願來到利國分店,擺弄一些銅鐵製品,連王卿苧也沒有太多關注。反倒是好奇怪地問王秀,一群毛頭小子,研究個什麽玩意?誰也不曾料想到,就是這個小小的研究所,日後與某書院的聯合,創造出不朽的輝煌。


    一個王秀幾乎忘記的人物,有琴莫言最喜愛的孩子,隨著第一批小學生來到—小胖墩。由於王秀開辦小學校,他的命運注定不會被曆史洪流淹沒,這塊真金還沒有閃閃發光,卻已經初露崢嶸,不能不說是曆史岔路上的幸運兒。


    十四歲的小胖墩,見到王秀第一句話,就是:“山長,你把有琴大姐騙來,讓我們想的好辛苦。”


    大娘地,王秀當時就絕倒了,差點一口氣沒提上來,嗯,智慧都用在喜好的學問上了!


    能被這批學子稱呼山長,他很感激洪真,還有李長昇、劉仁鳳他們。幾年來,他們的堅持和耐心,造就一批原本不可能有機會的學子,如同星辰般隱約閃爍,注定日後的輝煌。


    如今,商水縣被稱為無童不入學,都是因為王家財大氣粗,小學校有自己的學田、學舍,學子根本不用花錢,每月還給一些零用錢,一些鄉民都願意把孩子送來,至少能讀幾年書不是!


    在文風甚盛的時代,隻要有好機會,沒有人不願意子女不讀書的,好歹也有個盼頭啊!連商水的官府也投入極大熱情。為何?大家不是傻子,文教在吏部南曹考功中,占了絕對大的比重,全縣無盲童,靠!想想都讓人興奮,傻子才不支持,雙贏的局麵啊!


    洪真對教育事業傾注大量心血,書信中透露要辦書院的想法,得到王秀的認同。但是,他認為還不是大張旗鼓的時候,在回信中告訴洪真,小規模地辦,留下可以造就的精英,他來準備書院必須的教材。這不是一件輕易做到的事,這幾年再忙,他也沒有放下回憶數理化,一筆筆給記錄下來。


    整個宣和六年,朝廷處於一片紛爭中,又有王秀的攪動曆史,王黼的提前下台,造成某些的混亂。蔡京第四次拜相,本應四個月黯然隱退,現在卻擔任整整一年的太上宰相,毫不風光啊!便宜了蔡翛,氣死了蔡攸。


    但是,大勢沒有太多改變,一步步按部就班緩慢進展,天災人禍不斷,北方形勢不斷惡化,譚禛到底沒有童貫得寵,剛剛組建完畢義勝軍,就無可奈何地去職,童貫再任宣撫使,真是幾人歡喜幾人憂啊!


    河北和京東不斷掀起民眾舉事,大宦官梁方平受命率軍進駐京東剿匪,王秀卻一反常態斂兵保民,絕不參與鎮壓。


    宣和七年的新年剛過,王秀的任期也到了,在六年的任上,他自問任何遺憾了!王家的生意在利國走上正軌,在他建議下王卿苧早就回去了,有琴莫言名正言順留下,夫妻和諧、舉案齊眉,可惜一直沒有孩子,讓人傷透腦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權傾大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風並收藏權傾大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