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飛帶著特戰隊沿江西進,而不是北上武漢,或南下崇陽與張衝匯合。武漢已經開始大舉撤離,在去沒什麽意義;至於張衝,自己已經幫他打排市一仗,差點丟了小命。
現在,邵飛的任務已經完成,沒必要在帶著自己特戰隊去冒險。從安慶、潛山、馬當、湖口、九江、金官橋、東孤嶺、岷山,一路打到了排市,也算是有個交代。此時,邵飛要去另一個地方,去見證近代史上最大奇跡。
抗日的烽火依舊在大江南方燃燒這。在南潯戰場,薛嶽打的是風生水起,打的岡村寧次焦頭爛額、寸步難行;可北線的大別山,日軍勢如破竹。
日軍第六師團在大別山南麓攻克廣濟;在大別山北麓第三師團、第十師團攻克羅山直逼信陽。
兩處要地都是武漢的南北門戶。從總體戰局來看,已經出現了對日軍有利的態勢。
委員長吸取了淞滬會戰的教訓,聽取了中共的意見,不再死守一城一池。
早在9月16號下達的《武漢會戰作戰計劃》當中,就明確指出:國軍以自力更生持久作戰為目的,消耗敵之兵源及物資,使其陷入困境,促其奔潰而指導作戰。
然而,盡管中國軍隊奮死抵抗、重創日軍,但是日軍還是步步進逼到了武漢的外圍陣地。
武漢守備司令陳誠投入了大量兵力修築防禦工事,準備與日軍展開一場城市保衛戰。但是中國軍隊在武漢外圍戰鬥中被過度消耗,因而沒有足夠的力量保衛武漢。在軍事布局上看,武漢實際上已經是一座空城。
田家鎮,是守衛武漢的重要門戶,無論軍事地圖比例有多大,都要繪製出田家鎮的方位。其戰略的重要性可見不一般。
第六師團直逼田家鎮,中國第4兵團以第2軍、87軍死守陣地,以26、48、86軍外圍策應作戰,攻擊日軍側背。
開戰之時,田家鎮隻是遭到今村支隊的進攻,中國守軍從外圍圍攻今村支隊。然而,這一局麵被台灣旅團波田支隊徹底打破。
波田支隊占領九江之後,在海軍的掩護下攻克瑞昌,然後沿江西進攻占富池口,再然後對田家鎮展開海陸空立體攻擊。
上百架飛機集體轟炸守軍陣地,近百艘軍艦搭載海軍陸戰隊登陸作戰。今村支隊趁機猛攻,中國守軍被迫撤退。
314團奉命牽製日軍,掩護主力撤退,最後被日軍四麵合圍。
現在,314團隻剩下了不到五百人,龍子育團長站在陣地上看著下麵的士兵,他們滿目灰塵、傷痕累累,眼神中帶著最後的悲壯。龍子育喊道:“兄弟們,為國捐軀的時刻到了,怕不怕!”
“不怕!”
“不怕!”
“……”
下方的士兵高聲怒吼,響徹陣地。誰都知道,現在已經無路可退,到不如和鬼子決死一戰。
“好!都是好樣!我龍子育能和你們一起同生共死是我的榮幸;抵禦外寇、戰死沙場是我們的光榮!”
隨即,龍子育率領五百勇士決死抵抗,血戰至最後一人,最終全團為國捐軀。正如邵飛所說,他們全都是英雄,隻不過是絕望中的。
田家鎮淪陷,這標誌著沿江進攻武漢的東南大門徹底敞開。
龍子育團長犧牲的壯烈、犧牲的可歌可泣!然而有一人,他身為將軍卻和一名上校成了鮮明的對比。此人不顧友軍安危,不顧上級命令,擅自撤離要地,使武漢的淪陷提前。他就是被李宗仁視為“狗東西”的胡宗南。
福不雙至、禍不單行。正當田家鎮被日軍第11軍占領之際,大別山北麓日軍第2軍進攻武漢的另一個門戶出現了問題。
令人遺憾的是,日軍三個師團損失上萬人之後,艱難的突破了宋希濂的36軍,在北麵又遭到88師的伏擊損失2千餘人。然後不斷增加增援部隊,加快了進攻信陽的計劃。
先是損失五千人突破了張自忠將軍59軍的防線,占領潢川。日軍第10師團向羅山、信陽一線的胡宗南部進犯。
在日軍猛烈的攻擊下,防守羅山城的124師無恥的棄城逃跑。日軍順利占領羅山城,並乘勝深入直逼信陽,威脅平漢鐵路。
如果說南麵的嫡係王牌是俞濟時的第74軍,那北麵的嫡係王牌屬於胡宗南的第一軍。由於抗戰需要,第一軍擴編為17集團軍,軍團長有胡宗南擔任。雖然二人都是嫡係,但做人的差距咋就這麽大呢?
在情況萬分危急之下,胡宗南指揮第一軍兩個師在炮兵、裝甲部隊的支援下,在羅山和信陽之間阻擊和反攻日軍。
戰鬥異常激烈,雙方傷亡都很大。直到日軍大量援軍趕到,信陽岌岌可危。
李宗仁立即給胡宗南下達死守信陽的命令,這關係到整個武漢的全局,關係到孫連仲和李品仙兩個軍團的後路。
李宗仁了解胡宗南,此人自認是“天子門生”,從來不把雜牌和自己看在眼裏,於是在命令最後又加了一句:如果不支,可再退往鄂北三關,以保證數十萬友軍的退路。
看著李宗仁的電令,胡宗南一笑了之,將電令扔到一旁。
胡宗南這人不長個子,專長心眼,自覺勝算不大,不能拚光所有家底。考慮再三後決定保存實力,配合孫連仲抵抗了一下,一口氣西撤上百裏之遠,直接脫離了戰圈。在信陽城,第一軍隻留下了一個團。
鄂北地形比台兒莊更有利,李宗仁自認擋住日軍完全是有可能,再不濟也能拖過冬天。胡宗南不戰而退,鄂北三關頓時兵力空虛,如果這三關再失,日軍一天之內就能打到武漢城下。
胡宗南擅自撤離,李宗仁大怒,但又無可奈何。隻因為胡宗南是黃埔一期的“太子門生”,即使擅自撤離,也未必受到任何處分。隻能口舌之快,大罵胡宗南是“狗東西”!
李宗仁已經不奢望大舉殲滅日軍,在寫台兒莊大捷的輝煌,隻要數十萬大軍能安全撤離,他就謝天謝地了。
當日軍再次對信陽城發起猛攻之時,守城一個團聞風而逃。信陽失守。至此,武漢北麵門戶再次向日軍敞開。
信陽的失守,標誌著日軍可以依托平漢鐵路,利用機械化部隊南下直取武漢。大量的後方物資可以源源不斷的支持日軍前線作戰。武漢危在旦夕,會戰也很難在持續下去。
信陽成了武漢會戰的折點。如此咽喉要地,胡宗南卻輕易的放棄了,這能不叫國人為之寒心嗎?
南麵有第六師團、波田支隊虎視眈眈;北麵平漢路被日軍控製,大兵壓境。武漢三鎮已岌岌可危。
(本章完)
現在,邵飛的任務已經完成,沒必要在帶著自己特戰隊去冒險。從安慶、潛山、馬當、湖口、九江、金官橋、東孤嶺、岷山,一路打到了排市,也算是有個交代。此時,邵飛要去另一個地方,去見證近代史上最大奇跡。
抗日的烽火依舊在大江南方燃燒這。在南潯戰場,薛嶽打的是風生水起,打的岡村寧次焦頭爛額、寸步難行;可北線的大別山,日軍勢如破竹。
日軍第六師團在大別山南麓攻克廣濟;在大別山北麓第三師團、第十師團攻克羅山直逼信陽。
兩處要地都是武漢的南北門戶。從總體戰局來看,已經出現了對日軍有利的態勢。
委員長吸取了淞滬會戰的教訓,聽取了中共的意見,不再死守一城一池。
早在9月16號下達的《武漢會戰作戰計劃》當中,就明確指出:國軍以自力更生持久作戰為目的,消耗敵之兵源及物資,使其陷入困境,促其奔潰而指導作戰。
然而,盡管中國軍隊奮死抵抗、重創日軍,但是日軍還是步步進逼到了武漢的外圍陣地。
武漢守備司令陳誠投入了大量兵力修築防禦工事,準備與日軍展開一場城市保衛戰。但是中國軍隊在武漢外圍戰鬥中被過度消耗,因而沒有足夠的力量保衛武漢。在軍事布局上看,武漢實際上已經是一座空城。
田家鎮,是守衛武漢的重要門戶,無論軍事地圖比例有多大,都要繪製出田家鎮的方位。其戰略的重要性可見不一般。
第六師團直逼田家鎮,中國第4兵團以第2軍、87軍死守陣地,以26、48、86軍外圍策應作戰,攻擊日軍側背。
開戰之時,田家鎮隻是遭到今村支隊的進攻,中國守軍從外圍圍攻今村支隊。然而,這一局麵被台灣旅團波田支隊徹底打破。
波田支隊占領九江之後,在海軍的掩護下攻克瑞昌,然後沿江西進攻占富池口,再然後對田家鎮展開海陸空立體攻擊。
上百架飛機集體轟炸守軍陣地,近百艘軍艦搭載海軍陸戰隊登陸作戰。今村支隊趁機猛攻,中國守軍被迫撤退。
314團奉命牽製日軍,掩護主力撤退,最後被日軍四麵合圍。
現在,314團隻剩下了不到五百人,龍子育團長站在陣地上看著下麵的士兵,他們滿目灰塵、傷痕累累,眼神中帶著最後的悲壯。龍子育喊道:“兄弟們,為國捐軀的時刻到了,怕不怕!”
“不怕!”
“不怕!”
“……”
下方的士兵高聲怒吼,響徹陣地。誰都知道,現在已經無路可退,到不如和鬼子決死一戰。
“好!都是好樣!我龍子育能和你們一起同生共死是我的榮幸;抵禦外寇、戰死沙場是我們的光榮!”
隨即,龍子育率領五百勇士決死抵抗,血戰至最後一人,最終全團為國捐軀。正如邵飛所說,他們全都是英雄,隻不過是絕望中的。
田家鎮淪陷,這標誌著沿江進攻武漢的東南大門徹底敞開。
龍子育團長犧牲的壯烈、犧牲的可歌可泣!然而有一人,他身為將軍卻和一名上校成了鮮明的對比。此人不顧友軍安危,不顧上級命令,擅自撤離要地,使武漢的淪陷提前。他就是被李宗仁視為“狗東西”的胡宗南。
福不雙至、禍不單行。正當田家鎮被日軍第11軍占領之際,大別山北麓日軍第2軍進攻武漢的另一個門戶出現了問題。
令人遺憾的是,日軍三個師團損失上萬人之後,艱難的突破了宋希濂的36軍,在北麵又遭到88師的伏擊損失2千餘人。然後不斷增加增援部隊,加快了進攻信陽的計劃。
先是損失五千人突破了張自忠將軍59軍的防線,占領潢川。日軍第10師團向羅山、信陽一線的胡宗南部進犯。
在日軍猛烈的攻擊下,防守羅山城的124師無恥的棄城逃跑。日軍順利占領羅山城,並乘勝深入直逼信陽,威脅平漢鐵路。
如果說南麵的嫡係王牌是俞濟時的第74軍,那北麵的嫡係王牌屬於胡宗南的第一軍。由於抗戰需要,第一軍擴編為17集團軍,軍團長有胡宗南擔任。雖然二人都是嫡係,但做人的差距咋就這麽大呢?
在情況萬分危急之下,胡宗南指揮第一軍兩個師在炮兵、裝甲部隊的支援下,在羅山和信陽之間阻擊和反攻日軍。
戰鬥異常激烈,雙方傷亡都很大。直到日軍大量援軍趕到,信陽岌岌可危。
李宗仁立即給胡宗南下達死守信陽的命令,這關係到整個武漢的全局,關係到孫連仲和李品仙兩個軍團的後路。
李宗仁了解胡宗南,此人自認是“天子門生”,從來不把雜牌和自己看在眼裏,於是在命令最後又加了一句:如果不支,可再退往鄂北三關,以保證數十萬友軍的退路。
看著李宗仁的電令,胡宗南一笑了之,將電令扔到一旁。
胡宗南這人不長個子,專長心眼,自覺勝算不大,不能拚光所有家底。考慮再三後決定保存實力,配合孫連仲抵抗了一下,一口氣西撤上百裏之遠,直接脫離了戰圈。在信陽城,第一軍隻留下了一個團。
鄂北地形比台兒莊更有利,李宗仁自認擋住日軍完全是有可能,再不濟也能拖過冬天。胡宗南不戰而退,鄂北三關頓時兵力空虛,如果這三關再失,日軍一天之內就能打到武漢城下。
胡宗南擅自撤離,李宗仁大怒,但又無可奈何。隻因為胡宗南是黃埔一期的“太子門生”,即使擅自撤離,也未必受到任何處分。隻能口舌之快,大罵胡宗南是“狗東西”!
李宗仁已經不奢望大舉殲滅日軍,在寫台兒莊大捷的輝煌,隻要數十萬大軍能安全撤離,他就謝天謝地了。
當日軍再次對信陽城發起猛攻之時,守城一個團聞風而逃。信陽失守。至此,武漢北麵門戶再次向日軍敞開。
信陽的失守,標誌著日軍可以依托平漢鐵路,利用機械化部隊南下直取武漢。大量的後方物資可以源源不斷的支持日軍前線作戰。武漢危在旦夕,會戰也很難在持續下去。
信陽成了武漢會戰的折點。如此咽喉要地,胡宗南卻輕易的放棄了,這能不叫國人為之寒心嗎?
南麵有第六師團、波田支隊虎視眈眈;北麵平漢路被日軍控製,大兵壓境。武漢三鎮已岌岌可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