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以南,池州城外的一片空曠的黃沙地上駐紮著大批軍隊,營地中隨風搖曳的大宋軍旗像一根刺,紮在江南國的土地上,紮在池州人的心裏。
他們是率先渡過長江的前軍,大批的宋兵正在自采石磯上的浮橋源源不斷地輸入江南國腹地,形勢於宋國而言一片大好。
采石磯突兀江中,絕壁臨空,扼據大江要衝,水流湍急,地勢險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據傳,一名喚樊若水的江南國文人暗中測得采石磯段江麵寬度並曲折險要,向建隆帝趙匡胤獻上一卷《橫江圖說》,請造浮梁以濟師。趙匡胤依其所言,命人於采石磯段鋪設浮橋,宋軍方可如此輕易地渡過長江天險,直搗黃龍。
然而,池州城外營地的主帳中,一軍主將鄭賓卻似乎不大順心。他的下首坐的正是獻上架橋渡江之計的太子右讚善大夫樊若水。
主帳中央跪著一員傳信兵,他灰頭土臉一身狼狽,伏拜於地哆哆嗦嗦地稟報著:“將……將軍,末將乃曹彬將軍所部,今日正渡采石磯浮橋時,遭遇江南賊人偷襲,先是有人從極遠處射出了幾隻火箭,燒著了糧倉。我部急於追捕賊人、撲滅大火時,又有人趁亂混進我軍軍中,也不知道哪來的這麽大力氣,竟三兩下便將浮橋栰板給斬斷了,導致剩餘兵馬未及渡江。如今浮橋複原還需時日,我部缺損糧草恐遭偷襲,特來向鄭將軍求援!”
那傳信兵見鄭賓臉色陰沉,擔心他是怪他們來得唐突,不肯相借糧草,忙補充道:“曹彬將軍還特地囑咐末將給鄭將軍帶話,這批賊人行事幹脆利落,不似尋常。如今過江的唯有我們兩隻部隊,倘若生變,須得互相照應才是。”
樊若水見鄭賓仍沉色不語,遂含笑接話道:“這位小兄弟說的是。我等同沐聖恩、領命平南,自當勠力同心。我軍軍需也是頗為緊張,不敢打腫了臉充胖子,浮橋修複大約需要一日時間,這樣罷,便按曹彬將軍軍中人數,奉送一日軍糧可好?”
傳信兵還未來得及再開口,鄭賓便沉著嗓子喚道:“來人!勻出一日軍糧,送到曹彬將軍所部!”
傳信兵隨之退下後,樊若水才重新開口:“將軍在擔憂甚麽?”
鄭賓搖頭不語。
“可是怪叔清方才自作主張,允那一日軍糧?”
“軍糧自然是要給的,曹彬肯放下麵子派人來求糧,說明那邊的形式的確危急,若不給這一日軍糧,隻怕將士就要餓一日的肚子。我不過是在想,若是易地處之,曹將軍隻怕不會救我們這些投誠之軍。”
樊若水沉吟半晌,方苦笑:“曹將軍深受陛下器重,心高氣傲看不慣投誠的行徑也是有的,隻是這軍隊終歸是宋國的軍隊,他就算不看將軍你的麵子,終歸也不會見死不救。”
鄭賓冷笑:“這支軍既隨了我鄭賓來打前仗,又何嚐不是那投出去問路的石子?陛下命你我二人統令一軍,你就沒想過為甚麽?”
“將軍別說了,擔心隔牆有耳!你我曾是唐國人,對此間地勢民俗頗為了解,所以皇上才命你我二人統率前軍。”
“不說,不說便無人知道了嗎?我獻的是同心輿圖,你獻的是采石詳圖。陛下命兩個叛國投誠之人打前仗,又可曾想過戰場上與舊友相見,是何等的難堪!兵士在底下又是怎麽議論我們的!陛下想借此向江南國示威,想檢驗我們的忠心,這與將戰俘推在隊伍的最前頭有何分別!”
“將軍息怒……”樊若水歎了口氣,“此番形勢大好,若將軍能拿下池州、直搗金陵,便可建功立業、萬古流芳。屆時,朝中便無人再敢質疑誹謗將軍!”
鄭賓搖了搖頭,隻說了一句:“江南國總是再孱弱,也終歸是個國家。”
今夜,注定不太平。
月上梢頭,池州城外的軍營陷入了沉寂,隻有幾個巡邏守夜的士兵仍然全副武裝、盡職盡責地站著崗。營地火盆裏的烈火熊熊地燃著,不是發出嗶啪的聲響。
五道黑影悄無聲息地從天而降,絲毫沒有打破夜的靜謐。五人皆黑巾蒙麵,心照不宣地對視一眼,便四散開來。
其中兩人避開守兵,徑直繞到主帳後,放倒了站崗的衛兵,潛入帳中。
令他們頗感訝異的是,一軍主將鄭賓竟然伏於案上睡著了,他的胳膊下,正枕著那百聞不如一見的輿圖。
“鄭軍頭當真是為了攻滅我江南國殫精竭慮啊!”其中一名黑衣人發出一聲冷笑,正是林卿硯。
鄭賓猛地醒過來,立時按劍在手喝問道:“爾等何人!竟敢夜闖軍營!”
他一句話還未說完,帳外就燃起了刺眼的火光,嘈雜的人聲霎時間攪亂了夜色。
“救火啊!”
“快來人救火!糧草燒著了!”
“有人闖營!”
……
鄭賓拔劍出鞘,指著帳中二人,怒氣滔天:“你們究竟是何人!”
林卿硯施施然拉下蒙麵巾:“怎麽,三年不見,鄭軍頭還真是貴人多忘事。”
“林……林卿硯,你!”
一時間,他甚麽話也說不上來了。論武功,他不是林卿硯的對手,論立場,他沒有資格指責他們燒了宋兵的糧草。
“怎麽,鄭軍頭識得我了,卻對我無話可說?”
鄭賓握劍在手緩緩站起身,臉色不可謂不難看。
“報!將軍!營中闖入了……”正在這時,一個小兵不管不顧地一頭衝進了主帳,還未看清帳中形勢,便被林卿硯一個手刀劈暈了。
林卿硯抽出劍指著鄭賓的麵門:“鄭軍頭,你若是無話可說,我倒是有些話想問問你。這輿圖是你的傑作罷?你早在四年前便私藏了同心輿圖,為何還要假惺惺地留在鄭王的身邊?”
鄭賓眉頭一跳——這一路由北至南打下來,與多少故人反目為敵,兩軍對壘之時,他們隻是罵他投敵賣國、賊子小人,卻從未有人問過他,為甚麽。
“當年,我奉命抓捕趙承煦,從他懷裏搜出了半枚同心玨和一張拓印下來的圖樣。我將同心玨交給了王爺,卻鬼使神差地將圖樣留了下來。我當時並無背叛王爺的心思,隻是,隻是……”
“奇貨可居?”林卿硯冷笑了一聲,“終歸鄭軍頭還是將圖樣交給了宋廷以換取榮華富貴,這總不是鬼使神差了罷?不僅如此,你還親自帶兵,殺我將士、毀我城池!不知午夜夢回時,你可會看見那些斷頭流血的唐兵圍在你的麵前,向你討要他們的頭顱!”
鄭賓的麵色愈來愈難看,他猛地揮劍向林卿硯刺去:“別說了!”
林卿硯早有防備,輕輕鬆鬆側身避過他的劍鋒,不失時宜地回頭衝另一個黑衣人使了個眼色。鄭賓回過身,再度持劍攻來,這回林卿硯不閃不避,直接逼上前與他過起了招。
帳外火光連天,呼喊聲不絕於耳,竟然沒有人注意到主帳中的異樣。
鄭賓雙目充血,劍招亦亂了章法,隻是一味的砍殺,似有討死的意思,於是林卿硯沒費多大功夫就將他的劍挑飛,將他的手反剪在身後,抓著他的發髻迫使他抬起頭。
“士可殺,不可辱!林卿硯……”鄭賓正瞋目切齒地罵著,猛一抬頭間,對上了一雙明亮而深邃的大眼睛。
林清瞳輕車熟路地施展著瞳術,鄭賓目光呆滯,放棄了反抗。
“今夜,曹彬派人潛入了你的營地,偷走了兩日的糧食,更放火燒光了剩餘的糧草。因為今天白日,他派人來向你求援,你隻肯撥給他一日糧草,他懷恨在心,決定要教訓教訓你,免得你得意忘形,忘了自己的身份。”
林清瞳說完,鄭賓仍目色迷離,直直地望著她。
“今夜潛入軍營的是甚麽人?”她問道。
鄭賓答:“曹彬派的人。”
“他們潛入有何目的?”
“偷糧草、報複我。”
林卿硯滿意地點了點頭,林清瞳遂道:“忘了今夜我們的身份,睡罷!”
話音落下,鄭賓渾身無力,癱在了林卿硯的身上。林卿硯將他緩緩放在地上,與林清瞳一同出了帳。
他們趁亂出了營地,在一邊的樹林中與彭尚佯、趙虎、齊如風碰了麵,三人跟前還擺了幾麻袋大米。
林卿硯瞅了瞅地上的大米,笑道:“大虎,辛苦了!”
“師父說這些做甚麽!”趙虎擺著手道,“宋軍的東西,我恨不能全搶了來分給我們江南的老百姓!”
“好!改日我們搶了宋軍的糧草分給老百姓!不過今日,這幾袋米自有他們的去處。”林卿硯道,“再勞煩你去采石磯一趟,把這幾袋米神不知鬼不覺地送進曹彬所部的廚房裏。”
“顧孟今日不是剛射火箭把他們的糧給燒光嗎?怎麽反倒還給他們送糧去啊?”
齊如風插話:“就算不送去,明日浮橋修好了,中軍照樣會給他們補給,總是餓不著他們的。你就聽師父的,錯不了。”
趙虎握拳道:“如果浮橋被修好了,我就再去砍斷!”
“好了虎子,聽我的,明日讓你們看一場好戲。”
他們是率先渡過長江的前軍,大批的宋兵正在自采石磯上的浮橋源源不斷地輸入江南國腹地,形勢於宋國而言一片大好。
采石磯突兀江中,絕壁臨空,扼據大江要衝,水流湍急,地勢險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據傳,一名喚樊若水的江南國文人暗中測得采石磯段江麵寬度並曲折險要,向建隆帝趙匡胤獻上一卷《橫江圖說》,請造浮梁以濟師。趙匡胤依其所言,命人於采石磯段鋪設浮橋,宋軍方可如此輕易地渡過長江天險,直搗黃龍。
然而,池州城外營地的主帳中,一軍主將鄭賓卻似乎不大順心。他的下首坐的正是獻上架橋渡江之計的太子右讚善大夫樊若水。
主帳中央跪著一員傳信兵,他灰頭土臉一身狼狽,伏拜於地哆哆嗦嗦地稟報著:“將……將軍,末將乃曹彬將軍所部,今日正渡采石磯浮橋時,遭遇江南賊人偷襲,先是有人從極遠處射出了幾隻火箭,燒著了糧倉。我部急於追捕賊人、撲滅大火時,又有人趁亂混進我軍軍中,也不知道哪來的這麽大力氣,竟三兩下便將浮橋栰板給斬斷了,導致剩餘兵馬未及渡江。如今浮橋複原還需時日,我部缺損糧草恐遭偷襲,特來向鄭將軍求援!”
那傳信兵見鄭賓臉色陰沉,擔心他是怪他們來得唐突,不肯相借糧草,忙補充道:“曹彬將軍還特地囑咐末將給鄭將軍帶話,這批賊人行事幹脆利落,不似尋常。如今過江的唯有我們兩隻部隊,倘若生變,須得互相照應才是。”
樊若水見鄭賓仍沉色不語,遂含笑接話道:“這位小兄弟說的是。我等同沐聖恩、領命平南,自當勠力同心。我軍軍需也是頗為緊張,不敢打腫了臉充胖子,浮橋修複大約需要一日時間,這樣罷,便按曹彬將軍軍中人數,奉送一日軍糧可好?”
傳信兵還未來得及再開口,鄭賓便沉著嗓子喚道:“來人!勻出一日軍糧,送到曹彬將軍所部!”
傳信兵隨之退下後,樊若水才重新開口:“將軍在擔憂甚麽?”
鄭賓搖頭不語。
“可是怪叔清方才自作主張,允那一日軍糧?”
“軍糧自然是要給的,曹彬肯放下麵子派人來求糧,說明那邊的形式的確危急,若不給這一日軍糧,隻怕將士就要餓一日的肚子。我不過是在想,若是易地處之,曹將軍隻怕不會救我們這些投誠之軍。”
樊若水沉吟半晌,方苦笑:“曹將軍深受陛下器重,心高氣傲看不慣投誠的行徑也是有的,隻是這軍隊終歸是宋國的軍隊,他就算不看將軍你的麵子,終歸也不會見死不救。”
鄭賓冷笑:“這支軍既隨了我鄭賓來打前仗,又何嚐不是那投出去問路的石子?陛下命你我二人統令一軍,你就沒想過為甚麽?”
“將軍別說了,擔心隔牆有耳!你我曾是唐國人,對此間地勢民俗頗為了解,所以皇上才命你我二人統率前軍。”
“不說,不說便無人知道了嗎?我獻的是同心輿圖,你獻的是采石詳圖。陛下命兩個叛國投誠之人打前仗,又可曾想過戰場上與舊友相見,是何等的難堪!兵士在底下又是怎麽議論我們的!陛下想借此向江南國示威,想檢驗我們的忠心,這與將戰俘推在隊伍的最前頭有何分別!”
“將軍息怒……”樊若水歎了口氣,“此番形勢大好,若將軍能拿下池州、直搗金陵,便可建功立業、萬古流芳。屆時,朝中便無人再敢質疑誹謗將軍!”
鄭賓搖了搖頭,隻說了一句:“江南國總是再孱弱,也終歸是個國家。”
今夜,注定不太平。
月上梢頭,池州城外的軍營陷入了沉寂,隻有幾個巡邏守夜的士兵仍然全副武裝、盡職盡責地站著崗。營地火盆裏的烈火熊熊地燃著,不是發出嗶啪的聲響。
五道黑影悄無聲息地從天而降,絲毫沒有打破夜的靜謐。五人皆黑巾蒙麵,心照不宣地對視一眼,便四散開來。
其中兩人避開守兵,徑直繞到主帳後,放倒了站崗的衛兵,潛入帳中。
令他們頗感訝異的是,一軍主將鄭賓竟然伏於案上睡著了,他的胳膊下,正枕著那百聞不如一見的輿圖。
“鄭軍頭當真是為了攻滅我江南國殫精竭慮啊!”其中一名黑衣人發出一聲冷笑,正是林卿硯。
鄭賓猛地醒過來,立時按劍在手喝問道:“爾等何人!竟敢夜闖軍營!”
他一句話還未說完,帳外就燃起了刺眼的火光,嘈雜的人聲霎時間攪亂了夜色。
“救火啊!”
“快來人救火!糧草燒著了!”
“有人闖營!”
……
鄭賓拔劍出鞘,指著帳中二人,怒氣滔天:“你們究竟是何人!”
林卿硯施施然拉下蒙麵巾:“怎麽,三年不見,鄭軍頭還真是貴人多忘事。”
“林……林卿硯,你!”
一時間,他甚麽話也說不上來了。論武功,他不是林卿硯的對手,論立場,他沒有資格指責他們燒了宋兵的糧草。
“怎麽,鄭軍頭識得我了,卻對我無話可說?”
鄭賓握劍在手緩緩站起身,臉色不可謂不難看。
“報!將軍!營中闖入了……”正在這時,一個小兵不管不顧地一頭衝進了主帳,還未看清帳中形勢,便被林卿硯一個手刀劈暈了。
林卿硯抽出劍指著鄭賓的麵門:“鄭軍頭,你若是無話可說,我倒是有些話想問問你。這輿圖是你的傑作罷?你早在四年前便私藏了同心輿圖,為何還要假惺惺地留在鄭王的身邊?”
鄭賓眉頭一跳——這一路由北至南打下來,與多少故人反目為敵,兩軍對壘之時,他們隻是罵他投敵賣國、賊子小人,卻從未有人問過他,為甚麽。
“當年,我奉命抓捕趙承煦,從他懷裏搜出了半枚同心玨和一張拓印下來的圖樣。我將同心玨交給了王爺,卻鬼使神差地將圖樣留了下來。我當時並無背叛王爺的心思,隻是,隻是……”
“奇貨可居?”林卿硯冷笑了一聲,“終歸鄭軍頭還是將圖樣交給了宋廷以換取榮華富貴,這總不是鬼使神差了罷?不僅如此,你還親自帶兵,殺我將士、毀我城池!不知午夜夢回時,你可會看見那些斷頭流血的唐兵圍在你的麵前,向你討要他們的頭顱!”
鄭賓的麵色愈來愈難看,他猛地揮劍向林卿硯刺去:“別說了!”
林卿硯早有防備,輕輕鬆鬆側身避過他的劍鋒,不失時宜地回頭衝另一個黑衣人使了個眼色。鄭賓回過身,再度持劍攻來,這回林卿硯不閃不避,直接逼上前與他過起了招。
帳外火光連天,呼喊聲不絕於耳,竟然沒有人注意到主帳中的異樣。
鄭賓雙目充血,劍招亦亂了章法,隻是一味的砍殺,似有討死的意思,於是林卿硯沒費多大功夫就將他的劍挑飛,將他的手反剪在身後,抓著他的發髻迫使他抬起頭。
“士可殺,不可辱!林卿硯……”鄭賓正瞋目切齒地罵著,猛一抬頭間,對上了一雙明亮而深邃的大眼睛。
林清瞳輕車熟路地施展著瞳術,鄭賓目光呆滯,放棄了反抗。
“今夜,曹彬派人潛入了你的營地,偷走了兩日的糧食,更放火燒光了剩餘的糧草。因為今天白日,他派人來向你求援,你隻肯撥給他一日糧草,他懷恨在心,決定要教訓教訓你,免得你得意忘形,忘了自己的身份。”
林清瞳說完,鄭賓仍目色迷離,直直地望著她。
“今夜潛入軍營的是甚麽人?”她問道。
鄭賓答:“曹彬派的人。”
“他們潛入有何目的?”
“偷糧草、報複我。”
林卿硯滿意地點了點頭,林清瞳遂道:“忘了今夜我們的身份,睡罷!”
話音落下,鄭賓渾身無力,癱在了林卿硯的身上。林卿硯將他緩緩放在地上,與林清瞳一同出了帳。
他們趁亂出了營地,在一邊的樹林中與彭尚佯、趙虎、齊如風碰了麵,三人跟前還擺了幾麻袋大米。
林卿硯瞅了瞅地上的大米,笑道:“大虎,辛苦了!”
“師父說這些做甚麽!”趙虎擺著手道,“宋軍的東西,我恨不能全搶了來分給我們江南的老百姓!”
“好!改日我們搶了宋軍的糧草分給老百姓!不過今日,這幾袋米自有他們的去處。”林卿硯道,“再勞煩你去采石磯一趟,把這幾袋米神不知鬼不覺地送進曹彬所部的廚房裏。”
“顧孟今日不是剛射火箭把他們的糧給燒光嗎?怎麽反倒還給他們送糧去啊?”
齊如風插話:“就算不送去,明日浮橋修好了,中軍照樣會給他們補給,總是餓不著他們的。你就聽師父的,錯不了。”
趙虎握拳道:“如果浮橋被修好了,我就再去砍斷!”
“好了虎子,聽我的,明日讓你們看一場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