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趙攸憐奮力掙開鉗製,怒氣衝衝地瞪著趙承煦:“你幹甚麽!”
說完,也不待答覆,便往三兩步走到窗邊往下看,樓外的街道中,林卿硯正在一眾官兵的簇擁下,登上馬車。
趙承煦趕忙將她拉回來,壓低聲音咬牙道:“你別忘了自己是甚麽身份!”
女子全然顧不得他說的話,隻喃喃著:“皇上為甚麽會知道他在這裏?為甚麽要召他覲見?這其中一定有蹊蹺!不行……不行……”
“阿憐!不管皇上召他前去是為了甚麽,你要知道,一旦你的身份暴露,讓外人知道卿硯就是當初闖進福寧殿救你出宮的蒙麵人,那才是大大的不妙!冷靜下來,別添亂!”
趙承煦見女子目光閃爍,似乎將他的話聽了進去,語氣緩和了下來:“走,我們先離開這裏!”
另一頭,林卿硯坐上馬車,在裏三層外三層的持刀“護送”下,顛簸著望城門而去。
行至半途,他撩起車簾含笑道:“官爺,進城不是陳橋門更近些?看這路是要往封丘門去?”
守在車外的小兵愣了一瞬,“這……這要問我們頭兒,我不知道。”
林卿硯將一切看在眼裏,嘴角帶笑地放下車簾,心中已有了打算——天子腳下,敢假傳聖旨的,怕也隻有大宋晉王趙光義的人了。
那小兵答起話來吞吞吐吐且無禮節,顯然不曾將他視作皇上要見的貴客。封丘門,他依稀記得那處城門外不遠處便是趙光義的私牢。
算算時間,二哥應該已經帶著阿佑離開客店,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
車軲轆在石子路上不遺餘力地顛簸著,官將縱馬在前,兵士押送馬車在後。說時遲那時快,一道人影自車廂內竄出,淩空向路邊掠去。周遭兵士急拔刀阻攔時,隻來得及在後緊追,難成包圍之勢。
林卿硯意興闌珊地閃身避過刀劍,他沒想到這些“官兵”雖披了一身平平無奇的兵甲,竟都是些小有所成的武者,趙光義手下果然人才濟濟,似賈殊道這般甘心趨之若鶩的高手不知還有多少。
這些人追得緊,他一時脫身不得,唯有借山石林木躲閃擋格,速度更是緩了不少。轉眼間,領頭的官將亦舉刀追了上來,此人的武藝雖不及賈殊道,刀法卻也淩厲非常,林卿硯劈手奪過一兵士的配刃,及時架下了官將的猛力一擊。
“林公子,你這是要違命不遵?”官將厲聲道。
“在下自然不敢違抗皇命,卻不知假傳聖旨在貴邦算是甚麽罪名?”
那人見話已挑明,遂冷笑一聲,手上的刀使得愈發快了起來。林卿硯一麵接下他的招式,一麵還要分心應付三麵而來的刀劍,亦攻亦守,被眾兵重重圍住了。
忽然,一張數罟從天而降,四麵兵士一拉,將林卿硯牢牢地網在了其中。那罟網是用金屬絲製成的,結實得很,林卿硯揮刀連斬數下都不能將網破開一個口子。
“林公子,別白費力氣了。”那官將舉步上前,嘴角噙著一絲笑意,“跟我們走一趟罷。”
林卿硯被困網中已是逃無可逃,索性將長刀往地上一扔,展眉輕笑:“請罷!”
這邊,趙承煦護著趙攸憐趕到趙家在城外最為隱蔽的一處宅邸中暫避。趙攸憐堪堪步入府中便急著催二哥進城去打探林卿硯的下落。
皇上突然發難的確超出了趙承煦的預料,他心知不妙,在小妹的麵前又隻得故作輕鬆,好言安撫了幾句後裝作不勝其擾的樣子,不情不願地離了府。
他在最近的陳橋門一問,便知林卿硯等人並未自此門入城,當即生疑,忙回到宰相府派出手下探查,一麵緊著向趙普稟告了此事。
趙普剛從城中契丹的官舍回來,便聽聞林卿硯被官兵帶走,不由得皺起眉頭問道:“憐兒如何了?”
“孩兒把阿憐安置在城外宅中,她著急要知道卿硯的下落。”
“那處終歸算不得萬無一失,最好盡快安排憐兒離開汴梁。”
“可是卿硯下落不明,阿憐定不肯離開。她那脾氣強得很,怕是……”
“罷了。”趙普拂袖道,“你加緊查林卿硯的下落,一旦他回來就讓他們二人離京。”
“孩兒明白!”
趙家正焦頭爛額、坐立難安之時,林卿硯已經被“官兵”七手八腳地押入了封丘門外一裏地的一處高牆聳立的大院裏。
此處正是趙光義私自羈押囚犯的監牢,從外表上看來看就是一幢再普通不過的私邸,院中以石砌牆、以鐵鎖窗,建起了數十間獨立的牢籠。
這處私牢的存在是朝中眾所周知的秘密,正是由於趙匡胤昔日的寵信,趙光義才如此有恃無恐。
出乎林卿硯意料的是,在這裏,他還見到了一個故人。
“張奉洵?”林卿硯橫眉冷目,“你怎麽會在這?”
站在他麵前的正是清輝殿大學士張洎之子張奉洵。他的嘴角勾起一抹輕蔑的笑,與林卿硯印象中的那個謙謙偽君子判若兩人。
“怎麽,讓我看到了你林大公子落魄的樣子,感到羞恥嗎?”
“陰陽怪氣……鄴兒呢?”
張鄴是張奉洵的娘給孫兒取的名字。林卿硯早聽聞張奉洵離開了金陵,林如菀得到消息後便想著去張家將林如芊的孩子接回來,豈料張奉洵離家時將尚未滿月的兒子一同帶走了,他一個大男人出走,又無仆從侍婢隨行,故而林卿硯一直很是憂心——沒想到會在這地方遇見他。
張奉洵聳聳肩,不以為意:“不知道,如果能活下來,就沒死罷。”
“你說的是甚麽渾話!”林卿硯雖然被五花大綁捆成了個粽子,還是氣得陡然起身,破口罵道:“你像個當爹的樣子嗎?芊兒的孩子到底在哪裏?他若有個好歹,你對得起芊兒的在天之靈嗎?”
“你不要跟我提芊兒!”張奉洵勃然大怒,“若不是你不思報仇、一味求安,若不是那小子胎位不正、提早出生,芊兒又怎麽會死!是你們害死了芊兒!那小子不配活在世上,你也不配!”
“張奉洵,你自己心裏清楚,芊兒到底是被誰害死的!我隻道你麻木不仁,卻不曾想喪心病狂到如此地步,連自己的親生兒子都不放過!你說清楚,鄴兒到底怎麽了?”
“親生兒子?”張奉洵輕笑著,眸中閃過一絲狠厲,“他不配當我和芊兒的兒子!”
看著這個曾經的妹婿,林卿硯胸中怒氣翻湧,恨不能衝上前去狠狠地揍他幾拳,逼問出孩子的下落。
“林二少爺,你已是甕中之鱉,還是擔心擔心自己罷!”
林卿硯眸光似劍,狠狠地刺向他:“你果然還是成了趙光義的走狗。”
“不過各取所需罷了。譬如現在,我請你來此,也是因為你身上有我們需要的東西。”張奉洵淡淡地說道,“若我沒猜錯,你的右臂上有一道疤,穿過手肘從上臂到前臂,傷口極深極長。”
“我自幼習武,身上的傷疤數也數不盡,你若需要,我大可幫你劃上幾道,要甚麽樣的都可以。”
“傷疤再多,也及不上建隆皇帝親手割的那一道可貴。”
“哦?怪不得人人都想當皇親國戚,皇上傷的疤痕都比旁的尊貴些……”
“林卿硯!別在這跟我裝傻充愣!當夜入宮劫走皇上後妃的人就是你!若將你手上的疤擺在皇上的麵前,他會認不出你便是蒙麵闖宮的賊人?林仁肇的兒子落得個以行刺皇帝的罪名處死的下場,倒真是出人意表!”
林卿硯滿不在乎地冷笑著:“你既然胸有成竹,為何不把我直接交給趙匡胤,還要煞費苦心地假扮官兵、假傳聖旨,犯下一樁又一樁的大逆之罪?”
張奉洵目光一寒,沉下臉來——依他的意思,直接殺了林卿硯才痛快,可晉王有命在前,要他務必問出同心玨的下落,否則他才沒工夫在這裏和林卿硯磨嘴皮子。
“賈侍衛栽在了你的手上,你以為王爺會輕易地放過你,給你個痛快?”
“左右都是要死的,痛快不痛快又有何幹?”林卿硯已猜了個七八分,當下打定了主意,正正經經地當個糊塗人。
“你……”張奉洵冷著一張臉吩咐道,“來人!將林卿硯押去刑房!”
“慢著!”林卿硯問道,“張奉洵,看在我命不久矣的份上,你能不能告訴我你到底把鄴兒怎麽了?來日我到了九泉之下,和芊兒也好有個交代。”
“你以為到了九泉之下芊兒還肯見你嗎?實話告訴你,不是我把那小子怎麽了,是那小子自己命薄,生出來便帶了病,王爺仁厚,命人帶他四處求醫。若治不好便死了,治得好便活了,如今王爺的手下尚未回報,我也不知那小子是死是活。”張奉洵的語氣平淡得像如鏡的湖麵,不曾因親生兒子的生死而泛起一絲波瀾。
幾個勁裝男子推門而入,四麵圍防,推搡著林卿硯往外走去。
說完,也不待答覆,便往三兩步走到窗邊往下看,樓外的街道中,林卿硯正在一眾官兵的簇擁下,登上馬車。
趙承煦趕忙將她拉回來,壓低聲音咬牙道:“你別忘了自己是甚麽身份!”
女子全然顧不得他說的話,隻喃喃著:“皇上為甚麽會知道他在這裏?為甚麽要召他覲見?這其中一定有蹊蹺!不行……不行……”
“阿憐!不管皇上召他前去是為了甚麽,你要知道,一旦你的身份暴露,讓外人知道卿硯就是當初闖進福寧殿救你出宮的蒙麵人,那才是大大的不妙!冷靜下來,別添亂!”
趙承煦見女子目光閃爍,似乎將他的話聽了進去,語氣緩和了下來:“走,我們先離開這裏!”
另一頭,林卿硯坐上馬車,在裏三層外三層的持刀“護送”下,顛簸著望城門而去。
行至半途,他撩起車簾含笑道:“官爺,進城不是陳橋門更近些?看這路是要往封丘門去?”
守在車外的小兵愣了一瞬,“這……這要問我們頭兒,我不知道。”
林卿硯將一切看在眼裏,嘴角帶笑地放下車簾,心中已有了打算——天子腳下,敢假傳聖旨的,怕也隻有大宋晉王趙光義的人了。
那小兵答起話來吞吞吐吐且無禮節,顯然不曾將他視作皇上要見的貴客。封丘門,他依稀記得那處城門外不遠處便是趙光義的私牢。
算算時間,二哥應該已經帶著阿佑離開客店,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
車軲轆在石子路上不遺餘力地顛簸著,官將縱馬在前,兵士押送馬車在後。說時遲那時快,一道人影自車廂內竄出,淩空向路邊掠去。周遭兵士急拔刀阻攔時,隻來得及在後緊追,難成包圍之勢。
林卿硯意興闌珊地閃身避過刀劍,他沒想到這些“官兵”雖披了一身平平無奇的兵甲,竟都是些小有所成的武者,趙光義手下果然人才濟濟,似賈殊道這般甘心趨之若鶩的高手不知還有多少。
這些人追得緊,他一時脫身不得,唯有借山石林木躲閃擋格,速度更是緩了不少。轉眼間,領頭的官將亦舉刀追了上來,此人的武藝雖不及賈殊道,刀法卻也淩厲非常,林卿硯劈手奪過一兵士的配刃,及時架下了官將的猛力一擊。
“林公子,你這是要違命不遵?”官將厲聲道。
“在下自然不敢違抗皇命,卻不知假傳聖旨在貴邦算是甚麽罪名?”
那人見話已挑明,遂冷笑一聲,手上的刀使得愈發快了起來。林卿硯一麵接下他的招式,一麵還要分心應付三麵而來的刀劍,亦攻亦守,被眾兵重重圍住了。
忽然,一張數罟從天而降,四麵兵士一拉,將林卿硯牢牢地網在了其中。那罟網是用金屬絲製成的,結實得很,林卿硯揮刀連斬數下都不能將網破開一個口子。
“林公子,別白費力氣了。”那官將舉步上前,嘴角噙著一絲笑意,“跟我們走一趟罷。”
林卿硯被困網中已是逃無可逃,索性將長刀往地上一扔,展眉輕笑:“請罷!”
這邊,趙承煦護著趙攸憐趕到趙家在城外最為隱蔽的一處宅邸中暫避。趙攸憐堪堪步入府中便急著催二哥進城去打探林卿硯的下落。
皇上突然發難的確超出了趙承煦的預料,他心知不妙,在小妹的麵前又隻得故作輕鬆,好言安撫了幾句後裝作不勝其擾的樣子,不情不願地離了府。
他在最近的陳橋門一問,便知林卿硯等人並未自此門入城,當即生疑,忙回到宰相府派出手下探查,一麵緊著向趙普稟告了此事。
趙普剛從城中契丹的官舍回來,便聽聞林卿硯被官兵帶走,不由得皺起眉頭問道:“憐兒如何了?”
“孩兒把阿憐安置在城外宅中,她著急要知道卿硯的下落。”
“那處終歸算不得萬無一失,最好盡快安排憐兒離開汴梁。”
“可是卿硯下落不明,阿憐定不肯離開。她那脾氣強得很,怕是……”
“罷了。”趙普拂袖道,“你加緊查林卿硯的下落,一旦他回來就讓他們二人離京。”
“孩兒明白!”
趙家正焦頭爛額、坐立難安之時,林卿硯已經被“官兵”七手八腳地押入了封丘門外一裏地的一處高牆聳立的大院裏。
此處正是趙光義私自羈押囚犯的監牢,從外表上看來看就是一幢再普通不過的私邸,院中以石砌牆、以鐵鎖窗,建起了數十間獨立的牢籠。
這處私牢的存在是朝中眾所周知的秘密,正是由於趙匡胤昔日的寵信,趙光義才如此有恃無恐。
出乎林卿硯意料的是,在這裏,他還見到了一個故人。
“張奉洵?”林卿硯橫眉冷目,“你怎麽會在這?”
站在他麵前的正是清輝殿大學士張洎之子張奉洵。他的嘴角勾起一抹輕蔑的笑,與林卿硯印象中的那個謙謙偽君子判若兩人。
“怎麽,讓我看到了你林大公子落魄的樣子,感到羞恥嗎?”
“陰陽怪氣……鄴兒呢?”
張鄴是張奉洵的娘給孫兒取的名字。林卿硯早聽聞張奉洵離開了金陵,林如菀得到消息後便想著去張家將林如芊的孩子接回來,豈料張奉洵離家時將尚未滿月的兒子一同帶走了,他一個大男人出走,又無仆從侍婢隨行,故而林卿硯一直很是憂心——沒想到會在這地方遇見他。
張奉洵聳聳肩,不以為意:“不知道,如果能活下來,就沒死罷。”
“你說的是甚麽渾話!”林卿硯雖然被五花大綁捆成了個粽子,還是氣得陡然起身,破口罵道:“你像個當爹的樣子嗎?芊兒的孩子到底在哪裏?他若有個好歹,你對得起芊兒的在天之靈嗎?”
“你不要跟我提芊兒!”張奉洵勃然大怒,“若不是你不思報仇、一味求安,若不是那小子胎位不正、提早出生,芊兒又怎麽會死!是你們害死了芊兒!那小子不配活在世上,你也不配!”
“張奉洵,你自己心裏清楚,芊兒到底是被誰害死的!我隻道你麻木不仁,卻不曾想喪心病狂到如此地步,連自己的親生兒子都不放過!你說清楚,鄴兒到底怎麽了?”
“親生兒子?”張奉洵輕笑著,眸中閃過一絲狠厲,“他不配當我和芊兒的兒子!”
看著這個曾經的妹婿,林卿硯胸中怒氣翻湧,恨不能衝上前去狠狠地揍他幾拳,逼問出孩子的下落。
“林二少爺,你已是甕中之鱉,還是擔心擔心自己罷!”
林卿硯眸光似劍,狠狠地刺向他:“你果然還是成了趙光義的走狗。”
“不過各取所需罷了。譬如現在,我請你來此,也是因為你身上有我們需要的東西。”張奉洵淡淡地說道,“若我沒猜錯,你的右臂上有一道疤,穿過手肘從上臂到前臂,傷口極深極長。”
“我自幼習武,身上的傷疤數也數不盡,你若需要,我大可幫你劃上幾道,要甚麽樣的都可以。”
“傷疤再多,也及不上建隆皇帝親手割的那一道可貴。”
“哦?怪不得人人都想當皇親國戚,皇上傷的疤痕都比旁的尊貴些……”
“林卿硯!別在這跟我裝傻充愣!當夜入宮劫走皇上後妃的人就是你!若將你手上的疤擺在皇上的麵前,他會認不出你便是蒙麵闖宮的賊人?林仁肇的兒子落得個以行刺皇帝的罪名處死的下場,倒真是出人意表!”
林卿硯滿不在乎地冷笑著:“你既然胸有成竹,為何不把我直接交給趙匡胤,還要煞費苦心地假扮官兵、假傳聖旨,犯下一樁又一樁的大逆之罪?”
張奉洵目光一寒,沉下臉來——依他的意思,直接殺了林卿硯才痛快,可晉王有命在前,要他務必問出同心玨的下落,否則他才沒工夫在這裏和林卿硯磨嘴皮子。
“賈侍衛栽在了你的手上,你以為王爺會輕易地放過你,給你個痛快?”
“左右都是要死的,痛快不痛快又有何幹?”林卿硯已猜了個七八分,當下打定了主意,正正經經地當個糊塗人。
“你……”張奉洵冷著一張臉吩咐道,“來人!將林卿硯押去刑房!”
“慢著!”林卿硯問道,“張奉洵,看在我命不久矣的份上,你能不能告訴我你到底把鄴兒怎麽了?來日我到了九泉之下,和芊兒也好有個交代。”
“你以為到了九泉之下芊兒還肯見你嗎?實話告訴你,不是我把那小子怎麽了,是那小子自己命薄,生出來便帶了病,王爺仁厚,命人帶他四處求醫。若治不好便死了,治得好便活了,如今王爺的手下尚未回報,我也不知那小子是死是活。”張奉洵的語氣平淡得像如鏡的湖麵,不曾因親生兒子的生死而泛起一絲波瀾。
幾個勁裝男子推門而入,四麵圍防,推搡著林卿硯往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