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穿成反派權臣的黑月光 作者:粥粥南1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後娘娘好意臣妾心領了,藥材什麽的卻是不用了,臣妾福薄,不敢動用皇後娘娘府上的珍貴物什。”
皇後揮手示意禦醫退下,隨後才道:“你得了昭兒這個丫頭做媳婦,是本宮求都求不來的,現在說福薄,讓本宮如何自處?”
“娘娘這話……”愉妃失聲。
同時,站在愉妃塌旁的兩個丫鬟將遮擋愉妃的薄紗掀起,一個身弱扶柳,麵如清玉的女子印入花昭眼簾。
這位愉妃娘娘,不止聲音向小白花,就連長相動作都像小白花。
看著愉妃起身給皇後行禮,花昭腦海中突然想起了那句,弱柳扶風。
“臣妾給皇後娘娘請安。”
愉妃低眉斂目,卻自有股子嬌柔姿態。
花昭看著真是不由感慨皇帝的豔福,單是她見過的愉妃楚楚可憐,皇後端莊豔麗,洛妃嫵媚動人,都是個頂個的大美人且各有風情。
“不必多禮,本宮極喜歡昭兒這丫頭,日後你與昭兒又是婆媳,你與本宮便也無需如此生份。”皇後開口。
愉妃起身,立即打量起花昭,笑吟吟道:“臣妾也極喜歡這孩子。”
花昭不解,皇後是因為二皇子臨終遺言,對她頗為照顧,為她張目,愉妃跟她,就算是翻遍原主的記憶,這也是她們第一回私下裏見麵。
旁的都是在宮宴之上遙遙見過,卻是連話都沒有多說一句的。
可是看愉妃這眼神,花昭打心底覺得,她不是在說假話。
皇後麵色如常,不知是習慣了如此威嚴,還是真的不奇怪愉妃的態度,隻是淡淡道:“既然如此,那就莫要跟本宮推辭了。”
愉妃再次看了眼花昭,抿著唇含笑給皇後行禮道:“那臣妾就謝過皇後娘娘了。”
“喲,倒是沒想到,皇後娘娘竟然先臣妾一步來了。”
高傲的聲音入耳,眾人看去,愉妃眸光微轉,些許詫異道:“洛妃姐姐怎麽來了?”
洛妃身著淺紫色羅裙,頭上挽起的發髻帶著濕意,顯然是剛剛沐浴起身就匆匆趕來。
“聽說愉妃妹妹落水,本宮可不就巴巴趕來了,但沒想到還是來晚了。”
說著話,洛妃視線落在皇後身上,旋即又看向花昭,“沒一會兒功夫,咱們又見麵了。”
她朝著花昭微笑,花昭回以微笑。
兩人之間氣氛頗為和諧,愉妃霎時間就明白了,洛妃也是為了花昭才來的。
皇後,洛妃,都是宮中數一數二的妃嬪,她們往日裏素來傲氣的很,今日卻偏偏都因為她落水趕來,全是為了花昭。
而花昭又是她的未來兒媳。
愉妃想著,唇角邊笑意更加濃鬱。
她先前說什麽來著,還是花昭這等子癡心女子,才是她的好兒媳!
“說起來,本日也是本宮與昭兒第一回見麵,就將這鐲子給昭兒做見麵禮吧。”
愉妃褪下手腕上的鐲子想要帶上花昭手上,卻發現花昭腕上已然有了手鐲。
“這是……”
六公主生辰宴愉妃並未前去,畢竟又無需後妃必須前往,而她跟洛妃和六公主關係又不熟,自然就沒有前去。
是以,並不知道荼蘼花開。
花昭尷尬回道:“洛妃娘娘給的。”
未來婆婆想給鐲子,結果卻因為她手腕上的鐲子太好,拿不出手了,她該怎麽辦?
在線等,挺急的!
花昭實在有些尷尬,雖然她跟許澤烜鬧的關係很僵,但是壓根沒有牽扯到別人的意思。
此刻見愉妃蹙眉,不由得安慰道:“金銀鐲子之類的,臣女怕是作踐了好物什,還是愉妃娘娘自己留著戴吧。”
她溫聲給愉妃找了台階。
愉妃順勢將鐲子收回,卻沒照著台階下,反而抱憾道:“話本子裏頭,向來是婆母給媳婦傳個鐲子,本也是想效仿,卻是不能夠了。”
哪有婆母拿出來的鐲子,沒有一個外人給的好的。
愉妃歎息,花昭慶幸不已,好在她手上已經有了荼蘼花開,所以沒能收下愉妃的鐲子,否則依著她和許澤烜如今的境況,實在是太過尷尬了。
皇後開口打著原場,“孩子的事情便讓她們自己去琢磨,咱們還是莫要插手為好。”
愉妃含笑應是,花昭默不作聲。
誰都沒有注意到洛妃臉上的奇異笑容。
婆母給兒媳鐲子麽?
說起來,也還真是這個道理。
“母妃在笑些什麽?”
許靜婉進殿,便見到自家母妃笑的頗為奇怪,不由得詢問道。
待走的近一些,看見了皇後才肅了麵容道:“兒臣給母後請安。”
至於愉妃,許靜婉身為皇帝唯一的公主,又是洛妃所出,可謂含著金湯匙出生,早早被皇帝賜了一品封號,整個宮中,除非她願意,否則也就隻有皇後皇後能叫她稍稍低頭。
事實上,皇後對她也要顧忌著些許。
“這更深露重的,婉兒怎麽也來了?”
皇後客套詢問,許靜婉看了眼花昭,直白道:“兒臣跟花昭小姐交好,愉妃娘娘出事,兒臣自然要來看看。”
又是因為花昭,愉妃卻是沒有什麽不滿意的,反而更加高興。
皇後,洛妃,六公主,這等受寵之人,先前何曾給過她一個正眼,現在全都看在花昭的份上,對她以禮相待,甚至在她半夜落水時,還特意上門探望。
愉妃直覺臉上有光,膽子也大了些,原先打算息事寧人的想法也逐漸消弭。
“還望皇後娘娘給臣妾主持公道。”
她含著眼淚,盈盈一鞠。
花昭身為個女人都覺得讓人憐惜,加上大致猜出害了愉妃的人是誰,花昭幫腔道:“請皇後娘娘明察秋毫!”
“後宮向來和諧,如今出了這等子事,想來皇後娘娘不會坐視不理。”洛妃開口。
許靜婉意見也十分明確,“今日那惡毒之人敢對愉妃娘娘下手,明日就敢對再尊貴之人下手,例如皇後娘娘您,是以,還望皇後娘娘細查此事,絕不放過一人。”
被眾人幫腔,愉妃越發有了底氣,哭哭啼啼地委屈道:“貴妃娘娘欺人太甚,還望皇後娘娘千萬要為臣妾主持公道,嚴懲貴妃!”
皇後揮手示意禦醫退下,隨後才道:“你得了昭兒這個丫頭做媳婦,是本宮求都求不來的,現在說福薄,讓本宮如何自處?”
“娘娘這話……”愉妃失聲。
同時,站在愉妃塌旁的兩個丫鬟將遮擋愉妃的薄紗掀起,一個身弱扶柳,麵如清玉的女子印入花昭眼簾。
這位愉妃娘娘,不止聲音向小白花,就連長相動作都像小白花。
看著愉妃起身給皇後行禮,花昭腦海中突然想起了那句,弱柳扶風。
“臣妾給皇後娘娘請安。”
愉妃低眉斂目,卻自有股子嬌柔姿態。
花昭看著真是不由感慨皇帝的豔福,單是她見過的愉妃楚楚可憐,皇後端莊豔麗,洛妃嫵媚動人,都是個頂個的大美人且各有風情。
“不必多禮,本宮極喜歡昭兒這丫頭,日後你與昭兒又是婆媳,你與本宮便也無需如此生份。”皇後開口。
愉妃起身,立即打量起花昭,笑吟吟道:“臣妾也極喜歡這孩子。”
花昭不解,皇後是因為二皇子臨終遺言,對她頗為照顧,為她張目,愉妃跟她,就算是翻遍原主的記憶,這也是她們第一回私下裏見麵。
旁的都是在宮宴之上遙遙見過,卻是連話都沒有多說一句的。
可是看愉妃這眼神,花昭打心底覺得,她不是在說假話。
皇後麵色如常,不知是習慣了如此威嚴,還是真的不奇怪愉妃的態度,隻是淡淡道:“既然如此,那就莫要跟本宮推辭了。”
愉妃再次看了眼花昭,抿著唇含笑給皇後行禮道:“那臣妾就謝過皇後娘娘了。”
“喲,倒是沒想到,皇後娘娘竟然先臣妾一步來了。”
高傲的聲音入耳,眾人看去,愉妃眸光微轉,些許詫異道:“洛妃姐姐怎麽來了?”
洛妃身著淺紫色羅裙,頭上挽起的發髻帶著濕意,顯然是剛剛沐浴起身就匆匆趕來。
“聽說愉妃妹妹落水,本宮可不就巴巴趕來了,但沒想到還是來晚了。”
說著話,洛妃視線落在皇後身上,旋即又看向花昭,“沒一會兒功夫,咱們又見麵了。”
她朝著花昭微笑,花昭回以微笑。
兩人之間氣氛頗為和諧,愉妃霎時間就明白了,洛妃也是為了花昭才來的。
皇後,洛妃,都是宮中數一數二的妃嬪,她們往日裏素來傲氣的很,今日卻偏偏都因為她落水趕來,全是為了花昭。
而花昭又是她的未來兒媳。
愉妃想著,唇角邊笑意更加濃鬱。
她先前說什麽來著,還是花昭這等子癡心女子,才是她的好兒媳!
“說起來,本日也是本宮與昭兒第一回見麵,就將這鐲子給昭兒做見麵禮吧。”
愉妃褪下手腕上的鐲子想要帶上花昭手上,卻發現花昭腕上已然有了手鐲。
“這是……”
六公主生辰宴愉妃並未前去,畢竟又無需後妃必須前往,而她跟洛妃和六公主關係又不熟,自然就沒有前去。
是以,並不知道荼蘼花開。
花昭尷尬回道:“洛妃娘娘給的。”
未來婆婆想給鐲子,結果卻因為她手腕上的鐲子太好,拿不出手了,她該怎麽辦?
在線等,挺急的!
花昭實在有些尷尬,雖然她跟許澤烜鬧的關係很僵,但是壓根沒有牽扯到別人的意思。
此刻見愉妃蹙眉,不由得安慰道:“金銀鐲子之類的,臣女怕是作踐了好物什,還是愉妃娘娘自己留著戴吧。”
她溫聲給愉妃找了台階。
愉妃順勢將鐲子收回,卻沒照著台階下,反而抱憾道:“話本子裏頭,向來是婆母給媳婦傳個鐲子,本也是想效仿,卻是不能夠了。”
哪有婆母拿出來的鐲子,沒有一個外人給的好的。
愉妃歎息,花昭慶幸不已,好在她手上已經有了荼蘼花開,所以沒能收下愉妃的鐲子,否則依著她和許澤烜如今的境況,實在是太過尷尬了。
皇後開口打著原場,“孩子的事情便讓她們自己去琢磨,咱們還是莫要插手為好。”
愉妃含笑應是,花昭默不作聲。
誰都沒有注意到洛妃臉上的奇異笑容。
婆母給兒媳鐲子麽?
說起來,也還真是這個道理。
“母妃在笑些什麽?”
許靜婉進殿,便見到自家母妃笑的頗為奇怪,不由得詢問道。
待走的近一些,看見了皇後才肅了麵容道:“兒臣給母後請安。”
至於愉妃,許靜婉身為皇帝唯一的公主,又是洛妃所出,可謂含著金湯匙出生,早早被皇帝賜了一品封號,整個宮中,除非她願意,否則也就隻有皇後皇後能叫她稍稍低頭。
事實上,皇後對她也要顧忌著些許。
“這更深露重的,婉兒怎麽也來了?”
皇後客套詢問,許靜婉看了眼花昭,直白道:“兒臣跟花昭小姐交好,愉妃娘娘出事,兒臣自然要來看看。”
又是因為花昭,愉妃卻是沒有什麽不滿意的,反而更加高興。
皇後,洛妃,六公主,這等受寵之人,先前何曾給過她一個正眼,現在全都看在花昭的份上,對她以禮相待,甚至在她半夜落水時,還特意上門探望。
愉妃直覺臉上有光,膽子也大了些,原先打算息事寧人的想法也逐漸消弭。
“還望皇後娘娘給臣妾主持公道。”
她含著眼淚,盈盈一鞠。
花昭身為個女人都覺得讓人憐惜,加上大致猜出害了愉妃的人是誰,花昭幫腔道:“請皇後娘娘明察秋毫!”
“後宮向來和諧,如今出了這等子事,想來皇後娘娘不會坐視不理。”洛妃開口。
許靜婉意見也十分明確,“今日那惡毒之人敢對愉妃娘娘下手,明日就敢對再尊貴之人下手,例如皇後娘娘您,是以,還望皇後娘娘細查此事,絕不放過一人。”
被眾人幫腔,愉妃越發有了底氣,哭哭啼啼地委屈道:“貴妃娘娘欺人太甚,還望皇後娘娘千萬要為臣妾主持公道,嚴懲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