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老賈的講述,王丹平像是聽故事一樣。對楊主任的認識,跟最初剛見到時有了較大轉變。


    “竟然能調動部隊給他幫忙。厲害!”王丹平由衷地敬佩。


    “那是當時。現在他也就調的動手底下的幾個兵。”老賈不屑地到。


    “不管怎麽說,當年他也把這個事情硬生生拿下來了,沒出亂子。放在今天,我覺著至少我自己做不到。”王丹平由衷地說。


    “所以他叫鐵頭嘛,這個名號喊了二十多年,他倒對這個名號挺得意。”老賈笑笑說。


    三人吃完羊肉泡饃,往車隊走去。中午休息三個小時,沒地方去,隻能在賈斌辦公室了。張良民下午要出車,早早去休息室迷瞪去了,辦公室就剩賈斌和王丹平倆人。


    老賈新開了一壺茶,正燒水溫杯呢。


    “你呀,中午就在我這,想喝茶呢,我給你泡;困了呢,就在沙發上休息。這跟班的事啊,不能一蹴而就,慢慢來。今兒先不要想了。”賈斌安慰他。


    “我來,打擾到你中午休息不好。怪不好意思的。”王丹平說。


    “誰叫吃人嘴軟呢。我認了。”老賈開玩笑說。


    “可不是,花了我一百大洋呢。”王丹平也笑著回。


    “喝茶,喝茶。談錢傷感情!”老賈哈哈笑出聲。


    “對了,賈隊。透露一下,上周開會讓準備的方案,你這邊弄完了嗎?下午開會你說啥,跟上次有變化嗎?”王丹平問。


    “沒啥變化。五個人五個車。到位就改,不到位就維持。這帳就和尚頭上的虱子,明擺著的嘛!”老賈說。


    “當我沒問。”王丹平說。


    “你什麽意思,跟張良民跑一趟,跑出想法了?這個老張,難怪我問他時支支吾吾,肯定一路跟你胡咧咧,看我不收拾他。”老賈罵到。


    “你好歹是我師傅,徒弟的眼睛就是瞎子不成,你怪人老張幹啥。”王丹平說。


    “那你倒給我說說看,你都看出啥名堂了。”老賈把頭探了過來。


    “沒啥。不要忘了,市局也有明白人,別到最後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王丹平想起宋正鐵叮囑他的話,什麽也沒說。


    “嘿!你個王丹平,跟我還賣起關子了。”老賈跳了起來。


    王丹平不再言語,躺在沙發上睡了。


    王丹平的話,讓賈斌的內心起了波瀾。關於郵路改革的事,他雖然也主張改,但想就此機會要幾台新車。最重要的是補充幾個人進來。他這個班組,司機平均年齡都快五十了,年輕司機一個都沒有。再過幾年,退休的退休,傷病的傷病,他這個郵運班,怕是徹底支撐不下去了。


    聽王丹平的話音兒,肯定市局這邊有領導知道了上周開會的事情,對中心局提出的需求持反對意見。要是這樣的話,下午開會形成的決議,上報市局肯定會被打下來。到時候挨板子的還是楊鐵頭和自己。


    “怎麽辦?”老賈在心中權衡利弊。


    “王丹平,你起來!別裝睡了!”他幹脆跑過去使勁搖著王丹平。


    “幹嘛呀!”


    “一起商量一下下午開會的事情。”


    “你不都想好了嘛,還說啥。”


    “唉,實話跟你說了吧。就目前的現狀,調整思路不是沒有。就算不加人,不加車也能改。可我想的是以後啊。”老賈說。


    “哦?接著說。”王丹平一骨碌從沙發爬了起來。


    “先說車,我這大大小小五十多輛,超過十年車齡的十三輛,這裏麵有九輛是小噸位的車。目前是夠用了,那三年以後呢,還夠嗎?再拿業務量說。現在是十萬,三年後,五年後,還是十萬嗎?企業不發展了嗎?你說,我是不是得考慮這些,都說不打無準備的仗,這衝鋒陷陣沒有子彈,你說仗能打贏嗎?”


    “有道理,繼續說。”


    “再說這人。我這幾十號司機,平均年齡大五十了。不趁機招幾個人怎麽辦。今年退休的都有三個。新來的不能拿起來就用吧,少不了要跟個半個月車。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你們市局,一味想著節約成本,不讓加人。不加人活誰幹嘛。”老賈氣急敗壞。


    “你別激動啊。你聽到什麽了?”王丹平問。


    “我沒激動。我在陳述事實。”老賈說。


    “我提個建議吧。”王丹平說。


    “你說。”


    “你說的是兩件事,郵路調整是一件事;車輛老化、隊伍年齡偏大化這又是另外一個事。不能混為一談。”


    “……”


    “現在討論的是郵路調整的事,隻需要提供調整方案,確實需要增車增人,沒話說。但是你把現狀跟這次調整混為一談,我覺著不太合適。就算不調整,你的現狀也沒得到改善不是,那就得從其他渠道來匯報和爭取,而不是搭這次調整的順風車。”王丹平繼續說。


    老賈沉默了很久。uu看書 .uukanhu.co認真想了想王丹平說的話,覺得有道理。


    ……


    下午的會議如期召開,還是王天成副局長主持,還是上次的人員。


    王副局長還是襯衫領帶,頭發梳得油亮,滿臉堆笑。


    這次跟上次不同的是,王副局長讓辦公室兼人事主任吳明先發言。


    “好,我簡單匯報一下情況。”吳主任推了推眼鏡兒。


    “根據周五開會的要求,周末在分揀車間賈主任的大力配合下,經過梳理、流程改造,加上業務量取數和測算,分揀中心實際增人需求為八人,其中裝車人員四人,分揀人員三人,質檢一人。郵運車隊這邊維持增加五人不變。”吳主任頓了頓。


    “是這樣啊,吳主任,我插一句。”賈斌發言了。


    “在郵路改造上,我這邊跟王丹平同誌,通過跟車發現,可以不完全按照每條郵路一分為二,大小車套跑的模式。”


    “你繼續說。”王副局長發話了。


    “一來,可以把支線的交接點換在主路沿線交接,支線由縣局自行請社會車輛帶運解決,這樣一來,不用加一人一車,當然這個還要跟各縣溝通才能定。”賈斌頓了一下。


    “還有嗎?”王副局長問。


    “二來考慮兩線並一線。把路向一致的兩條線路並成一條,大小車套跑,避免郵車空置,浪費資源。當然這個對分揀部門而言,整個作業組織和分揀關係都要重新調整。需要楊主任這邊點頭才行啊。”賈斌轉頭看向楊洪剛。


    楊洪剛一聲不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城中村六個平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花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花伴並收藏城中村六個平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