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主任辦公室除了滿是監控屏外,還有一個對講機,平日裏他就站在辦公室的欄杆上,拿著對講機指揮各小組作業。
“卸車的,823三分鍾後進局,準備卸車!”
“包件組和標快組注意,823帶運的包件量大,做好人員準備。”
“報刊組,加快進度,還剩十分鍾要趕發市內二頻次趟車,剩餘的幾袋趕緊上車,不能延誤發車時間。”
“機要,機要的人呢。劉陽,你去看一下,機要郵件怎麽還擺在那沒人看管。看看機要員去哪了!”
……
王丹平發愣的那一會兒時間,楊主任片刻沒閑著。他忙碌地通過大屏和對講機,在指揮一線生產。
這班沒法跟啊,來了就是耽誤人家時間。王丹平想。
楊主任一邊指揮一邊歉意地對王丹平笑了笑。
王丹平看著進進出出的郵車,再看著忙忙碌碌的生產現場,聽著皮帶機的轟鳴聲,聽著楊主任通過對講機不斷下這指令,自己根本插不上手。
一上午時間,就在他一臉懵逼下消失了。啥也沒幹!
眼看快到吃中午飯時間了,王丹平覺著自己該離開了,總不至於留在這讓人家管飯吧。他跟楊主任告別後,直接奔郵運班找賈斌去了。
賈斌正在把茶具裏的茶葉往外倒,清理茶壺準備下班呢。見王丹平過來,起身打招呼。
“喲,丹平過來了。你看我這茶剛收拾完。”賈斌攤開雙手,意思是來了也沒茶喝,時間點沒踩對。
“我不找你喝茶。找你吃飯。”王丹平說。
“幾個意思?看來今天跟班不太順利啊。”賈斌看出王丹平的不悅。
“不提了,走,我請你吃飯去。你看老張在不在,叫一起呀。”王丹平說。
“這不還有一會才下班麽,你著啥急呀。坐下再說。”老賈一邊看表,一邊指著沙發讓王丹平就坐。
王丹平坐下,腦袋靠在沙發靠背上,眯著眼。他跟了一上午,腦袋發暈,耳朵裏還有皮帶機嗡嗡的聲音。
“怎麽突然想請我吃飯,再說了,請吃飯哪有請吃中午飯的,明顯是不給酒喝麽,沒誠意。”老賈打著哈哈。
“這不剛好到飯點了嗎,中午飯就不是飯啊。對了,老張在不在。”王丹平眯著眼睛說。
“你說的哪個老張,我這隊裏可有三四個老張。”老賈明知故問。
“張良民,老張。我跟了一班的那個老張。”王丹平說。
“哦。他呀,在,今天換跑市內。正愁中午飯沒著落呢。看來你是專程請他吃飯,我隻是沾了他的光了?”王丹平感覺,老賈今天的話特別多。
“隨你怎麽想吧,愛吃不吃。”
“走走走。這就走,行了吧。市局領導脾氣就是大。”老賈揶揄到。
叫上張良民,三人上街吃飯。地點就選在離中心局不遠的新月飯店,吃羊肉泡饃。這家羊肉泡饃做的地道,好多人從外縣專門趕過來,就為了吃這一口泡饃,去晚了沒有了。
老賈在路上提前給老板娘打電話訂餐,他跟這家店的老板娘熟悉。王丹平他們一去就直接上餐吃飯,不用排隊等候。
“怎麽樣,什麽是vip服務?這就是!”老賈吹著油湯,吸溜了一口,燙得歪頭咧嘴。
“你說說他,吃飯就吃飯,跟人老板娘套路上了。”張良民指著老賈跟王丹平說。
難得,張良民今天也開起了玩笑,王丹平感到稀奇,哈哈笑了起來。
“你個死老張,泡饃都堵不住你的嘴。”老賈也跟著笑起來。
“聽你的話,我今天跟了半天分揀組。可啥也沒學到,反倒把自己弄惡心了。”王丹平低頭邊吃飯邊說。
“我就看你臉色不太對勁兒。”老賈說。
“看來,我還是功夫不到啊。之前還大言不慚,要把流程捋順,現在看都看不懂。”王丹平搖搖頭,很是沮喪。
“怎麽,老楊這狗日的不配合?你等我回去撅他。”老賈說。
“不是不配合,他太忙,一上午都在對著顯示屏,拿對講機指揮生產。我根本就插不上話。下到車間吧,看皮帶機時間久了,頭暈。你說我是不是太矯情了。”王丹平問。
“這也不怪你,分揀車間為啥一百多號人?如果作業組織簡單,能要這麽多人嗎?一天進出口郵件上十萬件,就短短幾個小時,要分給上百個單位,哪那麽容易的。他老楊在那幹半輩子了,你才去幾個小時?真要讓你都看懂了,那他老楊就不叫楊鐵頭了。”
“什麽楊鐵頭?”王丹平不明所以。老賈就邊吃邊跟他講這老楊。
老楊全名叫楊洪剛,也是部隊轉業回來,被安排進了郵政局。跟老賈一樣,沒多少文化,一天還牛氣的不行。剛進局不招人待見,就被安排在分揀車間,這個全市最苦最累,條件最差的班組。
楊洪剛倒也不挑,他寧願幹這一線的辛苦活,也不願意坐在辦公室,一杯茶、一張報紙過一天的生活。年輕,有力氣,也有眼力見兒,啥活重幹啥,很快就跟班組的工人打成一片。年終投票,他連續三年當選為中心局年度生產標兵。
第四年開始,當上了包件組小組長。在部隊啥也沒學到,uu看書 ukashu 就學到了紀律和執行。他把唯一學到的一點用在了小組管理中,製定標準動作,嚴格執行,獎罰分明,雷厲風行。包件組在他的帶領下,質量列各小組之首。
兩年後,原分揀車間主任退休,楊洪剛成功當選,那年他才二十七歲。楊主任當選後,立馬在全車間推行標準化管理,實行“6s”管理,所有用品用具,定置定位,誰亂放罰誰。不聽指揮調度的,違反郵件處理規定的,出現業務差錯的,一律罰!罰!罰!
一些老同誌看不慣啦,愣頭青嘛!咱吃過的鹽比他吃過的飯都多,敢罰我們的錢?就暗地組織一幫人罷工,到市局鬧上訪,生產一度停產。
這在郵政企業可是大事,郵件延誤沒人處理了。源頭還在源源不斷進來,停產後的中心局好比堰塞湖,隨時會決堤。
情急之下,老楊給當時一兒塊當兵的老班長聯係,給他派了三個連的新兵,過來肩挑背抗,兩天兩夜,不眠不休,硬是把場地內積壓的所有郵件都趕發出口。
老楊這邊,頂著壓力,硬是把幾個帶頭鬧事的老員工給送回老家了。
“在我手底下,敢鬧事的,鐵飯碗也給你砸了!”老楊在召開班組全員大會上,瞪著銅鈴般大的布滿血絲的眼睛,拿頭咣咣地撞著二樓的欄杆,把這欄杆都砸出坑來。
這陣仗誰見過,眾人紛紛服軟,再也不敢鬧事。
於是,楊鐵頭的名號在三江市郵政局叫響了。他在分揀車間主任一職,一幹就是二十多年。
沒人替換,也沒人敢換。
“卸車的,823三分鍾後進局,準備卸車!”
“包件組和標快組注意,823帶運的包件量大,做好人員準備。”
“報刊組,加快進度,還剩十分鍾要趕發市內二頻次趟車,剩餘的幾袋趕緊上車,不能延誤發車時間。”
“機要,機要的人呢。劉陽,你去看一下,機要郵件怎麽還擺在那沒人看管。看看機要員去哪了!”
……
王丹平發愣的那一會兒時間,楊主任片刻沒閑著。他忙碌地通過大屏和對講機,在指揮一線生產。
這班沒法跟啊,來了就是耽誤人家時間。王丹平想。
楊主任一邊指揮一邊歉意地對王丹平笑了笑。
王丹平看著進進出出的郵車,再看著忙忙碌碌的生產現場,聽著皮帶機的轟鳴聲,聽著楊主任通過對講機不斷下這指令,自己根本插不上手。
一上午時間,就在他一臉懵逼下消失了。啥也沒幹!
眼看快到吃中午飯時間了,王丹平覺著自己該離開了,總不至於留在這讓人家管飯吧。他跟楊主任告別後,直接奔郵運班找賈斌去了。
賈斌正在把茶具裏的茶葉往外倒,清理茶壺準備下班呢。見王丹平過來,起身打招呼。
“喲,丹平過來了。你看我這茶剛收拾完。”賈斌攤開雙手,意思是來了也沒茶喝,時間點沒踩對。
“我不找你喝茶。找你吃飯。”王丹平說。
“幾個意思?看來今天跟班不太順利啊。”賈斌看出王丹平的不悅。
“不提了,走,我請你吃飯去。你看老張在不在,叫一起呀。”王丹平說。
“這不還有一會才下班麽,你著啥急呀。坐下再說。”老賈一邊看表,一邊指著沙發讓王丹平就坐。
王丹平坐下,腦袋靠在沙發靠背上,眯著眼。他跟了一上午,腦袋發暈,耳朵裏還有皮帶機嗡嗡的聲音。
“怎麽突然想請我吃飯,再說了,請吃飯哪有請吃中午飯的,明顯是不給酒喝麽,沒誠意。”老賈打著哈哈。
“這不剛好到飯點了嗎,中午飯就不是飯啊。對了,老張在不在。”王丹平眯著眼睛說。
“你說的哪個老張,我這隊裏可有三四個老張。”老賈明知故問。
“張良民,老張。我跟了一班的那個老張。”王丹平說。
“哦。他呀,在,今天換跑市內。正愁中午飯沒著落呢。看來你是專程請他吃飯,我隻是沾了他的光了?”王丹平感覺,老賈今天的話特別多。
“隨你怎麽想吧,愛吃不吃。”
“走走走。這就走,行了吧。市局領導脾氣就是大。”老賈揶揄到。
叫上張良民,三人上街吃飯。地點就選在離中心局不遠的新月飯店,吃羊肉泡饃。這家羊肉泡饃做的地道,好多人從外縣專門趕過來,就為了吃這一口泡饃,去晚了沒有了。
老賈在路上提前給老板娘打電話訂餐,他跟這家店的老板娘熟悉。王丹平他們一去就直接上餐吃飯,不用排隊等候。
“怎麽樣,什麽是vip服務?這就是!”老賈吹著油湯,吸溜了一口,燙得歪頭咧嘴。
“你說說他,吃飯就吃飯,跟人老板娘套路上了。”張良民指著老賈跟王丹平說。
難得,張良民今天也開起了玩笑,王丹平感到稀奇,哈哈笑了起來。
“你個死老張,泡饃都堵不住你的嘴。”老賈也跟著笑起來。
“聽你的話,我今天跟了半天分揀組。可啥也沒學到,反倒把自己弄惡心了。”王丹平低頭邊吃飯邊說。
“我就看你臉色不太對勁兒。”老賈說。
“看來,我還是功夫不到啊。之前還大言不慚,要把流程捋順,現在看都看不懂。”王丹平搖搖頭,很是沮喪。
“怎麽,老楊這狗日的不配合?你等我回去撅他。”老賈說。
“不是不配合,他太忙,一上午都在對著顯示屏,拿對講機指揮生產。我根本就插不上話。下到車間吧,看皮帶機時間久了,頭暈。你說我是不是太矯情了。”王丹平問。
“這也不怪你,分揀車間為啥一百多號人?如果作業組織簡單,能要這麽多人嗎?一天進出口郵件上十萬件,就短短幾個小時,要分給上百個單位,哪那麽容易的。他老楊在那幹半輩子了,你才去幾個小時?真要讓你都看懂了,那他老楊就不叫楊鐵頭了。”
“什麽楊鐵頭?”王丹平不明所以。老賈就邊吃邊跟他講這老楊。
老楊全名叫楊洪剛,也是部隊轉業回來,被安排進了郵政局。跟老賈一樣,沒多少文化,一天還牛氣的不行。剛進局不招人待見,就被安排在分揀車間,這個全市最苦最累,條件最差的班組。
楊洪剛倒也不挑,他寧願幹這一線的辛苦活,也不願意坐在辦公室,一杯茶、一張報紙過一天的生活。年輕,有力氣,也有眼力見兒,啥活重幹啥,很快就跟班組的工人打成一片。年終投票,他連續三年當選為中心局年度生產標兵。
第四年開始,當上了包件組小組長。在部隊啥也沒學到,uu看書 ukashu 就學到了紀律和執行。他把唯一學到的一點用在了小組管理中,製定標準動作,嚴格執行,獎罰分明,雷厲風行。包件組在他的帶領下,質量列各小組之首。
兩年後,原分揀車間主任退休,楊洪剛成功當選,那年他才二十七歲。楊主任當選後,立馬在全車間推行標準化管理,實行“6s”管理,所有用品用具,定置定位,誰亂放罰誰。不聽指揮調度的,違反郵件處理規定的,出現業務差錯的,一律罰!罰!罰!
一些老同誌看不慣啦,愣頭青嘛!咱吃過的鹽比他吃過的飯都多,敢罰我們的錢?就暗地組織一幫人罷工,到市局鬧上訪,生產一度停產。
這在郵政企業可是大事,郵件延誤沒人處理了。源頭還在源源不斷進來,停產後的中心局好比堰塞湖,隨時會決堤。
情急之下,老楊給當時一兒塊當兵的老班長聯係,給他派了三個連的新兵,過來肩挑背抗,兩天兩夜,不眠不休,硬是把場地內積壓的所有郵件都趕發出口。
老楊這邊,頂著壓力,硬是把幾個帶頭鬧事的老員工給送回老家了。
“在我手底下,敢鬧事的,鐵飯碗也給你砸了!”老楊在召開班組全員大會上,瞪著銅鈴般大的布滿血絲的眼睛,拿頭咣咣地撞著二樓的欄杆,把這欄杆都砸出坑來。
這陣仗誰見過,眾人紛紛服軟,再也不敢鬧事。
於是,楊鐵頭的名號在三江市郵政局叫響了。他在分揀車間主任一職,一幹就是二十多年。
沒人替換,也沒人敢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