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對於孔凡東提到的幾名核心技術成員,李從雲還是詳細詢問了一番的。
孔凡東果然是按照李從雲之前,“博采眾長”的思路招募成員,兩名汽車設計師一名是留德海歸,一名是留ri學子。其中留德的那位前年學成回國,進了一汽,這次是從一汽挖過來的,但是挖過來的,“價格”
讓李從雲慨歎不已:僅僅是年薪五萬塊。而那位留學ri本的,本來在豐田幹得好好的,耐不住孔凡東親自去ri本相邀,而且許下了設計總監的頭銜和年薪八萬的薪水,隻好,“勉為其難”跟他回國。
當然,無論八萬年薪也好,五萬年薪也罷,其在華夏國內都絕對是極高的工資。此時作為華夏汽車產業龍頭的一汽、東汽,高級工程師也大多還在兩千月薪徘徊,而李從雲堂堂哥處級地方實權領導的正式工資,甚至都還沒過一千。
就算以孔凡東的身家,請來這兩尊大神,都覺得有些肉疼。
不過汽車設計雖然極其重要,但孔凡東畢竟沒有李從雲那樣領先刀年的眼光,他最在乎的人才還是發動機工程師和變速箱工程師,至於底盤工程師,在他這兒都還要稍稍靠後。這當然是外行的特點,但這個想法說起來也不是特別外行,發動機和變速箱當然是重要的,隻是在孔凡東這兒變得更重要了一點罷了。
說到發動機,孔凡東忽然思索著說:,“那個從ri本回來的發動機工程師,我感覺是個學究型的人,我跟他談話,他也很少講出什麽格外吸引人的東西來。但是那個從德國大眾挖到的發動機工程師,他提到了一個東西我聽著好像有點意思。”
一聽這句話,李從雲立馬想起一個字母,“t”馬上問:“是不是渦輪增壓?”
孔凡東猛地睜大眼睛:,“你怎麽什麽都知道?”
李從雲哈哈一笑,含糊過去:,“我是專家嘛……”想想這句話也太扯淡了一點,就補充說:,“其實我隻是聽說大眾跟保時捷一直對這個渦輪增壓很有興趣,猜的而已。”
孔凡東仔細看了看李從雲,才點點頭說道:,“你說得沒錯,大眾集團對這個渦輪增壓器很有興趣,我說的這個發動機工程師名叫張弛他在大眾這兩年主要就是負責研究在發動機上安裝渦輪增壓器,據他說,大眾旗下的奧迪汽車正準備以奧迪100為原型推出一款帶有渦輪增壓器的新車型,可能會叫奧迪200,張弛說如果研製成功據說最高可以在相同的發動機排量下,提升發動機功率和扭矩大約15%-20%,很誇張的效果……嗯,最起碼也可以提升10%。”(無風注:這時候的技術所限,在穩定使用的情況下還隻能達到這個效果,其實不考慮穩定性和耐用性的情況下,渦輪增壓至少能提高40%以上。)
一聽這個名叫張弛的發動機工程師是主研渦輪增壓的,李從雲的興趣一下子上來了。他可是最清楚渦輪增壓是今後的發展趨勢到二十年後,連一直以直列六缸聞名全球的寶馬都不得不為其旗下的全係發動機裝上了渦輪增壓器,至於什麽雙渦輪單渦管、單渦輪雙渦管等等,那都是其更高端的增壓模式而已,隻不過寶馬在渦輪運用上本來就有很深厚的技術儲備一旦決定增壓,其發動機參數立即震撼全球罷了,但渦輪增壓這個風潮,絕對是大眾帶動起來的。
汽車發動機渦輪增壓技術肯定是今後發展的正確方向,這一點李從雲非常肯定,正因為這樣一個先進的技術引進改變了人們印象中,發動機排量越大輸出功率越大的理念。一般來說,汽車發動機的動力輸出與排量是成正比的,但為了追求動力提升的同時發動機製造的精密程度、重量以及油耗也被無限量增大,其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
為了化解這一矛盾那些富有鑽研精神的汽車工程師們創新式的使用了發動機增壓技術,它使發動機在獲得更加強勁動力的同時,其它方麵卻能夠保持之前的狀態。渦輪增壓技術,它已經有100多年曆史了。
1905年aelnedbuchi博士申請了第一款渦輪增壓器的專利,世界上第一台廢氣驅動的增壓器也於1912年問世,而渦輪增壓器的規模化生產出現在二戰時期,由美國首先將其運用在軍用飛機上。
在1925年aelnedbuchi利用廢氣增壓將車用引擎輸出功率提高40%,開始了車用渦輪增壓器的應用。到了19388年swioomachinewonkosunen製造了第一批渦輪增壓卡車引擎,但由於耐用性差很快銷聲匿跡。直到1蚓年,美國通用旗下的品牌oedo摸逼eef85轎車上首次安裝渦輪增壓器,使原有的巧升vc發動機的動力輸出從185馬力提升至215馬力。
對於渦輪增壓器來說,20世紀70年代是這項技術的一個轉折點,1977
年saab99將渦輪增壓器技術傳播得更廣泛,使20升發動機的動力性能可以與30升發動機相媲美,雖然這個品牌後來消失了,但它對於渦輪增壓技術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在同樣的時期,還有很多品牌將這項技術應用於自己旗下的量產車上,渦輪增壓技術在各大汽車賽事中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包括wrc、勒芒24小時等等。
渦輪增壓器中出現的增壓值(ban值)是指增壓後送入發動機的空氣壓力,單位是kg/m3,ban,poi。這些單位我們並不陌生,因為它也同樣出現在其它方麵,比如輪胎氣壓等等。這個增壓值的高低取決於渦輪增壓器的規格,以大眾ea11發動機為例(即一汽一大眾寶來上所使用的1.81發動機),它所使用的渦輪增壓器是kkk提供的k-03渦輪最大增壓值為0.3/ban瞬間最大增壓值為0.5ban。
另一個重要參數是a/r值,用以表達渦輪的特性,在改裝市場的渦輪增壓器銷售冊上也常有標明。a表示aena區域,指的是渦輪排氣側入口處最窄的橫切麵積(也就是可變截麵渦輪技術中的,“截麵”),r
(radiuo)則是代表半徑意思,指的是入口處最窄的橫切麵積的中心點到渦輪本體中心點的距離,而兩者的比例就是a/r
值。相對而言,壓氣端葉輪受a/r值的影響並不大,不過a/r值卻對排氣端渦輪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導流葉片的開度能夠影響導向渦輪葉片的氣流速度低轉速時開度小(左圖),提高空氣流速,高轉速時開度大(右圖),減小排氣負壓。a/r值越小,即排廢氣的流速較高”渦輪在低轉速區域的增壓反應越快,渦輪遲滯減低,渦輪也就能在較低的轉速區域取得較高的增壓。但同時a/r值越小,加大了排氣背壓高轉速廢氣流量不足,使高轉情況下的動力輸出有限。相反,a/r值越大,渦輪在低轉速區域的反應越差,盡管引擎的低轉速增壓效果較差,但在高轉速區域卻可以產生更大的動力,高轉高出力的傾向相當明確。
渦輪增壓的車輛時,突然深踩油門,會感覺到前旺1秒車子似乎沒有什麽變化,而當短暫的時間過後,發動機才會發力,此時的動力表現就是人們常說的渦輪遲滯感。雖然現在很多廠商都在適當的調整ax口值,讓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表現如同自然吸氣一樣流暢,但這也失去了渦輪增壓應有感覺,其實這就是魚和熊掌的關係。
在李從雲重生前的世界,國內消費者廣泛的接觸渦輪增壓技術還要追溯到1996年,當時一汽一大眾針對國內市場推出了奧迪200,它的出現可以說是國內汽車行業走向渦輪增壓時代的開始。而剛才孔凡東提到的這個張弛,居然參與了這項研究,李從雲對此感到非常振奮,或許張弛的加盟”是他重生以來,1卜蝴蝶翅膀扇出的又一個效應”這可能使華夏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出現比原先至少提早十年。
奧迪200的發動機就是在國內知名度非常高的型號為ea11發動機,除了奧迪200和後來國產的奧迪a6使用外,上海大眾也將這款發動機推廣下去。從帕薩特b5到後來的帕薩特新領域,這款1肝發動機一直是該車係的圭力。
當一汽一大眾推出邁騰(就是帕薩特b6)時,還將tso缸內直噴技術引入國內,相當於1.8t發動機的升級版本,在動力上也有了再次的提升。隨著渦輪增壓技術的推廣,後來在國內大眾品牌旗下的最新一代邁騰(帕薩特b7l)仍然在使用型號為ea88和ea11渦輪增壓發動機。
當然,在國內我們看到的渦輪增壓發動機也並非大眾獨有,上海通用同樣看好渦輪增壓的發展潛力,為了增加自己品牌旗下產品的競爭力,繼大眾之後,也開始大力推廣渦輪增壓發動機,並在旗下別克和雪佛蘭兩個品牌推出了渦輪增壓發動機,雖然渦輪增壓發動機暫時還沒有成為該品牌的主力,但不可否認的是,已經有更多的廠商認可了渦輪增壓在未來發展的肯定,隨著2011-2012年寶馬全麵換裝,“t+8at”(渦輪增壓+8檔手自一體),相信以後會有越來越多的品牌和車型應用渦輪增壓技術。
孔凡東雖然有些意外李從雲居然知道渦輪增壓,但他估計李從雲也隻是聽過這麽名詞,對其了解肯定不如聽過張弛工程師親自解說過的自己,於是解釋道:,“最早的渦輪增壓器用於跑車或方程式賽車上的,這樣在那些發動機排量受到限製的賽車比賽裏麵,發動機就能夠獲得更大的功率。”
李從雲也很想聽聽孔凡東從張弛那裏聽來的渦輪增壓器是個什麽樣子,再加上他自己對渦輪增壓也隻是一些技術層麵之外的了解,因此隻是微笑著點了點頭。
孔凡東以為李從雲果然隻是有所耳聞”並未深入了解,頓時興致來了,好為人師地說:,“眾所周知,發動機是靠燃料在汽缸內燃燒做功來產生功率的,由於輸入的燃料量受到吸入汽缸內空氣量的限製,因此發動機所產生的功率也會受到限製,如果婁動機的運行性能已處於最佳狀態,再增加輸出功率隻能通過壓縮更多的空氣進入汽缸來增加燃料量,從而提高燃燒做功能力。因此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渦輪增壓器是唯一能使發動機在工作效率不變的情況下增加輸出功率的機械裝置。
我們平常所說的渦輪增壓裝置其實就是一種空氣壓縮機,通過壓縮空氣來增加發動機的進氣量,一般來說,渦輪增壓都是利用發動機排出的廢氣慣性衝力來推動渦輪室內的渦輪,渦輪又帶動同軸的葉輪”葉輪壓送由空氣濾清器管道送來的空氣”使之增壓進入汽缸。當發動機轉速增快,廢氣排出速度與渦輪轉速也同步增快,葉輪就壓縮更多的空氣進入汽缸,空氣的壓力和密度增大可以燃燒更多的燃料,相應增加燃料量和調整一下發動機的轉速,就可以增加發動機的輸出功率了。”
李從雲插了一句話:,“我聽說渦輪增壓比較複雜而且交貴?”
孔凡東一拍大腿:,“我一開始也覺得渦輪增壓裝置可能非常複雜,其實並不複雜,張弛說”渦輪增壓裝置主要是由渦輪室和增壓器組成。
首先是渦輪室的進氣口與發動機排氣歧管相連,排氣口則接在排氣管上。
然後增壓器的進氣口與空氣濾清器管道相連,排氣口接在進氣歧管上,最後渦輪和葉輪分別裝在渦輪室和增壓器內,二者同軸剛性聯接。
這樣一個整體的渦輪增壓裝置就做好了。”
李從雲點點頭”他心裏想:這就等於說發動機就好像電腦cpu一樣被,“超頻”了。
“廢氣渦輪增壓係統,就是張弛在奧迪時主攻的渦輪增壓裝置,增壓器與發動機無任何機械聯係,實際上是一種空氣壓縮機,通過壓縮空氣來增加進氣量。它是利用發動機排出的廢氣慣性衝力來推動渦輪室內的渦輪,渦輪又帶動同軸的葉輪”葉輪壓送由空氣濾清器管道送來的空氣,使之增壓進入氣缸。當發動機轉速增快,廢氣排出速度與渦輪轉速也同步增快,葉輪就壓縮更多的空氣進入氣缸,空氣的壓力和密度增大可以燃燒更多的燃料,相應增加燃料量就可以增加發動機的輸出功率。
據他推算”加裝廢氣渦輪增壓器後的發動機功率及扭矩要增大20%-30%。但是廢氣渦輪增壓器技術也有其必須注意的地方,那就是泵輪和渦輪由一根軸相連,也就是轉子,發動機排出的廢氣驅動泵輪,泵輪帶動渦輪旋轉,渦輪轉動後給進氣係統增壓。增壓器安裝在發動機的排氣一側,所以增壓器的工作溫度很高,而且增壓器在工作時轉子的轉速非常高,可達到每分鍾十幾萬轉,如此高的轉速和溫度使得常見的機械滾針或滾珠軸承無法為轉子工作,因此渦輪增壓器要采用全浮動軸承,由機油來進行潤滑,還有冷卻液為增壓器進行冷卻……說到這裏,我不得不問一句:你真的覺得渦輪增壓是大勢所趨?――張弛提出了一個很大的研窮攻關計劃,而且他表示如果不做這個,他就不來了。我們暫時估計,起碼要投入幾千萬,你說這麽大一筆錢就搞一個增壓器,我不得愁成一團水了?”
李從雲斷然道:,“錢的問題必須想辦法解決,這個人一定要搞到手,坑蒙拐騙搶都要搞到手!”
孔凡東吃驚地看著李從雲,遲疑道:,“我雖然聽他說得前景挺好,也有些心動,不過你這個表現,太誇張了吧?渦輪增壓就有那麽大的魅力?就那麽完美無缺?值得這麽巨大的投資?”
他本來是希望李從雲給他一點心理安慰,要不然一下牟投進去這麽多錢,卻幹一個一時看不見效果的事,心理總有些不踏宴。
但不料,李從雲卻先給他潑了一飄冷水:,“完美無缺?不,渦輪增壓的確能夠提升發動機的動力,不過它的缺點也有不少,其中最明顯的就走動力輸出反應滯後。你回憶一下你說有的關渦輪增壓的工作原理就知道了,即由於葉輪的慣性作用對油門驟時變化反應遲緩,也就是說從你大腳踩油門加大馬力,到葉輪轉動將更多空氣壓進發動機獲得更大動力之間存在一個時間差,而且這個時間還不短。據我了解,一般經過改良的渦輪增壓也要至少2秒左右來增加或者減少發動機動力輸出。
如果你要突然加速的話,瞬間會有提不上速度的感覺。”
李從雲說到這裏,舉了個例子:”恍如保時捷當年推出的那款渦輪增壓“瓦n加”外號“寡fu製造者”就是因為由賽車改為民用的渦輪增壓很多人不習慣,油門下去,車還沒提速,等提速的時候,動力又突然變得太過暴躁,駕駛員來不及適應,就悲劇了……”
孔凡東愕然一下,忽然鬱悶道:,“那還搞什麽?”
李從雲正色道:“不能因為現在還不完美,就否定今後的發展。
當初汽車剛剛出現的時候,噪音極大,速度擠滿,還特別費油,那時候開汽車的人長期被坐馬車的人嘲笑,可現在還有馬車笑汽車嗎?渦輪增壓也是如此,現在看來問題好像不少,但是隨著技術進步,這種情況一定會得到緩解”如果我們等到世界先進的汽車生產國、生產商已經在渦輪增壓上取得絕對領先優勢之後才進行研發,勢必再次落後。現在奧迪已經走在前麵了,但是領先應該還不算特別多,我們奮起直追,還是有希望的,這個希望”我認為最低限度是要能跟上人家的腳步。”
李從雲其實也知道,隨著技術的進步,雖然各個使用渦輪增壓的廠家都在對渦輪增壓技術進行改進,但是由於設計原理問題,因此安裝了渦輪增壓器的汽車駕駛起來的感覺是和大排量的汽車有一定差異的。譬如說買了1.8t的渦輪增壓汽車,按理說其功率和扭矩基本上等同於2.5排量的參數”但在奐際的行駛之中,加速肯定不如2.4l的,但是隻要度過了那段等待期的動力同樣會竄上來,因此如果你追求駕駛的感覺的話,渦輪增壓引擎並不適合你,如果你是跑高速之類的,渦輪增壓才顯得特別有用。其實這個所謂的,“等待期”並不長,最多一秒而已,
在民用時的效果並不像想象中的差別那麽大。
隻是,如果你的愛車經常在城市內行駛,那麽有必要考慮需要什麽樣的渦輪增壓,因為渦輪並不是隨時都在啟動的。對於那些啟動轉速高的渦輪增壓發動機,據李從雲當初的了解,拿斯巴魯翼豹的渦輪增壓來說,它的啟動是在3500轉左右,5擋能夠上到3500轉估計速度都破120
了,除非你故意停留在低檔位,否則不超過1力公裏的時速翼豹的渦輪增壓根本無法啟動。那麽這種時候,那些低轉速啟動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就會顯得更為合適,例如大眾的1.4to發動機,在1750甚至1500轉的時候渦輪增就介入了,即使在2000-3000換檔,也能保證換檔前後轉速保持在燃油應用效率更高的渦輪增壓區域。
李從雲認為這種小排量、低扭矩時主動介入的渦輪,會更適合未來的發展,如果孔凡東能接受這個觀點,一定要勸他帶領今後的開發團隊朝這方麵發展。
當然,此外混輪增壓還有維護保養方麵的問題,就拿寶來的1.8t來說,6萬公裏左右就要更換渦輪了,雖然次數不算多,畢竟給自己的車無形之中又增加了一筆維護保養費,這個對經濟環境還不是特別好的車主來說也特別值得注意。所以今後如果要開發渦輪增壓,李從雲還要提議孔凡東他們注意這個問題,即渦輪增壓器的耐用性問題,太交貴的渦輪增壓器,國內的消費者可能會心有顧慮。
但是不管怎麽說,今後的世界,由於環境汙染的惡劣影響,對汽車尾氣排放的要求肯定會越來越高”老氣的發動機技術淘汰一定會成必然,更多充分利用能源的技術也一定要不停的研發。同時由於全球能源危機的巨大影響,更加節能的新能源技術必將在發動機技術的發展上書寫重重的一筆。
所謂新能源技術,包括什麽混合動力車之類的,李從雲當然知道是個發展趨勢,但現在提出來,未免好高鶩遠,孔凡東的汽車廠畢竟八字還沒有一撇呢,能夠先給他確立這個渦輪增壓的發動機發展放向”
已經很了不起了。
至於變速箱技術,當然主要從自動變速箱考慮,其中cvt技杠無級變速)可以先搞出一個來,然後的主攻方向還是在at(手自一體)技術上。
李從雲想到這裏,補充了一句:,“咱們要做車”不能隻停留在“能開,這個檔次”必須把檔次做上來。沒有高檔次,就沒有高的品牌附加值,這一點你比我更清楚其中的差別。就好比你的卡拉ok廳,如果裝修、服務踉蹌邊小店似的,一晚上能收那麽多錢嗎?”
,“這個我當然知道。”孔凡東點點頭:,“品牌的含金量問題,我太清楚了。其實也正因為清楚,所以我對此也是有些擔心的。奔馳、寶馬這些品牌,都是經過曆史沉澱的,特別是奔馳,一說汽車就知道,汽車就是人家奔馳最先造出來的,奔馳的底蘊誰也比不了。而寶馬經過這大幾十年的發展,其在運動轎車領域也已經鞏固了地位。更不用說跑車界的法拉利、保時捷和瑪莎拉蒂這些和奢華級的勞斯萊斯,這都是地位無法撼動的龐然巨物,豐田打造淩誌(雷克薩斯)這麽久,也還沒法跟人家抗衡,我們要做汽車……前路漫漫阿。”
李從雲笑道:“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再難的事,不去做怎麽會知道能不能成功?”
“那廠區的事情,你這邊沒問題吧?”孔凡東問道。
李從雲忽然正色起來:“我正要跟你說這件事,汽車整車廠,在我們這兒建設廠房也是肯定不行的現在我們必須想一個辦法,就是必須兼顧兩個條件:一是建設的廠房現在就能用二是今後擴建成了整車廠以後依然能用。”
孔凡東點點頭:“那你的想法是……怎麽辦?”
李從雲沉吟著說:“我有兩個辦法,第一個辦法是,你先做摩托車企業,暗中進行整車開發:第二個辦法是,你先做汽車零部件,但是要做大型零部件,譬如汽車底盤、變速箱、發動機,或者至少也要做abs、ebd這種,同時暗地進行整車開發。”
“各有什麽優勢和劣勢呢?”孔凡東知道李從雲肯定對優劣有過考慮,其實他也考慮過,但此時卻打算先問李從雲的看法。
“先做摩托車的好處是現在摩托車市場比較大,而且實際上摩托車行業入門的門檻很低,開發也好,製造也好,包括零部件配套,都很容易,而且關鍵是效益不會差。
這麽做的壞處則是今後轉型會困難一點。特別是你今後轉型到汽車行業,人家一聽就有可能說:哦,就是那個做摩托車的?這是一個比較不好的因素。”
孔凡東點點頭,看著李從雲:“那做汽車零部件呢?”
李從雲鄭重道:“做零部件就得像我剛才說的,做大型零部件,這其中專業生產底盤是最困難的,我估計我們第一步做不到這點。其次是發動機,這一點難度也不小,尤其是我們要考慮到我們研製的第一台發動機一開始麵世的時候,市場不一定好,所以我覺得發動機項目可以先研究著,等成熟了再推出。我認為我們首要可以做的是變速器,變速器的技術條件當然要求比較高,但是我們可以先買進一條手動變速器的生產線,先生產手動變速器,這個東西技術含量就不是很高,生產線也比較好買,以我們現在國內的汽車行業發展速度來說,手動擋變速器的銷路暫時還是不愁的。與此同時,我們就要研究自動擋變速器,這個東西人家不一定會賣,賣的話也肯定是高價,以現在我們手頭的資金,肯定是不夠的隻能自己幹。我的建議是,主攻at變速箱,次攻cvt變速箱,至於amt之類就不要去做了,浪費時間浪費金錢。”
孔凡東先是點了點頭,然後有遲疑道:“如果這樣的話,我引進的這些人才,豈不是有一大半暫時失業了?我怕就算我給錢,也留不住人啊。”
李從雲笑起來:“這也有什麽困難的?望梅止渴、畫餅充饑就走了:兩個設計師你隻管讓他們設計圖紙論證完成,不管做不做,你都發獎金,然後繼續讓他們設計。底盤工程師也有活幹,我們現在雖然不能造但設計、論證可以吧?生產幾個樣本做測試沒有問題吧?還怕閑著沒事的話,你去買幾輛奔馳、寶馬什麽的,讓他們去拆了研究,然後繼續設計、論證,咱們得爭取轉向做整車的時候直接就能拿出產品來不是?”
孔凡東恍然,當下就點點頭,嘿嘿笑道:“我就怕我高薪請來幾個吃白飯的,而且還不是他們自己想吃白飯而是我沒事情安排給他們,那就太扯淡了。”
李從雲笑著搖搖頭:“資本家心態,我理解的。”他當然理解,前世他自己豈不就是這麽一個“資本家”麽?
然後又說道:“那個搞全車點子設備的,也別閑著去研究那些什麽電子扭矩控製係統、電子懸架係統、電子轉向係統、電子防滑係統、
電子穩定係統、電子製動係統等等可以研究的東西多呢,什麽都怕,就是不怕沒事幹。”
孔凡東笑罵道:“咱倆到底誰是資本家啊?”
李從雲也哈哈一笑:“我是共產黨員,當然要深度研究資本家的習性,要不然怎麽怎麽防備你的糖衣大炮?”
孔凡東忽然一拍大腿:“對了,你別說糖衣大炮我還真給你準備了一尊,不過暫時還沒到位。”
李從雲奇道:“什麽玩意兒這麽難準備,你想給我弄架飛機不成?
那玩意兒我還真不敢要。”
“我還給你送航母呢!飛機”孔凡東沒好氣地道:“我打算呢,等我的汽車廠生產出第一輛車就送給你。”
李從雲哈哈一笑:“好啊,這個禮物我敢收不過我是代表我們區委來收。”
“君子一言。”
“袖馬難追!”
兩今年輕人笑著,伸手合擊一掌。
孔凡東然後立馬恢複資本家本色,說道:“地皮的事情,你可得給我個好價格,要不然我先期投資太大,就怕資金鏈緊張了。”
李從雲點了點頭:“這件事沒得說,既然是我邀請你來的,在我的職權範圍之內,我們開發區方麵所能給的優惠政策我都可以照顧到你,但是超過這個限度,我也沒有辦法,這一點你應該可以理解吧。”
“我知道,有你這句話就行,我知道你們是國家級開發區,優惠政策還是很充足的第一期工程,我要起碼十萬平方米的廠房,這個規模是有點小,但是你得給我計劃好,畢竟現代的大型汽車企業都有幾百萬平方米的占地麵積,所以到時候我是肯定要擴大麵積的。因此,我這個廠區周邊的地皮,你可先別劃給別人,要不然以後是個大麻煩。”
李從雲收斂了笑容,腦子裏想了想,說:“我們區分管城市規劃的新常務哥區長很快就要上任,這個人是我一個朋友的叔叔,現在跟我已經談好,我們是合作關係,規劃方麵,我必須在跟他商議之後給你確切答複,不過我想,問題應該不大你知道,我們島城開發區現在就是一個空殼子,到處都是空地,現在應該還是比較好規劃的。就是有一點你得早做思想準備。”
“什麽?”
“廠區給你劃1得偏遠一點,交通條件可能沒那麽好,一開始的時候,運輸會麻煩一點,當然了,我也會盡快想辦法給你解決。”李從雲正色道。
孔凡東微微猶豫了一下,點點頭:“好,我相信你。”
預祝大家明天情人節快樂,甜甜迷迷每一天。。
對於孔凡東提到的幾名核心技術成員,李從雲還是詳細詢問了一番的。
孔凡東果然是按照李從雲之前,“博采眾長”的思路招募成員,兩名汽車設計師一名是留德海歸,一名是留ri學子。其中留德的那位前年學成回國,進了一汽,這次是從一汽挖過來的,但是挖過來的,“價格”
讓李從雲慨歎不已:僅僅是年薪五萬塊。而那位留學ri本的,本來在豐田幹得好好的,耐不住孔凡東親自去ri本相邀,而且許下了設計總監的頭銜和年薪八萬的薪水,隻好,“勉為其難”跟他回國。
當然,無論八萬年薪也好,五萬年薪也罷,其在華夏國內都絕對是極高的工資。此時作為華夏汽車產業龍頭的一汽、東汽,高級工程師也大多還在兩千月薪徘徊,而李從雲堂堂哥處級地方實權領導的正式工資,甚至都還沒過一千。
就算以孔凡東的身家,請來這兩尊大神,都覺得有些肉疼。
不過汽車設計雖然極其重要,但孔凡東畢竟沒有李從雲那樣領先刀年的眼光,他最在乎的人才還是發動機工程師和變速箱工程師,至於底盤工程師,在他這兒都還要稍稍靠後。這當然是外行的特點,但這個想法說起來也不是特別外行,發動機和變速箱當然是重要的,隻是在孔凡東這兒變得更重要了一點罷了。
說到發動機,孔凡東忽然思索著說:,“那個從ri本回來的發動機工程師,我感覺是個學究型的人,我跟他談話,他也很少講出什麽格外吸引人的東西來。但是那個從德國大眾挖到的發動機工程師,他提到了一個東西我聽著好像有點意思。”
一聽這句話,李從雲立馬想起一個字母,“t”馬上問:“是不是渦輪增壓?”
孔凡東猛地睜大眼睛:,“你怎麽什麽都知道?”
李從雲哈哈一笑,含糊過去:,“我是專家嘛……”想想這句話也太扯淡了一點,就補充說:,“其實我隻是聽說大眾跟保時捷一直對這個渦輪增壓很有興趣,猜的而已。”
孔凡東仔細看了看李從雲,才點點頭說道:,“你說得沒錯,大眾集團對這個渦輪增壓器很有興趣,我說的這個發動機工程師名叫張弛他在大眾這兩年主要就是負責研究在發動機上安裝渦輪增壓器,據他說,大眾旗下的奧迪汽車正準備以奧迪100為原型推出一款帶有渦輪增壓器的新車型,可能會叫奧迪200,張弛說如果研製成功據說最高可以在相同的發動機排量下,提升發動機功率和扭矩大約15%-20%,很誇張的效果……嗯,最起碼也可以提升10%。”(無風注:這時候的技術所限,在穩定使用的情況下還隻能達到這個效果,其實不考慮穩定性和耐用性的情況下,渦輪增壓至少能提高40%以上。)
一聽這個名叫張弛的發動機工程師是主研渦輪增壓的,李從雲的興趣一下子上來了。他可是最清楚渦輪增壓是今後的發展趨勢到二十年後,連一直以直列六缸聞名全球的寶馬都不得不為其旗下的全係發動機裝上了渦輪增壓器,至於什麽雙渦輪單渦管、單渦輪雙渦管等等,那都是其更高端的增壓模式而已,隻不過寶馬在渦輪運用上本來就有很深厚的技術儲備一旦決定增壓,其發動機參數立即震撼全球罷了,但渦輪增壓這個風潮,絕對是大眾帶動起來的。
汽車發動機渦輪增壓技術肯定是今後發展的正確方向,這一點李從雲非常肯定,正因為這樣一個先進的技術引進改變了人們印象中,發動機排量越大輸出功率越大的理念。一般來說,汽車發動機的動力輸出與排量是成正比的,但為了追求動力提升的同時發動機製造的精密程度、重量以及油耗也被無限量增大,其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
為了化解這一矛盾那些富有鑽研精神的汽車工程師們創新式的使用了發動機增壓技術,它使發動機在獲得更加強勁動力的同時,其它方麵卻能夠保持之前的狀態。渦輪增壓技術,它已經有100多年曆史了。
1905年aelnedbuchi博士申請了第一款渦輪增壓器的專利,世界上第一台廢氣驅動的增壓器也於1912年問世,而渦輪增壓器的規模化生產出現在二戰時期,由美國首先將其運用在軍用飛機上。
在1925年aelnedbuchi利用廢氣增壓將車用引擎輸出功率提高40%,開始了車用渦輪增壓器的應用。到了19388年swioomachinewonkosunen製造了第一批渦輪增壓卡車引擎,但由於耐用性差很快銷聲匿跡。直到1蚓年,美國通用旗下的品牌oedo摸逼eef85轎車上首次安裝渦輪增壓器,使原有的巧升vc發動機的動力輸出從185馬力提升至215馬力。
對於渦輪增壓器來說,20世紀70年代是這項技術的一個轉折點,1977
年saab99將渦輪增壓器技術傳播得更廣泛,使20升發動機的動力性能可以與30升發動機相媲美,雖然這個品牌後來消失了,但它對於渦輪增壓技術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在同樣的時期,還有很多品牌將這項技術應用於自己旗下的量產車上,渦輪增壓技術在各大汽車賽事中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包括wrc、勒芒24小時等等。
渦輪增壓器中出現的增壓值(ban值)是指增壓後送入發動機的空氣壓力,單位是kg/m3,ban,poi。這些單位我們並不陌生,因為它也同樣出現在其它方麵,比如輪胎氣壓等等。這個增壓值的高低取決於渦輪增壓器的規格,以大眾ea11發動機為例(即一汽一大眾寶來上所使用的1.81發動機),它所使用的渦輪增壓器是kkk提供的k-03渦輪最大增壓值為0.3/ban瞬間最大增壓值為0.5ban。
另一個重要參數是a/r值,用以表達渦輪的特性,在改裝市場的渦輪增壓器銷售冊上也常有標明。a表示aena區域,指的是渦輪排氣側入口處最窄的橫切麵積(也就是可變截麵渦輪技術中的,“截麵”),r
(radiuo)則是代表半徑意思,指的是入口處最窄的橫切麵積的中心點到渦輪本體中心點的距離,而兩者的比例就是a/r
值。相對而言,壓氣端葉輪受a/r值的影響並不大,不過a/r值卻對排氣端渦輪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導流葉片的開度能夠影響導向渦輪葉片的氣流速度低轉速時開度小(左圖),提高空氣流速,高轉速時開度大(右圖),減小排氣負壓。a/r值越小,即排廢氣的流速較高”渦輪在低轉速區域的增壓反應越快,渦輪遲滯減低,渦輪也就能在較低的轉速區域取得較高的增壓。但同時a/r值越小,加大了排氣背壓高轉速廢氣流量不足,使高轉情況下的動力輸出有限。相反,a/r值越大,渦輪在低轉速區域的反應越差,盡管引擎的低轉速增壓效果較差,但在高轉速區域卻可以產生更大的動力,高轉高出力的傾向相當明確。
渦輪增壓的車輛時,突然深踩油門,會感覺到前旺1秒車子似乎沒有什麽變化,而當短暫的時間過後,發動機才會發力,此時的動力表現就是人們常說的渦輪遲滯感。雖然現在很多廠商都在適當的調整ax口值,讓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表現如同自然吸氣一樣流暢,但這也失去了渦輪增壓應有感覺,其實這就是魚和熊掌的關係。
在李從雲重生前的世界,國內消費者廣泛的接觸渦輪增壓技術還要追溯到1996年,當時一汽一大眾針對國內市場推出了奧迪200,它的出現可以說是國內汽車行業走向渦輪增壓時代的開始。而剛才孔凡東提到的這個張弛,居然參與了這項研究,李從雲對此感到非常振奮,或許張弛的加盟”是他重生以來,1卜蝴蝶翅膀扇出的又一個效應”這可能使華夏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出現比原先至少提早十年。
奧迪200的發動機就是在國內知名度非常高的型號為ea11發動機,除了奧迪200和後來國產的奧迪a6使用外,上海大眾也將這款發動機推廣下去。從帕薩特b5到後來的帕薩特新領域,這款1肝發動機一直是該車係的圭力。
當一汽一大眾推出邁騰(就是帕薩特b6)時,還將tso缸內直噴技術引入國內,相當於1.8t發動機的升級版本,在動力上也有了再次的提升。隨著渦輪增壓技術的推廣,後來在國內大眾品牌旗下的最新一代邁騰(帕薩特b7l)仍然在使用型號為ea88和ea11渦輪增壓發動機。
當然,在國內我們看到的渦輪增壓發動機也並非大眾獨有,上海通用同樣看好渦輪增壓的發展潛力,為了增加自己品牌旗下產品的競爭力,繼大眾之後,也開始大力推廣渦輪增壓發動機,並在旗下別克和雪佛蘭兩個品牌推出了渦輪增壓發動機,雖然渦輪增壓發動機暫時還沒有成為該品牌的主力,但不可否認的是,已經有更多的廠商認可了渦輪增壓在未來發展的肯定,隨著2011-2012年寶馬全麵換裝,“t+8at”(渦輪增壓+8檔手自一體),相信以後會有越來越多的品牌和車型應用渦輪增壓技術。
孔凡東雖然有些意外李從雲居然知道渦輪增壓,但他估計李從雲也隻是聽過這麽名詞,對其了解肯定不如聽過張弛工程師親自解說過的自己,於是解釋道:,“最早的渦輪增壓器用於跑車或方程式賽車上的,這樣在那些發動機排量受到限製的賽車比賽裏麵,發動機就能夠獲得更大的功率。”
李從雲也很想聽聽孔凡東從張弛那裏聽來的渦輪增壓器是個什麽樣子,再加上他自己對渦輪增壓也隻是一些技術層麵之外的了解,因此隻是微笑著點了點頭。
孔凡東以為李從雲果然隻是有所耳聞”並未深入了解,頓時興致來了,好為人師地說:,“眾所周知,發動機是靠燃料在汽缸內燃燒做功來產生功率的,由於輸入的燃料量受到吸入汽缸內空氣量的限製,因此發動機所產生的功率也會受到限製,如果婁動機的運行性能已處於最佳狀態,再增加輸出功率隻能通過壓縮更多的空氣進入汽缸來增加燃料量,從而提高燃燒做功能力。因此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渦輪增壓器是唯一能使發動機在工作效率不變的情況下增加輸出功率的機械裝置。
我們平常所說的渦輪增壓裝置其實就是一種空氣壓縮機,通過壓縮空氣來增加發動機的進氣量,一般來說,渦輪增壓都是利用發動機排出的廢氣慣性衝力來推動渦輪室內的渦輪,渦輪又帶動同軸的葉輪”葉輪壓送由空氣濾清器管道送來的空氣”使之增壓進入汽缸。當發動機轉速增快,廢氣排出速度與渦輪轉速也同步增快,葉輪就壓縮更多的空氣進入汽缸,空氣的壓力和密度增大可以燃燒更多的燃料,相應增加燃料量和調整一下發動機的轉速,就可以增加發動機的輸出功率了。”
李從雲插了一句話:,“我聽說渦輪增壓比較複雜而且交貴?”
孔凡東一拍大腿:,“我一開始也覺得渦輪增壓裝置可能非常複雜,其實並不複雜,張弛說”渦輪增壓裝置主要是由渦輪室和增壓器組成。
首先是渦輪室的進氣口與發動機排氣歧管相連,排氣口則接在排氣管上。
然後增壓器的進氣口與空氣濾清器管道相連,排氣口接在進氣歧管上,最後渦輪和葉輪分別裝在渦輪室和增壓器內,二者同軸剛性聯接。
這樣一個整體的渦輪增壓裝置就做好了。”
李從雲點點頭”他心裏想:這就等於說發動機就好像電腦cpu一樣被,“超頻”了。
“廢氣渦輪增壓係統,就是張弛在奧迪時主攻的渦輪增壓裝置,增壓器與發動機無任何機械聯係,實際上是一種空氣壓縮機,通過壓縮空氣來增加進氣量。它是利用發動機排出的廢氣慣性衝力來推動渦輪室內的渦輪,渦輪又帶動同軸的葉輪”葉輪壓送由空氣濾清器管道送來的空氣,使之增壓進入氣缸。當發動機轉速增快,廢氣排出速度與渦輪轉速也同步增快,葉輪就壓縮更多的空氣進入氣缸,空氣的壓力和密度增大可以燃燒更多的燃料,相應增加燃料量就可以增加發動機的輸出功率。
據他推算”加裝廢氣渦輪增壓器後的發動機功率及扭矩要增大20%-30%。但是廢氣渦輪增壓器技術也有其必須注意的地方,那就是泵輪和渦輪由一根軸相連,也就是轉子,發動機排出的廢氣驅動泵輪,泵輪帶動渦輪旋轉,渦輪轉動後給進氣係統增壓。增壓器安裝在發動機的排氣一側,所以增壓器的工作溫度很高,而且增壓器在工作時轉子的轉速非常高,可達到每分鍾十幾萬轉,如此高的轉速和溫度使得常見的機械滾針或滾珠軸承無法為轉子工作,因此渦輪增壓器要采用全浮動軸承,由機油來進行潤滑,還有冷卻液為增壓器進行冷卻……說到這裏,我不得不問一句:你真的覺得渦輪增壓是大勢所趨?――張弛提出了一個很大的研窮攻關計劃,而且他表示如果不做這個,他就不來了。我們暫時估計,起碼要投入幾千萬,你說這麽大一筆錢就搞一個增壓器,我不得愁成一團水了?”
李從雲斷然道:,“錢的問題必須想辦法解決,這個人一定要搞到手,坑蒙拐騙搶都要搞到手!”
孔凡東吃驚地看著李從雲,遲疑道:,“我雖然聽他說得前景挺好,也有些心動,不過你這個表現,太誇張了吧?渦輪增壓就有那麽大的魅力?就那麽完美無缺?值得這麽巨大的投資?”
他本來是希望李從雲給他一點心理安慰,要不然一下牟投進去這麽多錢,卻幹一個一時看不見效果的事,心理總有些不踏宴。
但不料,李從雲卻先給他潑了一飄冷水:,“完美無缺?不,渦輪增壓的確能夠提升發動機的動力,不過它的缺點也有不少,其中最明顯的就走動力輸出反應滯後。你回憶一下你說有的關渦輪增壓的工作原理就知道了,即由於葉輪的慣性作用對油門驟時變化反應遲緩,也就是說從你大腳踩油門加大馬力,到葉輪轉動將更多空氣壓進發動機獲得更大動力之間存在一個時間差,而且這個時間還不短。據我了解,一般經過改良的渦輪增壓也要至少2秒左右來增加或者減少發動機動力輸出。
如果你要突然加速的話,瞬間會有提不上速度的感覺。”
李從雲說到這裏,舉了個例子:”恍如保時捷當年推出的那款渦輪增壓“瓦n加”外號“寡fu製造者”就是因為由賽車改為民用的渦輪增壓很多人不習慣,油門下去,車還沒提速,等提速的時候,動力又突然變得太過暴躁,駕駛員來不及適應,就悲劇了……”
孔凡東愕然一下,忽然鬱悶道:,“那還搞什麽?”
李從雲正色道:“不能因為現在還不完美,就否定今後的發展。
當初汽車剛剛出現的時候,噪音極大,速度擠滿,還特別費油,那時候開汽車的人長期被坐馬車的人嘲笑,可現在還有馬車笑汽車嗎?渦輪增壓也是如此,現在看來問題好像不少,但是隨著技術進步,這種情況一定會得到緩解”如果我們等到世界先進的汽車生產國、生產商已經在渦輪增壓上取得絕對領先優勢之後才進行研發,勢必再次落後。現在奧迪已經走在前麵了,但是領先應該還不算特別多,我們奮起直追,還是有希望的,這個希望”我認為最低限度是要能跟上人家的腳步。”
李從雲其實也知道,隨著技術的進步,雖然各個使用渦輪增壓的廠家都在對渦輪增壓技術進行改進,但是由於設計原理問題,因此安裝了渦輪增壓器的汽車駕駛起來的感覺是和大排量的汽車有一定差異的。譬如說買了1.8t的渦輪增壓汽車,按理說其功率和扭矩基本上等同於2.5排量的參數”但在奐際的行駛之中,加速肯定不如2.4l的,但是隻要度過了那段等待期的動力同樣會竄上來,因此如果你追求駕駛的感覺的話,渦輪增壓引擎並不適合你,如果你是跑高速之類的,渦輪增壓才顯得特別有用。其實這個所謂的,“等待期”並不長,最多一秒而已,
在民用時的效果並不像想象中的差別那麽大。
隻是,如果你的愛車經常在城市內行駛,那麽有必要考慮需要什麽樣的渦輪增壓,因為渦輪並不是隨時都在啟動的。對於那些啟動轉速高的渦輪增壓發動機,據李從雲當初的了解,拿斯巴魯翼豹的渦輪增壓來說,它的啟動是在3500轉左右,5擋能夠上到3500轉估計速度都破120
了,除非你故意停留在低檔位,否則不超過1力公裏的時速翼豹的渦輪增壓根本無法啟動。那麽這種時候,那些低轉速啟動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就會顯得更為合適,例如大眾的1.4to發動機,在1750甚至1500轉的時候渦輪增就介入了,即使在2000-3000換檔,也能保證換檔前後轉速保持在燃油應用效率更高的渦輪增壓區域。
李從雲認為這種小排量、低扭矩時主動介入的渦輪,會更適合未來的發展,如果孔凡東能接受這個觀點,一定要勸他帶領今後的開發團隊朝這方麵發展。
當然,此外混輪增壓還有維護保養方麵的問題,就拿寶來的1.8t來說,6萬公裏左右就要更換渦輪了,雖然次數不算多,畢竟給自己的車無形之中又增加了一筆維護保養費,這個對經濟環境還不是特別好的車主來說也特別值得注意。所以今後如果要開發渦輪增壓,李從雲還要提議孔凡東他們注意這個問題,即渦輪增壓器的耐用性問題,太交貴的渦輪增壓器,國內的消費者可能會心有顧慮。
但是不管怎麽說,今後的世界,由於環境汙染的惡劣影響,對汽車尾氣排放的要求肯定會越來越高”老氣的發動機技術淘汰一定會成必然,更多充分利用能源的技術也一定要不停的研發。同時由於全球能源危機的巨大影響,更加節能的新能源技術必將在發動機技術的發展上書寫重重的一筆。
所謂新能源技術,包括什麽混合動力車之類的,李從雲當然知道是個發展趨勢,但現在提出來,未免好高鶩遠,孔凡東的汽車廠畢竟八字還沒有一撇呢,能夠先給他確立這個渦輪增壓的發動機發展放向”
已經很了不起了。
至於變速箱技術,當然主要從自動變速箱考慮,其中cvt技杠無級變速)可以先搞出一個來,然後的主攻方向還是在at(手自一體)技術上。
李從雲想到這裏,補充了一句:,“咱們要做車”不能隻停留在“能開,這個檔次”必須把檔次做上來。沒有高檔次,就沒有高的品牌附加值,這一點你比我更清楚其中的差別。就好比你的卡拉ok廳,如果裝修、服務踉蹌邊小店似的,一晚上能收那麽多錢嗎?”
,“這個我當然知道。”孔凡東點點頭:,“品牌的含金量問題,我太清楚了。其實也正因為清楚,所以我對此也是有些擔心的。奔馳、寶馬這些品牌,都是經過曆史沉澱的,特別是奔馳,一說汽車就知道,汽車就是人家奔馳最先造出來的,奔馳的底蘊誰也比不了。而寶馬經過這大幾十年的發展,其在運動轎車領域也已經鞏固了地位。更不用說跑車界的法拉利、保時捷和瑪莎拉蒂這些和奢華級的勞斯萊斯,這都是地位無法撼動的龐然巨物,豐田打造淩誌(雷克薩斯)這麽久,也還沒法跟人家抗衡,我們要做汽車……前路漫漫阿。”
李從雲笑道:“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再難的事,不去做怎麽會知道能不能成功?”
“那廠區的事情,你這邊沒問題吧?”孔凡東問道。
李從雲忽然正色起來:“我正要跟你說這件事,汽車整車廠,在我們這兒建設廠房也是肯定不行的現在我們必須想一個辦法,就是必須兼顧兩個條件:一是建設的廠房現在就能用二是今後擴建成了整車廠以後依然能用。”
孔凡東點點頭:“那你的想法是……怎麽辦?”
李從雲沉吟著說:“我有兩個辦法,第一個辦法是,你先做摩托車企業,暗中進行整車開發:第二個辦法是,你先做汽車零部件,但是要做大型零部件,譬如汽車底盤、變速箱、發動機,或者至少也要做abs、ebd這種,同時暗地進行整車開發。”
“各有什麽優勢和劣勢呢?”孔凡東知道李從雲肯定對優劣有過考慮,其實他也考慮過,但此時卻打算先問李從雲的看法。
“先做摩托車的好處是現在摩托車市場比較大,而且實際上摩托車行業入門的門檻很低,開發也好,製造也好,包括零部件配套,都很容易,而且關鍵是效益不會差。
這麽做的壞處則是今後轉型會困難一點。特別是你今後轉型到汽車行業,人家一聽就有可能說:哦,就是那個做摩托車的?這是一個比較不好的因素。”
孔凡東點點頭,看著李從雲:“那做汽車零部件呢?”
李從雲鄭重道:“做零部件就得像我剛才說的,做大型零部件,這其中專業生產底盤是最困難的,我估計我們第一步做不到這點。其次是發動機,這一點難度也不小,尤其是我們要考慮到我們研製的第一台發動機一開始麵世的時候,市場不一定好,所以我覺得發動機項目可以先研究著,等成熟了再推出。我認為我們首要可以做的是變速器,變速器的技術條件當然要求比較高,但是我們可以先買進一條手動變速器的生產線,先生產手動變速器,這個東西技術含量就不是很高,生產線也比較好買,以我們現在國內的汽車行業發展速度來說,手動擋變速器的銷路暫時還是不愁的。與此同時,我們就要研究自動擋變速器,這個東西人家不一定會賣,賣的話也肯定是高價,以現在我們手頭的資金,肯定是不夠的隻能自己幹。我的建議是,主攻at變速箱,次攻cvt變速箱,至於amt之類就不要去做了,浪費時間浪費金錢。”
孔凡東先是點了點頭,然後有遲疑道:“如果這樣的話,我引進的這些人才,豈不是有一大半暫時失業了?我怕就算我給錢,也留不住人啊。”
李從雲笑起來:“這也有什麽困難的?望梅止渴、畫餅充饑就走了:兩個設計師你隻管讓他們設計圖紙論證完成,不管做不做,你都發獎金,然後繼續讓他們設計。底盤工程師也有活幹,我們現在雖然不能造但設計、論證可以吧?生產幾個樣本做測試沒有問題吧?還怕閑著沒事的話,你去買幾輛奔馳、寶馬什麽的,讓他們去拆了研究,然後繼續設計、論證,咱們得爭取轉向做整車的時候直接就能拿出產品來不是?”
孔凡東恍然,當下就點點頭,嘿嘿笑道:“我就怕我高薪請來幾個吃白飯的,而且還不是他們自己想吃白飯而是我沒事情安排給他們,那就太扯淡了。”
李從雲笑著搖搖頭:“資本家心態,我理解的。”他當然理解,前世他自己豈不就是這麽一個“資本家”麽?
然後又說道:“那個搞全車點子設備的,也別閑著去研究那些什麽電子扭矩控製係統、電子懸架係統、電子轉向係統、電子防滑係統、
電子穩定係統、電子製動係統等等可以研究的東西多呢,什麽都怕,就是不怕沒事幹。”
孔凡東笑罵道:“咱倆到底誰是資本家啊?”
李從雲也哈哈一笑:“我是共產黨員,當然要深度研究資本家的習性,要不然怎麽怎麽防備你的糖衣大炮?”
孔凡東忽然一拍大腿:“對了,你別說糖衣大炮我還真給你準備了一尊,不過暫時還沒到位。”
李從雲奇道:“什麽玩意兒這麽難準備,你想給我弄架飛機不成?
那玩意兒我還真不敢要。”
“我還給你送航母呢!飛機”孔凡東沒好氣地道:“我打算呢,等我的汽車廠生產出第一輛車就送給你。”
李從雲哈哈一笑:“好啊,這個禮物我敢收不過我是代表我們區委來收。”
“君子一言。”
“袖馬難追!”
兩今年輕人笑著,伸手合擊一掌。
孔凡東然後立馬恢複資本家本色,說道:“地皮的事情,你可得給我個好價格,要不然我先期投資太大,就怕資金鏈緊張了。”
李從雲點了點頭:“這件事沒得說,既然是我邀請你來的,在我的職權範圍之內,我們開發區方麵所能給的優惠政策我都可以照顧到你,但是超過這個限度,我也沒有辦法,這一點你應該可以理解吧。”
“我知道,有你這句話就行,我知道你們是國家級開發區,優惠政策還是很充足的第一期工程,我要起碼十萬平方米的廠房,這個規模是有點小,但是你得給我計劃好,畢竟現代的大型汽車企業都有幾百萬平方米的占地麵積,所以到時候我是肯定要擴大麵積的。因此,我這個廠區周邊的地皮,你可先別劃給別人,要不然以後是個大麻煩。”
李從雲收斂了笑容,腦子裏想了想,說:“我們區分管城市規劃的新常務哥區長很快就要上任,這個人是我一個朋友的叔叔,現在跟我已經談好,我們是合作關係,規劃方麵,我必須在跟他商議之後給你確切答複,不過我想,問題應該不大你知道,我們島城開發區現在就是一個空殼子,到處都是空地,現在應該還是比較好規劃的。就是有一點你得早做思想準備。”
“什麽?”
“廠區給你劃1得偏遠一點,交通條件可能沒那麽好,一開始的時候,運輸會麻煩一點,當然了,我也會盡快想辦法給你解決。”李從雲正色道。
孔凡東微微猶豫了一下,點點頭:“好,我相信你。”
預祝大家明天情人節快樂,甜甜迷迷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