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其實李從雲對王培均那些話的判斷基本沒有什麽差錯,王培均的實際目的,就是一邊釋放善意,一邊釋放壓力。這其實也算是一定程度上的“威逼利誘”。
釋放善意是為了告訴李從雲,你看,我王某人是看好你的,隻要你懂味,前途大大的有,我是組織部長嘛。
釋放壓力則是向李從雲表明,在島城這塊地上,無論發生什麽事情,都瞞不過我王部長,你搞的那個小額貸款的事情,雖然隻是個很小的事,可我不也知道了?隻要你在島城,就等於是在我的眼皮子底下,所以你小子老實點,不要以為有什麽事能瞞得住我。
但是李從雲的表現卻讓王培均有些意外。他回答的那一番話,沒有否認有這回事,但也沒有承認這件事就跟周立成說的一樣,他將這事情大而化之,讓人根本沒法求證。除非他王部長現在突然成了團zhongyang第一書記,那就可以讓下麵的幹部們去查一查,看是不是有這種申請交錯地方的事情。
王培均今年都已經五十出頭,團zhongyang第一書記他這輩子是不用考慮了,自然懶得計較李從雲的話是真是假,他隻需要明白一件事就可以,那就是:李從雲不好糊弄。
王培均覺得,自己手裏的一張大鬼打出去,雖然沒起到應有的效果,但卻也探了李從雲一點底細,知道了這小書記雖然年輕,卻不是愣頭青,不是輕易就能糊弄的。
既然這樣,王培均也就不急了,來ri方長,自己大把官帽子在手,害怕沒有機會搞定一個小青年?再老成的年輕人,他也還是年輕人,就算再聰明、再精明,也總有出現破綻的時候。
王培均於是笑了笑,好像就接受了李從雲的解釋。他既然不著急了,就不再做什麽試探,隻是有一搭沒一搭的跟李從雲聊了起來,主要說一些關於金島區的情況,讓李從雲對這個地方多一些了解。
談正事時間過得慢,閑聊起來,時間就仿佛忽然加快了,沒過多久,載著王培均和李從雲的三菱越野車已經到了金島區區委區zhengfu大院。
區委書記陳龍輔和區長儲唯已經率一票區委區zhengfu幹部在區委大門口等著,見到市委的車子過來,都下意識地上前幾步。
很顯然,陳龍輔和儲唯並不是在這裏等李從雲的,李從雲當然當不起他們的等候和迎接,他們等的是王培均王部長。
王培均一下車,陳龍輔等人立刻趨步前來跟他握手,王培均笑著和他們握手,順便介紹:“龍輔同誌、儲唯同誌,誌遠同誌,這位就是你們班子的新同事李從雲同誌,你們先互相認識一下。”
這個時候,李從雲往前踏出一步,先主動朝陳龍輔伸出手:“陳書記好,我是李從雲,以後就在陳書記的領導下工作了。”
陳龍輔年紀也不小了,大概跟王培均差不多,五十出頭的樣子。他倒是沒有禿頂,隻是人有點黑,又比較幹瘦,完全不同於一般人心目中“齊東大漢”的形象,倒像是常年在海上打漁的漁民。
不過陳龍輔形象雖然一般,套路卻是很熟,非常親熱地跟李從雲用力握了握手:“從雲同誌客氣了,都是同誌嘛,大家團結一心,一起努力,共同把咱們開發區建設好。”
李從雲笑著欠了欠身,又朝儲唯伸出手:“儲區長,以後在工作上,還希望您多多指點。”
儲唯年紀倒不算大,看起來大約四十左右,不過他的表現卻沒陳龍輔親熱,隻是矜持地笑了一笑,跟李從雲不輕不重的握握手,說:“李書記客氣了。”
李從雲對陳龍輔和儲唯說的話不同,儲唯當然聽得出來。他對陳龍輔說的是“以後就在陳書記的領導下工作”,而對自己則說今後在工作上還請他多多指點。顯然,陳龍輔才是領導,他儲區長則了不起隻是在職權上略高一點。
本來這話也不算錯,陳龍輔是書記,是班長,大家自然都是在他的“領導”下工作。而儲唯雖然是區長,可區長也是副書記,雖然級別上高半格,但卻不能直接“領導”他李從雲這個副書記。
李從雲這話裏的意思明白著:隻有陳龍輔算是領導他的。
至於儲唯的態度,其實也算不上什麽不滿,畢竟李從雲的話本身沒有什麽問題,他之所以是這個態度,主要還是自己心裏的原因。
本來金島區也有一位副書記分管工商,但前不久忽然被調到市工商局去當常務副局長去了,而市委也當時就沒有再任命一個新的副書記。當時金島區本來打算調整一下三位副書記的分工,而儲唯更是對這個分管工商的副書記誌在必得――原因無它,前麵調走的那位副書記就是跟他儲唯關係極好的,很配合他的工作。作為開發區的區長,如果跟這個副書記彈不出一個調,會很麻煩。哪知道這時候市委又傳來話,說讓他們等等。
結果這一等,就等來了一個新書記。
說實話,儲唯看過李從雲的簡曆之後,對李從雲是很不以為然的。華大的高材生又如何?你在華大是學法律的,在我們開發區卻分管工商,這不是亂彈琴麽?至於李從雲在團zhongyang的工作經曆,儲唯覺得也不值一提。在他看來,團委的工作有什麽難度?哪裏能鍛煉人了,瞎扯。也就是當年國光同誌自己出身團zhongyang,才會那麽重用年輕的團幹,在全國上下掀起一陣“幹部年輕化”的風潮,搞得下麵的領導幹部聽說有個大學生畢業回鄉了,都得趕緊派人把他接到區委來,苦口婆心地勸他為家鄉出力,有什麽本事不知道,辦公室先給他準備好。
儲唯雖然年紀也不算大,但他是從基層幹起來的,最看不得那些自以為讀書讀得多一點就高人一等的年輕幹部,在他看來,知識不代表經驗,在基層領導這種位置上,還得靠老成持重的人才行。
現在李從雲一來,年紀輕輕,毫無經驗,卻分管至關重要的工商,這讓儲唯心裏很有些窩火。不過他也下定決心了,李從雲這種小青年,懂什麽管理?到時候他跳過這個礙事的,直接下令下麵的人處理就好,反正下頭的人也都是跟他打交道久了的,兩邊一聯手,這個分管工商的副書記就成了擺設,害怕他翻得了天去?
儲唯甚至覺得這麽做簡直是便宜了李從雲去,到時候開發區的經濟搞上去,陳書記領導有方,儲區長規劃得力,這當然都是跑不了的,可他李從雲什麽都沒幹,就因為是掛名分管工商,卻肯定也要得一個督導有功的獎勵。這可都是他儲區長免費贈送的呢!
李從雲也不計較儲唯的矜持,轉而又伸手向分管黨群的副書記常誌遠:“常書記,你好,我是李從雲。”
到了常誌遠這兒,李從雲的話又更簡單了,這也不是什麽怠慢,實則是兩人分管的項目沒什麽關聯,而且常誌遠的級別跟他是一樣的,說話自然也就有不同。
常誌遠倒是對李從雲沒有什麽意見,也不覺得他這話看不起自己了。再說,他還聽到消息,說李從雲剛才確定要來金島區的時候,市委班子裏大多認為李從雲分管一下文教就可以,也符合他在團zhongyang時給人民ri報寫社論的表現,哪知道餘書記卻力排眾議,堅決讓李從雲分管工商。
常誌遠覺得,這個“力排眾議”很值得推敲。雖說餘書記最近剛剛正位,可能是需要用一點什麽事情來樹立威望,但實際上餘書記之前就是市長,現在更是書記兼市長,還是省委常委,他哪裏需要專門弄一件事來樹立威望了?
而且這裏頭還有一點值得關注,餘書記當年是從京城外放的,現在李從雲也是京城外放,尤其是事先發給他們這群金島區區委常委的李從雲同誌簡曆上分明寫著:籍貫京城。常誌遠覺得,李從雲這麽年紀輕輕就能外放實權副處,不應該沒有背景。京城那個地方,最不缺的就是官,李從雲若真是有京城的背景,那麽來金島區多半也就是鍍個金,沒多久就要走的,這人對他常誌遠沒有威脅,他隻要跟李從雲泛泛相交就行了。
----------
半夜三更的,求個推薦票,各位兄弟檢查一下,看看推薦票投了沒?
其實李從雲對王培均那些話的判斷基本沒有什麽差錯,王培均的實際目的,就是一邊釋放善意,一邊釋放壓力。這其實也算是一定程度上的“威逼利誘”。
釋放善意是為了告訴李從雲,你看,我王某人是看好你的,隻要你懂味,前途大大的有,我是組織部長嘛。
釋放壓力則是向李從雲表明,在島城這塊地上,無論發生什麽事情,都瞞不過我王部長,你搞的那個小額貸款的事情,雖然隻是個很小的事,可我不也知道了?隻要你在島城,就等於是在我的眼皮子底下,所以你小子老實點,不要以為有什麽事能瞞得住我。
但是李從雲的表現卻讓王培均有些意外。他回答的那一番話,沒有否認有這回事,但也沒有承認這件事就跟周立成說的一樣,他將這事情大而化之,讓人根本沒法求證。除非他王部長現在突然成了團zhongyang第一書記,那就可以讓下麵的幹部們去查一查,看是不是有這種申請交錯地方的事情。
王培均今年都已經五十出頭,團zhongyang第一書記他這輩子是不用考慮了,自然懶得計較李從雲的話是真是假,他隻需要明白一件事就可以,那就是:李從雲不好糊弄。
王培均覺得,自己手裏的一張大鬼打出去,雖然沒起到應有的效果,但卻也探了李從雲一點底細,知道了這小書記雖然年輕,卻不是愣頭青,不是輕易就能糊弄的。
既然這樣,王培均也就不急了,來ri方長,自己大把官帽子在手,害怕沒有機會搞定一個小青年?再老成的年輕人,他也還是年輕人,就算再聰明、再精明,也總有出現破綻的時候。
王培均於是笑了笑,好像就接受了李從雲的解釋。他既然不著急了,就不再做什麽試探,隻是有一搭沒一搭的跟李從雲聊了起來,主要說一些關於金島區的情況,讓李從雲對這個地方多一些了解。
談正事時間過得慢,閑聊起來,時間就仿佛忽然加快了,沒過多久,載著王培均和李從雲的三菱越野車已經到了金島區區委區zhengfu大院。
區委書記陳龍輔和區長儲唯已經率一票區委區zhengfu幹部在區委大門口等著,見到市委的車子過來,都下意識地上前幾步。
很顯然,陳龍輔和儲唯並不是在這裏等李從雲的,李從雲當然當不起他們的等候和迎接,他們等的是王培均王部長。
王培均一下車,陳龍輔等人立刻趨步前來跟他握手,王培均笑著和他們握手,順便介紹:“龍輔同誌、儲唯同誌,誌遠同誌,這位就是你們班子的新同事李從雲同誌,你們先互相認識一下。”
這個時候,李從雲往前踏出一步,先主動朝陳龍輔伸出手:“陳書記好,我是李從雲,以後就在陳書記的領導下工作了。”
陳龍輔年紀也不小了,大概跟王培均差不多,五十出頭的樣子。他倒是沒有禿頂,隻是人有點黑,又比較幹瘦,完全不同於一般人心目中“齊東大漢”的形象,倒像是常年在海上打漁的漁民。
不過陳龍輔形象雖然一般,套路卻是很熟,非常親熱地跟李從雲用力握了握手:“從雲同誌客氣了,都是同誌嘛,大家團結一心,一起努力,共同把咱們開發區建設好。”
李從雲笑著欠了欠身,又朝儲唯伸出手:“儲區長,以後在工作上,還希望您多多指點。”
儲唯年紀倒不算大,看起來大約四十左右,不過他的表現卻沒陳龍輔親熱,隻是矜持地笑了一笑,跟李從雲不輕不重的握握手,說:“李書記客氣了。”
李從雲對陳龍輔和儲唯說的話不同,儲唯當然聽得出來。他對陳龍輔說的是“以後就在陳書記的領導下工作”,而對自己則說今後在工作上還請他多多指點。顯然,陳龍輔才是領導,他儲區長則了不起隻是在職權上略高一點。
本來這話也不算錯,陳龍輔是書記,是班長,大家自然都是在他的“領導”下工作。而儲唯雖然是區長,可區長也是副書記,雖然級別上高半格,但卻不能直接“領導”他李從雲這個副書記。
李從雲這話裏的意思明白著:隻有陳龍輔算是領導他的。
至於儲唯的態度,其實也算不上什麽不滿,畢竟李從雲的話本身沒有什麽問題,他之所以是這個態度,主要還是自己心裏的原因。
本來金島區也有一位副書記分管工商,但前不久忽然被調到市工商局去當常務副局長去了,而市委也當時就沒有再任命一個新的副書記。當時金島區本來打算調整一下三位副書記的分工,而儲唯更是對這個分管工商的副書記誌在必得――原因無它,前麵調走的那位副書記就是跟他儲唯關係極好的,很配合他的工作。作為開發區的區長,如果跟這個副書記彈不出一個調,會很麻煩。哪知道這時候市委又傳來話,說讓他們等等。
結果這一等,就等來了一個新書記。
說實話,儲唯看過李從雲的簡曆之後,對李從雲是很不以為然的。華大的高材生又如何?你在華大是學法律的,在我們開發區卻分管工商,這不是亂彈琴麽?至於李從雲在團zhongyang的工作經曆,儲唯覺得也不值一提。在他看來,團委的工作有什麽難度?哪裏能鍛煉人了,瞎扯。也就是當年國光同誌自己出身團zhongyang,才會那麽重用年輕的團幹,在全國上下掀起一陣“幹部年輕化”的風潮,搞得下麵的領導幹部聽說有個大學生畢業回鄉了,都得趕緊派人把他接到區委來,苦口婆心地勸他為家鄉出力,有什麽本事不知道,辦公室先給他準備好。
儲唯雖然年紀也不算大,但他是從基層幹起來的,最看不得那些自以為讀書讀得多一點就高人一等的年輕幹部,在他看來,知識不代表經驗,在基層領導這種位置上,還得靠老成持重的人才行。
現在李從雲一來,年紀輕輕,毫無經驗,卻分管至關重要的工商,這讓儲唯心裏很有些窩火。不過他也下定決心了,李從雲這種小青年,懂什麽管理?到時候他跳過這個礙事的,直接下令下麵的人處理就好,反正下頭的人也都是跟他打交道久了的,兩邊一聯手,這個分管工商的副書記就成了擺設,害怕他翻得了天去?
儲唯甚至覺得這麽做簡直是便宜了李從雲去,到時候開發區的經濟搞上去,陳書記領導有方,儲區長規劃得力,這當然都是跑不了的,可他李從雲什麽都沒幹,就因為是掛名分管工商,卻肯定也要得一個督導有功的獎勵。這可都是他儲區長免費贈送的呢!
李從雲也不計較儲唯的矜持,轉而又伸手向分管黨群的副書記常誌遠:“常書記,你好,我是李從雲。”
到了常誌遠這兒,李從雲的話又更簡單了,這也不是什麽怠慢,實則是兩人分管的項目沒什麽關聯,而且常誌遠的級別跟他是一樣的,說話自然也就有不同。
常誌遠倒是對李從雲沒有什麽意見,也不覺得他這話看不起自己了。再說,他還聽到消息,說李從雲剛才確定要來金島區的時候,市委班子裏大多認為李從雲分管一下文教就可以,也符合他在團zhongyang時給人民ri報寫社論的表現,哪知道餘書記卻力排眾議,堅決讓李從雲分管工商。
常誌遠覺得,這個“力排眾議”很值得推敲。雖說餘書記最近剛剛正位,可能是需要用一點什麽事情來樹立威望,但實際上餘書記之前就是市長,現在更是書記兼市長,還是省委常委,他哪裏需要專門弄一件事來樹立威望了?
而且這裏頭還有一點值得關注,餘書記當年是從京城外放的,現在李從雲也是京城外放,尤其是事先發給他們這群金島區區委常委的李從雲同誌簡曆上分明寫著:籍貫京城。常誌遠覺得,李從雲這麽年紀輕輕就能外放實權副處,不應該沒有背景。京城那個地方,最不缺的就是官,李從雲若真是有京城的背景,那麽來金島區多半也就是鍍個金,沒多久就要走的,這人對他常誌遠沒有威脅,他隻要跟李從雲泛泛相交就行了。
----------
半夜三更的,求個推薦票,各位兄弟檢查一下,看看推薦票投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