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李從雲聽王培均說完,心裏已經有了點底。這個班子在目前這個時代來說,是很尋常的搭配。其中王培均口裏的“秘書長”隻是順口一說,區委這個級別實際上沒有秘書長這個說法,隻有區委辦主任,說秘書長隻是貼金。


    排在李從雲前頭的,區委書記和區長不必說,還有一位專管黨群的副書記,這也是理所當然,黨群就是帽子,排在前麵再正常不過了。


    如果是在十幾年後,李從雲這個副書記是應該不存在的,被“減副”減掉了。除了她這個管工商的副書記,另外兩個副書記一個管農業、一個管文教,也是減副的對象。因為在那個時候,黨政分開的原則已經確立好,工、商、農以及文化教育這些,都交給zhengfu那邊處理,黨委這邊隻是抓方向、定原則,再就是管好帽子。如果有稍微強勢一點的書記,票子也可以牢牢拽著不放。


    當然,這都是以後的事了,現在的情況就是:李從雲是區委副書記,分管工商。至於什麽開發區工委副書記、管委副主任,反正都是這麽兼著,就是多了個說法而已,金島區全區都是開發區,二位一體,大家的職務都是不分家的。


    李從雲聽完,露出招牌式的笑容:“謝謝王部長介紹,我已經大體了解了開發區班子的基本構成。”


    “那就好,那就好。”王培均臉上的笑容也顯得很真誠和親切,忽然問:“聽說從雲同誌在團zhongyang工作的時候,發表過著名社論,準確的預測了蘇聯的解體,還在南巡同誌發表講話之前就明確指出‘我們當前該做的,是繼續深化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發展經濟’,結果與南巡同誌不久後發表的重要講話精神一致……從雲同誌的理論功底很紮實啊。”


    王培均的普通話裏帶著濃濃的島城腔,李從雲不用看他的簡曆就知道這是一個典型的本土幹部。島城地位重要,經濟比省會泉城還好,島城市委書記一貫是省委常委,但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島城除了市委書記和市長以外,其他主要領導經常都是本地幹部。


    這其實是一個相輔相成的情況,由於經濟好,本土幹部勢力強大,所以市委書記必須是省委常委,否則有可能鎮不住場麵。而由於書記是強勢的省委常委,本土幹部們於是又更加團結起來。


    李從雲心裏琢磨,王培均作為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在本土幹部裏麵即便不是扛鼎之人,也必然是梁柱級的大腕,他說的話,應該不會無的放矢。


    但李從雲一時之間卻也分析不出王培均這番讚揚究竟是出於什麽目的,隻好見招拆招,謙虛地說:“王部長過獎了,其實很多同誌都是這樣想的,隻是因為有些人在一邊吵吵嚷嚷,惟恐天下不亂,所以顯得有些雜聲。多數同誌正是我文章裏說的,已經埋頭苦幹去了。嗬嗬,說起來倒是我執著於表麵了。”


    王培均擺擺手:“從雲同誌這就太謙虛了,別人不說,就說我,我聽了那些人的話以後,也心裏也不是沒有打過鼓。最後還是南巡同誌登高一呼,這才將我驚醒……哎呀,這次常委會上討論從雲同誌你的分工問題,有些同誌因為你那幾篇文章的原因,建議市委安排你分管文教,我呢,倒是覺得你這樣熟悉zhongyang的同誌分管黨務更好一點……不過餘書記覺得,既然你是堅決支持首先發展經濟的,那就把開發區的主要經濟工作交給你分管。”


    李從雲依然聽不出王培均的真實意圖,隻好順著他的話說:“各位領導都是站在全局的角度考慮問題,其實不論怎麽分工,我個人都是堅決服從組織安排的。”


    李從雲這話簡直等於沒說,各位領導既然都是站在全局的角度考慮問題,為何還意見不統一,最終還是餘書記拍板定下來了?


    不過李從雲從剛才王培均的話裏還是聽出一重意思,就是王培均目前還是對他李從雲持相對友善的態度的。他說他覺得李從雲適合分管黨務,黨務書記排名常委班子第三號,論地位比他現在實際分管的工商還要強一點。就是不知道王培均這話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那麽這句話可以算作是他在釋放善意。


    不過李從雲自己倒是覺得,黨群副書記雖然排名比較靠前,實際上在現在的金島區,李從雲寧可靠後一步,做這個分管工商的副書記。


    為何?因為金島區是開發區。所謂開發區,都是要招商引資,大力發展企業的。但凡企業,都是被分管工業的領導管理,即便是跟海產、農業一類相關的企業,隻要它需要加工,也依然是工業性質。不會因為它需要收購海產品或者農產品作原料,就把它算到農業一塊去。


    至於商業,也不必多說。正所謂“無農不穩、無工不強、無商不富”,開發區的工業再強大,沒有商業帶動,那也是憋在家裏強,沒能把這個強變成實際效益。所以工、商兩塊的分工經常是連在一起的,也就是這個道理。


    金島區本身也是個大港口,吞吐量頗大,雖然目前的發展開不是很好,但區位優勢等先決條件卻是很明顯的,一旦開發區的工業搞了上來,李從雲完全有信心讓商業發展不遜於工業。港口城市在這一點上優勢是很明顯的。


    李從雲這話雖然是廢話,但官場上這樣的廢話卻是必不可少的。很多話,說了等於白說,但不說絕對不等於說了。


    王培均見李從雲應對得體,忽然好想很有興趣地問:“哦對了,從雲同誌,我聽團市委書記周立成同誌講,你原先在團zhongyang就是負責我們齊東省團幹建設的?”


    李從雲微笑著點了點頭,嘴裏卻說:“也不算負責齊東省團幹建設,我當時是在組織部幹部二處一科,幹部二處是負責指導地方上團的建設,而我們一科則負責東部諸省,具體再分到各個科員……說負責,沒有那回事,團的建設主要還是受當地黨委領導,團zhongyang那邊隻是指導。”


    王培均做了個恍然的表情,連連點頭:“難怪,難怪,立成同誌跟我講,從雲同誌就曾經指導他做了一個青年企業家小額貸款的事情……”


    李從雲心裏頓時一咯噔,上次幫沈慧寧她朋友辦的那個小額貸款,難道有問題?不應該啊,她的條件完全是符合青年企業家小額貸款標準的,如果說這裏麵有什麽問題,那麽唯一有可能的就是貸款的額度,給她貸了足足五十萬,是這一級貸款的最高限度。


    可這種貸款,說實在的,人為cao作的因素很重要。比如她的這個貸款,你說給十萬行不行?行。給三十萬行不行?也行。給五十萬行不行?照樣行。關鍵就看你怎麽cao作,看上頭有沒有說得上話的領導點頭。


    李從雲在團zhongyang自然算不得什麽領導,但他恰好分管這一塊,所謂縣官不如現管,齊東團省委和島城團市委自然不會為了這麽屁大點的事跟負責“指導”他們的李從雲副科長唱紅臉。


    可現在,王培均居然知道了這件事!


    毫無疑問,島城團市委書記周立成跟王培均之間是有交往的,這個交情可能還不淺,要不然這麽一個說不上事的事,周立成有必要跟王培均講嗎?王培均是組織部長,他又不管這些的!


    李從雲覺得,周立成也應該不至於主動去講這件事,畢竟站在周立成的角度,他跟王培均講這個,並不能邀功什麽。那麽就隻有一種可能,是王培均去問的周立成。


    王培均為什麽要問周立成?他是怎麽問的周立成?


    李從雲認為,最大的可能就是王培均看出來什麽了,比如自己的身份。作為組織部長,王培均對人事任免肯定是比較敏感的。那麽自己如此年紀輕輕就被放到這麽一個地方實權職務上,王培均肯定會先問自己一句:為什麽?


    為什麽呢?最大的可能就是他李從雲有後台。後台有兩種:要麽是自家有高官,要麽是自己被大人物看重。在王培均看來,不管是哪一種,都可以表明李從雲前途比較看好。


    既然前途看好,得罪就是犯傻,拉攏才是王道。王培均作為組織部長一定是深諳此中門道的,所以他才去找周立成了解自己的情況,周立成那邊對組織部長的詢問自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於是,李從雲“指導”他給人小額貸款的事情,就被王培均知道了。


    李從雲的腦子轉得飛快,隻是幾秒鍾的時間,他就已經將這裏麵最有可能的可能分析出來。但這還沒完,現在的關鍵是:王培均把這件事提出來,是什麽意思?


    說他說漏嘴那是完全沒有可能的,這一點直接不予考慮。如果說他隻是單純的想表達“我知道你的老底”,好像也不應該,因為他剛才明明是要釋放善意,而這麽做就成了示威,前後矛盾了。


    李從雲決定試探一下,笑著說:“小額貸款?好像是有這麽個事吧……王部長可能不知道,青年企業家基金建立得比較晚,下麵的一些想申請貸款的人呢,有好多都搞不清找誰申請,結果我們一科也接到了一些申請。有些齊東的,我看了一下,符合申請條件,就直接轉回了齊東各地方,讓地方團委酌情處理……好像我記得島城這邊是有一個。”


    李從雲這話,一下子把“一件事”變成了“一類事”,把他自己完全摘了個幹淨。第一,這件事不光你們島城這有,別的地方也有,你要是不信,你去別的地方慢慢查去。第二,我沒要求你一定要批準貸款,或者批準多少貸款,我說的是“請地方團委酌情處理”,在文字上絕對沒有把柄可以抓。


    王培均笑容一滯,看了李從雲一眼,心裏對這個年輕的金島區副書記的評價頓時高了不少。


    他心裏冒出一個巨大的問號:這小子年紀不大,經驗怎麽這麽老道?說話居然滴水不漏!


    ----------


    暫時恢複一ri兩更,麻煩大家多多收藏,上架後更新速度就快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宦海遊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無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無風並收藏宦海遊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