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逃離了這顆星球的大氣層,進入到了太空之中,張龍飛才感覺這艘飛船穩定了一點,不再顛簸了。
“這顆星球的地質活動,還真是活躍啊……”
他感歎了一聲。
旁邊一名同事嘖嘖道:“要不是地質活動活躍,這顆星球哪兒來的這麽厚重的大氣層,早被恒星吹沒了。”
拉卡伊9352星是一顆紅矮星,但其恒星活動比太陽猛烈了不知道多少倍,恒星風的強度也相應的強出許多。
如此猛烈的恒星風,一直“吹拂”著1號行星的大氣層,不管多少氣體都能吹光。
原本這顆星球應該沒有大氣層的,沒了大氣層,當然也就存不住水了,就像太陽係之中的水星一樣。
但過於活躍的地質活動改變了這一切。在它上麵,大規模的火山噴發實在太過頻繁,從其內部噴射出了太多的氣體,有效補充了因為恒星風剝離作用而是去的那些大氣,如此,才將如此厚重的大氣層保存了下來,順便也保存了液態水。
“咱們的天氣和地質模型還是不夠完善啊,連這麽猛烈的地質和氣候變化都沒有預測到,差點咱們就回不來了。”
回想起之前經曆的,那如同天翻地覆一般的地獄景象,這名同事仍舊心有餘悸。
“給科學院打報告吧,抽調一些氣象和地質學家過來,再發射個幾十顆地質和氣象衛星,觀測個幾個月時間,差不多也就搞清楚了。”
於是,張龍飛等人便停留在一號行星的大氣層之外,等待了足足三個多月時間。
在這段時間之中,除了進行後續的建設規劃研究,張龍飛總是習慣性的站在舷窗之前,望著那幾乎覆蓋了一號行星整個向陽麵的巨大風暴怔怔出神。
地球之上的任何風暴,相比起它來,都如同小貓一樣溫順。
他知道,這個風暴已經存在了二十多億年。從這顆星球之上開始出現海洋之時就已經存在,然後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驅動著這個風暴的,是賦予了這顆星球光明和溫暖的拉卡伊9352.
因為它被引力鎖定的特殊引力關係,以及來自恒星的光和熱,造就了這個無比古老的巨大風暴。它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吹著,不知疲倦的掀起巨浪,不知疲倦的攪動著這個巨大的海洋。
這是獨屬於一號行星的奇特風景。
此刻,有關於這顆行星的地址與氣候研究終於有了足夠的進展。這艘空天穿梭船,終於可以再一次開始嚐試降落了。
人們再一次穿過了狂風肆虐的大氣,降臨到了海麵之上——這已經是氣象觀測之中難得的平靜的好天氣,但風力仍舊高達13級,海浪高度仍舊高達7米。
張龍飛幾人從空天穿梭船轉移到了位於船腹部的一艘潛艇之上。之後,空天穿梭船船腹部打開,粗大的碳納米管纜索牽引著這艘長達60餘米,直徑有十幾米的巨大潛艇緩緩下降。
剛一離開船艙,在狂風的吹拂之下,這艘潛艇立刻劇烈的左右搖晃了起來。船艙之中,張龍飛等人係著安全帶,死死的抓著扶手,努力抗拒著顛簸。
潛艇終於沉入了水中,纜索也已經斷開。但風浪的影響仍舊未能減緩,甚至比之前更為猛烈。
原因很簡單,風再大,密度畢竟太低。它所能賦予一個物體運動的動能,總歸比水要小許多。
但伴隨著潛艇的快速下潛,顛簸在迅速的降低。當下潛到大約100多米深的水下之後,除了一些偶爾遭遇的洋流,其餘一切顛簸都已經消失了。
麵對著一片異星球上的陌生海域,麵對著寥寥無幾的水文資料,哪怕這艘潛艇是采用最為先進的科技所製造,張龍飛等人仍舊小心翼翼,不敢有絲毫怠慢。
此刻,裝備在潛艇之外的光學設備僅僅隻能從上方觀測到微微一點光亮。再下潛一段距離,便一點光亮都看不到了。
四周俱都是純淨而厚重的黑暗。海洋也變得極為平靜,連洋流都消失了,更不要說海麵之上的那些風浪。
再大的風暴,也無法影響到此刻位於水麵之下高達上千米的潛艇了。
在這一刻,張龍飛甚至於懷疑自己並不是處在大海之下,而是位於太空之中。
這裏和太空實在是太相似了。一樣的黑暗,一樣的平靜。
隻不過這裏多了太空之中所沒有的引力,少了太空之中隨處可見的閃亮星辰。
張龍飛也看過當初地球時代的那些紀錄片,對於潛艇潛水的景象並不陌生。但這裏比起地球的海洋,總歸是少了一些東西。
一些閃亮的,可以自身發光的藻類或者魚類。
如果這裏也可以有那些東西,那就跟星空更加相似了。
“這顆星球維持著液態海洋的存在,而液態海洋可以遮擋來自太空的各種輻射,自身地質活動如此劇烈,能有效的為地殼加溫……那麽,你說,在海底,會不會有生命存在?”
從理論上來說,這是有可能的。當初地球的生命不也誕生自海洋之中麽?
現在,誕生生命的所有要素幾乎全都齊備了。智慧生命不敢說,類似哺乳動物、脊椎動物一般較為高級的生命也不敢說,一些單細胞生命或者古病毒之類的生命,總歸有可能存在吧?
<a id="wzsy" href="http://www.xiaoshuting.cc">xiaoshuting.cc</a>
“要是能在這裏發現生命,那可是一個重大發現,說不定回去還能拿一塊勳章。”
“走吧,咱們到海底去看一看就知道了。”
這艘潛艇上同樣裝備有相關的設備。
前聽繼續無聲的下潛。那代表著下潛深度的數字一直在增加著。
當下潛到大約5000米深度的時候,人們打開了潛艇外部的探照燈。於是,一座巍峨的大山便呈現在了人們麵前。
這是一片連綿起伏,完全看不到邊界的山脈。此刻居高臨下,人們隱約看到了一個又一個山頭,看到了起伏的山脊,看到了因為山脈阻擋,而形成的小股混亂的亂流。
“真是壯觀啊……”
人們無聲的感歎了起來。
深淵便位於這一片山脈的某一個山穀之中。
伴隨著潛艇的繼續下潛,就算探照燈全部打開,人們也看不到這一座山峰的山頂了。人們能看到的唯有角度較小的山坡,一方連接著看不到的天空,一方連接著無盡的大地。
這艘潛艇,就像是懸浮、飛行在龐大的山脈旁邊一樣。
“一號行星海拔最高的山,也不過四千多米而已。真是想不到,在這海底,竟然還會有這樣一座高有一萬五千多米的山峰存在。”
“海底山脈嘛,正常。”
“也就是在海底才能有這種東西。它要是在外邊,早就在自身重力下崩塌了。”
人們議論著,繼續沿著山坡下潛。
當下潛深度超過一萬五千米,也即十五公裏之後,身處在潛艇之中的人們,便總是會聽到潛艇各處傳來的一聲聲的,如同金屬彎曲或者摩擦之類的嘣嘣聲。
這些聲音總是撩撥著人們的心弦,平白無故的為潛艇之內增加了許多緊張感。
“正常的,都是正常的。外邊壓力太大了嘛,材料產生一點形變,釋放一下應力,很正常的。這艘潛艇是我們采取最先進科技製造的,不要說21公裏深的海底,哪怕31公裏深也沒關係,沒關係的,沒關係的……”
人們這樣安慰著自己,但心中的緊張感仍舊無法消除。
一直到這艘潛艇最終落在海底之上,卷起了一大團泥沙,遮蔽了周邊的所有視線為止。
下潛結束了。此刻,深度表上顯示的數字,是21536.54。
之前被卷起的泥沙緩緩降落,潛艇周邊的水域再一次恢複了平靜。探照燈隨之打開,照亮了這一片自從宇宙誕生以來,就從未有人踏足過的地方。
人們看到了連綿起伏的沙丘,看到了拔地而起,似乎一直通向天際的山峰,看到了平靜如同凝固了一般的海水。
一份海水標本被采集了進來。一名科學家隔著玻璃,操縱著顯微鏡仔細觀察了一遍,頗為惋惜的歎了口氣:“除了一些砂礫和灰塵、晶體,我沒看到別的東西。”
在下潛過程之中,每過一千米,人們便會采集一份海水標本,尋找著其中生命的痕跡。但直到現在,都沒有發現任何生命的跡象。
“這裏海水之中溶解的雜質相當少啊,過濾一下,它就可以直接當飲用水來喝了。”
“哈哈,連消毒都不用。”
沒有任何生命體,沒有任何微生物,當然不用消毒了。
人們隨意的閑聊著,一邊開始了後續的工作。
在未來的一段時間之中,包括這艘潛艇在內,人們一共進行了超過1000次下潛,完全摸清楚了這一片海域的地質結構和相關環境因素。於是,後續的龐大建設工程再一次開始。
六年之後,又一台具備極高性能的中微子望遠鏡出現在了這一片海域之中。而此時此刻,在太空之中,在1號、2號、3號行星的地表,還有更多的龐大建築一一現出了身形。
第一百六十四章 海底
“這顆星球的地質活動,還真是活躍啊……”
他感歎了一聲。
旁邊一名同事嘖嘖道:“要不是地質活動活躍,這顆星球哪兒來的這麽厚重的大氣層,早被恒星吹沒了。”
拉卡伊9352星是一顆紅矮星,但其恒星活動比太陽猛烈了不知道多少倍,恒星風的強度也相應的強出許多。
如此猛烈的恒星風,一直“吹拂”著1號行星的大氣層,不管多少氣體都能吹光。
原本這顆星球應該沒有大氣層的,沒了大氣層,當然也就存不住水了,就像太陽係之中的水星一樣。
但過於活躍的地質活動改變了這一切。在它上麵,大規模的火山噴發實在太過頻繁,從其內部噴射出了太多的氣體,有效補充了因為恒星風剝離作用而是去的那些大氣,如此,才將如此厚重的大氣層保存了下來,順便也保存了液態水。
“咱們的天氣和地質模型還是不夠完善啊,連這麽猛烈的地質和氣候變化都沒有預測到,差點咱們就回不來了。”
回想起之前經曆的,那如同天翻地覆一般的地獄景象,這名同事仍舊心有餘悸。
“給科學院打報告吧,抽調一些氣象和地質學家過來,再發射個幾十顆地質和氣象衛星,觀測個幾個月時間,差不多也就搞清楚了。”
於是,張龍飛等人便停留在一號行星的大氣層之外,等待了足足三個多月時間。
在這段時間之中,除了進行後續的建設規劃研究,張龍飛總是習慣性的站在舷窗之前,望著那幾乎覆蓋了一號行星整個向陽麵的巨大風暴怔怔出神。
地球之上的任何風暴,相比起它來,都如同小貓一樣溫順。
他知道,這個風暴已經存在了二十多億年。從這顆星球之上開始出現海洋之時就已經存在,然後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驅動著這個風暴的,是賦予了這顆星球光明和溫暖的拉卡伊9352.
因為它被引力鎖定的特殊引力關係,以及來自恒星的光和熱,造就了這個無比古老的巨大風暴。它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吹著,不知疲倦的掀起巨浪,不知疲倦的攪動著這個巨大的海洋。
這是獨屬於一號行星的奇特風景。
此刻,有關於這顆行星的地址與氣候研究終於有了足夠的進展。這艘空天穿梭船,終於可以再一次開始嚐試降落了。
人們再一次穿過了狂風肆虐的大氣,降臨到了海麵之上——這已經是氣象觀測之中難得的平靜的好天氣,但風力仍舊高達13級,海浪高度仍舊高達7米。
張龍飛幾人從空天穿梭船轉移到了位於船腹部的一艘潛艇之上。之後,空天穿梭船船腹部打開,粗大的碳納米管纜索牽引著這艘長達60餘米,直徑有十幾米的巨大潛艇緩緩下降。
剛一離開船艙,在狂風的吹拂之下,這艘潛艇立刻劇烈的左右搖晃了起來。船艙之中,張龍飛等人係著安全帶,死死的抓著扶手,努力抗拒著顛簸。
潛艇終於沉入了水中,纜索也已經斷開。但風浪的影響仍舊未能減緩,甚至比之前更為猛烈。
原因很簡單,風再大,密度畢竟太低。它所能賦予一個物體運動的動能,總歸比水要小許多。
但伴隨著潛艇的快速下潛,顛簸在迅速的降低。當下潛到大約100多米深的水下之後,除了一些偶爾遭遇的洋流,其餘一切顛簸都已經消失了。
麵對著一片異星球上的陌生海域,麵對著寥寥無幾的水文資料,哪怕這艘潛艇是采用最為先進的科技所製造,張龍飛等人仍舊小心翼翼,不敢有絲毫怠慢。
此刻,裝備在潛艇之外的光學設備僅僅隻能從上方觀測到微微一點光亮。再下潛一段距離,便一點光亮都看不到了。
四周俱都是純淨而厚重的黑暗。海洋也變得極為平靜,連洋流都消失了,更不要說海麵之上的那些風浪。
再大的風暴,也無法影響到此刻位於水麵之下高達上千米的潛艇了。
在這一刻,張龍飛甚至於懷疑自己並不是處在大海之下,而是位於太空之中。
這裏和太空實在是太相似了。一樣的黑暗,一樣的平靜。
隻不過這裏多了太空之中所沒有的引力,少了太空之中隨處可見的閃亮星辰。
張龍飛也看過當初地球時代的那些紀錄片,對於潛艇潛水的景象並不陌生。但這裏比起地球的海洋,總歸是少了一些東西。
一些閃亮的,可以自身發光的藻類或者魚類。
如果這裏也可以有那些東西,那就跟星空更加相似了。
“這顆星球維持著液態海洋的存在,而液態海洋可以遮擋來自太空的各種輻射,自身地質活動如此劇烈,能有效的為地殼加溫……那麽,你說,在海底,會不會有生命存在?”
從理論上來說,這是有可能的。當初地球的生命不也誕生自海洋之中麽?
現在,誕生生命的所有要素幾乎全都齊備了。智慧生命不敢說,類似哺乳動物、脊椎動物一般較為高級的生命也不敢說,一些單細胞生命或者古病毒之類的生命,總歸有可能存在吧?
<a id="wzsy" href="http://www.xiaoshuting.cc">xiaoshuting.cc</a>
“要是能在這裏發現生命,那可是一個重大發現,說不定回去還能拿一塊勳章。”
“走吧,咱們到海底去看一看就知道了。”
這艘潛艇上同樣裝備有相關的設備。
前聽繼續無聲的下潛。那代表著下潛深度的數字一直在增加著。
當下潛到大約5000米深度的時候,人們打開了潛艇外部的探照燈。於是,一座巍峨的大山便呈現在了人們麵前。
這是一片連綿起伏,完全看不到邊界的山脈。此刻居高臨下,人們隱約看到了一個又一個山頭,看到了起伏的山脊,看到了因為山脈阻擋,而形成的小股混亂的亂流。
“真是壯觀啊……”
人們無聲的感歎了起來。
深淵便位於這一片山脈的某一個山穀之中。
伴隨著潛艇的繼續下潛,就算探照燈全部打開,人們也看不到這一座山峰的山頂了。人們能看到的唯有角度較小的山坡,一方連接著看不到的天空,一方連接著無盡的大地。
這艘潛艇,就像是懸浮、飛行在龐大的山脈旁邊一樣。
“一號行星海拔最高的山,也不過四千多米而已。真是想不到,在這海底,竟然還會有這樣一座高有一萬五千多米的山峰存在。”
“海底山脈嘛,正常。”
“也就是在海底才能有這種東西。它要是在外邊,早就在自身重力下崩塌了。”
人們議論著,繼續沿著山坡下潛。
當下潛深度超過一萬五千米,也即十五公裏之後,身處在潛艇之中的人們,便總是會聽到潛艇各處傳來的一聲聲的,如同金屬彎曲或者摩擦之類的嘣嘣聲。
這些聲音總是撩撥著人們的心弦,平白無故的為潛艇之內增加了許多緊張感。
“正常的,都是正常的。外邊壓力太大了嘛,材料產生一點形變,釋放一下應力,很正常的。這艘潛艇是我們采取最先進科技製造的,不要說21公裏深的海底,哪怕31公裏深也沒關係,沒關係的,沒關係的……”
人們這樣安慰著自己,但心中的緊張感仍舊無法消除。
一直到這艘潛艇最終落在海底之上,卷起了一大團泥沙,遮蔽了周邊的所有視線為止。
下潛結束了。此刻,深度表上顯示的數字,是21536.54。
之前被卷起的泥沙緩緩降落,潛艇周邊的水域再一次恢複了平靜。探照燈隨之打開,照亮了這一片自從宇宙誕生以來,就從未有人踏足過的地方。
人們看到了連綿起伏的沙丘,看到了拔地而起,似乎一直通向天際的山峰,看到了平靜如同凝固了一般的海水。
一份海水標本被采集了進來。一名科學家隔著玻璃,操縱著顯微鏡仔細觀察了一遍,頗為惋惜的歎了口氣:“除了一些砂礫和灰塵、晶體,我沒看到別的東西。”
在下潛過程之中,每過一千米,人們便會采集一份海水標本,尋找著其中生命的痕跡。但直到現在,都沒有發現任何生命的跡象。
“這裏海水之中溶解的雜質相當少啊,過濾一下,它就可以直接當飲用水來喝了。”
“哈哈,連消毒都不用。”
沒有任何生命體,沒有任何微生物,當然不用消毒了。
人們隨意的閑聊著,一邊開始了後續的工作。
在未來的一段時間之中,包括這艘潛艇在內,人們一共進行了超過1000次下潛,完全摸清楚了這一片海域的地質結構和相關環境因素。於是,後續的龐大建設工程再一次開始。
六年之後,又一台具備極高性能的中微子望遠鏡出現在了這一片海域之中。而此時此刻,在太空之中,在1號、2號、3號行星的地表,還有更多的龐大建築一一現出了身形。
第一百六十四章 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