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這種方式,人們總算是避免了挖這個“大坑”原本不可避免的“渣土”問題。
那些負責將“渣土”吹走的等離子體,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同樣可以視同為工質。而如此眾多的工質,從3號行星環繞軌道那裏運輸,很顯然是不可能做到的。不過人們選擇了就地取材。
那座配套的聚變電廠在發電過程之中同樣會產生極多的廢熱。這些熱量,除了為建造在這裏的臨時居住基地供暖以外,還會有大量的剩餘。
原本人們會選擇將這些廢熱直接排放到這顆小行星上。但現在,它們有了更好的去處。
在圓盤之上那些刀具切割岩石的時候,一部分岩石會被自動收集器收集起來,然後被運送到聚變電廠之中,負責為聚變反應爐降溫。而為聚變反應爐降溫的過程,反過來也是為它們加熱的過程。
於是它們便變成了等離子體,再從出風口之中噴射出去,將自己的“同伴”們吹到太空之中。
如此,便不再需要額外的工質了。
這是一種較為先進的工程設計。
此刻,看著那條從幽深大地之上憑空出現的粗大光柱,張龍飛心中微微有些感慨。
他知道,這被從小行星之上吹出來的這些碎石,有一部分會直接掙脫拉卡伊9352星的引力,就此進入到恒星際空間之中。但也有一部分並未獲取到那麽高的速度。
它們會形成一條圍繞這顆恒星運轉的,縮小版的“小行星帶”。
這條縮小版的小行星帶,其總質量將會達到大約4億噸左右。
因為人們要挖掘的,是一條長度高達44公裏的超長通道。原本構成這條通道的物質,全部都會被吹到太空中去。
這一條通道的挖掘工期是十年。這也就意味著,平均每天,都會有大約15萬噸的物質,或者以等離子體的方式,或者以固體的方式,被人們所建造的這台巨型機械吹走。
張龍飛在太空之中懸浮了一段時間,便用肉眼明顯的看到那台巨大的圓盤狀機械向地下陷了一點。等一天時間過去,這台機械便全部陷入了地下。等一個月時間之後,它已經陷入地下數百米深了。
一年之後,它陷入到了地下4.4公裏處。十年之後,連續運轉了十年時間,從未有一刻停止過運轉,便連檢修也隻是關閉其中一個模塊的它,終於停止了運轉。
挖掘隨之轉向,人們開始在水平麵上,采用其餘的設施進行施工作業。最終,一個高有一百米,長和寬俱都高達一公裏的巨大地下空洞被挖掘了出來。
此刻,已經在這裏工作了近十年的張龍飛終於長長的鬆了口氣。
他知道,建造一台暗物質探測器,順帶著也是中微子望遠鏡的任務,終於完成了最為重要的一部分。
是的。這一台探測器將會建設在這顆小行星的地心。構成這顆小行星的厚重岩層,將會成為屏蔽其餘類型輻射的最厚重盾牌。
這種屏蔽強度可是前所未有的。因為在大行星上,人們是無論如何不可能做到在地下44公裏處挖一處空間出來的。因為星體自身的引力會導致它無可避免的坍塌,而就算此刻的人類也還未研發出可以抵禦這種力量的超級材料。
於是在經過研討之後,人們將視線放到了太空,放到了自身引力極為微小的小行星之上,並最終選中了它。
由此,才有了這長達十年,高達數億噸物質的挖掘任務。
後續,更多、更大的運輸飛船開始降臨到了這顆星球之上。有更多的施工人員開始在那個位於地心的空間之中工作,在無重力的環境之中,將各種維生、生活與科研設施安裝在了那裏。
這其中包括一個較小型的滾筒基地,一個碩大無朋的,裝滿了純水的大罐子,以及眾多的巨型計算機。
後續到來的運輸飛船運走了施工人員,留下了負責這處暗物質探測器後續運行與使用的科研人員。
在第一艘工業飛船到達這裏之後第19年,人類文明曆史之中最大、精度最高的這台暗物質探測器投入了運轉。
張龍飛有些戀戀不舍的離開了這裏,前往了下一個戰場。
那裏,同樣有一台類似的設施需要他來主持修建。
不過與這裏不同的是,另一台設施最主要的觀測目標,是拉卡伊9352這顆恒星。它主要觀測來自這顆紅矮星的中微子,試圖通過對這種穿透性極強的粒子的觀察,來研究這顆紅矮星內部的情況,以獲取到有關恒星的更多科學細節。
這對於人類文明的整體科學發展來說,仍舊具備極為重要的意義。
因為需要觀察的主要目標是來自這顆恒星的中微子的緣故,這台中微子望遠鏡勢必要建造在距離這顆恒星盡可能近的地方。原因很簡單,距離這顆恒星越遠,中微子的密度便越低,觀測起來效率便越低。
但這同樣會麵臨需要足夠厚度的屏蔽物的問題。而此時此刻,在靠近這顆恒星的地方並沒有小行星。而,人類文明也沒有足夠的科技實力直接推動一顆符合條件的小行星過去。
屏蔽物隻能從最為靠近這顆恒星的一號行星上找了。
一號行星已經被拉卡伊9352鎖定,永遠隻會以一麵麵對這顆恒星。對於這顆行星來說,一天和一年的時間是相等的。
有一個與大多數人直覺相反的事情是,一號行星雖然被引力鎖定,但其實它是位於拉卡伊9352星的宜居帶內的。它麵對恒星的那一麵平均溫度僅有29攝氏度左右,恰好可以維持液態水的存在。
並且,它上麵存在著一個全球性的巨大海洋,其水量超過地球海洋的二十倍。
坐在前往一號行星的飛船之上,張龍飛思緒萬千,忍不住回想起了當初自己參與可行性討論會之時的畫麵。
“一號行星質量太大,重力也太大。而中微子望遠鏡必須要建造在極深的地下才能盡可能的排除幹擾。我們已經盡可能的降低了要求,但這個深度,也必須要達到20千米以上。”
“我們沒有足夠的技術,在這樣巨大的一顆行星上挖出20千米的深度。就算能挖出來,我們的材料也維持不住它的存在。”
<a href="http://m.loubiqu.net" id="wzsy">loubiqu.net</a>
“這不具備可行性。我建議,暫時延緩這項工程。等我們具備足夠的科技實力之後再來建造它。”
“不行,對於紅矮星內部運轉機製的研究極為重要。拔高一點說,它關係到我們文明的命運!”
當時的張龍飛同樣被這個問題所困擾。他十分清楚的知曉這項任務的重大意義,但更清楚這項任務所麵臨的困難。
最終,一個想法從他腦海之中誕生了。
“我記得……一號行星的海洋,最深處有21公裏深……”
足夠厚度的水,同樣可以成為符合條件的遮蔽物。
張龍飛的一句話,一個靈感,讓幾乎瀕臨絕境的建造任務絕處逢生。
雖然在這顆星球之上,“深淵”——這是人們為那個最深的海底所起的名字,之處的水壓,高達地球馬裏亞納海溝水壓的3.2倍,也即3400餘倍大氣壓力,足以壓扁人們生活之中所常見的幾乎一切物體,但是相比起來,建造一艘足以對抗這種壓力的工程潛艇,並在海底修建出一個中微子望遠鏡基地,總歸要比在這顆星球上挖一條深達20公裏的通道,要簡單許多倍。
於是張龍飛便來了。
望著腳下這顆一半黑暗蒼白,一半明亮蔚藍的巨大星球,看著那籠罩在明亮的這一半上空,那白色的雲團以及從太空之中肉眼可見的巨大台風,張龍飛臉上露出了微笑。
一艘特製的空天穿梭船離開了運輸船,開始向下方降落。在深入大氣層一段距離之後,張龍飛敏銳的感覺到,自己所乘坐的這艘飛船出現了一定的顛簸。
越往下,這顛簸便越厲害。到了後來,甚至於讓他有了一種乘坐越野車飛馳在行星凹凸不平的表麵的感覺。
但這艘空天穿梭船是特製的啊,特意添加了對抗大氣層內極端天氣的穩定模塊,結果卻仍舊如此顛簸。
這足以證明此刻外部的颶風猛烈到了何等程度。
當空天穿梭船懸浮在距離大海表麵不足百米距離的時候,在明亮的紅色恒星照耀之下,他真切看到了獨屬於這顆星球的風景。
此刻,他腦海之中隻有兩個詞匯。
狂風,巨浪。
那是以地球時代的分級標準,至少高達16級的狂風。那是甚至可以堪稱海嘯的,高達幾十米的巨浪。
這讓飛船駕駛員不得不將船身升高了幾十米,才避免了被巨浪直接拍進大海的命運。
在這一刻,人們心中同時生出了一個念頭。
“相比起這裏的海洋,紀錄片之中,當初地球上的海洋是多麽溫順啊……”
便在這時,飛船船身再度抬高了一百多米。
張龍飛心中有些疑惑,不知道為什麽。他看向麵前的顯示屏,點了幾下,便找到了原因。
一座海底火山噴發了,引起了海嘯。再有十幾分鍾,那地球人類幾乎無法想象的,高達136米的海浪,便會席卷這片海域。
此刻,天空不知道什麽時候也開始變得陰暗。厚重的雲層遮蔽了太陽。伴隨著一道比地球之上粗大了不知道多少倍的閃電,真真正正如同傾盆一般,不,比傾盆大雨還要大上不知道多少的暴雨傾瀉了下來。
狂風暴雨,雷電海嘯。在這一刻,這裏如同化作了地獄。在這一刻,便連這艘經曆了不知道多少太空旅程,采用人類文明最先進科技製造的空天穿梭船也頂不住了。
“因為天氣變化,現在我們將緊急撤離。請大家坐穩扶好,係好安全帶……”
天地之威麵前,這艘空天穿梭船落荒而逃。第一次探索行動尚未展開便已經結束。
第一百六十三章 深淵
那些負責將“渣土”吹走的等離子體,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同樣可以視同為工質。而如此眾多的工質,從3號行星環繞軌道那裏運輸,很顯然是不可能做到的。不過人們選擇了就地取材。
那座配套的聚變電廠在發電過程之中同樣會產生極多的廢熱。這些熱量,除了為建造在這裏的臨時居住基地供暖以外,還會有大量的剩餘。
原本人們會選擇將這些廢熱直接排放到這顆小行星上。但現在,它們有了更好的去處。
在圓盤之上那些刀具切割岩石的時候,一部分岩石會被自動收集器收集起來,然後被運送到聚變電廠之中,負責為聚變反應爐降溫。而為聚變反應爐降溫的過程,反過來也是為它們加熱的過程。
於是它們便變成了等離子體,再從出風口之中噴射出去,將自己的“同伴”們吹到太空之中。
如此,便不再需要額外的工質了。
這是一種較為先進的工程設計。
此刻,看著那條從幽深大地之上憑空出現的粗大光柱,張龍飛心中微微有些感慨。
他知道,這被從小行星之上吹出來的這些碎石,有一部分會直接掙脫拉卡伊9352星的引力,就此進入到恒星際空間之中。但也有一部分並未獲取到那麽高的速度。
它們會形成一條圍繞這顆恒星運轉的,縮小版的“小行星帶”。
這條縮小版的小行星帶,其總質量將會達到大約4億噸左右。
因為人們要挖掘的,是一條長度高達44公裏的超長通道。原本構成這條通道的物質,全部都會被吹到太空中去。
這一條通道的挖掘工期是十年。這也就意味著,平均每天,都會有大約15萬噸的物質,或者以等離子體的方式,或者以固體的方式,被人們所建造的這台巨型機械吹走。
張龍飛在太空之中懸浮了一段時間,便用肉眼明顯的看到那台巨大的圓盤狀機械向地下陷了一點。等一天時間過去,這台機械便全部陷入了地下。等一個月時間之後,它已經陷入地下數百米深了。
一年之後,它陷入到了地下4.4公裏處。十年之後,連續運轉了十年時間,從未有一刻停止過運轉,便連檢修也隻是關閉其中一個模塊的它,終於停止了運轉。
挖掘隨之轉向,人們開始在水平麵上,采用其餘的設施進行施工作業。最終,一個高有一百米,長和寬俱都高達一公裏的巨大地下空洞被挖掘了出來。
此刻,已經在這裏工作了近十年的張龍飛終於長長的鬆了口氣。
他知道,建造一台暗物質探測器,順帶著也是中微子望遠鏡的任務,終於完成了最為重要的一部分。
是的。這一台探測器將會建設在這顆小行星的地心。構成這顆小行星的厚重岩層,將會成為屏蔽其餘類型輻射的最厚重盾牌。
這種屏蔽強度可是前所未有的。因為在大行星上,人們是無論如何不可能做到在地下44公裏處挖一處空間出來的。因為星體自身的引力會導致它無可避免的坍塌,而就算此刻的人類也還未研發出可以抵禦這種力量的超級材料。
於是在經過研討之後,人們將視線放到了太空,放到了自身引力極為微小的小行星之上,並最終選中了它。
由此,才有了這長達十年,高達數億噸物質的挖掘任務。
後續,更多、更大的運輸飛船開始降臨到了這顆星球之上。有更多的施工人員開始在那個位於地心的空間之中工作,在無重力的環境之中,將各種維生、生活與科研設施安裝在了那裏。
這其中包括一個較小型的滾筒基地,一個碩大無朋的,裝滿了純水的大罐子,以及眾多的巨型計算機。
後續到來的運輸飛船運走了施工人員,留下了負責這處暗物質探測器後續運行與使用的科研人員。
在第一艘工業飛船到達這裏之後第19年,人類文明曆史之中最大、精度最高的這台暗物質探測器投入了運轉。
張龍飛有些戀戀不舍的離開了這裏,前往了下一個戰場。
那裏,同樣有一台類似的設施需要他來主持修建。
不過與這裏不同的是,另一台設施最主要的觀測目標,是拉卡伊9352這顆恒星。它主要觀測來自這顆紅矮星的中微子,試圖通過對這種穿透性極強的粒子的觀察,來研究這顆紅矮星內部的情況,以獲取到有關恒星的更多科學細節。
這對於人類文明的整體科學發展來說,仍舊具備極為重要的意義。
因為需要觀察的主要目標是來自這顆恒星的中微子的緣故,這台中微子望遠鏡勢必要建造在距離這顆恒星盡可能近的地方。原因很簡單,距離這顆恒星越遠,中微子的密度便越低,觀測起來效率便越低。
但這同樣會麵臨需要足夠厚度的屏蔽物的問題。而此時此刻,在靠近這顆恒星的地方並沒有小行星。而,人類文明也沒有足夠的科技實力直接推動一顆符合條件的小行星過去。
屏蔽物隻能從最為靠近這顆恒星的一號行星上找了。
一號行星已經被拉卡伊9352鎖定,永遠隻會以一麵麵對這顆恒星。對於這顆行星來說,一天和一年的時間是相等的。
有一個與大多數人直覺相反的事情是,一號行星雖然被引力鎖定,但其實它是位於拉卡伊9352星的宜居帶內的。它麵對恒星的那一麵平均溫度僅有29攝氏度左右,恰好可以維持液態水的存在。
並且,它上麵存在著一個全球性的巨大海洋,其水量超過地球海洋的二十倍。
坐在前往一號行星的飛船之上,張龍飛思緒萬千,忍不住回想起了當初自己參與可行性討論會之時的畫麵。
“一號行星質量太大,重力也太大。而中微子望遠鏡必須要建造在極深的地下才能盡可能的排除幹擾。我們已經盡可能的降低了要求,但這個深度,也必須要達到20千米以上。”
“我們沒有足夠的技術,在這樣巨大的一顆行星上挖出20千米的深度。就算能挖出來,我們的材料也維持不住它的存在。”
<a href="http://m.loubiqu.net" id="wzsy">loubiqu.net</a>
“這不具備可行性。我建議,暫時延緩這項工程。等我們具備足夠的科技實力之後再來建造它。”
“不行,對於紅矮星內部運轉機製的研究極為重要。拔高一點說,它關係到我們文明的命運!”
當時的張龍飛同樣被這個問題所困擾。他十分清楚的知曉這項任務的重大意義,但更清楚這項任務所麵臨的困難。
最終,一個想法從他腦海之中誕生了。
“我記得……一號行星的海洋,最深處有21公裏深……”
足夠厚度的水,同樣可以成為符合條件的遮蔽物。
張龍飛的一句話,一個靈感,讓幾乎瀕臨絕境的建造任務絕處逢生。
雖然在這顆星球之上,“深淵”——這是人們為那個最深的海底所起的名字,之處的水壓,高達地球馬裏亞納海溝水壓的3.2倍,也即3400餘倍大氣壓力,足以壓扁人們生活之中所常見的幾乎一切物體,但是相比起來,建造一艘足以對抗這種壓力的工程潛艇,並在海底修建出一個中微子望遠鏡基地,總歸要比在這顆星球上挖一條深達20公裏的通道,要簡單許多倍。
於是張龍飛便來了。
望著腳下這顆一半黑暗蒼白,一半明亮蔚藍的巨大星球,看著那籠罩在明亮的這一半上空,那白色的雲團以及從太空之中肉眼可見的巨大台風,張龍飛臉上露出了微笑。
一艘特製的空天穿梭船離開了運輸船,開始向下方降落。在深入大氣層一段距離之後,張龍飛敏銳的感覺到,自己所乘坐的這艘飛船出現了一定的顛簸。
越往下,這顛簸便越厲害。到了後來,甚至於讓他有了一種乘坐越野車飛馳在行星凹凸不平的表麵的感覺。
但這艘空天穿梭船是特製的啊,特意添加了對抗大氣層內極端天氣的穩定模塊,結果卻仍舊如此顛簸。
這足以證明此刻外部的颶風猛烈到了何等程度。
當空天穿梭船懸浮在距離大海表麵不足百米距離的時候,在明亮的紅色恒星照耀之下,他真切看到了獨屬於這顆星球的風景。
此刻,他腦海之中隻有兩個詞匯。
狂風,巨浪。
那是以地球時代的分級標準,至少高達16級的狂風。那是甚至可以堪稱海嘯的,高達幾十米的巨浪。
這讓飛船駕駛員不得不將船身升高了幾十米,才避免了被巨浪直接拍進大海的命運。
在這一刻,人們心中同時生出了一個念頭。
“相比起這裏的海洋,紀錄片之中,當初地球上的海洋是多麽溫順啊……”
便在這時,飛船船身再度抬高了一百多米。
張龍飛心中有些疑惑,不知道為什麽。他看向麵前的顯示屏,點了幾下,便找到了原因。
一座海底火山噴發了,引起了海嘯。再有十幾分鍾,那地球人類幾乎無法想象的,高達136米的海浪,便會席卷這片海域。
此刻,天空不知道什麽時候也開始變得陰暗。厚重的雲層遮蔽了太陽。伴隨著一道比地球之上粗大了不知道多少倍的閃電,真真正正如同傾盆一般,不,比傾盆大雨還要大上不知道多少的暴雨傾瀉了下來。
狂風暴雨,雷電海嘯。在這一刻,這裏如同化作了地獄。在這一刻,便連這艘經曆了不知道多少太空旅程,采用人類文明最先進科技製造的空天穿梭船也頂不住了。
“因為天氣變化,現在我們將緊急撤離。請大家坐穩扶好,係好安全帶……”
天地之威麵前,這艘空天穿梭船落荒而逃。第一次探索行動尚未展開便已經結束。
第一百六十三章 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