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再有的一種情況就是,這些土匪強盜皆是小股成群的活動,行蹤不定,居無定所,始終處於流竄的狀態之中的,而無法將之包圍,對其進行徹底的圍剿。


    這土匪強盜賴以生存之道就是以小搏大的,讓你這鋪天蓋地的網在撒開了之後,卻總是會找不準著力點,拿他滑不溜丟的小身板是沒什麽辦法的。


    因而,不論是從道義的高度上講,還是從現實的社會意義上說,這樣的江湖勢力組織是不會有著好的外部生存空間的,那處處麵臨著被限製和打擊的情況下,它又怎麽可能會發展壯大呢?


    若是有這樣明目張膽的挑戰社會的群體,那它就不是純粹的江湖勢力組織了,而是實際意義上的“賊寇”了。


    到那時,遭到官府的大力剿殺就是他們唯一的歸宿了。


    在這樣的分析背景下,雍銘定義百年前試圖對雍氏一族實施攻擊的勢力,絕對是臨時拚湊起來的一幫人。


    但是,他們不一定就是一幫烏合之眾。


    雍銘在知道百年前,自己的家族曾麵臨過生死危機的事情後,就從來沒有從心中對這幫意圖對雍氏一族不利的人有過絲毫的輕視。


    這幫人說不定在江湖的各個領域方麵,就是個中的高手。


    比如,他們當中有的就擅長偽裝易容,以潛入對方的地盤實施破壞和偵查;而有的就擅長應付和破壞,於建築中安裝的各種機關裝置;那有的則是擅長刺殺近戰等等不一而足的。


    反正,他們應該是有著各司其職的分工,且是能互相配合,彌補各自不足的。


    那究竟是什麽樣的人能將這些人聚集到一起,為其所用呢?


    他又有著怎樣的本事,會讓這些人甘願受其驅使呢?


    不過,最令雍銘所掛懷的情況是,這個人究竟是怎麽知道隻有雍氏的族長才會知道的秘密呢?


    一定要注意,這裏提到的知道大宋仁宗皇帝留下了一筆皇室寶藏,這個秘密的就僅僅是雍氏的族長,而沒有說起雍氏族長的另一個身份,即“雍王衛”的主使。


    這說明了什麽問題呢?


    仔細想一想,你就會知道是怎麽回事了。


    “雍王衛”雖是守護這個秘密的力量,但不代表“雍王衛”的人就會知道這個秘密。


    而這裏所說的“雍王衛”的人,是有明確指向的。


    雖然,雍銘知道隻有在三枚“王牌”都放入到那個神秘裝置中的時候,才會知曉那處存放著大宋皇室寶藏之地的具體位置。


    但做為“雍王衛”中掌握另外兩枚“王牌”的,被仁宗皇帝分別賜姓為“王”和“衛”的副使,卻是不知道自己手中的“王牌”還會有著這樣的一個作用。


    他們二人隻知自己所掌握的皇帝親賜的“王牌”,代表著皇家的至高權威。


    對內,在主使的許可之下,可以憑借“王牌”調動“雍王衛”的屬官士卒。


    對外,在執行任務時,朝中百官無論品階高低,見到“王牌”都是要下跪拜迎,聽令聽宣的。


    所以,關於皇室寶藏的事情,除仁宗皇帝和具體經辦此事的親信之人外,就隻有“雍王衛”的主使,自己的皇子雍昕知曉了。


    根據仁宗皇帝的專命,在其後就是雍昕的長子長孫嫡係一脈的後人知曉此事了。


    而仁宗皇帝之所以將包含著皇室寶藏秘密的“王牌”一分為三,就是為了最大限度的確保這處存放皇室寶藏之地的安全。


    這樣,即使是當時最有權力的勢力,哪怕是在其後繼位的大宋皇帝,也是不可能知曉“王牌”其內所藏的寶藏秘密的。


    因為,在仁宗皇帝設立“雍王衛”之初,就向皇室成員和文武百官明確了“雍王衛”的職責和權利。


    “雍王衛”主使及副使,各衛部屬官職銜,按照“父死子繼,兄死弟及”原則,皆實行世襲製。


    除“雍王衛”的主使有權調動“雍王衛”的屬官和士卒外,即便是麵對皇帝的聖旨,若無“雍王衛”主使之令,亦可不奉旨行事。


    這樣的規定,就是為了確保在無“雍王衛”主使的決定和命令下,有居心叵測之人會將“雍王衛”的主副使三人齊聚一塊兒,從而一舉控製“雍王衛”的核心,進而控製整個“雍王衛”。


    若“雍王衛”的控製權失落於旁人,則身為“雍王衛”主使的雍昕勢必性命難保。


    倘若,“王牌”中所藏的秘密被奪取了“雍王衛”控製權的勢力知悉,則大宋必將會陷入一場事關王權之位的爭奪,整個國家的未來前途實是堪憂的。


    所以,即便是知道自己的決定會遭到群臣的反對,仁宗皇帝還是要以堅決的態度來推行和實施這樣的規定。


    隻有頒行如此決絕的規定,uu看書 uukanshu 才能徹底杜絕在大宋王朝中出現有因忌憚和豔羨“雍王衛”所擁有的權力和實力,而想要據其為己有的念頭的人。


    此項明文規定一出,正如仁宗皇帝所預料的,結果就是舉朝嘩然。


    不知真相的文武大臣們,以本朝自開國以來,從未有一支皇室禁衛武裝能有這麽大的權力,此舉必將動搖朝綱國本為由,紛紛上書奏請仁宗皇帝將賦予“雍王衛”主使如此之高的權限即刻收回。


    然滿朝文武大臣當中,隻有濮王趙允讓是明確表態,力主支持仁宗皇帝此項決定的人。


    在濮王趙允讓做出這樣的表態之後,大臣們對此項決定所持的意見,就戲劇性的出現了兩極分化的變化。


    最終,以濮王趙允讓為首的支持派占據了朝堂爭論的優勢,此項關於“雍王衛”享有特權的規定,就此正式實施開來。


    這裏要提到的一點是,之所以濮王趙允讓在此事上明確闡述自己的意見之後,朝堂之上原本是一邊倒的反對局麵就發生了轉變,是有著最現實的原因的。


    這不是說濮王趙允讓有多麽大的威望,足以震懾威服滿朝的文武大臣,而是因為他的特殊身份使然。


    https://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 手機版閱讀網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雍王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詡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詡銘並收藏雍王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