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或許默默無聞,或許又能有點建樹。


    不過入了朝胡柯也不能再去賭場那些地方了,所以他找宋添幫忙問問宋二才,他想開個小小的布料鋪子,能不能介紹一下貨源。


    宋添也不想看著同窗無錢娶妻,便將事情跟父親說了。


    宋二才聽聞胡柯要做生意自然是願意幫的,兒子同窗好幾個,就他在京中留了下來,以後兩人少不得要相互扶持,在官場上共同進退,肯定要幫。


    等兩人各自到翰林院跟工部上職,因為科考而在京中掀起的熱浪也開始平熄。


    宋添是編撰,謝俊是編修,兩人同在一處公幹,上職之後倒是天天能見。


    自從上翰林院當差,宋添自然便忙了起來,別的不說,每日天未亮便要起床準備到翰林院點卯。


    現在入朝為官更是要受到規矩跟風氣的約製,他這從六品小官兒坐不得車轎,隻能步行或是騎馬前往。


    宋添中狀元遊街之後雖學過騎馬,但熟練度還不夠,騎上馬跟走路沒多大區別,還有被摔下來的危險,剛開始那幾天實在辛苦得很,每次回來都覺得混身酸痛無比。


    好在他剛剛任職,以學習為主,平時還算輕鬆自在。


    阿繡聽聞他上職辛苦,讓人帶了活絡筋骨的藥油給他。


    自從兩人的婚事定下,常氏便不給他倆見麵了,阿繡天天窩在院中繡嫁妝。


    先前宋添沒上值之時她外出巡視繡樓還能偷偷見上一麵,這下宋添也是高出晚歸,兩人一眼都見不著了。


    宋添高中狀元之時宋二才便寫了一封信通過郵驛發往家中,隻不過這個過程十分之慢,說不準幾個月才能收著。


    而此時的河口鎮,沈縣令收到消息已經專程過來報喜了。


    宋添中貢士河口鎮上的宋家人是知道的,因為前不久遠赴京城的龐子默跟紀英回來了,專程給他們帶來了消息,可狀元之事肯定不知。


    沈縣令專程請了報子,一路上吹吹打打,舉著寫有新科狀元宋添的牌子,別說河口鎮,從城裏到鎮上這一路,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三年出一人的狀元郎啊,天大的榮耀,多麽讓人羨慕。


    一路上很多村人也跟著隊伍來看熱鬧,到了河口鎮那是人山人海擁擠不堪。


    有人提前打馬來報信,等隊伍到達的時候,河口鎮宋家的人已經穿戴一新,等著接喜報。


    宋老爺子聽聞孫兒中了狀元,那是高興得差點兒暈過去,此時捏著煙杆的手都在發抖。


    宋明扶著他,說道:“爺,這是天大的喜事,你可別哭了。”


    “啊?”


    宋老爺子愣神,才發現自己什麽時候已經淚流滿麵。


    “我,這是高興得。”


    宋老爺子捏著衣袖想去抹淚,又給身邊的洪氏攔住。


    “添哥兒都是狀元了,咱們以後的言行舉止可得注意著點。”


    洪氏取了自己的帕子給宋老爺子,以後他們就是狀元公的爺、奶,怎能還像鄉下人一樣不講究呢。


    宋老爺子趕緊點頭,“你說得是,要給添哥兒爭臉麵。”


    一行人收拾整齊站在街道中間,縣尊大人的馬車剛好也到了。


    周圍的人下跪行禮,沈縣令下車趕緊將宋老太爺扶了起來。


    “老爺子不必多禮,能教出宋狀元這般孫兒,本官恭敬還來不及。”


    狀元郎的親爺,沈縣令自然恭敬,親自交了喜報不說,還去布莊裏麵坐了坐,並告知以後有什麽事盡管去縣裏找他,自是不能讓狀元郎的家人受了委屈。


    宋老爺子受寵若驚,可一想到宋添中了狀元,以後指不定多大的官兒又淡定了很多。


    後麵他又好奇詢問,不知殿試之後孫兒何時能歸,到時再辦場流水席什麽的。


    都中狀元了,自然要留在京中上任,咋能隨隨便便回來呢。


    沈縣令細心解釋,宋老爺子一聽居然不回來了,心中難免失落。


    “老爺子想見狀元郎可以去京中瞧瞧,全當玩樂了。”


    沈縣令勸慰,宋老爺子點頭,心中卻是在想,還是算了,千裏迢迢,以後有機會再說。


    送走沈縣令,聽到消息的大房跟三房一家全上鎮了,聽聞宋添中了狀元都高興得不行。


    他們已經嚐到了家裏有讀書人的好處,這下子中了狀元,就算人沒回來,流水席也得辦。


    宋三才說,反正流水席也是族裏辦,錢不花還能熱鬧一番。


    添哥兒中了狀元之事,不光要詔告天下,還能廣結良緣,有何不可。


    宋老爺子想一想也是這麽個理,這事兒辦好了,以後他就是狀元他爺,上哪兒不都受人尊敬,就像先前一樣。


    不過宋明也說了,辦是可以辦,但不能收錢也不能收禮。


    這剛剛才中了狀元,要是傳出家人借此大肆斂財,這事兒傳到朝廷指不定讓人說道,uu看書.ukanshu.om 到時會帶來災禍。


    宋老爺趕緊點頭,這個自然,一定要好好把握。


    宋三才一瞧,內心直歎可惜,原本他還想借此撈上一筆呢。


    於是,宋家一行人又回村辦起了流水席。


    這般又過了沒多久,宋二才的信總算是到了。


    裏麵說了他們一家在京中的情況,以及宋添中狀元之後回不來的事,還有就是宋添跟阿繡的婚事。


    宋二才還說了,要是有空倆老可以去京中看看,可以讓宋康陪著,並讓宋明給他們準備出行銀錢之類,到時記賬算在繡坊的支出裏便可。


    雖說二房一家當年已經跟倆老口離了心,但現在宋添入仕一切都不同了,有些事情該怎麽辦便要怎麽辦,孝道不可丟。


    宋老爺子看著好一陣心動,隻不過想到當年貶低過孫兒心中仍是愧疚,到底還是忍下來了,隻讓宋明回信,待宋家添了小輩,他再找機會過去看望。


    而此時京城那邊,眼看宋添跟阿繡禦賜的婚事便要到了。


    臨江城那邊不光曹眙、杜媽媽他們來了,何家二房也來了人,同時京中何家大房這邊的兒媳婦也遞了帖子,邀請阿繡外出踏青。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錦繡農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簫九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簫九六並收藏錦繡農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