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那個弟子的調查基本上就算結束了。接下來,就是由上往下查了。


    說到這兒,不得不補充一下常識。


    既然是常識,本來應該多數人都知道。多數人都知道的事,通常不需要進行特別的說明或強調。但上,接下來的這一部分常識,在多數人心中,卻是被顛覆了的。多數人心中都隻存了假相。所以,才需要說明。


    這就是,一個機構裏麵,人員的基本組成。


    ——


    這個問題,一直追根溯源的話,可以追溯到人的定義。


    人,是高級動物。這個定義,自然不能是客觀準確的。需要去掉“高級”二字,才行。既然是定義,就不應該帶有“高級”那樣的修飾。人類如此厚顏無恥誇自己,是因為吃準了沒有反駁的聲音麽?


    不過,這兒要說的,還不是這個。


    人的定義,有兩層。一是自然屬性,二是社會屬性。在自然屬性方麵,定義為動物,也就夠了。因為人類最主要的特點,並不在自然屬性,而在社會屬性。


    那麽,社會屬性又是怎麽定義的呢?


    人類的定義倒也簡單。人類,就是所有人的集合。但單個的人呢?


    定義某一個人,其實就是準確地介定該人。而要完全地定義這個人的社會屬性,自然隻能從他的社會關係中著手。於是乎,我們知道了,這個人,是他她父母的子女,是他她子女的父母,是他她同學的同學,是他她同事的同事,是他兄姐的弟妹,是他弟妹的兄姐,等等。


    把這些話進行加總,哲學高度的定義就出來了:人,就是社會關係的總和。


    ——


    但是,在實際生活中,認識了解某個人時,往往並沒有窮盡這個人的社會關係,而僅僅是認識了解了其中的一部分。那一部分,也就是在當前環境下的主要社會關係。


    因為環境的不同,社會關係的重要層度也會隨之不同。帶了配偶,去參加同事的婚禮。向同事介紹的時候,就隻介紹“是自己的配偶”這層關係就行了。此時此境,“是自己的配偶”這條關係,就是主要社會關係。


    但實際上,“自己的配偶”也會有別的身份。他她跟他她的大學同學一道出去,遇見大學同學的高中同學。他她的大學同學在介紹他她時,就會說“這是我的大學同學”。在那時那處,“是大學同學”,才是他她的主要社會關係。


    總結一下,就是說,一個人,就算是最簡單的人,也會有很多社會關係。在這一場合,這種關係是主要社會關係;換到另一場合,也許另一種關係才是主要社會關係了。


    ——


    需要注意的是,所有這些社會關係,並不是同等重要的存在。與當前生活密切相關的,是最重要的社會關係。與當前生活無關的,則是不重要的社會關係。


    譬如,對於成年人來說,小學同學都有哪些,多數都記不得了。換言之,記那些又有何用?


    “與當前生活密切相關的”,還涉及到五大需求。


    五大需求指的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大複雜的,就忽略了。此處需要注意的是,安全需要,並不是最重要的。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每個人隻有一次”,這句話傳播度極高。這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主角保爾,在憑吊女戰友娃蓮的墓地時所說的話。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句話是錯的。


    看看五大需求的順序就能知道,人最寶貴的,是生理需求,並不是安全需求。也就是說,根本就不是什麽生命。


    某國戰火不斷,莊稼地裏都有地雷。還種不種地?如果不種,隻能餓死。於是該國農民就冒著被炸死的危險去種地了。


    有人工作不好,既辛苦又錢少,換工種以沒能耐,隻能長期報怨。看到別人不費力就找了大錢,看到別人逍遙自在什麽都有,再看到電視裏麵的案例,終於有一日,鋌而走險,走上了犯罪道路。


    這樣的事例,就不多說了。


    隻需要記住,對於人來說,最重要的,並不是生命安全,而是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這個詞,是沒有解釋的。但望文生義就能知道,它包括了衣食住行繁衍等各方麵。不僅指有沒有的問題,而且還指多不多、好不好的問題。一個有吃有穿有配偶有子女的人,隻因為某一方麵不多不好,同樣會放棄安全,鋌而走險。


    ——


    機構,指機關團體。在這兒,主要指那種具備法人資格的團體。


    法人資格,就是在法律上予以人格化,與自然人相等同。於是,用“他”字。


    乘風派,把他的各種特質去掉之後,他就是一個機構。


    乘風派這樣的機構,跟一般的企業不太一樣。他並不以贏利為目的。在利權名勢當中,重心後傾。


    而利權名勢這些,直接去說雖然複雜,但對於學過政治經濟學的人來說,無非就是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問題。


    這兒就懶得論證了。而是直接拿出政治經濟學的結論:決定一切的,就是經濟基礎。


    也就是說,不管乘風派是打著培養人材、整理文化瑰寶,還是割據天道精神的招牌,也不管他的真實傾向如何,對於利益,他都是不得不謀取的。


    這是因為,他至少得生存下去。垮了的話,一切都會成空。


    機構每存在一天,就要消耗一天的資源。要生存,就必須得有資源補充。要發展,那補充的資源,就必須大於消耗的資源才行。


    大一丁點是大於,大很多也是大於。到底大多少,取決於乘風派對利益的重視程度,同時也取決於門派其它方麵對利益的需求程度。


    重視,表示主觀努力,表示當權者主動關注。需求,則表示被動努力,表示當權者不得不關注。


    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總之,經濟基礎是一定存在的。


    ——


    早幾年,有人寫小說,說主角穿越到古代,發現古代幾萬人的戰爭,居然缺少中層。就是將軍一喊,大家就往前衝。於是乎,主角就利用了先進的管理經濟,去設立了班長、排長、連長、營長等職務。於是乎,整支部隊,就像是有了經脈一樣,煥發了生機。


    是真的嗎?當然不是。


    其實,是不是真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修仙世界,一定不是真的。


    修仙世界,人腦那麽發達了,豈會不知道這些簡單道理。並且,修仙世界裏,人的個人能力更加強大,中間的管理環節,還能夠更精簡。


    ——


    要說管理,自然需要來個簡單的快捷方式。


    這個簡單的快捷方式,就是條條塊塊。


    但不管是繁瑣還是精簡,一個機構裏麵,始終都存在著“條、塊”的關係。


    “條”是管理相對發達之後的產物。


    也就是在上麵的層次,對管理功能從具體的人和事裏麵提煉出來,進行純粹的管理研究。研究之後,成立專門的班子,將成果由上至下的進行推廣。


    好像還是不怎麽清晰。看來,要解釋“條”,不舉例是不行的。


    大家都知道,多數企業都有質量管理部門。上麵,還有個質量技術監督局。從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往下管理,一直管理到具體的企業,這種關係,就叫做條。


    “塊”呢?


    “塊”就跟地方有關了。某市的領導,管理某市的企業,那就是塊。因為地圖就是塊,所以就叫做塊。


    兩種關係加起來,就是條條塊塊。


    前麵解釋的時候,舉例說的是國家。這兒需要簡短的轉變到一個單位上去。


    上麵的技術處,到下麵的技術員,那就是“條”管理。


    技術處的處長管技術處的職員,車間主任管車間裏麵的技術員,那就是“塊”管理。


    乘風派裏,有負責後勤物資統籌的助理掌門,也就是總事。麗炎峰這邊,也有負責後勤物資統籌的專員,也就是理事。從總事到理事的管理,那就是條。


    麗炎峰的峰主,則管理麗炎峰。


    雖然沒有明說,但掌門兼職萬元峰峰主,自然是事實。但同時,掌門還需要管理包括麗炎峰在內的所有峰頭。


    這就是塊。


    現在進入猜拳模式。此模式是玩家和次世界本土人物之間的對決,每人每次出“石頭”、“剪刀”或者“布”,石頭戰勝剪刀,剪刀戰勝布,布戰勝石頭。每個次世界本土人物的性格不同,猜拳的方式不同。此模式采用五局三勝製,每局至少猜拳五次,先贏五次者贏得此局。】


    係統聲音完全落下的時候,呂林蘭發現自己又和陶念一起到了全白的房間裏。


    隻不過這回兩人之間並沒有長條形的桌子,有的隻是一塊及腰高的圓形木板,下方用一根棍子支著,而她則和陶念一人一邊相對站著。而這一次,陶念跟呂林蘭第一次做主線任務時的表現有些許不同,沒當時那麽僵硬了,臉上也多了點表情。


    木板中央依然有一個液晶屏幕,此刻白底屏幕上顯示的黑色信息總共有兩行,第一行是:第一局,第二行是個數字:135。


    有了上回的經驗,呂林蘭立刻就明白了,135是個倒計時。也就是說,第一局她跟陶念有135秒的時間分出勝負。


    而在兩人的身前,各有一快單向移動擋板升了起來,稍稍向兩人那邊傾斜,而擋板下方有一個拳頭的圖案。這塊區域是讓兩人提前將手放上去,做好手勢後等擋板變成全透明的,就可以看到勝負了。如此一來,兩人動作快慢所導致的投機行為也被阻止了。


    猜拳這項活動,曆史悠久,玩法簡單,風靡全世界,最早卻是起源於中國。早在漢朝的時候就有手勢令的記載,石頭剪刀布的猜拳遊戲應當可以追溯到那時候。


    很多人覺得猜拳遊戲的勝負靠的隻是運氣,但呂林蘭卻認為,猜拳是一種博弈。通過上一次兩方的出手判斷對方這次會出什麽,充分考慮到對方會有的同樣想法,自己的出手又該怎麽選擇,而對方要是同樣考慮到自己這邊的想法,也會做出相當的應對,那麽自己這邊又要多考慮一步。


    簡單來說,甲方上次出剪刀,乙方這次會想出石頭,而考慮到乙方的想法,甲方會想出布,乙方如果想到了甲方知道了她的想法,就會出剪刀……綿延下去是無窮盡的。這樣的策略大多數人都懂,呂林蘭以前玩猜拳的時候,除了這個策略,還會結合對方的眼神,動作,神態來綜合判斷,綜合下來勝負在八二開,她勝得多。


    很快,倒計時開始了變化,從135開始變小,而與此同時,這個數字旁邊出現了一個小一號的紅色數字10,同樣開始變小。


    呂林蘭猜測紅色倒計時結束就要開結果了,便立刻把手放到了單向玻璃擋板下方。這單向玻璃擋板從她這邊看是透明的,而當她看向陶念那邊的單向單板時,又是不透明的,什麽都看不到,她想陶念看她這邊,也應該是一樣的。


    倒計時變成5的時候,呂林蘭擺了個布。第一輪,她對陶念的猜拳方式毫不了解,隻能靠概率。一般來說,剪刀石頭布裏麵,剪刀這個手勢相對最麻煩,一般來說人們會避開它,大多數人會以石頭或者布開場,而不管是哪一種,呂林蘭出布是不輸的局麵。


    當倒計時變成1後,下一刻卻跳成了5,字號相同,顏色換成了綠色。而與此同時,擋板變成全透明,兩人都能看到對方的手勢了。


    呂林蘭是布,陶念是石頭。這輪呂林蘭勝。


    兩人的勝負立刻在屏幕上有了顯示,靠近呂林蘭的這邊多了一麵隨風飄揚的綠色小旗子。


    呂林蘭突然覺得有點囧,係統這不會是在給她豎什麽g吧……感覺太怪了。


    呂林蘭隻是走神了一小會兒,立刻又集中了注意力。現在她明白那一開始讓她不明所以的135的含義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修仙生活不可能那麽正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永並收藏修仙生活不可能那麽正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