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淘汰天才
修仙生活不可能那麽正經 作者:西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武堂主好強的威壓,莫非是想要破壞門派招新?”挑刺發問的,正是介紹元魁真君那位元嬰。
戒律堂武堂主聞言不敢怠慢,立即收了威壓,落地,出言反擊道:“帽子太大了,武某戴不下。隻是聽說有人強迫武某收徒,故前來問問是誰的主意。”
“金虹道君及時提醒,是為好意。若是等死了幾個築基新人之後再提,那才是戴帽子。”元魁真君說。聽了這席話,呂林蘭總算知道前麵說話的那位元嬰的道號。
“是啊,要想開一點,心胸要大度一點,不要總以為別人都在違反規律。”金虹道君說。這兒所說的規律,單指門規戒律。
武堂主不提這茬:“哈,難道武某消息有誤?並沒有強迫武某收弟子之事?”
“倒也有這麽回事。築基招新第二關,比試方式眾說紛紜,相持不下。經眾長老商議後決定,指派無關人士,也就是那位新晉弟子,主持第二關比試,”金虹道君不慌不忙地說,“武堂主想必亦能理解,做了事,就應該給予獎勵。讓武堂主收她為弟子,即是該獎勵。”
元魁真君不待武堂主接話,搶著說道:“武堂主適才詢問這是誰的主意,不好意思,正是金虹道君與嚴某,”原來元魁真君姓嚴,“我二人異口同聲,率先提出讓武堂主收徒的建議。然後眾長老紛紛讚同。末了,告知玄誠真人,真人也沒有提出異議。”
至此,呂林蘭聽出,莫看元嬰那麽多,但夠分量的並不多。分量最重的,當是武堂主。其次便是元魁道君和金虹道君。其餘元嬰長老,都是打醬油的。
“你們是說,就是那個女娃?”武堂主問。
果然,元魁道君加上金虹道君,讓武堂主放棄了追問誰強迫自己收徒之事,改為挑剔自己。
“正是!”元魁道君點頭。
武堂主打量了一下呂林蘭,感覺她中規中矩,整個人都相當於中庸之道的注腳。這種感覺,有點像凡世的政客,讓武堂主心中略有不喜。
其實,不管武堂主喜還是不喜,他總是要找理由表示不喜的。因為他不能收徒,尤其不能在這段時間收徒。至於不能收徒的原因,就複雜了,暫且不說。
金虹道君猜到武堂主即將貶低呂林蘭,以便於拒絕收徒,便說:“武堂主,”叫一聲,是為了打斷武堂主的思路,“就在剛才,這位弟子已經主持了築基招新第二關比試。經眾長老一致認定,從過程到結果,完全真實有效,未發現任何徇私舞弊。同時,該弟子亦從比試中勝出。”最後這句話,是遞給武堂主的。希望武堂主在此處發難。也就是忽略大處,丟出小處的意思。
武堂主也是活了千年的老家夥,自不會輕易上當。果斷忽略了呂林蘭勝出有沒有作弊的問題。但若要另找破綻,似乎又有點信息不足的樣子。所以,當下隻能沉默,沒有說話。
台上元嬰們由大聲爭執,到小聲商議;再到說一句,沉默一會。台下已被淘汰的三百多築基弟子等不得了,就慫恿了幾人發言詢問。
“台上前輩們沒事了吧。現在是不是該解釋剛才的比試了?”
“是啊,既然眾位前輩都冷靜下來了,也該給我們一個交待了。”
“如果你們沒講完的話,待我們退場之後,還有的是時間。”
“咳!”元魁道君站了出來,“修仙路上,修為、戰技、丹藥、法寶,乃至靈石等等,都非常重要。但不可否認,氣運,總是主宰著我們的命運。故而,剛才第二關,比試的就是氣運。被淘汰的弟子,不要氣餒。回去之後,隻要多做善事,積累氣運,今後還是有機會的!”
這種解釋,相當於“你想問你為什麽被淘汰嗎?告訴你,是因為你命格不好。”因此,台下當即響起一陣嗡嗡聲。
相信如果台上沒有元嬰隻有金丹的話,就不是嗡嗡聲,而是群情激奮、沸反盈天了。
“哈!比氣運?”武堂主終於有話說了。放眼一看,就看到那些牌子,“就是那些牌子,順便抓一把,抓中的,就過關了;沒抓中的,就淘汰了?這到底是氣運還是兒戲?”
——
“我以為我沒有發言權的,因為你們都是元嬰,我隻是築基;說話的時候,一個不小心,就被你們打死了。但是?——”轉折這兒,呂林蘭停頓了一下,“我不得不說,沒有了解,才真的沒有發言權。我沒想到,戒律堂武堂主,會如此想當然的,說出‘抓一把過關’的話;更沒想到,武堂主會把自己的想當然當作憑據,對我進行責問。如果是一般人,也還罷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跟我一樣的嚴於律己。但武堂主你不同,你是戒律堂堂主。而戒律堂,則是主持公正的地方。如此低下的素質,居然竊居戒律堂堂主之位,沒有趕快辭去職務,你是要等著門派罷免你嗎!”
呂林蘭這話,直接針鋒相對,沒有一點客氣。因而自稱我而不是晚輩的細節,就不再是錯誤了。針鋒相對的時候,還稱晚輩,氣勢未免不足。
這話會激怒武堂主,是肯定的。武堂主不能因此動手,也是肯定的。因為此時,呂林蘭是一眾元嬰長老所維護的。
至於事後武堂主會不會找呂林蘭算賬,就又是小事了。因為呂林蘭是有成算的,說著說著,就能讓武堂主欣賞自己的。都欣賞了,還記恨幹嘛。
“這……這不是……”武堂主想說的是,自己並非想當然,完全是受到元魁道君所講“氣運”的誤導。既然比試的是氣運,那麽,不管哪種方法,不是都跟“抓一把過關”差不多麽?
“稍安勿躁,稍安勿躁!”說話的,是元魁道君。一方麵,是維護呂林蘭,避免武堂主怒極動手,另一方麵,元魁道君聽出呂林蘭話中之意,似乎比試的並不是氣運。自己剛剛說比試的是氣運,有點被打臉的感覺。因而,自己絕對不能退避,要表示謙虛才行。
元魁道君繼續說:“老實說,剛才第二關的比試,非常玄妙。老夫我,也沒有完全弄明白,”是的,承認自己沒弄明白,就能避免被打臉,“不如,還是由具體主持者,新進弟子呂林蘭來解釋一下吧!哦對了呂林蘭,武堂主落後一步,不了解前麵的規則,不如辛苦你一下,連帶前麵的規則一並講了吧。”
呂林蘭當即向元魁道君深施一禮。指的是,依然是抱拳禮,但身體前傾得厲害,就像作揖一樣,接近九十度。說:“弟子領命!”一轉身,也向武堂主施了一禮。手上姿勢不變,但身體卻略微後仰,表示了蔑視。說:“請武堂主聽仔細了,莫要斷章取義!”
小崽子!我什麽時候斷章取義了!但武堂主來不及說什麽,呂林蘭就轉身麵向台下築基弟子了。
——
“各位師兄師姐們好!我叫呂林蘭,來自極北,跟你們一樣,也是來應試的。被眾長老偶然點中,來主持第二關比試。我自己,也身在其中。我有沒有作弊,以及這次比試的究竟是什麽,在我講完之後,相信大家會明白的。
“好了,開始講正題。由於武堂主遲來一步,所以我們要回顧一下比試的規則。
“每人一塊牌子,牌子上輸入靈力辨別身份,布下禁製以免他人探知等等,那些就不提了。重要的是,從零到九十九,任選一個數字,刻到牌子上。過不過關,憑的,就是牌子上所刻的數字。
“怎樣才能過關呢?事先我們講明了規則。就是要將所有收上來的牌子上的數字進行加總,然後平均,之後再三分之二,得出過關標準數字。越是接近那個數字的,優先過關;最後,到過關兩百人,即比試完畢。
“武堂主,你聽清楚了嗎?”
武堂主怔了一下。聽,自然是聽清楚了。不過,雖然聽清楚了,卻並不明白呂林蘭講的事情隱含什麽道理。想要反駁一下,也找不到理由。因為自己雖然不明白,但總感覺裏麵有陷阱。翻譯成網絡語就是:不明覺厲。
“聽清楚了。”這句話不得不說,武堂主遲疑之後,還是說了。
呂林蘭問:“那麽呂堂主,如果你也參與其中,你準備刻下的數字是多少?”
武堂主遲來一步,並不知道已經統計出來的過關標準數字,當即就想拒絕回答。但轉念又一想,就算呂林蘭不問,按照人之常情,旁觀者也會默想一個數字代入比試。武堂主瞥了一眼台上其他元嬰,也就是曾經默想數字代入比試的其他旁觀者,當即膽氣就壯了。說:“五十二!”
這麽理直氣膽,是因為武堂主相信,呂林蘭沒問過其他元嬰,其他元嬰也沒人有臉主動說出來。既然如此,就算自己的數字輸了,也就算不了什麽了。
——
呂林蘭轉身麵向台下築基:“我繼續解釋。從零到九十九,我們要求任選一個數字,刻在牌子上。假如就此完事,沒有後麵的加總平均再三分之二的話,那麽,每個人會刻下什麽數字,都是說不準的。也就是說,從零到九十九,每個數字被選中的機會,是一樣大的。如果是這樣的話,等大家把牌子交上來之後,加總平均的數字,就應該在五十左右。大家想一想,是不是這樣?”
這個道理並不深奧。但呂林蘭還是停頓了一分鍾左右,才繼續說:“好,我們繼續。我們知道,不僅有加總平均,而且還有三分之二。剛才我們說了,如果沒有三分之二的約束,加總平均之後的數字,應該在五十左右。有了三分之二的約束之後呢?五十的三分之二是多少呢?五十的三分之二,是三十三。
“好嘛,大家都刻三十三吧。結果呢,加總平均值也跟著變化,變成了三十三。勝出的,是三十三的三分之二,也就是二十二。
“好嘛,大家又都刻成二十二吧。結果呢,加總平均值依然會跟著變化,變成了二十二。勝出的,是二十二的三分之二,也就是十五。
“繼續循環下去,結果是十、七、五、三、二,一,最後是零。”
“現在暫停一下,”說著,呂林蘭轉身問,“武堂主,聽了剛才對規則的解釋,你還堅持五十二嗎?”
這個時候,武堂主感覺呂林蘭並不是拷問自己的胸襟,而是在考校自己的智力。因而就花了十幾秒鍾想了一下,回答:“我選十八!”
呂林蘭點了一下頭,再轉過身去,麵向台下築基。說:“修仙路上,最重要的是修為。但大家都知道,決定修為高低的,卻又不是修為本身,而是心性。所以,這第二關比試的,就是心性。
“是不是真的比試心性呢?聽我慢慢講來。
“我先說選零的。這一類人,沉湎於對事物真相探索的無限窮盡,沉湎於自己對世界了解的快感之中。但是很可惜,在現實中,比一般人多想一步的人本來就不多,多想兩步的人就算鳳毛麟角了,多想若幹步到達零的最終境界的人,可以說根本就沒有。我隻能輕歎一聲,他們是天才,但是他們過不了關。
“所以,這就是心性決定了,他們過不了關。”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最終,我們在計算得出標準過關數字之後,過關的名額,是以靠近標準數字的程度進行甄別的。也就是說,甄別出來的過關者,並不僅是一個數字,而是存在一個範圍。而靠近某個數字,則有兩個方向。假設標準數字是二,以終的範圍是四。那麽,前麵的零一和後麵的三四,都能過關。
“這也就是說,與零相鄰的數字,五四三二一,都比零,過關的機會要大。但是,結果顯示,選擇零的,居然有一百六十五人!
“這說明什麽呢?說明他們在選零的時候,就清楚地知道自己過不了關。他們就是要用這種近乎自殺的方式向世界宣稱:‘我放棄過關,隻因為我是天才。’
“如果天才的思想有機會向每一個參與者傳播,並讓大家理解、跟隨天才的選擇,說不定天才還有一線獲勝的機會。不過可惜,讓凡夫俗子了解天才,從古到今就不曾有過。所以天才基本上都是窮困的。
“所以,我們淘汰了那一百六十五名具備天才心性的人。”
戒律堂武堂主聞言不敢怠慢,立即收了威壓,落地,出言反擊道:“帽子太大了,武某戴不下。隻是聽說有人強迫武某收徒,故前來問問是誰的主意。”
“金虹道君及時提醒,是為好意。若是等死了幾個築基新人之後再提,那才是戴帽子。”元魁真君說。聽了這席話,呂林蘭總算知道前麵說話的那位元嬰的道號。
“是啊,要想開一點,心胸要大度一點,不要總以為別人都在違反規律。”金虹道君說。這兒所說的規律,單指門規戒律。
武堂主不提這茬:“哈,難道武某消息有誤?並沒有強迫武某收弟子之事?”
“倒也有這麽回事。築基招新第二關,比試方式眾說紛紜,相持不下。經眾長老商議後決定,指派無關人士,也就是那位新晉弟子,主持第二關比試,”金虹道君不慌不忙地說,“武堂主想必亦能理解,做了事,就應該給予獎勵。讓武堂主收她為弟子,即是該獎勵。”
元魁真君不待武堂主接話,搶著說道:“武堂主適才詢問這是誰的主意,不好意思,正是金虹道君與嚴某,”原來元魁真君姓嚴,“我二人異口同聲,率先提出讓武堂主收徒的建議。然後眾長老紛紛讚同。末了,告知玄誠真人,真人也沒有提出異議。”
至此,呂林蘭聽出,莫看元嬰那麽多,但夠分量的並不多。分量最重的,當是武堂主。其次便是元魁道君和金虹道君。其餘元嬰長老,都是打醬油的。
“你們是說,就是那個女娃?”武堂主問。
果然,元魁道君加上金虹道君,讓武堂主放棄了追問誰強迫自己收徒之事,改為挑剔自己。
“正是!”元魁道君點頭。
武堂主打量了一下呂林蘭,感覺她中規中矩,整個人都相當於中庸之道的注腳。這種感覺,有點像凡世的政客,讓武堂主心中略有不喜。
其實,不管武堂主喜還是不喜,他總是要找理由表示不喜的。因為他不能收徒,尤其不能在這段時間收徒。至於不能收徒的原因,就複雜了,暫且不說。
金虹道君猜到武堂主即將貶低呂林蘭,以便於拒絕收徒,便說:“武堂主,”叫一聲,是為了打斷武堂主的思路,“就在剛才,這位弟子已經主持了築基招新第二關比試。經眾長老一致認定,從過程到結果,完全真實有效,未發現任何徇私舞弊。同時,該弟子亦從比試中勝出。”最後這句話,是遞給武堂主的。希望武堂主在此處發難。也就是忽略大處,丟出小處的意思。
武堂主也是活了千年的老家夥,自不會輕易上當。果斷忽略了呂林蘭勝出有沒有作弊的問題。但若要另找破綻,似乎又有點信息不足的樣子。所以,當下隻能沉默,沒有說話。
台上元嬰們由大聲爭執,到小聲商議;再到說一句,沉默一會。台下已被淘汰的三百多築基弟子等不得了,就慫恿了幾人發言詢問。
“台上前輩們沒事了吧。現在是不是該解釋剛才的比試了?”
“是啊,既然眾位前輩都冷靜下來了,也該給我們一個交待了。”
“如果你們沒講完的話,待我們退場之後,還有的是時間。”
“咳!”元魁道君站了出來,“修仙路上,修為、戰技、丹藥、法寶,乃至靈石等等,都非常重要。但不可否認,氣運,總是主宰著我們的命運。故而,剛才第二關,比試的就是氣運。被淘汰的弟子,不要氣餒。回去之後,隻要多做善事,積累氣運,今後還是有機會的!”
這種解釋,相當於“你想問你為什麽被淘汰嗎?告訴你,是因為你命格不好。”因此,台下當即響起一陣嗡嗡聲。
相信如果台上沒有元嬰隻有金丹的話,就不是嗡嗡聲,而是群情激奮、沸反盈天了。
“哈!比氣運?”武堂主終於有話說了。放眼一看,就看到那些牌子,“就是那些牌子,順便抓一把,抓中的,就過關了;沒抓中的,就淘汰了?這到底是氣運還是兒戲?”
——
“我以為我沒有發言權的,因為你們都是元嬰,我隻是築基;說話的時候,一個不小心,就被你們打死了。但是?——”轉折這兒,呂林蘭停頓了一下,“我不得不說,沒有了解,才真的沒有發言權。我沒想到,戒律堂武堂主,會如此想當然的,說出‘抓一把過關’的話;更沒想到,武堂主會把自己的想當然當作憑據,對我進行責問。如果是一般人,也還罷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跟我一樣的嚴於律己。但武堂主你不同,你是戒律堂堂主。而戒律堂,則是主持公正的地方。如此低下的素質,居然竊居戒律堂堂主之位,沒有趕快辭去職務,你是要等著門派罷免你嗎!”
呂林蘭這話,直接針鋒相對,沒有一點客氣。因而自稱我而不是晚輩的細節,就不再是錯誤了。針鋒相對的時候,還稱晚輩,氣勢未免不足。
這話會激怒武堂主,是肯定的。武堂主不能因此動手,也是肯定的。因為此時,呂林蘭是一眾元嬰長老所維護的。
至於事後武堂主會不會找呂林蘭算賬,就又是小事了。因為呂林蘭是有成算的,說著說著,就能讓武堂主欣賞自己的。都欣賞了,還記恨幹嘛。
“這……這不是……”武堂主想說的是,自己並非想當然,完全是受到元魁道君所講“氣運”的誤導。既然比試的是氣運,那麽,不管哪種方法,不是都跟“抓一把過關”差不多麽?
“稍安勿躁,稍安勿躁!”說話的,是元魁道君。一方麵,是維護呂林蘭,避免武堂主怒極動手,另一方麵,元魁道君聽出呂林蘭話中之意,似乎比試的並不是氣運。自己剛剛說比試的是氣運,有點被打臉的感覺。因而,自己絕對不能退避,要表示謙虛才行。
元魁道君繼續說:“老實說,剛才第二關的比試,非常玄妙。老夫我,也沒有完全弄明白,”是的,承認自己沒弄明白,就能避免被打臉,“不如,還是由具體主持者,新進弟子呂林蘭來解釋一下吧!哦對了呂林蘭,武堂主落後一步,不了解前麵的規則,不如辛苦你一下,連帶前麵的規則一並講了吧。”
呂林蘭當即向元魁道君深施一禮。指的是,依然是抱拳禮,但身體前傾得厲害,就像作揖一樣,接近九十度。說:“弟子領命!”一轉身,也向武堂主施了一禮。手上姿勢不變,但身體卻略微後仰,表示了蔑視。說:“請武堂主聽仔細了,莫要斷章取義!”
小崽子!我什麽時候斷章取義了!但武堂主來不及說什麽,呂林蘭就轉身麵向台下築基弟子了。
——
“各位師兄師姐們好!我叫呂林蘭,來自極北,跟你們一樣,也是來應試的。被眾長老偶然點中,來主持第二關比試。我自己,也身在其中。我有沒有作弊,以及這次比試的究竟是什麽,在我講完之後,相信大家會明白的。
“好了,開始講正題。由於武堂主遲來一步,所以我們要回顧一下比試的規則。
“每人一塊牌子,牌子上輸入靈力辨別身份,布下禁製以免他人探知等等,那些就不提了。重要的是,從零到九十九,任選一個數字,刻到牌子上。過不過關,憑的,就是牌子上所刻的數字。
“怎樣才能過關呢?事先我們講明了規則。就是要將所有收上來的牌子上的數字進行加總,然後平均,之後再三分之二,得出過關標準數字。越是接近那個數字的,優先過關;最後,到過關兩百人,即比試完畢。
“武堂主,你聽清楚了嗎?”
武堂主怔了一下。聽,自然是聽清楚了。不過,雖然聽清楚了,卻並不明白呂林蘭講的事情隱含什麽道理。想要反駁一下,也找不到理由。因為自己雖然不明白,但總感覺裏麵有陷阱。翻譯成網絡語就是:不明覺厲。
“聽清楚了。”這句話不得不說,武堂主遲疑之後,還是說了。
呂林蘭問:“那麽呂堂主,如果你也參與其中,你準備刻下的數字是多少?”
武堂主遲來一步,並不知道已經統計出來的過關標準數字,當即就想拒絕回答。但轉念又一想,就算呂林蘭不問,按照人之常情,旁觀者也會默想一個數字代入比試。武堂主瞥了一眼台上其他元嬰,也就是曾經默想數字代入比試的其他旁觀者,當即膽氣就壯了。說:“五十二!”
這麽理直氣膽,是因為武堂主相信,呂林蘭沒問過其他元嬰,其他元嬰也沒人有臉主動說出來。既然如此,就算自己的數字輸了,也就算不了什麽了。
——
呂林蘭轉身麵向台下築基:“我繼續解釋。從零到九十九,我們要求任選一個數字,刻在牌子上。假如就此完事,沒有後麵的加總平均再三分之二的話,那麽,每個人會刻下什麽數字,都是說不準的。也就是說,從零到九十九,每個數字被選中的機會,是一樣大的。如果是這樣的話,等大家把牌子交上來之後,加總平均的數字,就應該在五十左右。大家想一想,是不是這樣?”
這個道理並不深奧。但呂林蘭還是停頓了一分鍾左右,才繼續說:“好,我們繼續。我們知道,不僅有加總平均,而且還有三分之二。剛才我們說了,如果沒有三分之二的約束,加總平均之後的數字,應該在五十左右。有了三分之二的約束之後呢?五十的三分之二是多少呢?五十的三分之二,是三十三。
“好嘛,大家都刻三十三吧。結果呢,加總平均值也跟著變化,變成了三十三。勝出的,是三十三的三分之二,也就是二十二。
“好嘛,大家又都刻成二十二吧。結果呢,加總平均值依然會跟著變化,變成了二十二。勝出的,是二十二的三分之二,也就是十五。
“繼續循環下去,結果是十、七、五、三、二,一,最後是零。”
“現在暫停一下,”說著,呂林蘭轉身問,“武堂主,聽了剛才對規則的解釋,你還堅持五十二嗎?”
這個時候,武堂主感覺呂林蘭並不是拷問自己的胸襟,而是在考校自己的智力。因而就花了十幾秒鍾想了一下,回答:“我選十八!”
呂林蘭點了一下頭,再轉過身去,麵向台下築基。說:“修仙路上,最重要的是修為。但大家都知道,決定修為高低的,卻又不是修為本身,而是心性。所以,這第二關比試的,就是心性。
“是不是真的比試心性呢?聽我慢慢講來。
“我先說選零的。這一類人,沉湎於對事物真相探索的無限窮盡,沉湎於自己對世界了解的快感之中。但是很可惜,在現實中,比一般人多想一步的人本來就不多,多想兩步的人就算鳳毛麟角了,多想若幹步到達零的最終境界的人,可以說根本就沒有。我隻能輕歎一聲,他們是天才,但是他們過不了關。
“所以,這就是心性決定了,他們過不了關。”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最終,我們在計算得出標準過關數字之後,過關的名額,是以靠近標準數字的程度進行甄別的。也就是說,甄別出來的過關者,並不僅是一個數字,而是存在一個範圍。而靠近某個數字,則有兩個方向。假設標準數字是二,以終的範圍是四。那麽,前麵的零一和後麵的三四,都能過關。
“這也就是說,與零相鄰的數字,五四三二一,都比零,過關的機會要大。但是,結果顯示,選擇零的,居然有一百六十五人!
“這說明什麽呢?說明他們在選零的時候,就清楚地知道自己過不了關。他們就是要用這種近乎自殺的方式向世界宣稱:‘我放棄過關,隻因為我是天才。’
“如果天才的思想有機會向每一個參與者傳播,並讓大家理解、跟隨天才的選擇,說不定天才還有一線獲勝的機會。不過可惜,讓凡夫俗子了解天才,從古到今就不曾有過。所以天才基本上都是窮困的。
“所以,我們淘汰了那一百六十五名具備天才心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