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建文新政
大明:從洪武末年開始 作者:何不言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削藩!
一定要削藩!
齊泰看著朱棣回轉的兵馬,井然有序,紀律嚴明,心不斷的向下沉著,朱棣善於用兵,單單從眼前的這支部隊上就能夠看出端倪,更何況朱棣跟過眾位名將,屬於在戰場上一邊學,一邊實踐出來的悍將,他曉得如何利用兵士,在戰場上達到勝利的目的,這點也在朱棣近些年屢屢出擊,屢屢獲勝當中驗證了出來。
齊泰又想到剛才朱棣眼淚橫流的樣子,他側頭看了一眼他身邊的將士,這些人顯然被堂堂一介親王,不顧臉麵,當著萬千將士的麵嚎啕大哭,所震驚與觸動。
他也有所觸動,他沒想到戰績顯赫的朱棣,還有這麽不要臉的一麵,當眾給自己的行為找個理由不說,還哭起來扮可憐,齊泰覺得興許等他們回去後,等到他身邊的軍士把今天的事情傳出去後,恐怕許多人都會表示理解朱棣違背遺詔的行為,而不會譴責。
孝子嘛。
百善孝為先。
一個孝順的人能有多壞。
自古以來人們對孝順的人就多有寬容。
齊泰眼神不由的凝起來,他看著前方回轉的軍士,仿佛還能越過眾多軍士,看到一馬當先的朱棣。
這麽一個善於用兵,且能放下臉麵的親王,若是不消減他的權利,將永遠會給中樞帶來一定的威脅。
這如何能行?
就在齊泰想著這些的時候,他身邊的一人,問道:“齊侍郎,您看咱們是不是該回去了?”
齊泰深吸了一口氣,然後點了點頭。
隨後,眾人也開始行動了起來,準備回京複命。
齊泰把遺詔好好的收了起來,摸了摸遺詔,仿佛又向遺詔求取了一下力量,信念逐漸堅定了起來。
……
燕王朱棣被齊泰阻攔回去的消息,迅速的傳到了眾位王爺耳中,許多王府都響起可惜的歎聲,甚至有人還暗戳戳的想著四哥也不給力的想法。
對於他們來說,侄子做皇位,多多少少都讓這些王爺不太服氣。
不過不服氣歸不服氣,他們也沒什麽辦法,朱允炆很早就被定為太孫,繼承皇位基本上是天下皆知的事情,這一點他們沒得黑。
他們也隻能在朱棣帶頭挑事的時候,不高興的罵一罵齊泰,表示表示存在感,可他們沒太多想法,不代表他們認為朱棣也沒什麽想法。
朱棣的實力,眾人皆知。
若說朱棣帶兵去應天府,隻是純孝的為朱元璋討說法,他們是不信的,尤其是周王不相信,他是朱元璋第五子,他都有想法,更何況朱棣?
說起周王來,他嶽父是馮勝,朱元璋還在世時,曾棄封地奔鳳陽去找馮勝,一下子把朱元璋惹急了,直接下令要把周王遷到雲南去,不過不久後朱元璋改主意把周王留在了南京,隻不過餘怒未消的朱元璋一直到兩年後才準許周王返回封地。
後來朱元璋收拾藍玉的時候,馮勝又進出周王府,這讓朱元璋本就擔心周王有什麽小心思,更加擔心了,朱元璋一發狠,賜死傅友德後,第二年就把馮勝也賜死了,其中多少也有想要絕了周王的心思。
不過效果好像不怎麽管用,此時的周王,顯然心思未絕。
另一邊,朱允炆被諸王抗議不能奔喪搞的有些心煩,幸好他把最大的刺頭朱棣阻攔了回去,這讓朱允炆安心了一些。
可安心過後,朱允炆莫名覺得一陣屈辱,他小心翼翼在朱元璋身邊伺候了六年,六年,誰知道他是怎麽過來的,這六年間,他沒有向任何一個人證明過他皇孫有多了不起,有多風光,他滿腦子想得就是要把屬於自己的東西拿到手。
如今終於拿到手了,但是他發現這天下依然有他需要顧忌害怕的人。
那一個個分封出去的王,就像一根根刺一樣深深紮在他的心中,讓他夜裏都睡不安穩,這一夜,翻來覆去的朱允炆,終是起身來到了殿外,他看著漫天的星鬥,心中恨恨想著。
“我已經是大明朝的帝王,是這天下唯一的君,憑什麽由他們這般快活,想抗議就抗議,想帶兵奔喪就帶兵奔喪,以前瞧不起我,忽視我,不尊我的人,現在難道還要由他們不把我放在眼裏嗎?!……”
夜裏的風有些寒,可哪怕再寒,依舊把他心中的那團存在了很多年的火,吹的越來越旺。
不過,朱允炆知道,他沒有政績,初登皇位,最重要的就是先坐穩皇位。
當務之急是要證明自己的能力,證明他能治理好這個國家。
這需要幫手。
第二天,朱允炆便開始了他的動作,先是下旨召漢中府教授方孝孺入京就任翰林院侍講之職。
方孝孺此人,才名遠揚,品性端正,人稱‘小韓愈’,在洪武年間就多次被人舉薦為官,但可惜朱元璋用不到他,不過朱元璋卻也比較欣賞品行端正的人,所以曾與朱允炆說過方孝孺,言辭多為讚賞,而且明言告知朱允炆,方孝孺定會一生忠於朱允炆,因為方孝孺師從宋濂,而宋濂是朱標的老師。
同時,朱允炆升齊泰為兵部尚書,翰林院修撰黃子澄為太常卿,讓這兩個心腹同參朝政。
並且當天下朝後,朱允炆便召兩人入奉天殿密議,詢問兩人他該從何處入手,當做他的繼位後的第一件政事。
齊泰和黃子澄都有些激動,以前他們哪裏能參與這種事情,這可是治理大明朝,他們一言一行都會對大明朝產生著巨大的影響,這種感覺讓他們忍不住的心神澎湃。
而兩人恰恰還屬於那麽特別自信的人,皆以為自己是大明第一能臣,都雄心勃勃的想要開創出屬於他們的建文盛世,想著超越洪武年間,流傳千古。
黃子澄對朱允炆的詢問,早有準備,他在朱允炆還是太孫時,就想著這一天,借助朱允炆來實現他的政見。
“陛下,先帝年間,條令律法多苛刻嚴厲,其中不少律法讓官員苦不堪言,微臣覺得陛下可適當進行修改,如此亦能收群臣之心,到時候朝堂和睦,群臣齊心,定能使大明朝國力昌盛,陛下也定會被廣頌仁名。”
齊泰皺眉,看向黃子澄說道:“殿下繼位不滿一月,便修改先帝的定下的律法,是不是不妥。”
這是對朱元璋的一種否定。
朱允炆有些意動,可想到齊泰所說也有些擔心,不過在他仔細想了想後,笑道:“齊尚書怎也有不轉彎時,律法修改出來後,朕便對旁人言明,皇祖父在時,朕便求得皇祖父修改了,隻是沒有來的急頒發,如此自不會對我皇祖父有所損傷。”
黃子澄笑著點頭稱讚,可齊泰依舊皺了皺眉頭,這種做法說到底還不是自欺欺人嗎?不過他認真想了想,修改了律法對他也有好處,而且也確實如黃子澄所說,此法不失一個收買人心的好辦法,先帝政嚴已久,也是時候推行寬政了,所以也點頭同意了。
然後,三人就開始針對《大明律》進行了查閱和修改。
在三人的商議下,一共挑出了七十三條需要廢除的條令,同時覺得有必要取消了誥與榜文的法律地位,而且決定以後不再頒發榜文。
說起誥與榜文,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後,頒發了一套法典,然而這套法典有疏忽的地方,所以朱元璋經常用誥的方式進行補充,同時朱元璋遇到一些經典案例後,也會張貼榜文,公告天下,收錄法典當中,讓官員遇到同類案件後,以此來進行審理和定罪。
一直到修訂《大明律》時,這些誥和榜文都被修訂了進去,而經過朱元璋的張貼的榜文,刑法皆比較嚴苛,讓不少人都苦不堪言。
說起來,朱元璋嫉惡如仇,尤其是針對官員的刑法猶為嚴苛,一心想著用重典,打造一個朗朗乾坤,而且朱元璋也不怕沒官可用,在他的想法中世上不缺想當官的人,若是實在沒有,大不了就他自己來,他精力足夠,再不行,銬著那些犯法的官員去審理案件,強迫著官員幹完活後,再斬的斬,絞的絞,流放的流放。
簡單想想這一幕,帶著鐐銬的官員審問同樣帶著鐐銬的罪犯,除了洪武年間,其他時候還真見不到這種事情。
不過可惜,在朱元璋才死了一個多月,朱元璋耗費心血製定的律法,便被朱允炆挑出來一些進行推翻。
到了七月初,朱允炆把他們商議好律法頒發出去,朱允炆也巧妙用借口,掩蓋他對朱元璋指令的否定,一時間朝堂內外群臣歡呼,朱允炆真落了一個行寬政,赦有罪的好名聲。
一些文人士子,也開始大肆吹捧起朱允炆的仁君之名。
畢竟當官的環境好了,受益最大的除了群臣,便是有機會當官的文人士子,他們怎能不發了瘋的歡呼雀躍,以及大肆的對朱允炆表示讚賞和認同。
朱允炆感受到這番變化後,心裏特別開心,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心理有問題,或者對自己不信任的緣故,對被人的認可,格外看重。
於是,朱允炆決定進一步對戶部下手。
江南地區自大明朝建立以來,便收以重稅,尤其是鬆江和蘇州兩府,可以說江南地區是大明朝主要的錢財來源之地,為此朱元璋還特意禁止蘇州和鬆江兩地人氏出任戶部尚書,就是擔心有人心念家鄉,犯了律法。
朱允炆在齊泰和黃子澄的幫助下,針對各地賦稅不公情況,進行了大刀闊斧的修改,同時也把朱元璋禁止蘇州鬆江兩地人氏出任戶部尚書的條令廢除了。
這個政令頒布後。
一時間,江南地區的地主富紳也開始歡呼起來,直念叨應天出了個好皇帝,甚至恨不得給朱允炆擺長生位,這一來一去,他們不知道省了多少的錢財。
官員當中亦有富紳子弟,他們表現的更為直接,很快,好多感念皇恩的奏折便飄進了皇宮。
這一下朱允炆徹底得意了起來,覺得自己挺有當皇帝的天分,要不然怎麽會有這麽多人歌功頌德。
想讓天下康寧,看起來並不是太難。
……
等到了七月末時,他心心念念的方孝孺進京了,如此方孝孺,齊泰,黃子澄齊全了,朱允炆心滿意足的感慨自己天下歸心,有三位大賢相輔佐。
其實他哪裏知道,這三位但凡少個一兩個,他以後都不見會那麽慘。
真的是單單三位班底,沒想到就聚集了臥龍鳳雛。
這一日,雨天。
大雨劈裏啪啦的在皇宮裏響著,朱允炆心血來潮的站在宮簷下,看著北方靜靜的聽了很長時間的雨聲。
一直到他看向北方的眼睛發澀。
朱允炆才終於在心中做了一個決定,他要削藩,他覺得時機已到。
他忍了兩個月了,他無法再忍受諸王帶了的哪怕隻是一絲絲的壓迫感,他要把這些威脅全部清楚幹淨,一天都不願意再等了。
朱允炆當即召見了方孝孺三人。
方孝孺三人沒有耽擱,冒著雨匆忙來到皇宮,然後在太監的帶領下,直入奉天殿。
朱允炆早就等的焦急了,見到三人,連忙讓三人坐下商議。
等到三人坐下後,朱允炆想了想後,看向齊泰沉吟片刻,直言道:“上次你去勸燕王回北平時,也曾說過燕王勢大,而今諸王皆傭兵在外,且多有不法,朕當如何?”
齊泰三人相互對視一眼後,立馬幾人都明白了朱允炆的心意,這也正和他們的想法,當即,齊泰站起身來,道:“陛下,自古以來便多有藩王作亂天下之事,我們需以史為鑒,不得不防,所以臣以為當削藩以安天下。”
“怎麽削?”
齊泰眼中仿佛又閃現出朱棣的樣貌,然後又想起朱棣手上紀律嚴明的軍隊,他簡單的思考了一下,便沉聲道:“回陛下,兩種削法,一種削其勢,去其軍,然後置大將守諸王封地,即可賦閑諸王於王府,另一種便是削其人,遷其地,一勞永逸。”
房間裏沉默了下來。
朱允炆不知道在想著什麽,臉色幾度閃出狠厲。
良久。
朱允炆開口道:“朕若意第二種法子,又該從何處削起?”
齊泰仿佛早就考慮過這個問題,直接吐出兩個字。
“燕王!”
朱允炆皺眉:“若削燕王,可燕王極善用兵,北方士卒又極為悍勇,怎容易去削?”
“擒賊先擒王。”
齊泰沉聲道,然後開始細細的和朱允炆說起先削燕王的理由,以及如何調兵,如何布置,最後如何成功削掉燕王。
這番理由充沛,安排也有理有據,內外周祥,雖說有可能直接逼反燕王,鬧出動靜,但是若從未來的結果來看,不失一個辦法。
朱允炆也有些意動。
然而,黃子澄這時卻跳了出來,道:“陛下不可。”
朱允炆看了過去。
黃子澄道:“燕王勢大,又是諸王之長,更兼是陛下親叔,如何能把矛頭直指燕王,若依齊尚書所說,大軍調動,萬一起了兵戈,天下人該如何看待陛下。”
朱允炆頓時猶豫了,他很在乎天下人的看法。
“那黃先生以為如何?”
黃子澄道:“其他諸王在先帝時便多有不法,削之有名,占之大義,臣以為可以先從其他諸王入手,這樣亦可消減燕王羽翼,以防燕王煽動群王作亂,而周王是燕王同胞弟,不若先從周王下手。”
朱允炆考慮了起來。
齊泰見狀,立馬和黃子澄分辨了起來,兩人一時間,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吵的極為激烈,讓朱允炆都不知道怎麽辦才好。
其實認真分析起來,兩人的辦法都有道理。
可是朱允炆忘了朱元璋教他的,施恩軍方,收攬軍方之心,等到勢成再削藩,不說輕而易舉,也不會有什麽大的動蕩,就比方朱標若在,他若削藩,全國大軍心向朝廷的情況下,就算朱棣再能打,他又能抵多少大軍?
偏偏朱允炆沒有一件事按照朱元璋所說的辦,反而在齊泰,黃子澄的勸說下,屢次對朱元璋的施政方針進行否定和修改。
房間裏,齊泰和黃子澄依舊在吵著,兩人誰也說不服誰。
最後吵的朱允炆頭疼,朱允炆一拍桌子道:“夠了。”
齊泰,黃子澄頓時同時閉嘴。
朱允炆想了想後,堅定道:“朕初登大寶,不欲與燕王動刀兵,便從周王入手吧。”說完,語氣又略帶森然道:“你們先譴人給朕搜羅周王不法罪證,然後再行捉拿,必要一次功成,此事就此說定,不必再議,還望各位同心協力,不可讓朕失望。”
齊泰三人都俯身稱是。
黃子澄臉上有些得意,齊泰看到後,心中一歎,這一次爭論,算是讓他看清了,誰才是朱允炆最為信任的人,他有些失落,心想著,看來以後不能與黃子澄多做爭執了。
奉天殿外,大雨依舊下著。
朱允炆在朱元璋死了不到三月的時間,他曾對朱元璋承諾著‘以德懷之,以禮製之…’的話,被他拋到了腦後。
這個被許多人稱讚仁義的建文皇帝,開始摩拳擦掌的對著叔叔們下手。
而且還是直接下狠手!
隻是可憐了逝世的洪武皇帝,經曆了喪父,喪妻,喪子的一生後,還要經曆匆匆被下葬,被最疼愛的孫子否定政見,以及諸子被他所指認的新皇削爵,甚至被逼死。
……
------題外話------
感謝盟主的1500打賞和‘黑色玫瑰飄落’的500賞,非常感謝。
一定要削藩!
齊泰看著朱棣回轉的兵馬,井然有序,紀律嚴明,心不斷的向下沉著,朱棣善於用兵,單單從眼前的這支部隊上就能夠看出端倪,更何況朱棣跟過眾位名將,屬於在戰場上一邊學,一邊實踐出來的悍將,他曉得如何利用兵士,在戰場上達到勝利的目的,這點也在朱棣近些年屢屢出擊,屢屢獲勝當中驗證了出來。
齊泰又想到剛才朱棣眼淚橫流的樣子,他側頭看了一眼他身邊的將士,這些人顯然被堂堂一介親王,不顧臉麵,當著萬千將士的麵嚎啕大哭,所震驚與觸動。
他也有所觸動,他沒想到戰績顯赫的朱棣,還有這麽不要臉的一麵,當眾給自己的行為找個理由不說,還哭起來扮可憐,齊泰覺得興許等他們回去後,等到他身邊的軍士把今天的事情傳出去後,恐怕許多人都會表示理解朱棣違背遺詔的行為,而不會譴責。
孝子嘛。
百善孝為先。
一個孝順的人能有多壞。
自古以來人們對孝順的人就多有寬容。
齊泰眼神不由的凝起來,他看著前方回轉的軍士,仿佛還能越過眾多軍士,看到一馬當先的朱棣。
這麽一個善於用兵,且能放下臉麵的親王,若是不消減他的權利,將永遠會給中樞帶來一定的威脅。
這如何能行?
就在齊泰想著這些的時候,他身邊的一人,問道:“齊侍郎,您看咱們是不是該回去了?”
齊泰深吸了一口氣,然後點了點頭。
隨後,眾人也開始行動了起來,準備回京複命。
齊泰把遺詔好好的收了起來,摸了摸遺詔,仿佛又向遺詔求取了一下力量,信念逐漸堅定了起來。
……
燕王朱棣被齊泰阻攔回去的消息,迅速的傳到了眾位王爺耳中,許多王府都響起可惜的歎聲,甚至有人還暗戳戳的想著四哥也不給力的想法。
對於他們來說,侄子做皇位,多多少少都讓這些王爺不太服氣。
不過不服氣歸不服氣,他們也沒什麽辦法,朱允炆很早就被定為太孫,繼承皇位基本上是天下皆知的事情,這一點他們沒得黑。
他們也隻能在朱棣帶頭挑事的時候,不高興的罵一罵齊泰,表示表示存在感,可他們沒太多想法,不代表他們認為朱棣也沒什麽想法。
朱棣的實力,眾人皆知。
若說朱棣帶兵去應天府,隻是純孝的為朱元璋討說法,他們是不信的,尤其是周王不相信,他是朱元璋第五子,他都有想法,更何況朱棣?
說起周王來,他嶽父是馮勝,朱元璋還在世時,曾棄封地奔鳳陽去找馮勝,一下子把朱元璋惹急了,直接下令要把周王遷到雲南去,不過不久後朱元璋改主意把周王留在了南京,隻不過餘怒未消的朱元璋一直到兩年後才準許周王返回封地。
後來朱元璋收拾藍玉的時候,馮勝又進出周王府,這讓朱元璋本就擔心周王有什麽小心思,更加擔心了,朱元璋一發狠,賜死傅友德後,第二年就把馮勝也賜死了,其中多少也有想要絕了周王的心思。
不過效果好像不怎麽管用,此時的周王,顯然心思未絕。
另一邊,朱允炆被諸王抗議不能奔喪搞的有些心煩,幸好他把最大的刺頭朱棣阻攔了回去,這讓朱允炆安心了一些。
可安心過後,朱允炆莫名覺得一陣屈辱,他小心翼翼在朱元璋身邊伺候了六年,六年,誰知道他是怎麽過來的,這六年間,他沒有向任何一個人證明過他皇孫有多了不起,有多風光,他滿腦子想得就是要把屬於自己的東西拿到手。
如今終於拿到手了,但是他發現這天下依然有他需要顧忌害怕的人。
那一個個分封出去的王,就像一根根刺一樣深深紮在他的心中,讓他夜裏都睡不安穩,這一夜,翻來覆去的朱允炆,終是起身來到了殿外,他看著漫天的星鬥,心中恨恨想著。
“我已經是大明朝的帝王,是這天下唯一的君,憑什麽由他們這般快活,想抗議就抗議,想帶兵奔喪就帶兵奔喪,以前瞧不起我,忽視我,不尊我的人,現在難道還要由他們不把我放在眼裏嗎?!……”
夜裏的風有些寒,可哪怕再寒,依舊把他心中的那團存在了很多年的火,吹的越來越旺。
不過,朱允炆知道,他沒有政績,初登皇位,最重要的就是先坐穩皇位。
當務之急是要證明自己的能力,證明他能治理好這個國家。
這需要幫手。
第二天,朱允炆便開始了他的動作,先是下旨召漢中府教授方孝孺入京就任翰林院侍講之職。
方孝孺此人,才名遠揚,品性端正,人稱‘小韓愈’,在洪武年間就多次被人舉薦為官,但可惜朱元璋用不到他,不過朱元璋卻也比較欣賞品行端正的人,所以曾與朱允炆說過方孝孺,言辭多為讚賞,而且明言告知朱允炆,方孝孺定會一生忠於朱允炆,因為方孝孺師從宋濂,而宋濂是朱標的老師。
同時,朱允炆升齊泰為兵部尚書,翰林院修撰黃子澄為太常卿,讓這兩個心腹同參朝政。
並且當天下朝後,朱允炆便召兩人入奉天殿密議,詢問兩人他該從何處入手,當做他的繼位後的第一件政事。
齊泰和黃子澄都有些激動,以前他們哪裏能參與這種事情,這可是治理大明朝,他們一言一行都會對大明朝產生著巨大的影響,這種感覺讓他們忍不住的心神澎湃。
而兩人恰恰還屬於那麽特別自信的人,皆以為自己是大明第一能臣,都雄心勃勃的想要開創出屬於他們的建文盛世,想著超越洪武年間,流傳千古。
黃子澄對朱允炆的詢問,早有準備,他在朱允炆還是太孫時,就想著這一天,借助朱允炆來實現他的政見。
“陛下,先帝年間,條令律法多苛刻嚴厲,其中不少律法讓官員苦不堪言,微臣覺得陛下可適當進行修改,如此亦能收群臣之心,到時候朝堂和睦,群臣齊心,定能使大明朝國力昌盛,陛下也定會被廣頌仁名。”
齊泰皺眉,看向黃子澄說道:“殿下繼位不滿一月,便修改先帝的定下的律法,是不是不妥。”
這是對朱元璋的一種否定。
朱允炆有些意動,可想到齊泰所說也有些擔心,不過在他仔細想了想後,笑道:“齊尚書怎也有不轉彎時,律法修改出來後,朕便對旁人言明,皇祖父在時,朕便求得皇祖父修改了,隻是沒有來的急頒發,如此自不會對我皇祖父有所損傷。”
黃子澄笑著點頭稱讚,可齊泰依舊皺了皺眉頭,這種做法說到底還不是自欺欺人嗎?不過他認真想了想,修改了律法對他也有好處,而且也確實如黃子澄所說,此法不失一個收買人心的好辦法,先帝政嚴已久,也是時候推行寬政了,所以也點頭同意了。
然後,三人就開始針對《大明律》進行了查閱和修改。
在三人的商議下,一共挑出了七十三條需要廢除的條令,同時覺得有必要取消了誥與榜文的法律地位,而且決定以後不再頒發榜文。
說起誥與榜文,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後,頒發了一套法典,然而這套法典有疏忽的地方,所以朱元璋經常用誥的方式進行補充,同時朱元璋遇到一些經典案例後,也會張貼榜文,公告天下,收錄法典當中,讓官員遇到同類案件後,以此來進行審理和定罪。
一直到修訂《大明律》時,這些誥和榜文都被修訂了進去,而經過朱元璋的張貼的榜文,刑法皆比較嚴苛,讓不少人都苦不堪言。
說起來,朱元璋嫉惡如仇,尤其是針對官員的刑法猶為嚴苛,一心想著用重典,打造一個朗朗乾坤,而且朱元璋也不怕沒官可用,在他的想法中世上不缺想當官的人,若是實在沒有,大不了就他自己來,他精力足夠,再不行,銬著那些犯法的官員去審理案件,強迫著官員幹完活後,再斬的斬,絞的絞,流放的流放。
簡單想想這一幕,帶著鐐銬的官員審問同樣帶著鐐銬的罪犯,除了洪武年間,其他時候還真見不到這種事情。
不過可惜,在朱元璋才死了一個多月,朱元璋耗費心血製定的律法,便被朱允炆挑出來一些進行推翻。
到了七月初,朱允炆把他們商議好律法頒發出去,朱允炆也巧妙用借口,掩蓋他對朱元璋指令的否定,一時間朝堂內外群臣歡呼,朱允炆真落了一個行寬政,赦有罪的好名聲。
一些文人士子,也開始大肆吹捧起朱允炆的仁君之名。
畢竟當官的環境好了,受益最大的除了群臣,便是有機會當官的文人士子,他們怎能不發了瘋的歡呼雀躍,以及大肆的對朱允炆表示讚賞和認同。
朱允炆感受到這番變化後,心裏特別開心,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心理有問題,或者對自己不信任的緣故,對被人的認可,格外看重。
於是,朱允炆決定進一步對戶部下手。
江南地區自大明朝建立以來,便收以重稅,尤其是鬆江和蘇州兩府,可以說江南地區是大明朝主要的錢財來源之地,為此朱元璋還特意禁止蘇州和鬆江兩地人氏出任戶部尚書,就是擔心有人心念家鄉,犯了律法。
朱允炆在齊泰和黃子澄的幫助下,針對各地賦稅不公情況,進行了大刀闊斧的修改,同時也把朱元璋禁止蘇州鬆江兩地人氏出任戶部尚書的條令廢除了。
這個政令頒布後。
一時間,江南地區的地主富紳也開始歡呼起來,直念叨應天出了個好皇帝,甚至恨不得給朱允炆擺長生位,這一來一去,他們不知道省了多少的錢財。
官員當中亦有富紳子弟,他們表現的更為直接,很快,好多感念皇恩的奏折便飄進了皇宮。
這一下朱允炆徹底得意了起來,覺得自己挺有當皇帝的天分,要不然怎麽會有這麽多人歌功頌德。
想讓天下康寧,看起來並不是太難。
……
等到了七月末時,他心心念念的方孝孺進京了,如此方孝孺,齊泰,黃子澄齊全了,朱允炆心滿意足的感慨自己天下歸心,有三位大賢相輔佐。
其實他哪裏知道,這三位但凡少個一兩個,他以後都不見會那麽慘。
真的是單單三位班底,沒想到就聚集了臥龍鳳雛。
這一日,雨天。
大雨劈裏啪啦的在皇宮裏響著,朱允炆心血來潮的站在宮簷下,看著北方靜靜的聽了很長時間的雨聲。
一直到他看向北方的眼睛發澀。
朱允炆才終於在心中做了一個決定,他要削藩,他覺得時機已到。
他忍了兩個月了,他無法再忍受諸王帶了的哪怕隻是一絲絲的壓迫感,他要把這些威脅全部清楚幹淨,一天都不願意再等了。
朱允炆當即召見了方孝孺三人。
方孝孺三人沒有耽擱,冒著雨匆忙來到皇宮,然後在太監的帶領下,直入奉天殿。
朱允炆早就等的焦急了,見到三人,連忙讓三人坐下商議。
等到三人坐下後,朱允炆想了想後,看向齊泰沉吟片刻,直言道:“上次你去勸燕王回北平時,也曾說過燕王勢大,而今諸王皆傭兵在外,且多有不法,朕當如何?”
齊泰三人相互對視一眼後,立馬幾人都明白了朱允炆的心意,這也正和他們的想法,當即,齊泰站起身來,道:“陛下,自古以來便多有藩王作亂天下之事,我們需以史為鑒,不得不防,所以臣以為當削藩以安天下。”
“怎麽削?”
齊泰眼中仿佛又閃現出朱棣的樣貌,然後又想起朱棣手上紀律嚴明的軍隊,他簡單的思考了一下,便沉聲道:“回陛下,兩種削法,一種削其勢,去其軍,然後置大將守諸王封地,即可賦閑諸王於王府,另一種便是削其人,遷其地,一勞永逸。”
房間裏沉默了下來。
朱允炆不知道在想著什麽,臉色幾度閃出狠厲。
良久。
朱允炆開口道:“朕若意第二種法子,又該從何處削起?”
齊泰仿佛早就考慮過這個問題,直接吐出兩個字。
“燕王!”
朱允炆皺眉:“若削燕王,可燕王極善用兵,北方士卒又極為悍勇,怎容易去削?”
“擒賊先擒王。”
齊泰沉聲道,然後開始細細的和朱允炆說起先削燕王的理由,以及如何調兵,如何布置,最後如何成功削掉燕王。
這番理由充沛,安排也有理有據,內外周祥,雖說有可能直接逼反燕王,鬧出動靜,但是若從未來的結果來看,不失一個辦法。
朱允炆也有些意動。
然而,黃子澄這時卻跳了出來,道:“陛下不可。”
朱允炆看了過去。
黃子澄道:“燕王勢大,又是諸王之長,更兼是陛下親叔,如何能把矛頭直指燕王,若依齊尚書所說,大軍調動,萬一起了兵戈,天下人該如何看待陛下。”
朱允炆頓時猶豫了,他很在乎天下人的看法。
“那黃先生以為如何?”
黃子澄道:“其他諸王在先帝時便多有不法,削之有名,占之大義,臣以為可以先從其他諸王入手,這樣亦可消減燕王羽翼,以防燕王煽動群王作亂,而周王是燕王同胞弟,不若先從周王下手。”
朱允炆考慮了起來。
齊泰見狀,立馬和黃子澄分辨了起來,兩人一時間,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吵的極為激烈,讓朱允炆都不知道怎麽辦才好。
其實認真分析起來,兩人的辦法都有道理。
可是朱允炆忘了朱元璋教他的,施恩軍方,收攬軍方之心,等到勢成再削藩,不說輕而易舉,也不會有什麽大的動蕩,就比方朱標若在,他若削藩,全國大軍心向朝廷的情況下,就算朱棣再能打,他又能抵多少大軍?
偏偏朱允炆沒有一件事按照朱元璋所說的辦,反而在齊泰,黃子澄的勸說下,屢次對朱元璋的施政方針進行否定和修改。
房間裏,齊泰和黃子澄依舊在吵著,兩人誰也說不服誰。
最後吵的朱允炆頭疼,朱允炆一拍桌子道:“夠了。”
齊泰,黃子澄頓時同時閉嘴。
朱允炆想了想後,堅定道:“朕初登大寶,不欲與燕王動刀兵,便從周王入手吧。”說完,語氣又略帶森然道:“你們先譴人給朕搜羅周王不法罪證,然後再行捉拿,必要一次功成,此事就此說定,不必再議,還望各位同心協力,不可讓朕失望。”
齊泰三人都俯身稱是。
黃子澄臉上有些得意,齊泰看到後,心中一歎,這一次爭論,算是讓他看清了,誰才是朱允炆最為信任的人,他有些失落,心想著,看來以後不能與黃子澄多做爭執了。
奉天殿外,大雨依舊下著。
朱允炆在朱元璋死了不到三月的時間,他曾對朱元璋承諾著‘以德懷之,以禮製之…’的話,被他拋到了腦後。
這個被許多人稱讚仁義的建文皇帝,開始摩拳擦掌的對著叔叔們下手。
而且還是直接下狠手!
隻是可憐了逝世的洪武皇帝,經曆了喪父,喪妻,喪子的一生後,還要經曆匆匆被下葬,被最疼愛的孫子否定政見,以及諸子被他所指認的新皇削爵,甚至被逼死。
……
------題外話------
感謝盟主的1500打賞和‘黑色玫瑰飄落’的500賞,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