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們大當家對祖大帥也是非常仰慕,大帥一人獨力抵抗建奴,不使建奴荼毒百姓,實在是千古名將啊。”王喜田也恭維道。


    王喜田的這番恭維卻讓祖澤溥的臉上浮現一絲的尷尬,也是,祖大壽的戰績嘛,這廝在張家堡混了好多天了,啥情況打探不出來啊。


    “曹操大當家最近在巴蜀活動,突聞王先生來到遼海,不知這一次先生過來是有哪一方麵的業務呢?”祖澤溥平複了一下尷尬的心情,問道。


    “不瞞二公子,額們大當家已經到大員定居,也算是正式上岸了,未來的主要精力也不會放在朝廷的地盤上,所以額受大當家所托,來遼海看一看有沒有額們能插手的生意,畢竟額們在朝廷那裏掛上號了,兵凶戰危啊。”王喜田半真半假的回答道。


    “噢,大當家要放棄國內的大好事業?畢竟貴方已經奮鬥多年了啊!”祖澤潤略有些詫異,因為他也看好國內移民的事業,無奈整個軍事集團隻能蝸居遼西,眼看著別人發財。


    其實遼西集團也比較苦惱,雖然被朝廷大把軍費養著,但是這一切猶如在刀尖上跳舞,一切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而且朝廷的軍費都是死工資,何況還要給各級官吏分潤,日子也就是一個旱澇保收而已。


    祖家還能稍微好過點,得益於其姑父吳襄的生意頭腦,這幾年把持著遼西上上下下的商業利益,倒也沒少賺錢,但是也沒有什麽大的發展,整個格局都被固定在那裏了。


    以前還能做點蒙古草原的轉口買賣,不過現如今也越來越萎縮,蓋因這買賣都被後金那邊給搶過去了,後金依靠遼河便利的水路,還有其在草原上蠻橫的武力,遼西的這點生意被吃得一幹二淨。


    而且局限於遼西這麽一個狹小的地域,要資源沒資源,要礦產沒礦產,哪裏象東江那邊啊,各項生意做得飛起,連朝廷大佬的目光都吸引過去了,如今遼西集團的存在感越來越弱了。


    這一次祖澤溥來到張家堡聽聞羅汝才的使者到這邊廝混,他也很好奇,更想了解一下未來可不可以把手伸到南方移民區去,但是不成想羅汝才好象要金盆洗手,跑到大員過安生日子去了。


    “二公子誤會了,額們大當家並不是要放棄國內,國內這一攤事已經全盤交給額們二當家來主管,大當家則坐鎮大員,全力關注以後的海外開發。”王喜田解釋道。


    “海外開發?還請先生解惑。”祖澤溥詫異的問道。


    “二公子,額們現在小西洋那邊開發了一片土地,作為額們的安身之所,哎,這也是沒有辦法,弟兄們在國內打拚,但是頂著賊寇的帽子,還是朝廷官老爺的眼中釘,往後的日子並不好過啊。”王喜田無奈的說道。


    “小西洋,那是什麽地方,在哪裏?”祖澤溥很好奇的問道。


    “離遼海很遠啊,在大員以西差不多一萬裏外了,那一片土地上有很多黑人,從大員跑船過去得走三個月才到。”王喜田說道。


    “那麽遙遠的地方啊,離中土太遠了。”祖澤溥聽王喜田如是介紹,不禁有些氣怚。


    “這也是沒辦法啊,我們這一群人在中土不為人所容,隻能出走海外,希望將來在海外能自成一係,不象二公子乃朝廷貴胄,可長保富貴呀。”王喜田羨慕的說道。


    祖澤溥一聽,想想遙遠的海外,又考慮到遼西的現狀,也不免歎息不已。


    “王先生,貴主上有沒有考慮過接受朝廷招安呢?”祖澤溥又問道,“如果有這方麵的需求,鄙人和朝廷一些大人們有聯絡,可以從中斡旋一二?”


    “這個事情嘛?額也不太知道內情,聽說以前有過幾次,但是涉及的事情比較亂,所以最後都不了了之,額們大當家也就沒有了心氣了。”王喜田說道。“要是能得朝廷招安,額想大當家還是願意吧,不過這條件嘛?”


    “為國分憂乃我等讀書人之本分,隻是朝廷那邊尚且需要運作,如貴主上有這心思,我當盡力為之。”祖澤溥爽朗的笑道。


    王喜田心想,大當家要是借遼西的線路招安,往後肯定得是遼西一係,不過遼西比較遠,總比近前那些官軍的吃相要好看些吧。


    當下也不置可否,隻說須回大員請示後才能定,祖澤溥也不急,隻是留下聯係方式,待後續溝通。


    王喜田從祖澤溥這邊告辭以後,利用和祖澤溥的交往過程,暗地裏開始勾連遼西的關係,看一看有沒有可能私底下買到大員快炮。


    祖澤溥在張家堡呆了一段時間,辦完事情之後便回到遼西的重鎮寧遠城。


    寧遠城位於後世的葫蘆島市,緊掐住遼西走廊的咽喉,而寧遠城當時被薊遼總督孫承宗給修成了一座西式棱堡式的堡壘,人稱“銃城”,城頭之上的城防炮就象豪豬的尖刺一樣,是一座十分堅固的堡壘建築。


    不得不說,因為寧遠城的存在,後金的大軍一直不能大規模的進攻明朝,最多也隻能繞蒙古草原,長途跋涉從山後進攻,就算攻進來華北平原,往往也站不住腳,最後還是得退回去。


    本時空後金幹脆就沒進攻幾回,躲在遼東過著自己的幸福生活,讓明朝不至於進一步破落。


    整個遼西走廊,也就是寧遠附近稍微繁華一點,其他的地方可謂是一片荒蕪,原因是當地的軍戶沒法種地,以前還會種一些,但是每到該收獲的時候,建奴的大軍就過來了,俗稱打秋風。


    建奴把軍戶們種的莊稼全部收走,收不走也一把火燒了,久而久之,百姓們也不敢種地了,隻能在離寧遠城近一些的地方種點菜賣給寧遠城裏。


    遼西的百姓在這邊沒有收入,很多人便流落到海外去了,遼西看上去就一片蕭條,整個遼西大地,處處是縱橫交錯的壕溝,這是阻擋建奴大軍來回縱橫的最好方法,不過也因為維護的人比較少,壕溝和工事也顯得越來越破敗。


    祖澤溥回到寧遠,並沒有去找他的父親祖大壽,而是先找到他的姑父吳襄,吳襄名義上掛著總兵的軍銜,實際上就是一個商人,是遼西集團商業的大掌櫃,掌管遼西軍事集團的財政大權。


    祖澤溥先跟吳襄匯報這一次在張家堡見到羅汝才的使者王喜田的事情,並且把自己自作主張,建議羅汝才接受朝廷招安的事情說了出來。


    “看來羅汝才還真是一個人物,不象是打打殺殺的莽漢,倒像是一個生意人。”吳襄對祖澤溥所說的事非常感興趣,“要是能促成羅汝才招安,倒也是一樁好事,不過就算不成,將來與之往來,對我遼西也是有好處的。”


    “羅汝才的手筆很大,能在萬裏之外的小西洋開拓一片領地,是謂狡兔三窟也!”


    “姑父,您覺得我們也可以效仿羅汝才嗎?”祖澤溥問道。


    “以此來開枝散葉確是大善,隻是祖、吳兩家子弟,能遠跨重洋去異國的,卻不好找啊。”吳襄歎息道。


    祖澤溥一聽心下有些黯然,也是,吳、祖兩家血親子弟,雖然都在軍中曆練,但是讓他們冒著風浪去海外的蠻荒之地開拓,估計誰也不願意去,哪裏象羅汝才那樣走投無路的賊寇啊。uu看書 .ukshu.cm


    “姑父,那如果讓您麾下的掌櫃或者僚屬之人先行出海,待小有成就之後再讓我等子侄輩前去,應該也行吧?”祖澤溥問道。


    “海外開發投入極大,非血親之人不能主事啊,我等可不放心把數百萬錢鈔交到外人手裏,而且海外開發的風險還不小呢。”吳襄說道。


    祖澤溥很想說讓自己去海外,但是話到嘴邊又猶豫了一番,海外的情況誰也不了解,讓自己一個富家公子去海外麵對不知名的危險,實在心有不甘,何況家族也一直希望自己能夠通讀聖賢書,將來金榜題名,成為朝廷棟梁呃。


    吳襄看了看祖澤溥,說道,“仲山不必思慮太過,朝廷還需要我們鎮守邊關,祖、吳兩家的富貴還是可以延續的,爾等還需勤讀書,將來考取功名才是正道。”


    “另外,仲山提議促成羅汝才招安,這事可以進行,將來如要和他們生意往來,也能名正言順。”


    “至於說海外開拓暫時擱置,但是給祖、吳兩家另開一個局麵還是可以的,未來搭上羅汝才的線,在海外置辦些土地,費不了多少錢財,也是另外一條出路。”


    “姑父所言極是,侄兒謹遵教誨。”祖澤溥對吳襄恭敬的說道。


    “遼民這些年有不少人出海謀生,現在遼西已經很蕭條了,往後我們的一大任務是如何保存遼民的數量,要是再有人離開,往後守關都沒人呐。”吳襄這時憂慮的說道。


    “而且建奴也越來越猖獗,他們來遼西不但要搶東西,而且還要搶人,簡直視我遼西為無人之地,百姓們苦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選之國1620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圍爐夜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圍爐夜譚並收藏天選之國1620最新章節